黏菌「教」科學家繪製宇宙網地圖

2020-12-22 環球網

【來源:科技日報】

宇宙網是一個由暗物質和氣體組成的細絲連接而成的巨大網絡,構成了整個宇宙的「支架」。然而,由於宇宙網中的暗物質不發光,導致繪製宇宙網地圖難度極大。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模仿黴菌尋找食物的行為構建了一種新的算法,來繪製這些看不見的宇宙網細絲。

這個算法模仿了黏菌,特別是多頭絨泡菌尋找食物的行為。黏菌是專業的長絲建造者,它們會建造複雜的地下網絡來尋找食物和資源;它們擅長解決「最短路徑」的問題,比如在迷宮中以最正確的路徑,穿越迷宮,找到食物。

星系之間的氣體也可以看成一種「宇宙食物」,為恆星的形成提供「營養」。通過模仿黏菌覓食的算法,研究人員在數據模型中終於找到了宇宙網中的細絲。

此次研究不僅證實了宇宙學模型所預測的宇宙網結構,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研究方法,通過將星系與構成星系的氣體相連,來提高我們對星系演化的理解。

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

相關焦點

  • 藉助黏菌繪製宇宙大尺度結構?也許我們的宇宙就是個培養皿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項有趣新研究——天文學家基於黏菌(slime mold)的行為模式設計了一種計算機算法,用以繪製宇宙大尺度絲狀結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簡單介紹本項研究中的兩個主角,黏菌和宇宙大尺度絲狀結構。
  • 養「會認路」的黏菌呀
    這種神奇的生物其實是黏菌。其實黏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難見,只是多數時候不太容易查覺。因為它們的生活方式與習慣跟真菌差不多,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中,黏菌曾一度被劃到真菌界。現在科學家知道,黏菌跟阿米巴蟲關係更近,現在被劃到變形蟲界,跟真菌界是並列的一支。△ 生命樹,黏菌介於動植界、真菌之間,是一個「異類」。
  • 生物大腦結構為什麼像宇宙結構宇宙網?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在科普之前,大家先來猜猜,哪一個是生物的大腦突觸結構,哪個是宇宙網結構。大腦和宇宙,這兩個東西完全是兩回事,怎麼可能是相似的呢?但是你看到這張圖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了。科學家們希望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除了外觀相似之外,還有什麼能讓它們結合起來。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圖)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圖) 2020-07-21 10:42:02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  據報導,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來繪製宇宙地圖。來自全球30多個科研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發布有史以來最大的3D宇宙地圖,這是對超過400萬個星系和類星體進行分析的結果。
  • 生物大腦結構為什麼這麼像宇宙結構宇宙網?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在科普之前,大家先來猜猜,哪一個是生物的大腦突觸結構,哪個是宇宙網結構。大腦和宇宙,這兩個東西完全是兩回事,怎麼可能是相似的呢?但是你看到這張圖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了。科學家們希望可以用科學來解釋除了外觀相似之外,還有什麼能讓它們結合起來。
  • 新研究找到消失在宇宙網中40%隱藏物質
    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看得見的物質除了構成恆星、行星和星系這些天體之外,還有一部分是以炙熱氣體組成的像絲線一樣的方式,把這些天體互相聯繫起來,構成一張複雜的「宇宙網」。科學家目前把所有由「重子」構成物質界定為「可見物質」,或是「普通物質」,就是相對正在探索的其它更不可見的粒子和物質來說。即使是這樣,這種由重子組成「絲線」結構也難以探測到。科學家並不明確這些絲線結構所含的物質量到底有多少。
  • 全國賣黏菌菌核第一人:她飼養單細胞生物,拍出最美微生物大片
    日本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用燕麥片替代各個城市,在培養皿裡讓黏菌繪製線路圖,這些「無腦生物」居然走出了最佳路徑。黏菌並不罕見,枯枝落葉、腐木上常能找到。它不是植物,不是動物,也不是真菌,而是一類獨特的單細胞生物。各種動漫、遊戲裡的黏糊狀角色——史萊姆,就和黏菌非常相似。
  • 世界上最早的古地圖究竟是何人繪製出來的?
    可是一幅幾千年前的古地圖的發現打破了現代人的認知,這幅地圖的出現說明了幾千年以前就已經有人類對南極洲進行過探險並且繪製成了地圖。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啊。最早的古地圖是皮瑞雷亞斯地圖,它不是任何騙局,而是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繪製而成,1957年送到了美軍海軍製圖專家汗南姆那裡,經過極其科學的分析研究,這幅地圖不僅精確到描繪了地球的外貌,還包括了現在都沒有發現的地方,這幅古圖被稱為「古地圖之謎」是世界重大奇蹟之一。那麼那最奇在哪裡呢?
  • 天文學家發現與宇宙網相關的 5000 萬光長線程
    在最大的尺度上,宇宙是由一個巨大的,脆弱的氣體絲組成的"宇宙網",在巨大的物質團之間延伸。 那麼宇宙網是真實的, 還是我們模型的假象?我們可以通過直接檢測這些微弱的氣絲來確認我們的模型嗎? 直到最近,這些燈絲一直難以捉摸。但現在,澳大利亞無線電天文學家和德國X射線天文學家的合作已經探測到了一個。
  • 科學家繪製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常規麻疹疫苗接種地圖
    科學家繪製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常規麻疹疫苗接種地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3:57:54 疫苗覆蓋合作者聯盟繪製出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常規麻疹疫苗接種地圖。
  • 科學家繪製出了心臟神經元的第一張三維地圖
    第二種方法是利用雷射捕獲顯微切割技術對單個神經元進行基因表達分析,並在心臟的三維結構中繪製它們各自的位置圖。 三維地圖揭示了迄今未知的ICN複雜性。研究人員發現,組成ICN的神經元分布在心臟底部(頂部)的一個連貫的簇帶中,心臟的靜脈和動脈在這裡進出,但也沿著心臟後部的左心房延伸。
  • 那些繪製中國地圖的西洋人
    禮物是一張中國地圖。據默克爾介紹,那是「1735年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一種說法:霍曼家族以及《康熙皇輿全覽圖》       有一種說法,默克爾贈送的地圖,可能是由18世紀德國著名地理學家霍曼及其家族成員哈斯「接力」繪製並保留下來的,內容是康熙初年的漢地十五省。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沒有高科技手段的幫助,那我們的古人又是怎麼繪製出這些地圖的呢?我們不妨從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幅明代地圖開始說起。四百多年前出自中國的世界地圖在南京博物院有一件稀世珍寶——《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一件不同於一般歷史遺產的文物,可謂國家寶藏。
  • 中國科學家繪製新世界地圖
    中國科學家繪製新世界地圖用「雙經雙緯」分割地球 獲得多數國家認可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表現在地圖上,就是西方繪製的中國地圖越來越準確。(Jean-Baptiste Bourguignon D' Anville)根據清代康熙朝測量成果繪製的中國地圖。
  • 日本研究人員提新海洋探測技術:利用黃貂魚繪製海床地圖
    據稱人類對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也要比對海底的了解要多,為此,科學家們正在開發各種各樣的技術來幫助填補這一空白。其中一項新技術是利用深海鰩魚來探測海底,它甚至還可能可以為所需的硬體提供動力。資料圖截止到現在,約80%的海洋仍未被測繪到,所以人們對擴大對海底的了解有著極大的興趣。
  • 古代沒有衛星測繪儀,如何繪製地圖?
    在沒有衛星的古代,古人要繪製地圖只能是人徒步測量,據說,炎帝為了測量地方,行走了幾十萬裡路,大禹治水前期也做非常多的工作,就有了後來的《禹跡圖》(宋代繪製)。《禹跡圖》是中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傳世地圖,原石現在保存在陝西西安的碑林中,反面是《華夷圖》。《禹跡圖》左上方刻有:"禹跡圖,每方折地百裡,禹貢山川名,古今州郡名,今山水地名,阜昌七年四月刻石。"
  • 《怪獵冰原》猛爆碎龍詳細攻略:教你如何應對煩人黏菌和見招拆招
    身上的黏菌會隨著時間推移和進入憤怒狀態而變為活性化的臨界狀態,一旦受到衝擊就會產生大威力的爆炸。狩獵猛爆碎龍的關鍵之一就在於該如何應對它身上的黏菌。此外,冰原的猛爆碎龍還有「決戰區域」的設定,獵人一旦進入,只有將其擊倒或者被擊倒才能離開。本攻略是基於不依賴衣裝和牽制道具的打法敘述,意圖在於深入研究怪物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