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病蟲害的解決辦法
一、病蟲害給西瓜生產造成的損失有多大
病蟲害給西瓜生產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粗略地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指由於病蟲為害造成的補種、補栽、翻種所需要的種子款。由病蟲危害所造成的缺苗、斷條以及病蟲防治不及時或防治方法不當造成減收或絕收部分。間接損失是指防治病蟲害所投入的人工、藥劑、藥械所需要的費用。據測算,補種、補栽,每年需西瓜種子1500公斤左右,包括翻種在內,共需西瓜種子1600公斤左右,每公斤種子按100元計算,每年全省因補種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6萬元。全省現有西瓜面積30萬畝,由病蟲害危害造成減產平均每年在二成左右,這樣每畝損失近100元,全省損失近300萬元。在西瓜生育期,每畝按防治二次計算,每畝用農藥、機械費用15元左右,畝個人工費10元左右,此項費用為450萬元。粗略計算每年由病蟲害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3460萬元。而實際的損失還遠不止於此。
二、採取哪些農業技術措施可以減少西瓜病蟲害的發生
病蟲害生與生態條件、土壤條件以及農事操作有著密切的關係。採取以下農業技術措施可以大大減少西瓜病蟲害的發生。
1、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腐熟的農家肥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高溫可殺死糞肥中的病原菌、幼蟲和蟲卵。而未腐熟的農家肥能把病原菌、幼蟲和蟲卵帶入田間,引起西瓜發病,同時在田間發酵過程中,還能燒壞植株的根系。
2、剷除瓜田內外的雜草,減少病蟲害滋生的場所。在西瓜生產管理過程中,除了要做到適時整枝,防止瓜田過於鬱密外,還應注意田間的排水,同時要剷除瓜田內外的雜草,減少病蟲繁殖場所,降低病蟲害侵染源。
3、結合整枝壓蔓,及時摘除病老葉,深埋或燒毀。瓜田收穫後要注意清潔田園,把病蔓、病葉帶出田外燒毀,可以大大減少發病的侵染源,降低第二年的病蟲危害。
4、瓜田要實行輪作,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病害的發生和蟲口密度。
5、推廣西瓜嫁接技術。西瓜嫁接栽培,植株生長健壯,提高了自身的抗病能力,減少了病害的發生。砧木對西瓜枯萎病有免疫作用,田間可不進行防治。
三、怎樣防治西瓜枯萎病
西瓜枯萎病又稱萎蔫病、蔓割病,是西瓜生產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栽培西瓜的地區均有發生。在西瓜的整個生長期內均能發病,以結瓜期發病最重幼苗受害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爛,或出土後不久頂端呈現失水狀,子葉萎蔫下垂,莖基部變褐收縮,發生猝倒。抽蔓以後至結瓜中期發病較重。發病初期,全株白天萎蔫,早晚恢復,經5天後枯死。病蔓基部蔓皮縱裂,常有膠質狀液體溢出。溼度大時,病部遍布粉紅色黴狀物。病原菌是鐮刀菌屬尖脆種西瓜專化型。病原菌以菌體、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在離開寄主的情況下,可存活10年以上。合理的輪作可以大大減少土壤中的病菌數量。病害的發生與溼度有密切關係,雨水對孢子傳播有利故在連雨後乾旱或時雨時晴的情況下發病重。偏施氮肥,植株徒長,施用未腐熟農家肥有利於發病。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1、瓜田嚴格的實行輪作,發現病株立即拔除。早田實行8年以上輪作,水田4年輪作。田間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於病穴澆灌石灰乳或50%代森銨400倍液消毒。
2、搞好苗床土、種子消毒工作。苗床土應選用未種過瓜類作物或無病的土。如床土帶菌,可用福馬林消毒。種子消毒可用100倍福馬林浸種30分鐘,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也可用2-4%漂白粉浸種60分鐘。
3、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後方可施用。酸性土壤每畝施石灰150公斤。
4、選用抗病品種或進行嫁接栽培。抗病品種可以降低發病率,採用抗枯萎病的砧木進行嫁接栽培,可以防止西瓜枯萎病的發生。
5、藥劑防治。應用25%苯來特、50%多菌靈、70%甲基託布津等進行防治。藥劑施用方法:第一次在定植溝內施藥土,每畝700克,兌細土25公斤撒於定植溝,第二次在結瓜初期用1000倍藥波灌根,每畝用藥300克,兩次畝用藥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