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桃園村小雜糧加工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忙著篩選、潤麥、洗麥、研磨、裝袋,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車間裡陣陣清香撲鼻而來。
近年來,隨著「養生」概念深入人心,雜糧從曾經的「餬口糧」,到現在的健康生活保健品,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張程鄉緊跟市場潮流,轉思路、調結構,於2019年4月扶持建成桃園村小雜糧加工車間,大力發展小雜糧加工特色產業,主要加工綠色環保、品質優良的小麥麵、蕎麥麵、豆面、莜麥麵等特色小雜糧麵粉,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純天然綠色食品的同時,也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奠定堅實基礎。作為村集體經濟,桃園村小雜糧加工車間共帶動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車間務工,促進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車間務工人員 張柏林:
我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不能外出務工,所以在桃園村扶貧車間上班。在這上班一天工作8到9小時,一月掙2000元左右工資的同時也能幫著照顧家裡幹一點農活。
據了解,自今年復工復產以來,桃園村小雜糧加工車間共加工各類麵粉10000餘斤,產品主要銷往周邊市縣。由於產品嚴格按照綠色食品和無公害產品技術操作規程生產,不含添加劑,自然本色,安全營養,得到了消費者的信賴和肯定。
桃園村小雜糧加工車間負責人 張峰:
我們桃園村黨支部在張程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從復工復產開始,我們加強力度開展人員培訓,抓質量、促銷路,為壯大我們的村集體經濟做出我們的貢獻。
記者: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