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能人帶領群眾叩響幸福大門——記新幹縣三力夾子加工廠創辦者...

2020-12-03 中國吉安網

擺放整齊的竹段子

皮國青在車間指導

工人給刷子植毛

成品刷子

近日,記者來到新幹縣三湖鎮廖坊村三力夾子加工廠,只見車間內機械嗡嗡運轉,工人們忙著鋸竹、劈片、裝配……大伙兒臉上寫滿了喜悅。這喜悅,離不開三力夾子加工廠的創辦人皮國青。

返鄉創辦實業

20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各地掀起了打工的熱潮,1968年出生的皮國青積極加入打工的隊伍中。1995年,他從新幹前往浙江義烏做木工裝修,生意還不錯,一幹就是十年。2005年4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義烏本地一位從事竹木工藝品加工及製作的企業家陳總,陳總鼓勵他加入到竹木行業的隊伍,並表示願意為他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幫助。皮國青由此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

2005年6月,皮國青回到家鄉三湖鎮廖坊村,在實地考察中,他發現竹子加工市場前景好且家鄉勞動力資源豐富,很多村民想通過務工實現脫貧致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外出務工。「為滿足村民及貧困戶『掙錢顧家兩不誤』的心願,加上當時大眾創業的熱潮,我堅定了回鄉創辦竹子加工廠的信心。」皮國青說。看準了工藝品製作這條致富之路,就要擼起袖子加油幹。8月,在三湖鎮黨委、政府和廖坊村委的鼓勵和幫助下,皮國青投資5萬元創辦了新幹縣三力夾子加工廠,招聘廖坊村及附近村民進廠務工。那年,工廠收入5萬多元。

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的皮國青深受鼓舞,他不斷改進生產工具和模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工廠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主要加工生產各類竹夾子和竹刷子,代加工國內和外貿訂單,產品主要應用於相片夾、酒店、餐飲等方面,遠銷非洲、中東和歐美等地區,並輻射到周邊的樟樹、新餘等地,廠內員工也發展到現在的120多人,每年的營業額達到600多萬元。皮國青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致富不忘鄉鄰

近年來,新幹縣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因地制宜在全縣13個鄉鎮全力打造進村「扶貧車間」,大力推行「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模式,搭建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平臺,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就業,實現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就地脫貧」。

皮國青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回饋家鄉,在廠裡建立扶貧車間,設立就業扶貧專崗,吸納本村1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車間務工,每人每月2000多元,有力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皮國青說:「在政府的幫助下,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作為一名黨員,我不能忘了身邊的鄉親,希望能夠帶領鄉親一起走上脫貧致富路。」

為充分發揮竹夾子手工加工技術門檻低、勞動強度不大這一特點,皮國青在全鎮13個村設置加工點,每月定期將原材料放置各加工點,引導村莊周邊一些在家的勞動力弱的貧困戶、五保戶等人群在家手工製作竹夾子,製作好後,再由各村點長上門統一收回,並根據各人加工的數量按件支付加工費用。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廖坊村及周邊村莊以及整個三湖鎮的群眾都紛紛做起了竹夾子,拓寬了村民致富增收的門路。目前,全鎮在家手工加工竹夾子的農民約3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7人。

晏適臣、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劉嬌 文/圖

相關焦點

  • 陸良三姐妹的洋芋加工廠
    走進陸良縣芳華鎮,總能聽到一個三姐妹開辦洋芋加工廠帶領百姓致富的故事。三姐妹中的小妹彭林芬率先創辦了永永食品有限公司,在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後,她又動員兩個姐姐在青山環抱的兩個村莊,創辦了兩個洋芋加工廠,為當地的洋芋產業發展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 創辦家庭農場帶村民共致富
    為帶領大家共同致富決定回鄉創業2016年春節,金永剛回到家鄉過年,在節後朋友聚會時,看到昔日的一些同伴,有的還在村裡摸爬滾打,有的要和金永剛一同外出闖一闖。可是有誰知道外出謀生的艱辛,只有嘗試過了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 英山縣陶家河鄉:放大「能人效應」 助推鄉村振興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通訊員際洲 奧嬋 俊偉)能人是資源。近年來,英山縣陶家河鄉看準能人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緊緊扭住「牛鼻子」,通過「能人效應」拉動區域經濟,帶動優勢產業升級,群眾從中嘗到了甜頭。
  • 河南信陽:吳家店鎮吳店村黨支部書記陳友文帶領群眾致富
    自2012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主動扛起了引領支部發展和帶領群眾致富的重任,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吳店村走在了全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前列,贏得了同事和群眾的廣泛認可。發揮「頭雁效應」,讓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唱主角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的帶頭人,他時刻牢記工作職責,團結帶領支部一班人,把吳店村黨支部建成了全村脫貧攻堅的堅強堡壘。
  • 企業參與興辦扶貧車間,能人紛紛回家創業——帶領老鄉致富,內心滿...
    很多企業成為各地興辦扶貧車間的主力軍,有想法、有意願的能人紛紛返鄉創業,他們參與興辦扶貧車間的過程中,受到了當地政府的幫扶,克服了人才、技術等困難,最終帶動了村裡不少貧困戶和困難群眾就近就業,脫貧增收。
  • ...瑣碎疾苦」 帶領村民致富——記隴南山村「第一書記」蕭光畔
    新華社照片,蘭州,2016年11月29日  傾聽「瑣碎疾苦」 帶領村民致富——記隴南山村「第一書記」蕭光畔  在隴南市宕昌縣阿塢鄉葉扎村,蕭光畔(右)和種植戶一起查看榛子樹(10月19日攝)。從省城來到這個小鄉村擔任「第一書記」起,他就給自己定下目標,一定要沉下心、駐在村裡,幫群眾打開脫貧路。  新華社記者 屠國璽 攝 (責任編輯: HN666)
  • 能人回鄉變藥農,點亮家鄉致富夢
    2019年5月,在家鄉情結的感召、「能人回鄉」的號召下,他毅然放棄大城市的繁華生活,回到大山深處投資1000萬元創辦了牌樓村中藥材產業園。他不僅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廠房,還通過流轉荒山荒地等方式種植了上千畝藥材,帶動牌樓村200餘戶村民參與種植,引發中藥材種植熱潮,並輻射到龍門河、洗馬河等村,帶領貧困群眾一起搭建致富的快車路。
  • 思南縣鸚鵡溪鎮:脫貧致富產業興 群眾戰貧有決心
    在一些產業發展比較集中的村,鼓勵村「兩委」帶領村級組織興辦專業合作社,在建立村級信息網絡的基礎上,積極收集市場信息,參與市場競爭,賺取市場利潤,合作社提取相應的服務費用,既增加了群眾收入,又增加了集體收入。思南縣鸚鵡溪鎮發展的養雞產業。
  • 「寶楓園林採風作品17」帶領群眾致富的「巾幗女傑」—記市縣人大...
    帶領群眾致富的「巾幗女傑」——記市縣人大代表楊淑利文/唐志強楊淑利,女,44歲,中專學歷,扶風縣杏林鎮長命寺村人,現任陝西紅寶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近幾年,公司流轉土地3000畝,建成標準化元寶楓栽培示範推廣園並被陝西省林業局評為「省級示範化龍頭企業」,多年來,帶領周邊20多個鄉鎮,上萬戶群眾種植元寶楓,戶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目前,扶風縣元寶楓種植面積現已達到了3萬畝,已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金元寶,扶風也被譽為「中國元寶楓之鄉」。
  • 點石成金情系桑梓——記江西點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小森
    □謝小燕、本報記者林益民、實習生陳夢琪在五個截然不同的行業跳躍發展,並取得成功;致富不忘桑梓情,捐資助學;牢記黨員宗旨,積極投身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工作……他是新幹縣群眾津津樂道的傳奇企業家、情系桑梓的公益赤子、擔當奉獻的共產黨員。
  • ...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
    【五級書記抓扶貧】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 2020-11-0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花開新邊疆」朗縣金東鄉致富帶頭人的故事
    本網林芝訊(記者德吉央宗)8月20日上午,「幸福花開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西藏站林芝組一行來到西藏朗縣金東鄉秀村和東雄村。圖為秀村村委會主任、致富帶頭人其帕讀書不多的其帕,從1996年開始自己買車搞起了運輸,剛開始他運輸木材和物資,後面黨的政策變得越來越好,其帕通過自己的努力,日子也越來越好了。他在2012年創辦了砂石廠,起初是他和另外一名村民一起合辦,後因收益不好,只剩其帕一人,但是他繼續堅持,終於在2016年開始砂石廠的收益多了起來。
  • 大德鎮:返鄉創辦服裝廠 帶領鄉親齊奔富
    他創辦了盈進服裝有限公司,為當地村民提供60多個就業崗位,吸納15名貧困戶就業,為大德鎮的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45歲的王楚元,當初初中畢業就外出東莞打工,做普工做起,到創辦自己的製衣廠。2007年,他又毅然把工廠從東莞搬回家鄉大德。後來工廠被臺灣企業「立達服飾」併購,王楚元又做起生產廠長。
  • 貴州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助力脫貧攻堅
    憑著一股子熱情和執著,公司慢慢走上正軌,從縣城第一家民族服裝店做到了蠟染加工廠,再到如今年產值達2000萬的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在張義瓊的帶領下,「藍色產業」越做越大,村民鼓起了荷包,增強了致富自信,全縣各族手工藝婦女實現就業260餘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帶動群眾種植藍靛3萬多畝,創收1.5億元,5460戶農戶增收。
  • 雲南彝良返鄉青年創辦企業「萬物生」促進逾7萬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雲南彝良返鄉青年創辦企業「萬物生」 自2015年6月成立以來,公司帶動1700餘戶貧困群眾養殖土雞,戶均土雞養殖收入13200元,人均純收入
  • 江淮戰「疫」黨旗飄揚|望江太慈鎮「三力」在前,共築群眾生命安全...
    連日來,望江縣太慈鎮強「三力」深入戰「疫」,共築群眾生命安全防線。掛圖作戰 凝聚黨委「龍頭」組織力疫情阻擊戰檢驗的是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考驗的是幹部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戰」疫面前,只能上前、不能後退,既要防守,更要出擊。
  • 大崎山村支部書記王進文:能人回鄉當支書 村莊舊貌換新顏
    1995年外出創業,創辦過小微企業公司,也做過工程現場管理,慢慢積累了財富、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掌握了企業管理經驗。2017年在鄉村振興的政策吸引以及賈廟鄉黨委政府的赤誠之心下,王進文積極響應能人回鄉政策,帶著資金和人脈,毅然投入到大崎山村的建設中來。他以「路在人走、業在人創、事在人為」的信念,滿懷激情奮鬥,使大崎山村村貌煥然一新。回村後,王進文成功當選為新的黨支部書記。
  • 鄉村振興 青年先鋒|林日雲:「門外漢」逆襲成為樂東種植行業致富能人
    如今他身上的標籤是樂東佛羅鎮白井村大學生村官、樂東白井綠農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樂東縣農村致富帶頭人協會常務理事。2017年榮獲「海南農村青年致富能人」稱號,2018年榮獲「海南省兩新組織優秀共產黨」稱號,2019年榮獲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