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

2021-01-20 人民看點新媒體

人民網成都9月5日電 (任重)據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消息,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堅持五育並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深化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是培育學生良好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

為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中考制度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印發了《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初中學生將通過「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記錄管理系統」進行客觀寫實記錄。據悉,成都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已從2017年開始實施。

那麼,此次改革的意義是——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明確提出「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並就「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出明確要求。

深化中小學生評價改革的需要

有利於逐步改變以考試為唯一評價方式、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充分挖掘、體現育人的真正內涵,方式更科學、標準更全面。

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需要

有利於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初中學生認識、完善自我,積極主動發展並獲得成長。

主要特點

評價方式

在評價方式上,用客觀的寫實記錄取代了傳統的主觀性評價。學生通過「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記錄管理系統」信息化平臺對自身發展情況進行客觀寫實記錄。與之前的評價工作比較,取消了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等主觀性評價方式,只在畢業學期由班主任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簡要給出評語,除此之外,學校、教師不再對學生給予主觀性評價。

評價內容

在評價內容上,將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作為考察重點,全方位展現學生的綜合素質,使評價內容可考察、可比較、可分析。

組織管理

在組織管理方面,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四項監督制度,即材料公示制度,檢查制度,申訴與複議制度,誠信責任追究制度。

評價結果使用

在評價結果使用上,改革了初中學校對學生給出評價結論,高中招生錄取直接使用評價等級的工作模式,實行「誰使用誰評價」,評價辦法由高中招生學校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記錄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要以事實為依據,採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進行。學生的學習成長情況,通過「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管理系統」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綜合實踐五個方面,及時記錄、真實反映的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並將學生的突出表現作為考查的重點,尤其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和表現出來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這五個方面既各自獨立但又互為補充,為學生初中階段的成長及教師、學校、家長對學生成長過程的科學分析、客觀評價提供了參考標準和記錄支撐。

評價程序

按照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形成檔案四個程序進行。「寫實記錄」堅持真實性、及時性,以學生為填寫主體,教師進行指導;「整理遴選」體現代表性,規定每個學生每學期均應依據寫實記錄材料整理、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記入綜合素質檔案;「公示審核」時,遴選整理出來用於記入綜合素質檔案的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必須在教室、公示欄或校園網等顯著位置進行公示,這也是對材料真實性的進一步監督。學生、學校教師每學期按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填寫,初中畢業前,系統將自動生成《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結果使用

1、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多方面發展,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為學生的生涯發展提供參考,幫助其確定個人發展目標,實現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2、能引導學校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素質教育;

3、將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提供給高中學校招生錄取參考使用。

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共同關注和攜手努力,為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社會實踐、職業體驗和研究性學習等搭建平臺、提供支持,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在體驗中成長,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相關焦點

  • 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頒布實施
    2020年12月10日《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頒布實施,本方案頒布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實施,有效期3年。評價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基本指標;二是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
  • 深圳綜合評價方案,從今年入學初一開始實施,有效期3年
    剛剛,深圳市公布的《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出爐,本方案自2020年12月10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實施,有效期為3年。2018年印發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關於綜合素質評價的規定,與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為準。簡單地說:綜合評價以後只能影響學生報名省一級的學校,不達標的學生除了不能填志願,如四大名校這類省一級學校,其他沒有任何影響。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深圳市發布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12月10日,記者從深圳市教育局獲悉,日前,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發《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以下簡稱《綜評方案》),明確方案將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實施,「綜評檔案」不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成績相同情況下的錄取比較條件
  • 家長請注意:《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又雙叒叕來了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再次」發布了《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的通知。以下為該通知的主要核心內容。實施對象和時間2020年12月10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1、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指標。主要包括學生良好品行以及日常行為規範,具體包含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2、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
  • 成都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公布!將納入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9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成都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涉及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其中,通過「市—區(市)縣—學校」 三級電子化管理平臺,將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記錄納入「成 都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管理系統」。
  •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畢業依據 學業考難度係數0.85左右
    上海市教委近日公布關於做好2020年本市初中畢業生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根據要求,初中學校要在學生初中各年級《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記錄的基礎上,匯總形成《2020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的依據之一,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參考。
  • 長治市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管理人員培訓開班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評價質量,11月25日,長治市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管理人員培訓會在市委黨校振興分校(太行鄉村振興人才學院)開班。來自各縣區分管局長、股室負責人、管理操作員,市直初中學校分管校長、管理操作員,各縣區初中學校分管校長、管理操作員參加培訓。
  • 綜合素質評價: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評價對於學生發展來說,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是如此。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如何實施、結果怎樣使用,對學校及教師來說是一個需要鑽研的課題。2016年,北京市育英學校在《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框架(試行)》基礎上,構建了基於課程內容維度的育英綜合素質評價框架,包括基礎課程評價、修身課程評價、發展力課程評價,整體涵蓋了思想道德、學業水平、個性發展等六個評價內容,採用積分式評價方式,通過「育英學校課程評價管理平臺」與「北京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實時記錄學生成長印記。
  • 重磅!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初中畢業升學依據或參考
    深圳新聞網訊 廣東省教育廳4月17日消息,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依據或參考。指導意見自2018年4月29日實施,試行期到2020年6月。
  • 以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進程
    校常態化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立場和遵循;這也就意味著,學校在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時,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引導廣大師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開展評價工作,而綜合素質課程的質量也就成了評價工作最重要的根基。教育評價的改革,是追求教育育人價值的理性回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成為破除「唯分數」評價痼疾、改善學生評價生態、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進而助推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舉措與關鍵路徑。
  • 天津啟動中考改革:初中入學起,為每位學生建立個人成長記錄
    天津啟動中考改革:初中入學起,為每位學生建立個人成長記錄 昨天,(天津)市教委發布《天津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也標誌著我市「中考」改革正式啟動。
  • 深圳新版「綜評」初一新生開始實施
    深圳新版「綜評」初一新生開始實施 // 記者12月9日從最新一期《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報》獲悉,深圳市教育局近日印發《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綜評」將不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成績相同情況下的錄取比較條件。
  • 初中生綜評新方案從今秋初一新生開始實施
    初中生綜評新方案從今秋初一新生開始實施 2020-12-11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清遠中考改革來了!總分800分,13科全考|中考改革|清遠市|招生|考試...
    清遠新一輪中考改革,將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12月10日,市教育局在清遠市中考改革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上公布,「新中考」總分將由原來的830分調整為800分,計分科目共10科,實行「分數+等級+綜合素質評價」方式錄取。12月10日,清遠市中考改革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在市會展中心舉行。
  • 詳解上海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來了:每學期記錄一次,探究學習等3項必填
    來源/視覺中國上海市教委今天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兩個具體配套文件。「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從2018年入學的六年級開始施行,這學生的相關信息將在2019年9月起陸續錄入相關信息系統。根據文件,上海將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初中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 教育部:探索和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綜合素質評價
    《答覆》中提到,網際網路背景下,特別是以大數據、雲計算、泛在學習、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進入教育行業,並發揮顯著的影響,教育業務的數據流在各個學段、各類學校的各個層面,尤其是在學生成長發展記錄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 武漢新中考改革方案出爐!總分680!
    從2020年初一年級新生開始,武漢全面推進新中考改革,2023屆初三畢業年級正式開始第一次「新中考」。「新中考」總分由550分增至680分,歷史、理化生實驗操作等納入總分,體育與健康增至5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改為閉卷考試。
  • 教育部發文:2021年秋季開學前,所有省份建立省級統一綜合素質評價...
    201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規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為適應高考綜合改革,在第一批上海、浙江,新高考試點地區,普遍探索建立了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截至目前,全國有14個省進入了高考綜合改革,這些省份普遍將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全面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建設。
  • 以綜合素質評價撬動育人方式變革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語境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為破除「唯分數」評價痼疾,改善學生評價生態,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進而助推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舉措與關鍵路徑。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價值訴求和教育意蘊。  綜合素質評價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