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孩子VS城市娃 聚焦「00後」後浪們的上學之路

2020-12-14 網易新聞

(原標題:大山孩子VS城市娃 聚焦「00後」後浪們的上學之路)

你每天要花多長時間去上學?

10~30 分鐘

這是很多城市孩子們給出的答案

2 小時

這是湖南鳳凰縣山區的孩子們的回答

5 公裡崎嶇的、充滿未知的山路

是他們每天重複的日常,

也是他們與夢想的距離

他們與城市孩子上學道路和方式雖然不同

但卻同樣堅強、樂觀

在這些同是「 00 後」後浪們眼裡:

上學之路,是實現夢想的必經之路

人物:申申

年級:五年級

坐標:浙江杭州

早上7:0 0, 家住杭州市西湖區男孩申申按下了鬧鐘,開啟一天的學習生活。

洗漱完畢,在等待早餐的間隙,他會聽一會兒英語 CD ,做一下晨間運動,檢查一下需要帶去學校的物品是否已經準備齊全。

早餐大多由外公準備,為了營養搭配合理,大部分時間是雞蛋三明治、玉米和牛奶,偶爾外公會準備麵條或者稀粥。

7:4 0 ,吃完早飯,出發前往學校。

學校很近,與他所在的小區就隔了一條馬路,他其實很希望自己能夠每天獨自上學,就像一個大孩子那樣,不需要大人的操心和陪伴,但是由於要過斑馬線,外公還是不太放心,有時候同他一起,有時候遠遠地跟在他後面。

出了小區大門,沿著沿街的店鋪前行,過一個紅綠燈,筆直走大概 50 米,拐進一條小巷,前面,便是學校了。

學校附近的小店早早地開著,有孩子在匆匆忙忙地吃早餐,也有孩子在文具區匆忙地挑來選去,沿路都是三三兩兩結伴上學的孩子們,他們繫著紅領巾,背著書包,手上拎著水杯和飯盒,偶爾有家長陪同。

7 :4 5 ,到達校門。直線距離 230 米,步行大約五分鐘,這,便是杭州男孩申申每天的上學路。

他說,他喜歡上學,喜歡學校,因為上學可以讓他實現夢想,將來成為一個他想要成為的人。

人物:錦錦

年級:二年級

坐標:安徽合肥

早晨 7 點,鬧鐘準時響起,媽媽就會把窗簾拉開,「小屁孩起床了」。 8 歲的錦錦是合肥一名小學二年級學生,這樣的起床方式,是他每天上學的常態。

7:1 5 ,全家開始早餐。早餐通常很豐盛,有餃子、包子再搭配菜、肉,還有牛奶、麥片粥等。

早飯時間是緊張又愉快的時刻,緊張是因為時間很緊湊,愉快是因為一家人總會在一起說說笑笑,而奶奶還不停地給他夾菜和肉:「你要多吃點菜和肉,長個子,對身體好」。

7 45 分,媽媽和錦錦會一起出門。小區和學校相隔一條馬路,站在家裡陽臺上都能看到學校教學樓。不過從小區到學校需要過一個紅綠燈,整個路程大約 700 米。

在路上,他們一般會唱唱歌,說說好玩的事情。偶爾媽媽突發奇想,也會複習一下英語口語,或者出幾道口算題,或者讓他用一個詞形容一下冬天。不過錦錦早有「應對之策」,因為學習無處不在,生活亦在學習。

7 55 分,錦錦背著書包進入校園,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他希望長大了能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從現在開始就要認真努力、勤奮學習,以後為國家航天事業做出貢獻。

人物:佳佳、小勇

年級:六年級

坐標:湖南鳳凰縣吉信鎮

早上 6 點,山裡的天還沒有亮,鬧鐘把還在睡夢中的佳佳叫醒了。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很快穿好衣服洗漱完成。爺爺已經廚房生火在熬粥了,她麻利的去幫忙添火。

早餐慣例是稀飯和餅子,因為爸媽常年在外面打工,懂事的佳佳從來不在吃穿上挑剔撒嬌。

6 30 分,佳佳背上書包,和村裡的同班同學小勇在路口匯合,一起上學去。小勇和佳佳同班,爸爸在廣州打工。兩個孩子從小就一塊結伴上學。家裡離學校太遠,一個人走山路害怕也不安全,一起走放心些。

家裡到學校有 5 公裡多, 3 公裡是山路。前一天剛下了雨,有點溼滑,兩個孩子腳上的鞋子很快就髒了。7:3 6 ,下坡的時候,小勇腳一滑,差點摔了一跤,幸虧佳佳眼疾手快拉住了他。「不然就要帶著一身泥巴去上學了。」作為男孩子,小勇有些不好意思。

8 26 分,孩子們走到了學校大門口。兩個孩子都說,走點山路並不是什麼辛苦的事情,只有冬天太冷或者夏天太熱的時候,覺得有些辛苦。但是比起那些還要過河上學的同學,兩個孩子也覺得這些都不是多大的困難。

「有時候我們時間還早,會在路上追追蝴蝶,採點野花,也覺得滿開心的。」在他們看來,有飯吃,有書讀,有夥伴玩耍,日子就是開心的。

小勇說,讀書了才能出去看世界。他最想去首都北京,看看祖國的心臟,看看天安門。

佳佳的夢想則是好好讀書,長大了做一名大山裡的老師,幫更多孩子走出去看世界。

佳佳和小勇上學的故事,在今天的湖南、雲南等多地山區還有很多。與以往山裡孩子相比,現在大山裡的生活已經改善很多。但是因為山裡的客觀條件, 在我們平時不留意的地方,大山阻擋了他們的眼界,限制了他們求學之路

但他們從不缺少夢想。與同齡人一樣,真正「腳下有光,遠方有夢」的後浪們,都是無懼於眼前的苦難,積極樂觀。我們無需再去向他們強調讀書和知識的重要性,他們比誰都更明白,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實現看世界的夢想。

山區孩子的夢想,或許普通,但異常珍貴,或許簡單,但值得用愛守護。

看見夢想的方向,親親快跑守護山裡「00後」後浪的上學路。 1 1 15 日,合生元親親快跑 7 周年特別版遊戲即將上線,「腳下有光,遠方有夢」,大家以挑戰者的名義完成任務,將 3000 雙愛心球鞋捐贈給山區上學困難的孩子們,守護他們上學路的每一步。詳細信息請關注 11 15 日後續新聞。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讓創意後浪們奔湧!2020ACA世界大賽中國總決賽盛大收官!
    其中,來自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的楊禹加冕冠軍、達內賽區的閆姿榮獲亞軍、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的劉甜甜斬獲季軍,他們也將代表中國出徵ACA世界大賽全球總決賽!2020ACA世界大賽中國總決賽盛大收官ACA世界大賽是創意後浪奔湧的一屆賽事。參加2020 ACA世界大賽的參賽選手大多都是00後,他們代表著中國創意設計的未來。
  • 00後是垮掉的一代?——一個九零後眼中的00後
    大概10後還小,20後剛出生,所以這種論斷還沒有多麼的風靡。但是最早的那批00後已經20歲了,所以這些年關於00後是否垮掉的言論也是甚囂塵上。由於工作的原因,我跟00後接觸比較多。且就姑妄言之吧。而00後所處的時代就是比上一個時代好。我記得,我曾經也故作老成地跟一名00後說,九零後在農村上學的時候多麼多麼苦。孩子告訴我:那是你那個時代,我現在就是想經歷,也沒那個機會了。醍醐灌頂。
  •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杭州媽媽不打不罵放大招,娃回家後吵著要上學
    於是這娃愉快地走在路上,非常認真地撿著地面上垃圾,就連刮進樹叢中的垃圾,娃也努力地夠出來,在撿了兩個多小時後,這娃終於明白過味兒來,這活兒又累又風吹日曬地,超想回家,卻又被條約束縛,不能回。不過從上面那位杭州寶寶的表現看,孩子做事還是很認真的,一板一眼的,即使撿垃圾也撿得很是認真細緻,用小姨的話說是:「很老實的打工人」。這實際上是孩子的一個很好的優點。孩子不想去幼兒園,肯定是有自己原因的,媽媽們還是要細心了解孩子不想去的真實原因。
  • 媽媽為娃上學被騙,每天帶娃假裝上學,孩子:為啥我上不了學?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媽媽五年前託人給娃辦上學,對方說的所有謊言她都信了,只要能讓娃上學,10萬、20萬,對方要多少她都給,結果未辦成,她害怕孩子爸爸的暴脾氣,不敢給孩子爸爸說,於是,選擇繼續相信騙子,5年間帶孩子早出晚歸,假裝送娃上學,如今孩子已經12歲了,連真正的學校門都沒進過。
  • 給「後浪」們創造平等的環境更重要
    文/範欣前幾天,大家的朋友圈、微博被「後浪」刷屏,並由此引發了一輪關於「後浪」的大討論,諸多「前浪」們認為「後浪」有著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可以接觸更豐富和多樣的文化、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等,所生活的環境要明顯好於他們。
  • 幼兒園老師坦言: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上學後以下優勢很明顯
    其實,她是多慮了,因為我家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坦言: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上學後以下優勢很明顯。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交際能力更強通常來說,如果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大多都比較嬌慣孩子。如果孩子一哭鬧,老人立馬就妥協。所以,以後再遇到問題,孩子就會用哭鬧要挾大人,其溝通能力很弱。
  • 以前的父母VS以後的父母,養個娃來照顧自己,00後父母太好命
    以前的父母叫孩子起床上學上班,一定是提前就喊,還會給孩子準備好早餐午餐,甚至幫孩子把衣服準備好放到床邊。《脫口秀大會》上有位脫口秀演員,代表著90後00後的一段吐槽很能說明問題。「不吃早飯,在我媽眼裡是一種違法行為。我上學的時候我都不敢跟我媽說我一宿舍人都沒有起床,因為這種行為在我媽眼裡就是聚眾不吃早飯。」「我遇到的困難的事情多了去了,我媽都不關心,她就只關心我吃不吃飯。
  • 西藏林芝市米林縣臥龍鎮中心小學:守護每一個大山孩子的上學夢
    「近年來,學校為了努力啃下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這塊『硬骨頭』,想辦法、出實招,努力守護大山深處每個孩子的上學夢,不讓上學的路上少一名學生。」臥龍鎮中心小學校長洛桑說。臥龍鎮中心小學距離縣城66公裡,屬於農牧民地區寄宿制學校。臥龍鎮下轄18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山大溝深、地廣人稀,個別村交通十分不便。
  • 天冷,娃不想上學怎麼辦?這娃寶媽讓孩子撿垃圾,說到做到值得學
    可能有些寶媽們遇到這種事才不管你哭得兇不兇,直接生拉硬拽也要送娃去幼兒園。當然也有一些乾脆妥協,不去就不去嘛。但寶媽們,有沒有想過,前者會讓娃對上幼兒園產生心理陰影,後者則是一种放縱孩子的行為。有一個方法,可能要比前面兩種方法智慧得多。
  • 你忽視了那群00後的後浪
    情理之中在於這個陪伴80、90後成長的軟體裡承載著一些大家不願意回首的「黑歷史」,再加上這批人已經走上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壓根沒時間社交了,貢獻給家庭、工作的時間太多,空閒下來也只想一個人「自閉」。意料之外是覺得,近幾年,QQ從單純的聊天工具逐漸向多元演變,很多熱衷圈層社交的00後、05後用戶開始在裡面安營紮寨,年輕一代的活躍也使得QQ轉向聚焦他們的社交需求。
  • 孩子上學了,媽媽 回家後瘋狂放飛自我!
    9月1日,蘇州一位媽媽把4歲兒子送到幼兒園,回家後她就點了外賣,披薩,烤串,雪碧,不要動畫片我要看電影,還放話「想怎麼爽就怎麼來」。引得許多媽媽直呼:「太真實了!」孩子在家那段時間,每天屋裡被折騰得不像樣,跟著屁股後面收拾,孩子在家每天動畫片,耳朵天天被劫持了一樣,天天「媽媽」地叫著,身心靈都得不到休息一樣,看到這位媽媽回家的這波操作,讓許多的媽媽產生了共鳴。
  • 《後浪》炸屏!「中浪」們高潮了!
    視頻以父輩的口吻,來試圖理解、接納、讚美、鼓勵新一代的「後浪」,好似是一個站在主席臺上的老校長,在試圖用學生們的表達方式去討好操場上一群桀驁不馴、狂放不羈的孩子們。所以,似乎,這並不是一篇寫給「後浪」的文案、也並不是一臺做給「後浪」的演講,更並不是一部做給「後浪」的視頻。實際上,視頻中試圖交流的兩代人——「前浪」和「後浪」,都沒有為之瘋狂。瘋狂的,反而是一群「不相干」的「中浪」們。一時間,朋友圈徹夜沸騰。
  • 為什麼《後浪》感動不了後浪們?
    大多數人在今天應該都認識了這樣一個詞:後浪。 後浪,長江後浪推前浪的那個後浪。 而這次的《後浪》則是國內知名彈幕網站嗶哩嗶哩在五四青年節這天所拍的宣傳片。短時間內,《後浪》在微博首頁刷屏,在抖音被提及,在朋友圈裡友鄰們爭相轉發著視頻和附帶關鍵詞的文章,好不熱鬧。 浪潮過後,評價似乎有點出乎意料——《後浪》並沒有被後浪們所認同。
  • 《柳葉刀》:後浪來了! 00後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
    《柳葉刀》:後浪來了!00後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 2020-11-10 13:20 來源:搜狐千裡眼
  • 作為00後還吃不起燕窩,你給「後浪」拖後腿了!
    北京疫情被」西城大爺「控制後,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最近小編朋友圈裡的吃貨們,開始po出了許多美食晚安,瑪卡巴卡晚安,依古比古對於如何華麗的在朋友圈曬美食,小編不禁想起那幾個吃飯的時候一臉嫌棄,卻在曬美食的時候如沐春光,還不忘附上自己的自拍照的朋友,詮釋了什麼是」表面上光鮮亮麗「,除了這一些更吸引我的是,我看到了一個00後在朋友圈曬她新買的即食燕窩,那精緻的包裝勾起我的濃厚興趣。
  • 看英國紀錄片《孩子的小宇宙》,了解娃不想上學的原因,讓人心疼
    很多家長開始覺得焦慮,但是大多數孩子們卻很高興,很開心,即使每天待在家裡,不能到外面跑著玩,也是很有趣的,也比上學要好玩。就跟英國紀錄片《孩子的小宇宙》裡的孩子是一樣的,大多數的孩子都不喜歡去上學。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基本都不喜歡去學校,尤其是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
  • 奔湧吧「後浪們」 | 水務青年說④:碧水保衛者
    奔湧吧「後浪們」 | 水務青年說④:碧水保衛者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影視圈新冒頭的00後們,誰是90、95後的最強競爭者?
    都說90、95花們實力拔群者寥寥,眼看就要被張子楓、文淇、趙今麥、李庚希等00後小花迎頭趕上,但00後小生們的上升勢頭同樣兇猛,也有搶佔90、95生們地盤的可能,「前輩」不應該缺少危機意識。0100後們都有哪些「晉升」途徑?00後小生們常見的一條「出頭」之路,是先在大劇裡擔綱小朋友的角色。對他們來說,大劇裡最好「上手」的劇種,是家庭劇。
  • 看了《後浪》,你還能不能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圖突擊隊,ID:lttjd】,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幹不完的工作,買不起的房子,談不起的戀愛,生不起養不起的娃,可能我們90後這一代,私下裡嘶喊的最多的就是:90後絕不為奴。B站的《後浪》,刷屏無限。
  • 「全職帶娃一年後,那個抖音28歲的網紅奶爸離婚了. 」
    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娃成了老大難。不一樣的是,妻子是公司總經理,賺的很多。就這樣,小強決定辭職,專心在家帶娃。全職爸爸小強的一天,是從夜裡開始的:11:20、12:00、2:00……他被娃一道道「鬧鐘」叫醒,慌慌張張起床衝奶粉、哄娃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