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的逐步發展,生活的日益美好,越來越多的家庭養起了可愛萌寵的寵物貓。在我國有名的本土貓咪品種就得以捕鼠能手狸花貓、肥胖體質橘貓等為首了。小編家就養了一隻狸花貓雪梨哦!當然隨著船舶技術的發展,很多世界有名的貓咪也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比如英國短毛貓、加菲貓、豹貓、虎斑貓等等,多不勝數。更有人類為了滿足那些對貓毛過敏的人能夠舒服的擼貓,人工培育出了高智商的無毛貓。
不過,這麼多可愛的貓咪,它們的祖先真是生活在沙漠裡嗎?你們又知道多少關於貓咪的發展歷史呢?現在就讓小編來為你們揭秘吧!其實家養寵物貓是由野生貓經過人類長期的飼養馴化而來的,這可是花了人類整整五千年的時間,雖然沒有人類馴化犬的時間久,但是也是個悠久的歷史進程了。
關於貓的祖先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常見。一種觀點認為野貓的祖先同狗的祖先一樣,是一種已滅絕很久的動物——古貓獸;另一種觀點認為貓的始祖是與恐龍同時存在而又目睹了恐龍滅絕的初期哺乳類動物,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得到最終的確認。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根據有關考古記載,在三百萬年前左右,貓科的遺傳基因開始確立了,逐漸演化出目前所有的貓,亞洲家貓的祖先是印度沙漠貓,歐洲家貓的祖先是非洲山貓。在上新世冰河期,貓就已經是足跡遍布的野生動物了。根據這一考古研究發現,其實我們說現在貓咪的祖先是生活在沙漠裡的,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就在現代,依然有一種貓咪生活在炎熱的沙漠地帶,統稱為「沙漠貓」,它們的體型相對於現在人們常見的貓咪較小,喜歡群居生活。
我國本土貓咪統稱為中華田園貓,古代人最初養貓主要是用來消滅鼠害,這可以從古人對「貓」字含義的精闢解釋中看出。宋代有書《埠雅》中「鼠善害苗,而貓能捕鼠,去苗之害,故貓之字從苗」。我國古代也有「狸處堂而眾鼠散」的記載,這裡的「狸」指的就是貓。我國養貓的時間相對較晚,《禮記》和《呂氏春秋》等史書中有關於貓的一些記載,這充分說明在春秋戰國以前就已經養貓了。
貓咪的歷史發展,除了自然環境的更迭,更多的仍然是受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精神追求日益顯現。古人養貓不在只是用來捕鼠,還作為一種玩賞動物為達官貴族、文人墨客們所垂青。而真正養貓的鼎盛時期是在明朝時期,這可是貓咪們徵服人類最輝煌時刻。下至平民布衣,上到貴人天子,都愛貓成癖,連皇帝都要「吸貓」「擼貓」。在皇宮內養有成群的貓,而且皇上還給貓起了些別致的名字,如「鐵衣將軍」「丹霞子」等,可見這些貓咪的地位之高。
清代鹹豐年間,還有擼貓人為其專門出了一本叫《貓苑》的書,這可是我國第一部有關貓的著作。書中收集了許多有關貓的傳說、家貓的品種,還有「相貓經」等,是一部養貓的「百科全書」。
發展到現今社會,養貓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盛行,它們活潑可愛,便於飼養,又很懂感情,成為越來越受人歡迎的觀賞及伴侶動物。貓咪要徵服全人類,讓人類變成貓奴的願望也即將實現了。貓咪從古自今都是人類最受歡迎的飼養寵物之一哦,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演進,貓咪似乎越來越能抓住鏟屎官的小心思了,高冷、黏人隨時轉換!
(文字參考了部分歷史資料,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