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皇牌空戰7》在全平臺更新了25周年原創機型DLC,其中包含了三臺系列最強戰機和歷代主角的座駕塗裝。屆時,玩家可以駕駛著自己的「戰鬥妖精雪風」,化身成為空中鬼神。
XFA-27:復翼、鴨翼、可變掠翼
模擬飛行一直是一個小眾的類型遊戲,在今年發售的《微軟模擬飛行》之前,便是19年初的《皇牌空戰7》。每隔一兩年,才能看到一部全新的作品。雖然遊戲選擇不多,但粉絲群體的購買力卻十分穩定,本作在1年間達到了200萬銷量,已是老Namco旗下IP中過得比較滋潤的。
空戰遊戲的同質化很低,市面上尚在活躍的幾個IP之間,差距也是大相逕庭。《微軟模擬飛行》講究擬真,直升機、滑翔機、民航客機應有盡有,雖然也有空戰要素,但完全是按照專業規範操作。《戰爭雷霆》、《戰機世界》則是團隊對戰網遊,鼓勵玩家之間配合夾擊,打出更大的戰損比。而最後剩下的則是歷史最為悠久,主打PVE戰役的《皇牌空戰》系列——空戰無雙。
《微軟模擬飛行》:這個沒點專業知識真玩不了
遊戲最初在1995年推出在街機平臺上,25年共發售了15代作品,自PS2之後的全平臺均有登陸,正傳作品《皇牌空戰6》發售於2007年,此後ACES製作組便一直轉向掌機平臺的外傳開發,直到去年的新作,從發售列表上,我們不難看出空戰遊戲在商業道路上的無奈。
粉絲群體的高度垂直讓《皇牌空戰》保留了它與時代格格不入的血統,讓我們在2020年為數不多地還能感受到上個世紀日系遊戲中的執著。
飛機外衣的劍戟片
我們一直說,「車槍球」是歐美遊戲的代名詞,同屬軍事題材的《皇牌空戰》理應也當劃入西方陣營。但實際上,《皇牌空戰》系列完全就是一個披著飛機外衣的劍戟片,在駕駛艙中,坐著的並不是「一等人」大兵哥,而是揮舞魔法標槍的天空騎士。
成為空中最靚的仔
日本人表現任何故事題材,都會將其意象化成武士對決,從體育動漫中的各種「殺人網球」、「殺人足球」,再到特攝片和怪獸電影。宿敵和宿敵的對決總是著重描繪的場景,這種決鬥往往帶有嘴炮的特點,雙方力圖在戰鬥力和精神力全面碾壓對手,精彩程度取決於辯論的時長,決不能是武俠小說和西部故事中的一念勝負。
《皇牌空戰》的一大特色就是與宿敵的決鬥,每代作品最後對會有一個主角實力相當的敵手,亦不是純粹的惡人,而是另一個追求自我實現和心中理想的對立面。公共無線電頻道互相喊話是家常便飯,在針鋒相對的理念說完之前,玩家很難擊落敵人,雙方就會在空中來回狗鬥。追逐戰是空戰遊戲中的核心要素,對白和文戲讓戰鬥部分有劇情支撐,也承擔了主要的敘事功能。
-不明機體,馬上降落並投降!
-你為什麼要獨自奮戰至此!
-在我看來,你也在孤軍奮戰......
-每個時代都有像你這樣的王牌,而我把他們都擊落了。
軍武科幻的蘿蔔番
蘿蔔番(Robot機甲動漫)則是《皇牌空戰》的第二層文化符號。拋開Namco與Bandai合併之後也開始賣玩具的大坑,將科幻戰機作為動漫主角的作品亦不在少數。《超時空要塞》、《戰鬥妖精雪風》創造了「板野馬戲」的經典分鏡,機體打出不符合載重上限的飛彈齊射,並在飛舞的線條中閃轉騰挪。皇牌空戰就是將這一鏡頭進行遊戲化復現的嘗試,CG開發人員多有重合。誰不想成為時速3000碼的「逼王」呢?在7代的OST評論下,大家都認為沒有飛彈警報聲的BGM很不習慣。
震電II:長著翅膀的高達
遊戲的一部分粉絲是軍迷,熱衷駕駛真實存在的機型,或是揭秘各國在研發過程中半道夭折的圖紙機型。另一部分則是動漫愛好者,遊戲中的通關獎勵往往是兩架原創戰機(Original Aircraft),也就是架空科幻的決戰兵器。這也是系列手感都偏向爽快的原因之一,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戰機,除了還長著一個飛機翅膀外,和高達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板野馬戲
遊戲的主角則是兼而有之,初期駕駛著俄制美制的三代機和四代機,打敗宿敵後換上了原創系列的性能怪獸。這點上就要提到蘿蔔番中的換機傳統,主角的第一臺機體一定會被打廢,機緣巧合下又再次獲得了更強的座駕,像《魔神壇鬥士》這樣的後期作品,換一次兩次都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是方便生產玩具系列,另一則是蘿蔔番中主角駕駛技術的進步很難體現,戰鬥的激烈程度就要靠換機來解決,提供了一個有成長的人物歷程。《皇牌空戰》繼承了這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代都會為玩家準備隱藏機。
蘿蔔番的本質是科幻,科幻作品需要討論人的主題。在最近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地區衝突中,無人機成為了制空權爭奪的主角,也是軍事媒體報導的熱點。實際上,新作《皇牌空戰7》中正視的就是無人機替代駕駛員的問題。在戰爭中失去指揮系統的無人機群擁有了自己的智能,佔據太空電梯封鎖人類走向未來的道路。材料工程和AI科技,哪個才是正確的道路?遊戲給出了浪漫化的解答。
日系遊戲的造夢機器
其實不管是劍戟片還是蘿蔔番,抑或是英雄拯救世界的科幻橋段,繞不開的話題都是中二病。日本人是一個愛做夢的民族,而電子遊戲則是目前人類最接近於體驗夢境的方法。在RPG遊戲中經歷一段令人影響深刻的冒險,扮演一段夢幻的人生。《皇牌空戰》就是日系遊戲中典型的造夢機器。
在系列的Streangereal世界中,雖然也有著大洲大洋、日月江河,但所有的地區都被換成了架空國家。世界諸國經歷了中世紀和工業革命,圍繞著地緣政治展開了軍事博弈,開發出了現實中存在的機系。千禧年世界末日的熱點在Usea大陸上變成了小行星墜落,資訊時代的到來在故事中變成了電子空間和賽博空戰......《皇牌空戰》始終在中二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造夢的另一張翅膀則是Namco的音樂配樂團隊,遊戲的音樂堪稱完美,用弗拉明戈舞曲描述皇牌對決,嘹亮的美聲表現飛彈的轟鳴,合成器模擬戰機在雷暴天中信號受阻。從4代開始,遊戲的配樂由小林啟樹負責,風格由MIDI音樂和搖滾樂轉向交響曲風。作為一個線性可控流程的遊戲,《皇牌空戰》給了小林啟樹最大的創作空間。Boss的攻勢會隨著主旋律的突然展開,隨著傷害的積累,節奏也會逐漸變得輕快明朗。
在第九世代的主機之後,日本市場的份額一落千丈,單一地區無法支撐日系遊戲,導致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在一些3A大作上看到純正的日系風味。DQ不如FF、實況不如FIFA、賽車遊戲更是全面崩盤。目前狀態尚比較良好的Capcom,其實也已經沒了那味兒。下一款3A級別的日系遊戲是誰呢?宮崎英高的《Elder Ring》,還是小島秀夫的新企劃,恐怕我們都要等上很久。
精緻的世界構架,毫無縮水的內容,固定的粉絲群體和想要與玩家對話的開發者。《皇牌空戰7》代表了日系遊戲在這個時代的絕響。好在它是一款還不錯的重啟之作,稱得上是正統序號。在去年8月份,ACES製作組聲稱收到了某國空軍的洽談,也許在後來的續作中,我們還能看到J開頭的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