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用鏡頭和筆頭記錄「疫」線的宣傳戰士

2020-12-21 熱聞綜合資訊

本網訊:當你在汝南縣金鋪鎮與上蔡縣交界的G230抗疫情服務站,總會發現有一個身影與眾不同,在服務站有人通過時,他積極協作值守人員給通行人員量體溫、做登記,給經過卡點隊員宣傳防控知識,沒有人員通過時他坐在僻靜處,拿著手機、書寫筆,查看記錄一天來戰鬥在各個防控疫情服務站傳來的典型事跡和經驗材料,然後撰寫新聞稿、通訊稿、經驗交流材料,為戰鬥在一線人員加油鼓勁!一個個鮮活的典型事跡躍然在他的文章裡、他的情感裡,為防控疫情隊員添加了精神食糧,為他們注入了一支支興奮劑。這個人就叫李超。

李超作為一名汝南縣金鋪鎮政府一名普通幹部,在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時,大年二十九顧不得在家度過春節,便離開妻子、兒女,毅然投入到防疫情第一線,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李超在大年二十九接到返崗通知後,第一時間回到了崗位上,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堅守崗位,無怨無悔。李超總是衝在工作最前線、工作最艱苦的地方,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李超分配到堅守汝南縣與上蔡縣的交界處的G230抗疫情服務站,這個服務站,是重要汝南縣北大門,此服務站的防控牽涉著汝南縣防控疫情大局,對於全鎮,乃至汝南縣來說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和同事們深感肩上的任務光榮而艱巨,他日夜堅守,盤查過往車輛和人員,一絲不苟地做好登記、測體溫、消毒等工作。

對於不服從服務站工作人員管理的,李超總是及時解釋、疏導和勸返工作,宣傳疫情形勢,講解防控知識,每天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為做好值守工作,在值守上李超保持每天在崗時間18小時以上,每個夜班全部在位,嚴格標準,為其他人員做足了表率。在他和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此服務站沒有出現過一起違規事件,讓汝南的北大門變成真正疫情防控的「鐵大門」。G230抗疫情服務站按上級撤銷後,李超又充實到金鋪街道面上,負責金鋪鎮疫情防控期間經營場所金鋪華夏超市的管理,把超市的管理做得井井有序,消毒、登記、有序購物有條不紊。

鍾愛宣傳,傳播正能量。李超在認真做好值守工作的同時,常常把寫著作為業餘的愛好,在他防控疫情工作中,他時刻沒有忘記,用筆來喚醒迷茫者,鼓勵戰鬥者。他把宣傳思想工作作為溝通政府與百姓之間的橋梁,為把全鎮防疫情工作,及時宣傳到千家萬戶,他主動把宣傳任務擔在肩上,幫助鎮裡撰寫防疫情宣傳資料,並且製作錄音,通過村委「大喇叭」、安裝在鎮及村級宣傳車上進行播放,讓村民做好自我防護工作,不要聚集打牌,做到喪事簡辦、喜事延期舉辦,對進村的外地車輛進行勸返,對村外扎堆聚集人員進行勸導疏散,確保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到位,教育引導村民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他無論走到哪裡就宣傳哪裡,無論每天值班有多忙,他都要收集在防控一線上的先進個人和先進典型,並且不斷總結先進經驗材料,他在從防控一線寫下了錦玉麥草畫傳承人姚玉娥、李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李仁傑、金鋪鎮媛福達超市經理捐贈的感人事跡,為全鎮愛心人士積極捐贈起到了宣傳引領的作用;寫下金鋪鎮高莊村支部書記王彬、駐村第一書記楊富民、金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王中華等多名堅持在防控一線的先進事跡;寫下了《金鋪鎮代購服務築牢疫情防線》等10多篇經驗交流材料。截止2月26日李超已在市級以上媒體發稿169篇,得到金鋪鎮黨委政府的認可。李超堅持寫一線抗疫情工作的先進典型並及時進行報導,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提振了精神,展示了金鋪鎮防控戰線上工作者砥礪前行,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為打贏防控疫情打下了堅實基礎。

(記者劉文喜 廖運生 報導)

編輯:郭華賓

相關焦點

  • 汝南縣金鋪鎮宣傳戰士李超:用鏡頭和筆記錄「疫」線的每一個畫面...
    ,查看一天來戰鬥在各個防控疫情服務站傳來的典型事跡和經驗材料,然後撰寫新聞稿、通訊稿、經驗交流材料,為戰鬥在一線人員加油鼓勁!他和同事們深感肩上的任務光榮而艱巨,他日夜堅守,盤查過往車輛和人員,一絲不苟的做好登記、測體溫、消毒等工作。對於不服從服務站工作人員管理的,李超總是及時解釋、疏導和勸返工作,宣傳疫情形勢,講解防控知識,每天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為做好值守工作,在值守上李超保持每天在崗時間18小時以上,每個夜班全部在位,嚴格標準,為其他人員做足了表率。
  • 平凡而珍貴:50個「疫」線戰士 50個「疫」後心願
    平凡而珍貴:50個「疫」線戰士 50個「疫」後心願  龍虎網訊 (記者 張玲 苗東旭 通訊員 馮慶釗 葛林陽)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馮慶釗工作照(資料照片)  在武漢「疫」線,有這麼一群來自江蘇的疫線戰士,他們的心願簡單、質樸,想抱抱親親孩子、想吃上媽媽做的菜、想好好大睡幾天、想正常投入工作、想帶著家人再到武漢看看……正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支援的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普通外科主治醫師馮慶釗,以及支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葛林陽拍攝並記錄下了這群「疫」線「白衣戰士」平凡而珍貴的「疫」後心願。
  • 王梓林:用鏡頭記錄抗「疫」勇士的退休老人
    為了留下抗「疫」勇士們的第一手影像資料,他與家人商量後,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主動請纓晝夜不停地與廣大民警輔警戰鬥在防控一線,用鏡頭真實地記錄下勇士們奮戰的工作瞬間。「大家都很關心疫情,我的同事們戰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遠離大家的視線,我把這些最美『逆行者』的身影拍下來,讓大家知道是誰在為我們守護這片安寧。」王梓林說。
  • 他們用畫筆記錄「疫」線點滴 向最美的工作者致敬
    掌上春城訊疫情當前,我們看見了無數奔赴「戰場」的中國戰士,更看見了身邊堅守基層防疫一線的最美醫者。昆明市官渡區關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李京效、何天瑜拿起畫筆,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身邊「疫」線同事的工作點滴。
  • 羅宇:十年鏡頭記鹿邑 今朝相機戰「疫」情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以來,全縣各條戰線進入一級戰備,黨員身先士卒守護在一線,一幕幕感人的鏡頭讓我們熱淚盈眶,然而在這場戰疫中不顧自身安危,為了能讓更多鹿邑知道一線的辛苦,更理解一線人員的努力,讓大家積極配合,在家做好隔離,走在這條戰「疫」路上的還有一位行者--羅宇。為了記錄鹿邑幹群抗擊疫情的真實情況,羅宇不顧家人的反對,拿起了自己的相機,毅然走向了抗疫的前線。
  • 用文字和鏡頭記錄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奮進的足跡
    2016年4月,我來到了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成為一名用文字講述直升機人動人故事,用鏡頭記錄直升機人奮鬥足跡的航空人。回望來時路,不是科研人員的我卻成了離他們最近的直升機人。
  • ...抗疫日記(3)|謝敏:同心戰「疫」,讓黨徽在「疫」線閃閃發光
    「雙報到」黨員們始終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和群眾手挽著手、心連著心,讓黨徽在「疫」線閃閃發光。黨旗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飄揚疫情防治,關鍵在治,基礎在防。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也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如何守好疫情防控最前沿,是社區黨組織和居民群眾面臨的最大考驗。
  • 李超:在平凡崗位抒寫著不平凡的人生
    日照公司-李超-疫情防控專線施工日照-李超-大學城開學4G設備測試日照公司-李超-雪亮工程施工現場日照-李超-上合組織峰會保障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4月14日訊(記者 範奉雪 通訊員 毛淑娟)工作時間十餘年,說的永遠比做的多。
  •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絕對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 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時間:2020-12-23 13:28   來源:科技沸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 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 從全員抗疫到生活恢復正常,外媒用鏡頭記錄下中國抗疫的多個瞬間。
  • 「疫」線面孔讀後感|求是(和家園)小學四(5)班金舟雪:勇敢的「戰士...
    掃一掃,進入專題求是(和家園)小學四(5)班金舟雪讀後感勇敢的「戰士們」讀的新聞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95後護士,她推遲了婚禮,第一批衝到「疫」線,口罩下的那張面孔上壓出了深深的痕跡;另一位護士阿姨,連戰三天,靠在牆上就睡著了,她的夢應該是「戰停了吧」,如果這是一場夢該多好啊!
  • |美麗「疫」線系列報導之(三十一)青春「疫」線上的「藍精靈」
    青年志願者上門登記居民信息奮戰「疫」線 青年志願者們服從全縣統一安排,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積極參與到防控宣傳、入戶走訪排查、值守卡口出入登記等防控工作中,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摸排走訪21360戶,發放宣傳資料1萬餘份,電話訪問280戶,為群防群治、聯防聯控貢獻了青春力量。
  • 最美「疫」線警花——肇慶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戰「疫」實錄
    同時,我是一名黨員,更應該挺身而出,踐行黨員的初心和職責。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我們要堅信我們能打贏這場戰『疫『。」二胎媽媽分外的無畏 兩歲的女兒和三歲的兒子的看著她拖著行李箱準備出發,緊緊的抱著她的雙腿,哭著鬧著就是不讓她離開,她鼻子一酸,強忍著淚水「媽媽要去打病毒,就像鋼鐵俠打怪人一樣,你們要乖乖在家,知道嗎!」
  • 【五一我在崗】柴惠鵬:難忘的戰「疫」瞬間在鏡頭中定格
    【五一我在崗】柴惠鵬:難忘的戰「疫」瞬間在鏡頭中定格 2020-05-01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岡日報社記者沈紅星:"疫"線記錄用生命捍衛生命的偉大
    原標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黃岡日報社記者沈紅星——「疫」線記錄用生命捍衛生命的偉大 年初我在黃岡採訪時的一個個畫面和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頻頻浮現於眼前。」近日,黃岡日報社記者沈紅星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名市州報新聞記者,獲評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是至高榮耀。她說,抗疫精神將激勵自己努力在實踐中錘鍊「四力」,踐行新聞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奔跑在一線,感動的淚、希望的淚止不住 「你確定要來嗎?
  • 用鏡頭記錄不一樣的2020:院工會、攝影協會舉辦「我們身邊的故事...
    用鏡頭記錄不一樣的2020:院工會、攝影協會舉辦「我們身邊的故事」職工攝影展 2020-12-15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超:忠誠,永不退伍
    社會各界和部隊官兵對李超的評語★李超同志是我帶的兵,他正義感和集體榮譽感相當強,他自我要求嚴格,熱愛學習,有很強的上進心。★李超的事跡讓我們深受啟發和教育,作為他的戰友,我們一定要學習弘揚李超見義勇為的精神,讓李超精神發揚光大……★贊英雄,捨生取義,彰顯軍人本色;學李超,見義勇為,爭當忠誠衛士。
  • 以筆為戎 為戰「疫」搖旗吶喊的街道宣傳工作者
    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防控一線同事們手握溫度計測量的動作、耐心關切的詢問、仔細認真的記錄、領導深入一線的督查……這些畫面她一一用相機記錄下來,撰寫、推廣街道和7個社區防疫一線的新聞、典型,真正把防疫工作宣傳到社區每位居民,讓感人的故事在每個人心中傳頌。防控疫情是在與時間賽跑、與困難搏鬥,是一場不能退的硬仗、惡仗。
  • 「疫」線隊伍 普通戰士
    在文物所裡作為老黨員,處處以身作則,帶領所屬人員參加防疫消殺工作,組織宣傳防疫知識。他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工作上。三地生活的父母、嶽父母,都已是耄耋之年,兩年沒能回去看望一下,反過來還得替他擔心。他身患糖尿病,需要多休息、少熬夜,但是他看到單位人員少、任務重,他主動參加文旅市場巡查、夜查隊伍中。
  • 抗疫「戰士」 !「疫」線「90後」用奮鬥擦亮青春底色
    (2月18日攝,受訪者供圖)從被保護的孩子到抗疫的「戰士」,疫情暴發以來,「90後」主動挑起重任,成為衝在醫療一線、嚴守國門一線、下沉社區一線的中堅力量。「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青年們正在用奮鬥擦亮青春的底色。
  • 「源頭減負」讓「疫」線幹部把時間用在刀刃上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是對基層現狀的生動詮釋,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用「腳不沾地」來形容忙碌更貼切,但是對於這樣忙碌的工作,他們無怨無悔,毫無怨言。然而,層層甩鍋的責任,填不完的表格,應對不完的檢查,成了他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上的「障礙」,讓基層的幹部苦不堪言。「源頭減負」是為「疫」線幹部卸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