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條很有意思的帖子:
「如果你有一臺時光機,你想不想回到18歲那年?」
讓我詫異的是,很多人都說:不想。
在人們的印象裡都是,深厚友情、浪漫的愛情,努力拼搏的青春,還有越幹越起勁的試卷。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說不想呢?可能大部分人的18歲,都沒有影視劇上這麼美好且豐富吧。
現實中,更多的是平淡且枯燥,甚至還有一些人頂著疼痛才熬過了18歲。
還記得兩年前,最後一批「90」成年了的消息,掀起了一波熱潮,朋友圈裡滿屏幕都是自己18歲那年的照片。
大部分人都說自己想回到18歲那年,因為他們懷念青春,也想回到自己活力四射的時光。
但我卻看到了一篇很不一樣的文章,裡面寫盡了為什麼不想回到18歲:
「我的18歲沒有愛情,也沒有激情澎湃的友誼,只有寫不完的作業和考不完的試卷,一切都如此平淡,或者說比平淡更糟糕。
我的父母不相愛,老師也不太看得起我,就好像活在一個孤獨的世界裡,沒有人懂,更別談有人來愛我,或許有我也感受不到。
很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理解我,可我已經25歲了,也始終沒有碰到這個人。
回到18歲,真的就能拯救糟糕的我了嗎?不一定吧,與其抱著這種幻想,不如不去幻想」
這段話一直被我收藏在便籤裡,我也忘了誰寫的了,總之就是很有感觸。
女生都很羨慕電影《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裡的沈佳宜,可有多少人能夠成為沈佳宜被男孩子追呢。
那些年沒人追的女孩,或許才大多數吧。
電影《如果·愛》裡,有一句臺詞我特別喜歡:
「過去唯一的作用,就是讓我不想回到過去」
的確,過去最好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回不到過去。
但如果真的有一臺時光機,讓我們帶著回憶回到過去,我們真的能夠完成逆襲嗎?
有一檔街坊節目詢問路人:「如果有一臺時光機,你想不想回到過去」
很多人說:我想回去,我想彌補當時發生的遺憾,改變讓自己後悔的事情,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可回到過去,真的能夠改變嗎,是不是我們把改變這件事想得太簡單了。
日劇《重返17歲》裡,千鶴加入了「ReLIFE」計劃,帶著現有的記憶回到過去。
她不愛說話,也不擅長與人交流,就連笑也很僵硬。
所以,她想用1年的時間改變自己的內向的性格,去交識朋友,學會社交。
可一年過去了,她依舊沒有任何改變,「ReLIFE」計劃也意味著失敗了。
很多時候不是你知道該怎麼辦就會改變,而是你明明知道該怎麼辦,但你卻依舊無法做到。
有人說:「我不想回到過去,是因為我18歲就想讓自己變得有勇氣,可我現在28歲還是如此怯懦,回到過去又有什麼用」
仔細回想一下,還真是如此。
很多事情,我們都已經預知後果,可還是要去做或者不做。
比如,你知道你吃多了會胖,可你還是會忍不住吃。
你明明知道此刻你不做這件事,你將會後悔一輩子,可你還是沒有勇氣去做。
書籍《追風箏的人》裡,阿米爾看到有人欺負哈桑,他明明知道不解救他的後果是什麼,可他依舊沒有勇氣去救哈桑。
即使你回到過去,也不一定有勇氣去改變這件事,這才是現實。
在節目《金星秀》中,金星問劉嘉玲:
「如果有機會讓你回到年輕的時候,你願不願意回去」
劉嘉玲說:我不願意,現在經歷了那麼多事情,已經能夠平靜地面對生活,而且也很喜歡現在自信、飽滿的自己,沒必要再回到懵懵懂懂的從前了。
在其他節目中,寧靜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她同樣不願回到過去,因為好不容易才有現在的胸懷和見識,再回去經歷一次太折騰人了吧 。
有網友說:18歲對於我來說那是過去的日子,再美好,也是過往;我也不會留戀,只知道自己以後,未來都是瀟灑地朝前邁步。不言時光薄涼,只與陽光相依。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18歲再好,我也只喜歡現在。
的確,我們與其幻想回到過去,不如把眼光看向未來。
所有你遭遇的糟糕往事,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淡忘,最終擁抱未來的美好。
如果你總是回望過往,幻想通過改變過去拯救未來,那麼你將很難獲取幸福。
你應該知道,十八歲是一張回不去的旅程車票,只有積極向上才能去尋找更美的風景。
你所有的幸福,都將在未來發生。
每個人都會擁有不平凡的人生,因為我們生來就不平凡。
相信未來,也就是相信自己。
願每個人都能丟掉糟糕往事,擁抱美好未來。
木霖大叔:一個溫暖、有趣、三觀極正的大叔,陪伴你度過所有不開心的時光。
#治癒所有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