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融合——讀《鳥鳴澗》

2021-01-12 劉悟空學詩詞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是王維的《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組詩之一,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詩人遊歷江南之時,是王維為友人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別墅所寫。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鳥鳴澗》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

在詩中,讀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唯心主義思想與唯物主義思想錯落起伏、互為表裡,使這首詩在靜謐悠遠的氛圍下隱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

第一句「人閒桂花落」,就點出了兩個意象「人閒」和「桂花落」。在唯物主義思想裡,不管有沒有人桂花都會應時而開隨風自落,只跟大地四時相關,與人無關。而詩人把「人閒」放在「桂花落」之前,只為說明一件事,只有人的心閒了靜了,才能看見桂花悄悄落下的樣子,甚至於是聽見了桂花落下的聲音,聞到了桂花落下時留下的香氣。那麼,當一個人感受不到桂花落下的美好時,桂花到底落下了沒有?

「夜靜春山空」也由兩個互相照應的意像組成:因為夜的靜謐,春天的山一片虛空;因為春山的空寂,更顯夜晚的幽靜。王維喜歡用「空」字,「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都是王維的名句。瑜伽經中有雲「所言空者,無常,無恆,無不變易真實法故」、「空者,謂離一切煩惱等故」。用「空」字來形容植物茂密百獸聚集的山,正說明詩人心靈的空澄明靜、了無煩惱。那麼,春天的夜晚,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山林,真的那麼空寂嗎?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與上兩句不同,這兩句寫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明月照進山林,月光驚動了樹上歇息的鳥兒。鳥兒們從樹上飛了下來,卻並不飛遠,而是不時的在林中小溪邊歌鳴。「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裡的鳥可能也鳴叫了,但是被僧人的敲門聲遮住了,詩人聽不見,讀者也不能感受夜之靜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與本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本詩因一個「驚」字而更勝一籌:月亮撒下的皎皎清輝都能驚到的鳥兒,是生活在一個多麼安靜的空間中啊。受驚的鳥兒卻不飛走,還在春澗中休憩歌鳴,這又是為什麼呢?

王維的母親篤信佛教,王維的名「維」和字「摩詰」就取自於佛教著名居士「維摩詰」,形容潔淨、沒有汙染而著稱的人。王維一生信佛修禪,晚年更是在南山結廬而居,專心修禪。他的很多詩中都蘊含佛理,一片禪心,被稱為「詩佛」。這首《鳥鳴澗》表面上看好似一副寫實的風景畫,細細讀來又給人一種此心安處的舒適感。這種舒適感一方面來自於盛唐時期物阜民豐的厚實底氣,更來自於詩人剔透禪心的敏銳觀察。

《鳥鳴澗》詩面據實寫景,完全唯物;詩理境隨心轉,一片唯心。誰說不是唐詩中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融合的佳作呢。

相關焦點

  •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而唯心主義核心是世界依附於意識存在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而唯心主義核心是世界依附於意識存在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它們兩個又是相對立的哲學思想體系。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大樊說歷史,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事情。唯心主義和僧侶主義是相通的。站在它們的對立方面,同它們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的,是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
  • 2019福建事業單位政治知識: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在馬哲的考試當中,判斷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類別往往是一個經常容易出現的考點,尤其是對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以及客觀唯心主義的判斷,這一類題目的出題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固定,經常是給一個句子去判斷,或者是給一個故事去判斷,下面就讓我們先來說一說如何快速判斷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這一觀點。第一,根據世界的本原是一種或幾種實物來判斷。
  • 一起讀古詩詞丨在浩瀚的唐詩海洋中,你能得到知識,還有很多快樂
    01.唐詩中有你想看到的「春夏秋冬」王維《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一幅讓人驚豔的山中圖畫,一個讓人嚮往的春天。在風雪中回歸的人,當聽到家裡柴狗的叫聲時,心中那份高興溢於言表。雖然天寒和家貧,都無法阻止冬日裡、雪花中歸人的腳步。02.唐詩中有你想看到的「鳥語花香」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讀古詩系列《鳥鳴澗》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點擊以下觀看視頻解讀 《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 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
  • 事業單位公基解析: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辨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題目,今天就來看一下,唯物主義的發展歷程,都有哪幾種派別的唯物主義,以及每個派別之間的區別,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部分內容。唯物主義首先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那麼人們根據對物質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將其劃分為三種歷史形態,分別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時候,人們認為物質是一種或幾種實物。這裡面的實物指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
  • 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
    王維的《鳥鳴澗》格律有沒有問題? 首先回答,《鳥鳴澗》的格律是有問題的。 但是有問題,就不是詩,不是唐詩了,就不好了嗎? 當然不是的。 格律是從詩中歸納總結而來,只是方便近體詩初學者快速入門的一套音韻調整工具。而這種歸納總結,是不完全歸納。
  • 寂寞思索:理想遙望覓封侯,讀《蘇菲的世界》〔15〕
    假如,我們把唯心主義,用一個更好的詞去代替,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更能從褒義詞去接受。唯心主義,就是理想主義。的確,我們是活在理想主義的心境中,這個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畢竟我們要追尋我們的心靈去前行,而不是追尋我們的欲望去前行。
  • 鳥鳴澗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
  • 一座天姥山 半部全唐詩 新昌吹響文旅融合新號角
    在12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這個素以山水人文資源豐富著稱的時尚山城,自古便是佛家聖地、道家福地,是「唐詩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的精華所在,是佛教中國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山水詩、山水畫的發源地。
  • 唯心主義是對還是錯
    許多書中都指責唯心主義,更有甚者說其絕對錯誤,這就導致一旦提到唯心主義,就會引來一些人的反對,雖然他們並未經過深入思考。但問題是,當某人第一次看到一張桌子時,他心中並沒有任何關於桌子的觀念,那唯心主義所說豈不讓人覺得可笑?這一點難道不就可以證明唯心主義完全是在胡說八道嗎?我認為這並不能證明唯心主義的絕對錯誤,因為在這裡,他們是把唯心主義完全理解為一種極端的唯我論了,即認為我們的認知全都起始於心中的觀念。
  • 批判宋明理學唯心主義和推出「井田制」土地劃分原則
    這樣「率天下入故紙堆中」,「不啻砒霜鴆羽」。這都是「晦庵為之」(《朱子語類評》),給朱熹以應得的譴責。▲宋朝滅亡顏元這種從政治效果來批判宋明理學唯心主義,是具有積極的意義的。唯心主義理學是有其鮮明的階級基礎的。
  • 陽明心學不是唯心主義而是辯證唯物主義
    但後人解說,只講心而落入唯心主義。王陽明看到了現實的矛盾以及宋朝理學理論崇拜的後果,因此而產生的心學,如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一樣,重要不是唯物的部分,而人的主動性,在於人的意識的關係,辯證關係。心學並不是否定理學,而是否定錯誤的使用理論的人。理論崇拜產生就在於沒有深入到理論與人的關係,由此產生的不同的觀點。
  • 請感受一下《鳥鳴澗》裡的山水風月
    鳥鳴澗的意境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的意思簡單,但意境深遠。《鳥鳴澗》全詩從寫作的角度來看,王維的這首詩以動寫靜,以有聲寫無聲,看似在寫動態的場景,卻又好似一幅定格的畫面,很具有他如詩如畫的風格。
  • 六神磊磊,唐詩界的段子手
    《六神磊磊讀唐詩》一口氣讀了一半,迫不及待提筆寫下這篇文章。希望你早點把這本書抱回去,晚一天都是遺憾。唐詩是千百年來國文課裡面的一道硬菜,只是那一句背誦並默寫全文,猶如一座大山,讓好多學生娃娃們望而生畏,學,可以,背,就不好玩兒了,還默寫,你說學個唐詩該有多鬧心。
  •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春望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春望 2015年12月10日14:0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為何唐詩中經常出現古寺鐘聲?淺談唐詩與宗教寺廟文化的不解之緣
    唐朝是中國古詩發展的鼎盛時期,俗話說唐詩宋詞元雜曲,足以證明唐詩在中國古詩詞中的地位。唐詩往往簡短意賅,耐人尋味,廖廖幾句就可以將各種意境囊括其中。稍稍讀完幾首唐詩你就會發現,寺廟、鐘聲、僧侶,經常出現在唐詩中,構成了一種獨特的詩詞意境。為什麼唐詩中的寺廟文化如此盛行?唐朝宗教的發展到底對唐詩有何影響?
  • 從入門到精通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Ⅱ」
    赤潮編輯部 Tainakazzz由於篇幅有限,所以這裡我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第二個觀點:歷史唯物主義不同於歷史唯心主義所認為的「理念或者大人物製造歷史」或者舊的機械唯物主義的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決定論的學說,以一定歷史時期的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變。
  • 【用日語讀唐詩】孟浩然——過故人莊
    【用日語讀唐詩】孟浩然——過故人莊 2016年10月09日13:2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用日語讀唐詩】王之渙——出塞
    【用日語讀唐詩】王之渙——出塞 2016年04月11日11:0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