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默默關注
從宋代「萬壑松風」琴,到趙佶《臘梅雙禽圖頁》,再到汝窯天青釉蓮花形溫碗、龍泉窯青釉五管花插……每一件文物背後都透露著宋朝文人雅士的「慢生活」。10月15日,湖南省博物館將舉辦「閒來弄風雅——宋朝人慢生活鏡像」展覽,主辦方通過展出的88件/套文物,呈現宋朝文化生活的雅致清韻,這也是繼故宮舉辦宋代蘇軾大展後,又一與宋代文化藝術相關的特展。
潑墨揮毫、品茗飲酒、焚香賞花、撫琴對弈、吟詩賦詞、鑑古賞玩……從古裝電視劇《清平樂》、《知否知否》,到新近在湖南經視亮眼推出的宣傳片《閒來弄風雅——宋朝人慢生活鏡像》。宋朝,仿佛從詩詞歌賦的吟詠中,從繪畫雕刻的描繪中,穿越千年時空隧道,呈現在我們面前。
宋人吳自牧在其筆記《夢粱錄》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點明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藝」。
在宋朝的士大夫群體中,流行四大雅事: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宋人認為,這四件雅事不可草率、馬虎,應該以專業的態度對待它。由此可見宋人的生活審美風尚:追求雅致、講究品質。
此次湖南博物館的展覽展出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宋代「萬壑松風」琴,斫制,漆色明亮。琴面為桐木,琴底為梓木,冠角、嶽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玉質雁足,和闐青白玉琴軫,蚌徽。琴面有龜背斷,琴底有冰裂斷,面與底同有流水斷、牛毛斷。龍池上方刻琴名「萬壑松風」四字。龍池和鳳沼所見題銘與印銘,皆為後世藏家所刻。
宋·「萬壑松風」琴 湖南省博物館藏
宋·「萬壑松風」琴局部 湖南省博物館藏
宋朝文人的音樂修養極高,宋詞可唱成曲,而文人不可不備琴。他們常撫琴于晴窗、松溪、竹林,或依案、臨溪、倚石,目送歸鴻、心遊太玄,在樂音裡感悟自然和生命的玄奧。因琴清、淡、和、雅的音樂品格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從而在「琴棋書畫」四藝中居於首位。
將展出的宋畫中還包括馬麟《松林亭子圖》,馬麟,馬遠之子,宋寧宗朝(1195-1224)畫院祗候。山水、人物及花鳥畫繼承家學。此圖繪一士人隱居江邊松林的情景。前景松林曲柯密葉、秀挺蒼鬱。林間茅屋數間,臨江亭內一人端坐。下部一條小徑延伸至江邊。遠處峰巒連綿,其中一座巍峨聳立。整幅作品構圖精巧,意境幽遠。
馬麟《松林亭子圖》
將展出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蓮花形溫碗為溫酒器,十瓣蓮花口,深腹,高圈足。器身隨花口,亦呈十瓣,形似一朵盛放的蓮花。器內外均施天青釉,釉面布滿細碎開片。色澤溫婉柔和,造型比例和諧,集觀賞、實用於一體。蓮花有聖潔、清廉之象徵,以此作溫酒之器,亦反映出出宋代文人追求高潔品格的心性。這類碗為宋代溫碗常見形制,南北方窯口均有燒造。目前汝窯發現的此類蓮花碗很少,是其燒造水平的典型代表。
北宋·汝窯天青釉蓮花形溫碗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展出的南宋龍泉窯青釉五管花插花盆造型為折沿洗式,折沿邊略內斂,下腹折內收,淺寬圈足底。胎白質堅,梅子青釉,瑩潤勻淨。內底有五個空心直立小圓柱,柱下均有一圓孔。盆內的鏤空與管飾是為了方便插花而專門設計的。
南宋·龍泉窯青釉五管花插 四川博物院藏
花卉是宋朝文人必不可少的生活調味劑。文人將插花百瓶、醉飲其間的「插花飲酒」視為生活情趣、賞心樂事。以花為媒介,宣洩胸中詩意,抒懷寄情,培養清雅、雋秀之氣質。室內插花裝飾的雅趣,無論是造型優美的膽瓶插花、具有保鮮功能的銅器插花,還是自由愜意的竹筒插花、能夠製作盆景的盆花,都顯現出文人愛美、愛花、愛自然的審美情趣和內斂、理性、清雅、俊秀的氣質。
宋代是真正的士大夫時代,也即是文人口中稱道而身體力行的時代。
宋朝的文人政治最徹底。據史載,太祖立國之後,曾在太廟裡刻下祖訓,「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宋太祖「不殺士」的國策是中國古代史上最為開明的政策,且得到了切實的執行,達三百年之久,可以說這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的大憲章。
什麼叫士大夫?坐而論道,躬身行之。從此無論寒門士子,還是農桑人家,學而優者,均可以出入廟堂。廟堂之上,君臣爭論不已;江湖之中,書生指點江山。試問哪朝哪代,文人有這等身份和地位?朝堂之上,包拯吐沫橫飛,仁宗皇帝不得不以絹試臉,而老包卻只當不見,仍然在慷慨陳詞;江湖之上,範仲淹妙筆生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唐宋八大家 · 歐陽修
不否認宋代有政治鬥爭,但政治鬥爭往往只是政見的不同,雖然有黨同伐異,但沒有肉體消滅,最多是貶謫。
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蘇軾雖然政見上不同,但私誼卻還不算差。歐陽修死後,給予歐陽修評價最高的,是政敵王安石,可見那是一個君子時代。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的名人都出現仁宗朝(唐宋八大家有六大家在同時出現),絕非偶然,是適宜的政治政治環境孕育的果實。
中國歷史上的比較成熟的政黨政治,就是這一時期典型的政治現象。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黨和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黨輪流執政近百年,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奇蹟。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我這裡提出的是政黨,而不是歷史上人們常常批評的朋黨。中國歷史有很多朝代,都存在大臣之間拉幫結夥,互相傾軋,為禍國家社稷的情況。
大眾主流比較樂於回憶秦漢時代、盛唐時代,甚至鼓吹大明時代、大清時代。然而在歐洲、在日本、在美洲,學術界對宋代的評價要比其他朝代高很多。宋代是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巔峰時代。文學、藝術、哲學、教育、科學、醫學、工藝可謂是百花齊放,並且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一段說宋的評價是:「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這樣一個如夢如幻的朝代,值得深度研究,細細品味。
微信號:藝金國際影視傳媒
更多精彩,就在這裡,期待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