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不可能互相理解的」,富野由悠季在四十年前就用動畫訴說

2020-12-06 動漫小站

很多人看高達,都會提到「黑富野」,為什麼說是「黑富野」,以為你他寫的故事,劇情黑,沉重,例如,早期的《傳說伊甸王》的劇場版就出現過全滅結局;《機動戰士高達Z》中,不同勢力的鬥爭,人與人的猜疑與背叛,心中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都是些很深沉的話題,而在之後的《機動戰士高達ZZ》的後半段,故事也開始變得沉重,在《逆襲的夏亞》中,以男主角阿姆羅和夏亞一起消失在宇宙的盡頭這種殘酷的形式,完結了兩人的恩怨;《機動戰士高達V》中,新的篇章開啟,但是充斥著種族、宗教的話題,畫面的演出也變得更加殘酷,而《倒A高達》索性談到了月光蝶滅世,人類的歷史總會走向毀滅,可以說是黑之極致。

為什麼富野由悠季描繪的世界觀都會這麼灰暗。高達中闡述的「NT」又是一種什麼概念。有一種解讀,說是他在學生時代,參加了學生運動,從中窺探到了體制上的黑暗,但是自己卻無能為力,於是最後,去了蟲公司做動畫,這段往事,我有去求證,找到了這麼一段採訪。

這段採訪來自於一個日本的富野愛好者網站,上面是一段對富野大學生時期情況的訪談,當問到富野,「你大學參加了學生運動嗎?」的時候看,他表示不能給出明確答覆,但是也談到了當時確實處於日本的學生運動的動蕩時代,自己是日大鬥爭之前的時代的日本大學自治會執行部的學生,並且談到自己在動亂時期的一些觸目驚心,所以我感覺,這種說法,不能說很嚴謹,因為富野自己並沒有公開承認自己參與了運動當然也沒有否定,至少當時自己是身在其中的,只是沒有表達他的立場,那麼在這麼一場動亂之中,富野看到的又是什麼,想到的又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卻可以和他之後作品中表達出的那種「黑」聯繫上。

因為大學時期是一個人成長階段中非常獨特的時期,大學時期,人的思維逐漸定型,雖然思想逐漸成熟,但卻缺乏實踐,一下子接觸了到原先接觸不了的事實,和自己的理想千差萬別的社會,這種反差,往往會給人很大的打擊,而富野又正好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在動蕩的社會中覺悟,也許是對體制的失望,也許也曾經試圖改變過,但對於年輕的他來說,殘酷的現實是難以接受的,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讓他尋找發洩口,而那個發洩口,就是動畫。

到了蟲公司,富野擔當的是製作進行,志願是做演出,但是當時的風氣是動畫師比較吃香,所以他也很無奈,雖然之後有機會成為了演出,但對於體制不滿,也讓他一度離開動畫圈,去做了廣告製作,不過最後他還是回到了動畫製作圈,積累經驗,直到《高達》的成功……

初代《高達》一舉成功,也藉助模型銷量等商業數字的上竄,富野由悠季一度成為當時最有名的動畫導演,但富野的成功並沒有讓他安心,他之後推出的一些作品也廣受好評,但始終沒有能夠超越《高達》的作品出現,在40年後的某期採訪中他坦白,自己缺乏穩定的創作能力,因為事實就是除了《高達》,他沒有創作出超越《高達》的作品,這和其他的一些強力的導演(我猜是在說宮崎駿)穩定發揮是不同的,自己缺乏穩定創作的能力。

到了1985年,在日升的壓力下,他頂住壓力,創作了日後的經典之作,《機動戰士Z高達》。這部作品奠定了「黑富野」在高達時期的基礎,富野的宇宙世紀的高達,中心思想我認為就是「人與人的互相理解」,初代高達有這樣的主題,但矛盾本身很簡單,《Z高達》開始往政治的方向發展,並且也將矛盾激化,故事變得晦澀難懂,氣氛也更加陰暗,而不是偏向戰爭題材的軍武走向;大家要知道,《Z高達》播出的時期,評價是不高的,證據就是《高達ZZ》中,因為觀眾投訴反映,認為《Z高達》的劇情太沉悶,於是富野也應電視臺的要求,對於《高達ZZ》的劇情風格做了調整,前半期變得低齡化,而後半段又回到了《Z高達》那種悲壯,殘酷的劇情風格,《Z高達》極高的評價,其實是現在的高達迷下的結論。

而1988年,他創作了宇宙世紀高達4部曲的終結片子,《逆襲的夏亞》,這個拿夏亞作為標題,回歸原點,再一次講述阿姆羅和夏亞的宿命的故事,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我覺得富野在這部劇場版裡非常好的總結了他想要闡述的那種「黑暗」。

夏亞是整個宇宙世紀故事篇章的靈魂人物……對,靈魂人物我覺得甚至不是阿姆羅而是夏亞。初代《高達》中,夏亞做的主要是「復仇」,然後,他感受了Newtype的可能性,人類的可能性,和那種互相感應誕生的可能性,人類會面臨戰爭,正是因為無法互通,無法互相接受,集體的意識衝突,最終爆發戰爭。

於是,感受到了這種可能性的夏亞,卻在初代《高達》中,邂逅了在阿姆羅,拉拉,即便可以靠著進化出的感知能力感知對方,卻依然只能作為敵對的勢力廝殺,拉拉還在這種莫名的衝突中喪命……此時的夏亞雖然頗受打擊,但依然沒有放棄改革人類的可能性;

《Z高達》的時代,夏亞和阿姆羅攜手,認為可能從聯邦的內部改革,有希望幫助他認為無法理解和溝通的舊人類勢力走出困境,但是,卻付出了異常大的代價,並且和同樣為NT的哈曼分道揚鑣,越走越遠……並且,在奧古付出慘痛的代價之後,他最為器重的年輕人卡繆還因為戰鬥精神崩潰,失了智……這一切對於夏亞來說都是極大的打擊,果然,哪怕人類有所為的「可能性」,人類能進化出新的感知能力,但無法互相理解,依然無法互相理解。

深陷絕望的夏亞,只能採取最後的極端手段,親自對地球上的人類進行懲罰,逼迫人類進到太空,地球也可能變得不適宜居住,按我們的現實世界的觀點,這明顯就是「反人類」的,夏亞走入了這種絕路,顯然是因為主觀的絕望。

《逆襲的夏亞》中的對白,很能展現富野想要表達的感情,阿姆羅說,「人類的智慧連這種困難也能克服」,但夏亞回他了一句,「那你現在就授予這些愚民智慧給我看啊」,正是因為做不到,所以只能採取這種極端行為。

因為夏亞也努力過,嘗試過,但並沒有做不到。因為人類始終是無法互通的…思想無法統一…哪怕誕生了NT的能力,一樣會有紛爭,一樣會有戰爭,讓夏亞絕望的不是夏亞自己,而是太過殘酷的現實。

所以葵斯很快領悟到夏亞所說,即便是夫妻,都會不合……正是闡述了這樣的觀點……這才是整個宇宙世紀的4部曲要闡述的終極觀點。

所以夏亞要投石頭毀掉地球,說是要逼迫人類進化,實際上還對不願意去思考,不願意去溝通的人類的失望……

那麼你要問了,為什麼《逆襲的夏亞》,結局並不是地球被毀,而是奇蹟發生?這就是高達系列另外一個主題,「掙扎」。是的,人類雖然無法互相溝通,卻在互相的妥協,互相的讓步中,掙扎。人都想活下去的,但是想要活下去,就意味著你得妥協,妥協於和你思維不一致的人,最終達成了一種「一致」,這就是阿克西斯的奇蹟,而阿姆羅在這樣的劇情中,扮演的就是那個相信奇蹟,相信人類的可能性的英雄,就如同教科書中的英雄一般,他只是一個代表。

雖然後面的《高達UC》,已經不再是富野的作品了,但是福井塑造的巴納吉,其實和《逆襲的夏亞》中相信著人類的可能性的阿姆羅,是一路人,假鴨基本是繼承了夏亞絕望的那一面;

所以所謂的NT,其實就是一種,人類的可能性,是一種基於意識的本身的可能性,富野希望有人能夠有著這種意識,來突破物質世界的阻隔,顯然,這種觀點是唯心的。

看到這裡,再聯繫上面的那種說法,也就是說富野大學時期受到運動的影響,看到了社會黑暗面,看到了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動搖的人類社會的本質,他的內心觸動,最終造就了《Z高達》的黑暗,和《逆襲的夏亞》中那絕情的夏亞……

《逆襲的夏亞》的最後一幕,阿姆羅說,你這冷酷的男人,把葵司當做道具,人家缺乏的是父愛,夏亞恍然大悟,「原來是把我當做父親啊」,阿姆羅又說,「你這般的男人,為什麼氣度這麼小」,夏亞回他,「拉拉辛可是能成為我母親的女性,殺了她的你又有什麼臉皮說這話」,

阿姆羅一臉懵逼……然後兩人消失在宇宙的盡頭

朋友們,看懂這個結局了嗎?

哪怕精神立場如此共鳴,哪怕有精神力骨架,連奇蹟都發生了,但阿姆羅和夏亞這對宿命,卻還是有著根本性的不理解,多年和夏亞宿敵,又多年和夏亞合作的阿姆羅,到死之前,都還沒搞懂夏亞原來是把拉拉當做母親……

這是多麼嘲諷的結局,人類的革新,NT的誕生,精神力骨架的發明,精神立場的出現,人可以打破了物理的隔閡,但卻依然無法打破心中的隔閡……這就是人類,無論怎麼進化,最終還是難以互相理解……

如今的網際網路發達,信息流轉飛速,你也會發現,和你無法溝通的人是大批大批的存在的,於是,頭條也好,貼吧也好,豆瓣也好,NGA也好,你沒有少看到過撕逼,這些都是意識之間的衝突,雖然是虛擬世界,但其實就是現實世界的矛盾,然而這些社交媒體也好,門戶網站也好,提供信息的方式,是給你推薦你喜歡的內容,評論中可以刪除自己不喜歡的評論,不喜歡的人可以拉黑,屏蔽他的消息……這種把人類引領向封閉和自我中心的社會的,不是別人,正是人類自己啊。

所以,富野由悠季,早在40年前,就看透這一些,想用《高達》這部故事來告訴你這個答案,「人類是不可能互相理解的,人類只有在互相的妥協中進步」。

相關焦點

  • 一部試圖揭開人類本質的動畫系列——《機動戰士高達》
    41年前,一部曠世神作誕生,他就是富野由悠季和日升團隊打造的,被稱作真實系機器人科幻動畫鼻祖的動畫,《機動戰士高達》。它的誕生,改變了日本動畫內容創作的風格,用嚴肅的故事和更加嚴謹的風格,講述人類對未來,對戰爭的反思。
  • 富野由悠季為何將卡繆設定為「高達」系列最慘男主
    序言、《機動戰士Z高達》的誕生三十五年前的3月2日,「高達系列」 的第二部電視動畫《機動戰士Z高達》開播。不同於《機動戰士高達0079》的製作是抱著打破社會對動畫低齡化認知的遠大目標,《機動戰士Z高達》的誕生卻是因為當時SUNRISE正處在內憂外患的境地。
  • 被誤讀的《機動戰士Z高達》,富野由悠季為何20年後還要修改結局
    序言、《機動戰士Z高達》的誕生三十五年前的3月2日,「高達系列」 的第二部電視動畫《機動戰士Z高達》開播。父親富蘭克林另有年輕美貌的情人,並把MS(機動戰士)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母親希魯達明知丈夫對她不忠,卻只能用一頭扎入工作中發洩心中的積鬱,對自己的兒子不聞不問。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往往是一個人悲劇人生的罪魁禍首,卡繆成為悲劇人物從他的家庭環境來看已經是一個必然結果了。雖然持有「高達」歷史上的最強的NT(New Type 的縮寫,是指新人類。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宣布將與好萊塢合作製作全新動畫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宣布將與好萊塢合作製作全新動畫 2014-01-21 18:03:18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G之復國運動重製是因為被詬病難以理解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G之復國運動重製是因為被詬病難以理解 時間:2019-07-10 16:11:19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榮獲日本文化廳表彰,高達盛世不衰
    相信不少網友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高達指的就是動畫《高達》系列中的機器人,雖然在話題、播放量上來說未必比得上其他人氣少年漫,但如果說起模型、手辦而言,高達才是最受漫迷們歡迎的一個。而高達之所以這麼受宅男們喜歡,主要原因還是帥,其次是在動畫中駕駛高達看上去基本沒有什麼門檻,滿足了不少漫迷的一個英雄夢。
  • 「GUNDAM之父」富野由悠季的動畫50年人生(一):劣等生誤闖動畫業界──與「小金剛」的相遇
    封面來源:富野由悠季歡迎置頂Anitama訂閱號~富野由悠季是著名的日本動畫監督,其代表作《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不僅創作每年數百億日元的產值,為社會觀念帶來重大變革,《傳說巨神伊迪安》等動畫作品更是啟發無數海內外後進,其影響力可說無遠弗屆。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年輕人不要只看動畫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沒有看過《機動戰士高達》,您認為這對他們理解G-RECO會產生障礙嗎?富野:對於日本的年輕人來說,G-RECO並不是很好接受的作品,比較難以理解。對於高達的老粉絲來說,也會感覺它的氛圍不像一般的高達,有點難接受。一些完全不看高達的年輕人也許看了之後能理解它的主題,有所感悟。請問監督在製作G-RECO的時候的自由度有多大?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迎合潮流與盜版無異
    日本動漫導演富野由悠季曾創造《無敵鋼人泰坦3》、《高達》、《重戰機》、《聖戰士》等經典作品,因此被譽為「高達之父」。
  • 富野由悠季當選令和文化廳大獎 表彰其作為高達之父的貢獻_遊俠網...
    近日,《機動戰士》導演「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當選由日本文化廳評選的《令和年度文化廳長官大獎》,頒獎儀式將於12月6日舉行。  富野由悠季獲獎理由:「在擔任動畫導演的數十年間,製作了許多優秀的動畫作品,著作等身。並且發掘培育了眾多動畫人才,為人促進日本藝術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漫域訪談丨從年輕人眼中感受時代——2017 SHCC 富野由悠季篇
    作者 By風曈之夜在剛剛結束的十一假期中,「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上海漫控潮流博覽會(SHCC)」並接受了媒體們的採訪,講述了一些對於「高達系列」發展歷程上的感言和探究。對於現在動畫作品在深度和趣味之前的平衡問題上富野監督表示動畫作品最重要的是有趣,但只是有趣的話是不一定會留存在歷史中,要營造出怎樣的「有趣」才是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 富野由悠季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富野由悠季(1941年11月5日-),本名富野喜幸,為日本的動畫監督、作詞家、小說家。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映畫學科畢業。從參與日本最早的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的製作開始至今(2008年至今),是日本動畫界資歷最長的人物之一,也是從動畫界草創期貫徹現役至今的其中一人。
  • 《機動戰士高達》監督富野由悠季北大演講:動畫能否成為第八藝術
    11月23日下午,在北京大學理教213教室內,日本著名動畫監督富野由悠季這樣說道。富野由悠季曾參與製作過《鐵臂阿童木》、《宇宙戰艦大和號》、《魯邦三世》等經典動畫,但讓他成為眾多動漫迷們心中的「大師」的,是他監督的《機動戰士高達》UC系列作品。富野由悠季在北大的演講《動畫能否成為第八藝術》也引得許多鐵桿「高達」迷前來捧場。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我很崇拜《海賊王》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沒錯就是那個「大光頭」。最近在2月20日的一個電影節跟本廣克行導演進行的座談會當中表示:「我很崇拜《海賊王》的尾田榮一郎。居然能夠以那樣的頻率不斷帶來新的故事」。至於富野由悠季老師說的「不斷帶來新的故事」,單一故事方面來講的話,確實如此,但是以故事的更新頻率來說的卻給人的感覺太慢了,一個故事篇章要寫好長好長時間!讓很多追作品的粉絲等的簡直不要不要的。仿佛就是「海賊虐你千百遍,你待海賊如初戀」般的感覺!
  • 富野由悠季談動畫未來:從業者愈發缺少個性化
    會上富野由悠季接受採訪,談起「動畫的未來」富野由悠季稱「動畫的未來?動畫哪有未來!」,理由是:「四五十年前,我們這倍人都是從各行各業裡出來一起做動畫的,每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世界和現實。  「更不用說像Youtube這樣的網站了,因為人人都可以自己製作動畫上傳,這樣動畫就越來越有個人妄想的傾向。這樣的作品不能說是作品,而是個人的日記。你問說在這樣的網站裡動畫有未來嗎?當然不可能有。你問我迪士尼會有未來嗎?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只把御宅族作為目標,就不會有觀眾
    對於網絡配信的發展,富野監督依然十分坦誠,他談到:「我基本上不太看現在的動畫了。沒有做過研究,也就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不過,富野監督認為,從歷史發展角度來講,動畫播放方式更迭,無論是在線播放,亦或是衛星電視,諸如此類。播放方式的更新必將推動內容市場的擴大,商業也能因此發展壯大。但是對於作品而言,就既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了。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高達誕生本為擊潰宮崎駿然而始終不得願
    高達之父、著名導演、作家富野由悠季5月5日在寶塚大學的東京媒體藝術學部發表演講,再次披露了當年構思《高達》的動機和心願,笑稱「本想擊潰宮崎駿然而始終不得願,今生沒有比這更失落的事情了。」·富野由悠季鼓勵學生們,「進入動畫的世界後,註定會出現有著絕對天賦的人,或許就是在座的你隔壁的某位哦,而像宮崎駿、高畑(勲)等絕世天才才是你們奮鬥的目標!」。·富野由悠季又談到了動畫製作中「故事」的重要性,畫功可以磨練,唯有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精彩故事才是優秀動畫作品的必殺兵器。
  • 高達四十年的名作之路,都濃縮在了這五臺經典機體之中
    看到這個標題,肯定有人要問,這種創作了將近上千臺機體的知名動畫,四十年多年的歷史,怎麼能用五臺機體總結出來呢?你還真別說,這種事情,還要取決於你對待這部作品的態度,和觀看這部作品的角度。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作品自《機動戰士高達0079》登場的1979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成為了日本國民級別的動畫,知名度無人可出其右,甚至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超大IP。
  • 高達四十年(上):尚未止步的創始之父
    連載導讀上| 下緣起:對戰爭的思辨富野由悠季出生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他的父親在其幼年時從事零式戰鬥機的壓力服研製工作。這讓富野在那段時間接觸不少了這方面的內容,使其在科學與幻想領域得到了啟蒙,以至於富野從事動畫化行業以後大多數的工作,都在做科幻動畫。
  • ...3月20日-23日召開,會上富野由悠季接受採訪,談起「動畫的未來」。
    會上富野由悠季接受採訪,談起「動畫的未來」富野由悠季稱「動畫的未來?動畫哪有未來!」,理由是:「四五十年前,我們這倍人都是從各行各業裡出來一起做動畫的,每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世界和現實。  「更不用說像Youtube這樣的網站了,因為人人都可以自己製作動畫上傳,這樣動畫就越來越有個人妄想的傾向。這樣的作品不能說是作品,而是個人的日記。你問說在這樣的網站裡動畫有未來嗎?當然不可能有。你問我迪士尼會有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