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違背蜜蜂繁洐的生長習性,因為是違背了蜜蜂發展的客觀須條件!只有兩脾蜂的蜂群,一個蜂王就足夠能力產卵,何須兩個蜂王?蜜蜂的快速發展並不是以蜂王多少去決定,而是蜂王的質、蜜粉源是否充足,蜂巢內部的生存條件等等因素。
蜜蜂發展的生長習性:蜜蜂是靠群體繁洐生存的,每群蜂都有明細的分工,蜂王是靠信息素去凝結蜂群,主要任務產卵,是要靠工蜂餵吃才能生存下去的特殊蜂員。雄蜂一生只負責與處女王交配,完事之後,也就是死亡的時候,那些沒爭得處女王寵幸的雄蜂,只是匆匆的一個過客。工蜂是主要的勞力者,它會根據自己的日齡去擔負工作。分為護王蜂、門口護衛蜂、護脾餵養蜂、清潔蜂、泌臘蜂、釀蜜蜂、採集蜂、偵察蜂等蜂種。由於每群蜂的分工蜂種繁多,它們繁而不亂,它們會根據蜂群強弱去分工,是有一定比例。即根據蜂量的多少去調配各蜂種的蜂員。蜂群也可以根據氣溫變化、外界蜜源情況等適量調配蜂員 。蜂王亦會根據氣候適宜度,蜜粉源的情況去調節產卵的數量。
只要了解了蜜蜂的生長發展習性,就會清楚明了,為什麼兩脾蜂的雙王群都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事實上,蜜蜂群歷來都是一王生存繁洐,它雖有決定蜂群快速繁洐後代的因素,但它還是要根椐自己蜂群的實際情況去發展,它還要根據工蜂的實際勞力、根據蜜粉源、環境氣候、箱巢房內溫度等情況去調節生育,而並不是盲目產下一大片幼卵,讓其凍死、餓死,間接逼其工蜂勞累過早死亡。兩脾蜂的蜂群,蜂王產卵的瓶頸還差得甚遠,無須去製造雙王群。硬是製造雙王群,可能會適得其反,它不僅會打亂蜂群的正常生活趺序,而且會無謂增加了護衛蜂、護王蜂、餵養蜂等的蜂量,使其工蜂過度勞累,壽命大大縮短。因此、兩脾蜂的蜂群並不適宜雙王養殖。
話說有一個挑擔子的青年人,擔著兩筐核桃在羊腸小道上行走,想在天黑前住進一家旅店休息,路邊有一老農在幹活,於是他就向前問老農,"喂!您好!請問前面有旅店嗎?"老農回答到:"有"。"多少時間能到達"老農又回答:"慢點1個小時,快點可能天黑也住不進去"。
挑擔子年輕人,不以為然,慢了能到達,快了反而住不進去。真是豈有此理!我倒要看看快了住不進去。於是加快步伐,極速前進。因為是羊腸小道,路陡坡滑極不好走。一不小心腳下一滑,連人帶核桃滾落山坡。人無大礙,可這核桃滾落滿山遍野,到處都是。想要一時半會兒揀起來已不可能。這時挑擔年輕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老農的話一點也沒錯。這就叫欲速則不達。
同樣養蜂也是這個道理,兩脾蜂為了儘快達到蜂多,採用兩個蜂王產卵,你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拔苗助長。違背了蜜蜂繁殖的規律。蜂群發展壯大蜂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工蜂必須數量多才是關鍵的關鍵。
兩個蜂王產卵,沒有足夠的工蜂哺育,就像年輕人擔核桃走山路一樣,快了掉在山溝裡了,慢慢走,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不用天黑就住進了旅店休息,急速火燎,腳底一滑連人帶核桃滾落山坡,一顆一顆拾核桃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蜂王產的卵多,沒有工蜂採集哺育,增加飼餵量,加大開支不說,工蜂還會把超過哺育能力的卵子拖拉出巢外,或者減少飼餵蜂王次數,降低蜂王的產卵能力。直至於哺育能力相匹配。
最後勸你關掉一隻蜂王,合併成一群,做到蜂多於脾,密集蜂,加強獎勵飼喂。一隻蜂王產卵遠比兩個蜂王要好得多,繁殖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