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姓什麼?一個落魄書生把姜子牙騙了,於是有了天下第一姓

2020-12-16 秉燭讀夏秋

我們常說「人間皇帝最大,天上玉皇大帝最大」。

玉皇大帝就是人們口中的「老天爺」,所謂「天大地大,大不過老天爺」。

玉皇大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統治宇宙,皇帝都自稱是他的兒子——天之驕子。

玉皇大帝的全名叫:「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共20個字,古代帝王的封號字越多越尊貴。

相傳玉皇大帝姓張,「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百家姓眾多,為什麼玉皇大帝唯獨姓張呢?這裡面有一個傳說。

相傳在姜子牙封神的時候,民間有個叫張友仁的落魄書生聽到了消息。

這個人腦瓜好使很聰明,但是運氣不佳,就和當初的姜子牙一樣,幹什麼什麼不行,其實是運氣沒到,運氣到了神仙也擋不住。

張友仁時不來運不轉,總是屢試不中,但他不氣餒,不頹廢,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

當他聽到封神的消息後動起了腦筋,心想「既然不能在民間為官入仕,何不到天上一碰運氣?」

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張友仁偷偷來到了封神現場,只見姜子牙正忙得不可開交。

封神這項工作看似很風光,其實很棘手,封誰和不封誰都要權衡再三,即便這樣也未必能達到每個人都滿意。

基於此,姜子牙的師傅元始天尊這才把這燙手的山芋交給了徒弟。

子牙也不傻,心想「得罪人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一個好的位置」。

萬萬沒有料到,師傅把他耍了,根本沒有把他列到封神名單中,也就是 說沒姜子牙的神位。

子牙心中百味雜陳,心想師傅可把我坑苦了,當了封神主持卻沒有自己的神位,我這不是傻啊?不行,我要給自己留一個神位。

姜子牙邊封神邊琢磨,他瀏覽了一下名單,發現玉皇大帝的職位最高。一不做二不休,姜子牙就想偷偷把這個位置留給自己。

有了這種想法,姜子牙肯定不會把玉皇大帝的位置封給任何神仙。

張友仁也想成仙,於是他就偷偷拽姜子牙的衣角,意思是讓他封自己一個神位,這樣一來搞得姜子牙很煩。

張友仁有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他看各種神位都有了著落,唯獨玉皇大帝的位子在那擺著沒人坐。

張友仁也不知道深淺,就問姜子牙玉皇大帝的位子誰來做?

姜子牙心中不高興也不理他,越是不理,張友仁越是追著問,「玉皇大帝的位子誰來做?」

三番五次的追問把姜子牙問煩了,他隨口說道「有人來做」,姜子牙的意思是「你別操心了,反正有人做,輪不到你做」。

張友仁一聽,「噌」地一下子坐上了玉皇大帝的寶座,當時姜子牙就愣了,於是說「你快下來,這地方不是你做的」。

張友仁哈哈大笑道:「你不說『有仁做嗎』?我就叫「有仁」。

姜子牙一聽啞口無言,心中暗暗叫苦「想不到被這個窮書生鑽了空子。」

有道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既然自己說了,當著眾神仙的面就不能反悔。

姜子牙吃了癟,直氣的咬牙切齒,到頭來自己還是沒有位置,一生氣「噌」地跳上了房梁,從此以後房梁就成了姜子牙的位置。

在以後人們蓋房的時候,都會在房梁上寫上「姜子牙在此諸神退位」的紅紙,還會綁上一雙筷子,意思是留住姜子牙。

以上就是玉皇大帝為什么姓張的傳說,也就是說玉皇大帝的前身是一個窮書生,名叫張友仁。

自從張友仁做了玉皇大帝以後,張姓成了天姓,在百家姓中,張姓地位最高。

人們在見面時都會問一聲你貴姓,對方都會客氣地回道:「免貴姓××,注意了!(敲黑板)只有姓張的不必客氣說「免貴」二字,直接說我姓張。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張姓本來就很尊貴,當之無愧,沒必要和對方客氣。這是姓張的福利,其他姓氏沒這待遇。

文/秉燭讀春秋

相關焦點

  • 到底是姓呂還是姓姜:歷史上的姜子牙的姓氏究竟是什麼?
    前幾天,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在國慶中秋的雙節熱檔上映。有意思的是,姜子牙在歷史上有很多姓名,比如姜太公、姜尚、太公望、呂尚、呂望等等。那麼歷史上的姜子牙的姓氏究竟是什麼呢?姓氏在如今的中國已經完全合為一體,姓與氏並沒有區別。
  • 中國古代有三個姓可以不用說「免貴」,有一個姓最尊貴
    然後對方就會這樣答覆:我免貴姓什麼。免貴的意思是並不尊貴,其實我們大家都是普通人,主要目的是為了拉近和問話人的關係。在全國各地,這句話出現的頻率都是十分高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過去,有三個姓氏在別人問您貴姓時,回答時是不必說免貴的。首先是國姓。就是當朝皇帝的姓。在唐朝的話,李就是國姓,在清朝的話,愛新覺羅就是國姓,為什麼擁有國姓的人就不能說免貴呢?
  • 姓什麼,由自己決定!於是,奇葩的姓氏就來了!
    說到日本人的姓氏,很多人都覺得一頭霧水,什麼山本、渡邊、犬養等等,真是五花八門。難道這些姓氏都有自己的歷史? 其實,這些姓氏根本就沒有歷史淵源。 在1870年之前,日本只有少數貴族、武士、商人、地主才有姓和名。
  •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中國人的姓氏概念是和宗族捆綁在一起的,所以姓什麼非常重要。特別是《百家姓》對天下姓氏做出排名,讓人讀出一份身份地位的差別來。可實際上大多數人並不清楚,我們現在自稱姓什麼,「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之類,說起來擲地有聲,實際上這根本不是我們祖先的「姓」,而是「氏」。中國上古有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
  • 有一個稀有的姓是什麼體驗?
    卻不過一百多個雖然姓名是人人都有的代號但因為一些姓很少見總會引起一些驚呼和疑問甚至還會有一些麻煩那麼,擁有一個稀有的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夏代有同姓諸侯,專門種植豆黍之類的農作物,其中有「糜子」,為主要作物。後人以糜為姓,稱糜氏。組詞介紹是一種非常好用的方法,然而有些姓真的很難組出什麼好 詞
  • 有姓東方的,那有姓西方的嗎?
    姓東方的,我們比較熟悉,歷史人物有東方朔,藝術形象有東方不敗。那麼,有姓西方的嗎?姓西門的倒有。歷史人物有西門豹,藝術形象有西門吹雪,還有鼎鼎大名的《金瓶梅》中的西門慶。那麼,有姓東門的嗎?姓東郭的倒有,我們知道課文《東郭先生和狼》。姓南郭的也有,我們學過的《濫竽充數》裡面的主角就是南郭先生。可見,作為姓氏,有東方、東郭,有西門、南郭,但姓東門、西方的,確實不常見。
  • 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
    儘管《百家姓》的名字,用的是一個「百」字,然而實際上,中國姓氏的數量,又何止成百上千?不過,在這數不清的中國姓氏之中,卻有這麼兩個姓,讓人一看就會覺得毛骨悚然,這兩個姓就是——「鬼」和「屍」。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
  • 我國收錄了5600多個姓氏,有5個姓從未衰敗,看看有你的姓嗎
    姓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傳統元素,中國人從他們出生的時候就被標上了家族血統,他的姓是證明自己身份最重要的證據。「姓」的起源,在《說文》中解釋為母生子,由「女」與「生」結合而成,因此是氏族後代的意思。而且我們現在的姓氏大多是從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到氏族社會滅亡,階級社會來臨,又開始以土地作姓賞賜給臣民,這兩種方式就是我們的姓氏的起源。古代有八個最有名的姓,以姬為首,分別是「姚、姒、姜、嬴、安」。這一切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女字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古代有一段時期是母系氏族,所以姓氏都和女人有關。
  • 《姜子牙》最後一個彩蛋是什麼? 姜子牙最後封的什麼神?
    《姜子牙》最後一個彩蛋是什麼?據悉,這一次電影《姜子牙》是有彩蛋的,彩蛋就是下一部電影的預告,但是並不是大家猜測的二郎神楊戩。目前官方只透露了會有下一部的計劃,但是否認了是楊戩,而是另一個很牛的角色,只能大家在電影裡尋找答案了。
  • 姜子牙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姜子牙為什麼最後沒有被封神?
    他複雜的姓氏和他的先祖有關,他的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嶽(部落首領)之一,後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際被封於呂,因此從其封姓。關於姜子牙的具體故裡還有爭議,但一般認為是山東省東部的日照、莒縣一帶。 歷史中真實的姜子牙雖然沒有小說裡的仙術,但其智慧,在中華5000年歷史裡能望其項背者,也是寥寥無幾。
  • 中國最尊貴的「五姓七望」,連古代皇族都沒資格高攀,有你的姓嗎
    在中國隋唐時期,全國最尊貴的幾個大族被總結為「五姓七望」,所謂「五姓」自然是指五個大的、有影響力的姓氏;而「七望」則是指七個最有影響力的郡望,因為古時候經常以郡望指代某個地方很著名的大姓。為什麼「五姓」會有「七望」呢?因為有兩個姓氏在當時各有2個郡望。
  • 傳說龍族有六個姓:1燭2元,3龍4敖,餘下兩姓才是「萬龍之祖」
    有人將龍比喻為天帝,也就是我們在《西遊記》當中看見的玉皇大帝。有的人就認為龍就是龍,跟天帝是兩個不同的存在。不過既然龍能夠生育,那必然會帶來一個問題,龍的兒子必然跟著龍姓,龍九子的名字我們都知道,而龍的姓氏我們卻不知道,那麼中國古代神話當中的龍族究竟姓什麼呢?
  • 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上古姓氏排名(有你的姓嗎)
    你的姓氏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姓氏對於中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關係著血脈與族譜,名字可以隨便改,但是姓氏,不能改。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四個古姓。中國最古老的姓氏——姬這是上古八大姓之首,周朝和它所有的諸侯國,都以姬為國姓。因為,這是炎黃子孫的炎帝和黃帝中,黃帝的姓。
  • 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一個姓出了52位皇帝,一個卻從未出過皇帝
    我們中國人每個人的姓氏,都是有淵源的,並且,每一個姓氏都是有族譜的,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名字都是按照族譜取得,每一個姓氏的誕生,都是一段歷史故事。都說同姓為一家,不管到了什麼地方,兩個陌生人是同一個姓,那麼就是一家人,也會格外親切,所以姓氏是文化傳承,也是情懷的傳承。延續到現代社會,百家姓已經不僅僅只有100個姓氏,經過漫長的歲月,又演變出了更多的姓氏,只是沒有收錄在百家姓中。
  • 中國古代姓氏文化,從上古八大姓到百家姓
    原本寥寥幾個的姓已經無法滿足,如此多諸侯國樹立自己的標誌的需求。再加上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認祖歸宗,不忘本的優良傳統,而這些諸侯國大多都是同一個姓的部落中所劃分出來的,於是氏這個概念便就此孕育而生了。同姓卻不同氏成為了區分各個諸侯國的人的方法,與此同時也成為了區別人的高低貴賤的方式。
  • 黃帝:既不姓「公孫」也不姓「姬」
    ,具體是什麼意思還不得而知。最離譜的其實是第三代,「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麼《史記》所載的黃帝與炎帝之間的戰爭就成了手足相殘,西晉的皇甫謐在著《帝王世紀》的時候覺得這個說法很尷尬,於是把黃帝和炎帝說成了同宗,但不是親兄弟。「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八大姓,已經延續了5000年,有你的姓嗎
    姓氏也是標誌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符號,中國存在了五千年,有流傳了最古老的八大姓,這八大姓分別是什麼?又起源於哪裡呢?同一個姓氏就代表著他們是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也就是說一個氏族它名下的成員就都是出自同一個母系祖先。而上古八大姓多是女字旁也是跟母系社會有很大關係,這表示的是不同的女性祖先下的氏族人群,後期的姓氏多是由上古八大姓演變而來的。 姬姓,周朝的國姓,它起源於黃帝,黃帝因為長期住在姬水,就以姬為姓。
  •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時代的「姓」和「氏」有何意義?
    春秋和戰國又有什麼不同呢?大家或許聽說過,春秋是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但事實上,戰國的崩壞程度比春秋嚴重許多。而導致崩壞程度大大增加的原因,就在於韓氏、趙氏、魏氏三個家族以臣子的身份把晉國給瓜分了,而這樣以下犯上的行為,居然被代表禮法秩序的周天子認可,正式進行了冊封。
  • 歷史上有姜子牙這個人嗎?他是幹什麼的?
    眾多影迷熱切期待的影片《姜子牙》在經歷了疫情撤檔風波後,終於在國慶檔成功上映了。不過許多人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可能也會產生一個疑問:歷史上有姜子牙這個人嗎?他是幹什麼的?今天夜讀史書就借著這個話題,來與大家聊聊歷史上的姜子牙。
  • 他才是《笑傲江湖》第一高手,無名無姓,兩位傳人都是天下第一
    當日黑木崖一戰,東方不敗以他傳奇的武功修為,讓讀者再次領略到「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的真諦,令狐衝心服口服,忙說:「其實我們便四人聯手,也打你不過,只不過你顧著那姓楊的,這才分心受傷。閣下武功極高,不愧為『天下第一』,在下十分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