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晶片大神,被美國韓國聯手整垮,加入中國企業後揚言要報仇

2020-12-15 張家豪日常

日本的晶片大神坂本幸雄,被美國韓國聯手整垮,後來他發誓自己一定要報仇,也是她決定找一個新的地方,來證明自己,於是他最後加入了中國的紫光集團。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科技大國,尤其是在電子產業上面,更是獨領風騷,日本的晶片製造技術也是非常發達的,憑藉著當時國際的特殊環境,日本的晶片製造行業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

日本與韓國曾經因為歷史的原因,爆發過貿易戰,當時的日本通過種種手段,對韓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

韓國與美國的關係相信大家都知道,當時韓國與美國聯手,對日本的晶片製造行業進行了強力的打壓,從而迫使日本的技術優勢逐漸喪失,日本的晶片大神也被整垮。

而不甘心的他們選擇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由中國企業提供資金,日本的專家則幫助中國企業開發新型晶片,這種合作,既可以幫助中國發展晶片技術,也可以幫助日本保持技術優勢,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

相關焦點

  • 美韓聯手整垮日本晶片巨頭,72歲掌舵人加入中企,揚言要復仇
    只是當時日本半導體的公司,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作為一個二戰後的戰敗國,依靠著美國扶持上來的國家,其鋒芒卻蓋過了美國的一些企業,這讓美國的顏面有些掛不住,於是針對日本半導體的制裁便在此刻開始。在美國的幹預之下,聯合韓國收購了日本國內諸多半導體行業,很多具有發展前景的半導體公司,在這種收購的背景之下成為了炮灰,不復存在。
  • 川普發布晶片禁令後,中國或尋求替代賣家!韓國巨頭漁翁得利?
    對此,分析機構Cowen的Krish Sankar就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晶片製造商起碼還是要依賴一些美國設備供應商的。無獨有偶,花旗銀行分析師Roland Shu也指出,目前世界還沒有哪個公司能完全不用美國設備來從事半導體生產。那麼美國此舉對全球晶片製造商意味什麼呢?
  • 「美國要求日本、韓國批評中國」
    眼看中國即將與日韓澳新及東協10國籤署這項協定,美國負責日韓事務的副國務卿直接向日本和韓國喊話,煽動他們「不要顧慮經貿關係」,要「勇於批評中國」。「美國要求日本、韓國批評中國」,路透社報導截圖「就算有重要的經貿關係,你們也要攻擊中國」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1月13日報導,當天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韓國首爾舉辦了在線活動,美國負責日本與韓國事務的副國務卿馬爾科·克納佩(Marc Knapper)在這場活動上,煽動日本和韓國不要顧慮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在民族宗教、涉港及涉臺問題上反對中國。
  • 美國二輪制裁降臨,麒麟晶片或成絕唱,華為將步日本晶片後塵?
    2020年之前,普通人對於「晶片」一詞不太了解,只知道這是科技領域的產品。但進入2020年以後,「晶片」成了國人討論的熱點。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全「賴」於美國。而斷供、制裁、禁令,這些詞語也伴隨著「晶片」一起出現。因為美國開始全面制裁華為,實施了晶片禁令,華為晶片面臨斷供。
  • 美國職員: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和日本尼康聯手了!
    中國這些年的科技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重大的進步,讓世界也開始對中國刮目相看,然而在一些非常關鍵的領域,中國依然還處於一個剛起步的階段,就比如在晶片的研製上,以中國目前的技術來說,沒有了荷蘭光刻機的幫助,想要實現高端晶片7nm工藝水平,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 韓國逆襲日本!日韓博弈或為中美貿易戰縮影?
    沒了日本的原材料供應,韓國最大的企業如三星、SK、LG等都將大受影響。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是韓國賣雞蛋羹,日本給韓國提供雞蛋。以前大家琴瑟和諧,有錢一起賺。現在,日本把雞蛋給你斷了,看你怎麼做雞蛋羹。是不是有點美國卡我們晶片的味道了?
  • 早期的韓國三星賣大米,如何踩著日本創建帝國企業
    而那時候的中國第一個原子彈早已引爆,但是普通百姓有輛自行車就能牛X叉腰了。經濟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導致了今天在晶片領域的差距。半導體才是三星成為世界頂級企業的敲門磚。70年代的三星幫助日本企業代工小家電,黑白電視機、收音機,但是歐美客戶只知道這是日本的電視機、收音機、索尼才是東方電子的老大,就連美國電子產業都被日本人超越。
  • 美國晶片巨頭「沒落」,600億出售內存業務,中國企業趁熱崛起
    今年的半導體市場可謂是風起雲湧,不久前英偉達(NVIDIA)斥資400億美元,收購了日本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巨頭收購消息被官宣後,英特爾和海力士的股價均有獲得2%-3%的上漲,海力士在NAND內存的全球佔有率更是一躍升至第二名。
  • 曾揚言6個月造出中國晶片,出獄後一無所有:只剩北京264套房
    他超前的思維,讓現代人為之感嘆。當時的年代,他竟想到了發展電腦晶片,曾揚言在6個月的時間裡,製造出中國自己的晶片。要知道,在當時,電腦就是奢侈品,晶片更是難求,世界上,也只有美國能夠製造晶片,其他國家都是靠進口的。
  • 日美晶片摩擦啟示錄,美國故技重施,中國晶片如何突圍?
    2018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 4779.4 億美元,年增長率為 15.9%,創歷史新高,而日本地區半導體銷售額為 335 億美元,在世界市場中的份額不足 8%,落後於韓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在 2018 年發布的半導體企業排名中,日本企業僅有東芝在前十大供應商中佔據一個席位,而在 1990 年的前十大半導體廠商中,有六家是日本企業,日本企業萎縮明顯。
  • 德國晶片巨頭即將「撿漏」?早在40年前,德國企業就曾押寶中國
    美國禁令期限的到來再加上英國ARM公司被美國英偉達收購等一系列的事情,讓中國的晶片危機越發嚴重。在美國禁令面前,已有包括日本和韓國在內的半導體晶片供應商宣布對華為進行斷供,就連臺積電也無能為力,只能遵循美國限制令。
  • 外媒:美國晶片大戰,最終會被中國巨大的市場打敗!
    外國媒體認為,美國對中國晶片的限制,最終會屈服於「狹隘商業利益」的現實。中國半導體市場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美國公司擔心如果他們不參與進來,企業的長期生存能力將會受到致命的威脅。半年前,川普政府對美國半導體的關鍵技術出口實施了控制。
  • 英國專家:中科院和日本半導體聯手破局,美國光刻機弊端暴露
    半導體技術一直是我國比較薄弱的領域,半導體材料還是晶片製造,我國都比較欠缺,原本華為在晶片上面的突破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半導體崛起的希望,但是美國晶片禁令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半導體技術嚴峻性。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確實是讓華為損失慘重。
  • 華為之前,被美國下黑手的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
    如果格魯夫去日本參觀,他也會被嚇壞的:一家日本公司把一整幢樓用於存儲晶片研發,第一層樓的人員研發16KB容量,第二層樓的人員研發64KB的,第三層人員研發256KB的。日本人這種研發節奏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三箭齊發,讓習慣了單手耍刀的矽谷企業毫無招架之力。 讓美國人感到窒息的是,日本的存儲晶片不僅量大,質量還很好。
  • 王毅將訪問日本韓國,將與日方討論中國加入CPTPP?
    導讀:應日韓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11月24日至27日對日本、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此次訪問是亞太15國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後王毅對日韓的首次訪問,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有望提速。
  • 聯手中國籤重磅協議,成功將美國拒之門外,日本:終於等到這一天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1月16日報導,亞洲多國籤署了RCEP協議,這項全球最大自貿協定也成功將美國拒之門外。日本聯手中國籤署RCEP這個重磅協議,對於日本商業界來說,終於等到向亞洲各國擴大出口的這一天。
  • 美網站:美國號召「討伐中國」,韓國拒絕加入
    原標題:美網站:美國號召「討伐中國」,韓國拒絕加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7月27日文章,原題:韓國奉行獨立的對華路線 韓國和中國在冷戰結束後建交,此後關係穩步擴大,直到2016年首爾接受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引發危機。
  • 盤點中國核心晶片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2019年進口晶片3055億
    集成電路設備 中國僅有4家位列全球規模以上晶圓製造裝備商,佔比7%:根據Gartner發布的全球規模以上晶圓製造裝備商的報告顯示,其統計範圍共有58家裝備公司,中國僅佔4席,分別是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和Mattson(2016年被亦莊國投收購),其他分別位於日本21家,歐盟13家,美國10家,韓國7家,以色列3家。
  •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光刻:光刻機ASML,日本尼康,日本佳能,東京電子,應用材料,泛林集團,韓國SEMES,上海微電子 刻蝕:等離子體刻蝕機泛林集團,維利安半導體,東京電子,應用材料,日本日立,韓國JuSung,韓國TES,中微公司,北方華創 離子注入:離子注入機應用材料,美國Axcelies,德國Ingun,美國QA,美國MicroXcat,韓國Leeno,凱世通,中科信,中電科電子裝備
  • 韓國人納悶:中國晶片科技不如美國,為何日本尼康抱緊中國大腿?
    想必大家應該對前不久的晶片禁令這個事很熟悉吧,因為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過於迅速,刺激到了美國半導體行業霸主的位置,這就使得美國針對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出手了,其中華為就是主要的打擊目標,這也使得華為此時陷入了一個很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