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與日韓澳新及東協10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美國負責日韓事務的副國務卿坐不住了。
在經過8年的研究規劃和複雜談判之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有望在明天(15日)籤署。這項協議將覆蓋15個國家,佔到全球GDP的三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眼看中國即將與日韓澳新及東協10國籤署這項協定,美國負責日韓事務的副國務卿直接向日本和韓國喊話,煽動他們「不要顧慮經貿關係」,要「勇於批評中國」。
「美國要求日本、韓國批評中國」,路透社報導截圖
「就算有重要的經貿關係,你們也要攻擊中國」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1月13日報導,當天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韓國首爾舉辦了在線活動,美國負責日本與韓國事務的副國務卿馬爾科·克納佩(Marc Knapper)在這場活動上,煽動日本和韓國不要顧慮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在民族宗教、涉港及涉臺問題上反對中國。
克納佩聲稱,這是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責任」,這些國家「有責任為『民主、自由』大聲疾呼」,「要是他們不做就沒有人會這麼做了」。
他接下來的話就充分暴露了美國的那點「小算盤」。克納佩先是表示理解日韓與中國有著「十分複雜而微妙的關係」,然後他煽動日韓:「雖然日韓與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貿易關係,但看到中國的『不良行為』時,我們都應該站出來『大聲反對』。」
路透社指出,克納佩這番表態「異常地直接、不加掩飾」,而時間恰好選在RCEP即將籤署的時間點上。
克納佩呼籲日韓「批評中國」,視頻截圖
克納佩隨後還狡辯稱,美國喊話的意思「不是要日本和韓國切斷與中國的聯繫,或是去牽制中國」,美國只是「希望日韓和其他國家能站出來大聲疾呼」。
似乎是覺得光向日韓兩國「喊話」還不夠,克納佩還扯上了中國臺灣地區及東協國家,不斷強調這些地區或國家與美國「加強合作、保護公民數據」的重要性。
日本、韓國一直以來都與中國保持著極為緊密的經貿關係,美國官員的這番喊話可謂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根據中國商務部今年6月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中國與日本雙邊貿易總額達到315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日出口1432.3億美元,中國從日本進口1717.6億美元。2019年一年,日本在華新設企業1000家,同比增加20.8%;中國在日全行業直接投資2.7億美元,中企在日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6億美元。
今天9月發布的《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20)》指出,中國已連續12年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截至2019年底,日本累計對華投資實際使用金額為1157.0億美元,佔中國吸引外資總額的6.1%,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資來源國。
中國與韓國2019年全年雙邊貿易總額則達到2845.4億美元。其中,中國對韓出口1109.7億美元,中國從韓國進口1735.7億美元。2019年一年,韓國對華投資2108個項目,較去年增長12%;中國對韓國直接投資2億美元,中韓新籤工程承包合同額8.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3.3億美元。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於8月指出,中國也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
日韓對籤署RCEP信心十足
僅憑克納佩這一番喊話恐怕不足以動搖日本和韓國籤署RCEP的決心。
作為RCEP的重要成員,日本和韓國媒體均給予大篇幅報導。韓國媒體高度關注此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的情況,韓聯社近日更是多次直接報導稱,韓國總統文在寅將在15日與有關國家領導人一同籤署RCEP。
日本媒體同樣高度關注此事,日本共同社10日就指出,即將籤署的RCEP將是中日和日韓首次籤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
對於美國的態度,日本官員確實有所顧慮,但並未影響他們籤署RCEP的意願。日本經濟產業省一名高級官員告訴《日經新聞》,日本很關注日美同盟,不希望被視作加入一個「中國主導的框架」,但他這番話的前提是建立在日本順利籤署RCEP之上。這名官員還明確表示,包括日本在內的全部15個成員國籤署RCEP後,日本會繼續敦促印度參與談判重返RCEP。
RCEP也將極大地促進中日韓三國的經貿關係發展。根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及共同社此前披露的協議細節來看,中韓將分階段撤銷日本清酒、燒酒和威士忌的關稅,日本也將分階段撤銷中國紹興黃酒和韓國馬格利酒的關稅,而日本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撤銷率為56%、韓國為49%、東協10國及澳新為61%。
美國想插手阻力重重
對於置身協議之外的「局外人」美國來說,RCEP籤署將讓他們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
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12日指出,美國制定的國際標準其實是美國全球實力的一個重要支柱,但這一點卻常常被低估。如今,RCEP和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將為亞洲一代人制定貿易、投資標準」,美國卻置身於兩項協議之外。
一些分析指出,如今正逐漸變成「局外人」的美國要想加強與地區的經濟聯繫,重新加入CPTPP會是一個最佳途徑。
但這條道路卻存在諸多障礙。《外交家》就指出,雖然CPTPP各方會歡迎未來的拜登政府,但如今美國政界各方對自由貿易協定持有的懷疑態度,可能反過來阻礙美國這麼做。路透社也認為,RCEP的進展搞不好還得感謝川普政府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它反過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有匿名分析人士也指出,RCEP關係到中國的長期戰略利益以及與鄰國的關係,考慮到拜登可能重返CPTPP,一旦RCEP談判處理不好,一些國家可能轉向CPTPP。
路透社分析稱,拜登過去暗示會重新回歸「更強大的多邊主義」,但現在談論貿易協定還為時尚早。他們預測,拜登上任會優先在貿易方面加強與盟友的合作,聯手在貿易方面向中國施壓,針對RCEP採取某些行動可能不會是他的「首要課題」。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