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繁榮還是泡沫前兆?美股IPO井噴背後看空聲漸起

2020-12-1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財經有稜

美國正上演「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疫情肆虐,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數百萬美國人失去工作,導致眾多民眾苦苦等待救濟;另一邊卻是美股IPO市場出現異常火爆的盛況。

IPO數據研究機構Dealogic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以來美股市場上已有430宗IPO交易,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募資規模已經超過1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在美股IPO史上,市場並不是初次這麼活躍,但過於活躍的後果大多以泡沫結尾。那這場IPO熱潮背後,也會是危險泡沫嗎?

IPO井噴

美股有多瘋狂,以12月為例。作為美股市場大型IPO交易的最理想月份,不少知名企業都選擇在此月排隊上市。

僅上周(12月9日-12月11日)就有9家企業上市,這其中包括民宿巨頭Airbnb、美國版餓了麼DoorDash,投資者對於他們的瘋狂更是少有。

12月9日,DoorDash上市首日大漲85%,報189.51美元,市值接近600億美元,比上市前最後一輪私募融資時160億美元的估值足足高出近四倍。

12月10日,Airbnb正式上市,此次上市融資約35億美元,成為今年美股最大IPO。其股價大漲超100%,市值一度飆升至1000億美元以上。

接下來的一周內,還有ContextLogic 、Upstart Holdings、BioAtla、Midwest Holding等5隻新股排隊上市。

作為衡量投資者IPO熱情的指標,根據英為財情Investing.com的行情數據顯示,Renaissance Capital IPO ETF (IPO)今年以來累計飆升107.97%,近期還創下了歷史新高,同期標普500的漲幅為14%左右。

美股IPO市場的狂熱,導致中概股今年赴美也異常的順利。有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大概有26家公司赴美上市,這其中包括明星公司,小鵬、理想等,共融資約120億美元,是去年的3倍。

火熱融資的背後是不賺錢的現實。根據彭博追蹤的數據顯示,在今年200多家在美上市的新股當中,有大約八成公司都還沒開始賺錢,處於燒錢階段。

這也就意味著,儘管很多新股沒有盈利,依然遭遇資本市場瘋搶,很多投資者甚至都不考慮價格,只想著入市。難不成資本都是人傻錢多?未必。

資金「饑渴」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美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在疫情感染人數不斷創新高的情況下,美股IPO市場卻現「吸水效應」。

據IPO專家Jay Ritter編制的數據顯示,今年美股IPO的首日回報率平均為41%,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股IPO瘋狂割韭菜背後,與政府推出的刺激計劃有很大關係。今年三月份,美國白宮官員和參議院領導人就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達成協議,這史詩級的刺激計劃消息公布後,美國股指期貨悉數轉漲。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

疫情期間,美國最大的產業——服務業基本停擺,造成大量美國人被困家中。政府在疫情期間又通過財政刺激政策向民眾發錢,又閒又有錢的美國人選擇入市,從而導致大量資金流向股市,助推市場整體走高。

今年出盡風頭的特斯拉,很大程度上就是借著疫情期間美國政府的貨幣大放水政策,股價持續飆升,成為疫情下的最大贏家。

隨後,美國推出多次萬億刺激計劃,每次計劃的推出,都會使得股價大幅上漲。

與之相對應,美股的不斷攀升,也讓不少公司意識到,當前正是前往公開市場籌集資金的黃金時間。在這一背景下,許多公司都希望今年上市。

Airbnb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公司原本計劃於年初上市,但由於疫情和美國大選的因素,其不得不推遲上市時間,但最終還是趕在今年12月完成了上市。

對於Airbnb來說,上市確實是必須施行的緊急任務。受疫情影響,今年前九個月,Airbnb虧損近7億美元。為削減開支,其解僱了四分之一員工,並裁掉了部分非核心業務。

現金流緊缺,員工焦慮盛行,股東耐心耗盡,都催促Airbnb不得不在疫情的艱難時刻,也要完成上市大計。

還好,Airbnb並沒有讓資本市場失望,上市首日盤中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的估值,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但必須承認的是,並沒有盈利的Airbnb長期表現,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此外,在扎堆上市的美股IPO公司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科技公司成為中堅力量。根據彭博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在美國交易所籌集的1020億美元中,科技公司佔到了120億美元。

這並不難理解。

疫情的突然出現,使得有些技術本來要幾年才能普及,現在卻壓縮到幾個月,一些不知名的軟體公司突然成為明星,比如雲計算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協作軟體公司,它們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就形成了一種雪球效應,讓今年IPO的科技公司直接起飛。

華爾街也歡迎快速增長的科技公司上市,比如Snowflake、Asana、JFrog、Sumo Logic、Unity。

其中,雲基礎設施公司Snowflke更是創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軟體IPO紀錄,市值達到700億美元。連聲稱已經54年沒有參與過新股發售的、並且鮮少認同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也罕見地加入了「打新」隊伍。

再者,隨著美國大選基本塵埃落定,最近又頻頻傳出有關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也有望到來,這些都有可能點燃投資者們加碼股市。

種種跡象看來,美股市場形勢似乎一片大好,何來泡沫一說?

但,現實果真如此嗎?

泡沫前兆?

與投資者對於美股IPO市場狂熱不同,華爾街對過度興奮的投資者不時潑冷水降溫,他們認為,投資者過度擴張的頭寸可能預示著股市回調。

摩根大通也玩「變臉」,在發布的2021年市場展望報告中,多年來首次下調了對美國股市的看法,將美股評級降至中性,認為美股不再是值得超配的資產。要知道在一個月前,小摩還敦促客戶買入美股,從購買增長型股票轉向價值型股票。

是他們過於敏感嗎?更像是經驗之談。

讓時間撥回2000年。那一年,凡是公司名字帶有「e」或者「com」字樣就能成倍上漲,皆因投資者害怕錯過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浪潮。數據顯示,當年457家IPO中有295家與網際網路公司有關,僅2000年第一季就有91家。技術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在1995年至2000年間從1000以下上升至5000以上。

但隨後僅兩年的時間,就出現了讓投資者害怕的事情,納斯達克指數從2000年3月10日的峰值5,048.62下跌至2002年10月4日的低點1,139.90,下跌了76.81%,投資者為自己的狂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這也就是美股史上著名的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2020年的這場美股IPO與20年前的網際網路IPO熱潮,無論從貨幣政策、冒進資本、市場等層面,都驚人的相似,這也是華爾街的擔憂所在,無論是誰都不願重蹈覆轍。

Latham & Watkins的負責人Tad Freese曾表示,就像世紀之交的網際網路泡沫那樣,人們很容易擔憂眼前的繁榮會導致估值泡沫,長期或不可持續。

一向以樂觀而著稱的價值投資大佬Jeremy Grantham也一反常態看空美股市場,稱美股市場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泡沫之中,認為未來美股「將以糟糕的結局收場」。

此外,今年IPO活動很大一部分是由SPAC推動的。它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通俗地講,SPAC只有現金、沒有實業和資產,本質上是「空殼公司」,其創建的唯一目的就是通過IPO籌集資金,用這些資金收購、兼併非上市公司。被收購、兼併的公司無需再進行其他行動,自動成為上市公司。

客觀來說,SPAC並不是一種新玩法,早在1990年就已經出現通過不同形態的SPAC上市的案例,但從未像今年這樣受到投資人的追捧。

據統計,僅在今年第三季度就有84家SPAC公司籌集了超過240億美元的資金。Dealogic的數據表明,截至今年10月2日美股IPO籌集的資金總額中有46%是通過SPAC完成的。

不過,企圖通過SPAC賺錢的投資者可能打錯算盤了。SPAC的本質是「把你的錢給我,相信我,我會用它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但事實上,投資者通常並不知道董事們打算投資什麼,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考慮進行收購。

說白了,SPAC更像是一種投機做法。而歷史告訴我們的經驗是,投機者中的輸家往往遠遠多於贏家。

對於美國來說,疫情、大選等諸多問題使得其處於嚴重的經濟問題,但魔幻的是,美股卻一直反彈,這種現象在美國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美股IPO市場如此反常,有沒有被高估,投資者過度興奮是不是在「玩火自焚」,或者專家的意見可以聽一聽。知名經濟學家大衛·羅森博格認為,眼前的美股和IPO熱潮就如同「沙灘上的城堡」,缺乏強勁的基本面支撐,股市中的泡沫隨時都可能破滅。

相關焦點

  • 美股IPO狂潮創網際網路泡沫以來之最 貝萊德警告:不可持續!
    今年美股IPO市場狂熱態勢創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以來之最。與此同時,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Inc.)對當前狂熱的IPO市場發出預警,稱過高的IPO定價「不可持續」,未來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故」。
  • 美股IPO狂潮創網際網路泡沫以來之最,貝萊德警告:不可持續!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今年美股IPO市場狂熱態勢創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以來之最。IPO數據研究機構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美股市場上已有430宗IPO交易,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募資規模已經超過1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美股IPO狂熱創2000年來之最,接下來要擔心「IPO泡沫」了嗎
    今年美股IPO市場的狂熱態勢創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以來之最。IPO數據研究機構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初,美股市場上已有430宗IPO交易,募資規模已超1550億美元,遠超1999年網際網路泡沫後任何一年的全年募資紀錄。
  • 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
    來源:第一財經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作者: 後歆桐[ 今年美股IPO的首日平均收益也創出網際網路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佛羅裡達大學教授、IPO專家裡特(Jay Ritter)編制的數據顯示,今年美股IPO的首日回報率平均為41%,是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之後的最高水平。當時,IPO首日平均漲幅為56%。 ][ 今年截至12月初,美股市場上已有430宗IPO交易,募資規模已超1550億美元。
  • 為何投資泰鬥都看衰股市?美股泡沫可能已經出現
    摘要 【為何投資泰鬥都看衰股市?美股泡沫可能已經出現】截至最新收盤,美國股市的市盈率水平已經來到了13年高位。這意味著,美股的估值可能已經來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券商中國)   索羅斯看不順眼川普已經很久了!  早在今年早些時候,索羅斯就說過,川普已經超出了他最瘋狂的期待。
  • 美版拼多多上市破發 美股還敢爆炒IPO嗎
    難續奇蹟疫情的衝擊也讓大洋彼岸的人知道了「拼多多」有多香。IPO狂潮Wish的上市本無可厚非,但聯繫其頂格的定價以及上市當天的股價表現,卻不免讓人聯繫起過去這段時間美股IPO的狂潮。對於當前反常火熱的美股市場,AllianceBernstein首席投資官Jim Tierney憂心忡忡地說。相較於炒瘋了的股市,華爾街顯得冷靜不少,就連一向看多美股的摩根大通都罕見地下調了評級。在12月初發布的2021年展望中,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Mislav Matejka多年來首次下調了他對美股的看法:將美股評級下調至中性,將歐股評級上調至增持。
  • 美版「拼多多」上市破發 美股還敢爆炒IPO嗎
    不知道是不是過去幾天「美股瘋狂IPO,標誌著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的貪婪回歸了」的警告起了作用。美版「拼多多」難續奇蹟疫情的衝擊也讓大洋彼岸的人知道了「拼多多」有多香。趕在2020年的年末,有美版「拼多多」之稱的跨境電商平臺Wish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圓了一場上市夢。
  • 華爾街大空頭警告:比特幣和美股是巨型泡沫
    來源:火星財經原標題:華爾街大空頭警告:比特幣和美股是巨型泡沫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華爾街大空頭、投研機構Rosenberg Research創始人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警告投資者,當前的美股和比特幣是巨型泡沫。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美股研究社選取了幾起具有代表性的IPO事件,涉及到外賣、共享住宿、Saas等行業,涵蓋美國科技股和中國概念股。通過透視這些IPO公司以及至今的表現,管中窺豹,或許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些許參考。美國科技股發行火熱,"疫"外堪比網際網路泡沫時期今年美股IPO除了創紀錄的發行規模,首日平均收益也創出網際網路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
  • 華爾街兩極分化:看空機構頻發泡沫預警,但美股屢刷歷史新高
    文 | 財聯社 周玲美國新冠確診病例不斷呈指數級激增,但美股持續走高,機構對美股未來走勢幾乎兩極分化。看多者認為,目前美股依然處於牛市初期,看空者頻發泡沫預警卻屢遭打臉。最終,這場美股狂歡將走向何方,還將拭目以待。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上市後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而全球經濟的震蕩下行,卻並未影響美國股市的「繁榮」。據富途報導:今年融資市場異常火爆,累計籌集資金4350億美元,遠超2014年創下的歷史記錄——2790億美元。其中通過傳統IPO方式上市的融資規模達1000億美元,也刷新了歷史記錄。
  • 「畸形」的美國經濟:疫情下美股漲幅超過45%,美債市場卻上演恐怖故事
    繁榮得不像話的美股讓人忍不住想說一聲:"想看美股笑話的人都散了吧,人家的市場可健康得很呢。" 不過,很多人還是想不通,為什麼經濟復甦能力沒有"美國第一",疫情病例反而實現"美國第一"的美國,股市能繁榮成這個樣子呢?如果美債市場會說話,肯定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 美股再刷新高背後,誰是 「贏家」和「輸家」?
    周二美股瘋狂的背後有三大推手在一齊發力,它們撥開了近期以來一直圍繞在美國大選周圍的濃霧,並增強了人們對經濟重啟的樂觀情緒,具體來看:一、美國總務管理局局長墨菲通知拜登及其團隊,川普政府已做好準備正式開始政權過渡進程——大選不確定性下降;二、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將獲得財政部長提名——重燃市場對政府加碼經濟刺激力度的期望;
  • 美股可能正在「虛胖」 但又不像過去所經歷的泡沫
    上周,長期價值投資者Jeremy Grantham在接受CNBC採訪時稱,美國股市是「實實在在的泡沫(Real McCoy bubble)」,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經歷的第四個泡沫。美股20年的高估值股市看起來的確充滿泡沫,標準普爾500指數未來12個月預期收益的市盈率為22倍,接近20年高點。美聯儲承諾將在數年內將短期利率維持在零水準,並大舉購買公司債,這絕對壓縮了風險價差,並鼓勵投資者接受承擔信貸風險的微薄補償。
  • 蘋果市值大跌20%,「美股超級大泡沫」是否正在開始破滅之旅?
    這是早就預料到的事情,前段時間,蘋果股票瘋狂上漲,市值超過2.3萬億,就是一個非常不正常的現象,成為了「美股超級大泡沫」。如今大跌20%,是不是這個「美股超級大泡沫」正在開始破裂?蘋果手機市場份額正在不斷萎縮。人們常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直接反應了相關企業的成績。
  • 華爾街大空頭:美股和比特幣存在巨大泡沫 仍看好黃金
    來源:新浪財經華爾街大空頭、Rosenberg Research總裁David Rosenberg警告投資者,美股和比特幣是巨大的泡沫。Rosenberg表示:「根據我們(對股市)的評估工作以及基於一系列不同的指標,我們認為股市被高估了20%至30%。」
  • 暴風雨前兆!美國會談崩,疫情升級美股期貨開盤即熔斷!
    美股期貨跌超5%,觸及下跌熔斷限制,道指期貨低開近千點。 據零對衝,美國國會尚未就經濟救助計劃達成協議。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周日參加國會主要領導人與財政部長姆努欽的會談時表示,眾議院民主黨人沒有準備好接受參議院共和黨人正在起草的第三輪經濟刺激法案,因為民主黨人對於其中一些援助條例仍存在質疑。
  • 價值投資巨頭GMO:史詩級泡沫即將破滅,現在是最後的瘋狂
    他建議投資者選擇新興市場股票和美股價值股,並且極力避免美股成長股。投資者「瘋了」,經濟學家「瞎了」,但泡沫就在我們身邊!其實,早在去年夏天,Grantham就曾說過,疫情致使的美股崩盤有其獨特的特徵,引發了市場的一些疑問,「我們很有可能正處於泡沫的後期階段」。
  • 傳奇災難預言家再警告:股市已呈現「史詩級泡沫」
    來源:匯商ForexpressJeremy Grantham國際知名逆向投資者、曾準確預言過去兩次特大危機、被媒體譽為「傳奇災難預言家」的GMO資產管理創始人Jeremy Grantham(傑裡米·格蘭瑟姆)再度發出警告,認為股市目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史詩級泡沫」。
  • 全球史詩級泡沫終會破滅?現在是最後的瘋狂?
    一方認為2021年是難得投資機會,另一方則認為2021年全球史詩般泡沫終將破滅,並且言辭鑿鑿地將破滅的時間段都預測到。 看多2021年的觀點認為,2021年疫情將會得到控制,下半年全球經濟將會得到復甦與增長。而2020年3月底市場跌到低谷後的大反彈仍然是恢復性修復性的反彈,好戲大戲在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