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3型重型火箭炮,是在蘇聯解體以後,中國與俄羅斯之間軍事技術貿易934工程中引進當時俄軍最先進的編號為9K58型300mm重型火箭炮的基礎上,由我軍工在此基礎上仿製改造提升版本。
目前,我軍裝備的AR-3型有300mm、370mm和750mm三種不同的模塊,火箭彈實施了模塊化安裝,發射完火箭彈以後,由供彈車吊裝裝滿彈的模塊,即可繼續射擊。
要比以前9K58型300mm重型火箭炮12隻定向管1枚枚火箭彈裝填,速度可謂成倍提高,原先裝滿12隻定向管內的300mm火箭彈需要耗一個小時的時間。
其中,300mm普通火箭彈的射程由俄軍9K58型300mm重型火箭炮的70公裡提高到了90公裡,具備簡易制導系統的300mm火箭彈射程則提高到了150公裡,因此,此型火箭炮已經成為我集團軍「遠火旅」的主要裝備,也是目前已知全球範圍內裝備軍隊射程最遠的火箭炮。
370mm火箭彈,射程為220公裡;現在,我軍裝備有12隻定向管的AR-3型300mm火箭炮,裝備10隻定向管的AR-3型300mm火箭炮,此外,也裝備8隻定向管的AR-3型370mm火箭炮,裝備有4隻370mm定向管、5隻300mm定向管同時並存的AR-3型火箭炮。
750mm火箭炮,其最大射程達到了600mm,相當於一枚地地戰術飛彈了,因為具備制導性能,實際上就是一枚彈道飛彈,但軍工對外宣稱就是制導火箭彈,因此裝備750mm火箭彈的AR-3型重型火箭炮,成了我軍射程最遠的大口徑火箭炮。
由於火箭炮不受防止彈道飛彈擴散海牙準則的限制,進而引發了全球軍界的廣泛關注,對於那些國土面積相對狹小的國家和地區的軍隊來說,這種射程高達600公裡的火箭彈,其實,是可以當作彈道飛彈來使用的,能射中600公裡直徑30米的圓靶,其CEP(圓概率誤差)在15米以內,就其射擊精度而言,確實是一枚妥妥的地對地彈道飛彈了。
自從90年代初,從俄羅斯引進9K58型300mm重型火箭炮以來,經過軍工20餘年的發展,我軍的重型火箭炮已形成了完善的體系,具備了對地、對海甚至對潛的打擊能力,模塊化彈頭的設計,在執行打擊任務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彈頭的口徑和射程。
此外,火箭彈品種豐富,擁有高爆彈頭、反裝甲子母彈頭、集束式燃燒彈、鑽地彈頭、專用反艦彈頭等多種彈頭,讓本來作為只適合面目標攻擊的火箭彈,具備了精確的點目標的打擊能力,成了一款具備多功能遠程打擊的武器裝備。
750mm火箭彈的研發成功,對我集團軍作戰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在邊境衝突中,擺在邊境我方一側,以600公裡的遠射程,能有效覆蓋邊境地區並摧毀對方重要的兵營、指揮所、雷達陣地、野戰機場、坦克等重型目標聚集地。
在未來有可能進行的祖國統一之戰中,部署在福建前線的海岸線上,足以全程對臺軍港、碼頭、機場、油庫、軍火庫、指揮所、雷達站、防空飛彈陣地實施打擊,配上鑽地彈頭可專門用來打擊地下指揮控制中心。
由於我AR-3重型火箭炮系統普遍配備了北鬥導航定位系統,可以精確定位自身和需要打擊的目標,火箭炮的展開和撤收都能夠在10餘分鐘內完成,不考慮再次進行火箭彈裝填,僅需幾分鐘就足夠了,可以實施打了就跑的靈活機動的戰術,很難被對手定位、跟蹤和鎖定進而採取報復性的打擊。
由於AR-3型重型火箭炮系統,已都採取了模塊化裝填技術,因此後勤保障分隊只需保證火箭炮部隊的燃料和火箭彈供應,就能最低限度地確保火箭炮部隊的有效作戰,從而確保對其作戰軍隊的遠程火力優勢。
因此,在未來許多時間內,AR-3重型火箭炮系統將是我集團軍對外火力輸出的拳頭軍品,對地打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團軍將組建的「中型旅」的重要火力單元,將和155mm自行榴彈炮、155mm卡車炮作為我軍火力壓制的核心手段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