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我軍師從蘇聯軍隊,當初,從蘇聯引進了參與過二戰衛國戰爭的「喀秋莎」,這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可發射口徑132mm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公裡的火箭炮,成為掩護步兵突擊有效的打擊火力,通過韓戰的洗禮,我軍對火箭炮就非常重視了。
有據可查的資料顯示,我軍最早裝備自研的火箭炮是A-3型6管102mm火箭炮,首次參與實戰是在雲山之戰中,志願軍第39軍炮兵團,每團下轄2個營,每個營裝備12門,發射的102mm火箭彈,爆炸的巨大威力,讓美軍誤以為是蘇制「喀秋莎」火箭炮。
有資料就顯示A-3型6管122mm火箭炮,也被稱作50式102mm火箭炮、505/506式102mm火箭炮、M-501式102mm火箭炮等多種名稱。
A3火箭炮的研製成功,為我國火箭炮的研發,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對此後的63式12管107mm火箭炮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比如A3式可以單管發射,就體現在63式107mm火箭炮上。
我軍還研發了裝備了63式12管107mm牽引式火箭炮、63式19管130mm輪式火箭炮、70式19管130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81式40管122mm輪式火箭炮、82式30管130mm火箭炮、89式40管122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90式40管122mm輪式火箭炮、A100型10管300mm火箭炮、PHL-03式12管300mm火箭炮、11式40管122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70周年閱兵時上出現最新的PHL-16型8管300mm箱式火箭炮等。
目前而言,這當中的某些型號的火箭炮已相繼退役,仍然在役的我軍火箭炮有裝備空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的63式12管107mm火箭炮,不再是吉普車牽引式了,而是裝載在小巧玲瓏、機動靈活的山貓8X8全地型車上,提高了此炮的機動作戰能力。
我陸軍的主力火箭炮有89式40管履帶式自行火箭炮、90式40管122mm輪式火箭炮、PHL-03式12管300mm重型火箭炮、11式40管122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以及最新的PHL-16型8管300mm箱式重型火箭炮等。
其中,我軍火箭炮裝備中,最重要的就是PHL-03式300mm重型火箭炮,裝備各戰區陸軍每個集團軍,都配備有一個「遠火旅」。
此300mm火箭炮,最大射程150公裡,300mm彈上配備有簡易「北鬥」導航定位裝置,因此,150公裡的最大射程內,竟然能命中直徑為30米的圓靶,意味著CEP打擊精度在15米區間內。
PHL-03式300mm重型火箭炮,作為我集團軍遠程打擊的絕對主力,讓傳統的只適合打擊目標的火箭炮,打出了近程彈道飛彈的精度,具備了攻擊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陸戰高價值目標的能力。
此外,89式40管122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90式40管122mm輪式火箭炮,打擊距離由81式40管火箭炮的20公裡,提高到了40公裡。
因此這兩型122mm火箭炮,包括新型的11式40管122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與我軍122mm自行榴彈炮相配合,構成了軍改以後,我陸軍合成旅中機步營打擊火力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