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臺灣鎮島之寶的240mm榴彈炮最近又開始了射擊演習,「聲勢巨大」,一個炮彈就重150公斤,需要進3名士兵才能抬得動,多厲害!臺灣軍方,也對這款武器寄予厚望,宣稱這款巨炮有著戰略威懾力,還給它取了個黑龍這樣霸氣的名字。
不過霸氣確實是霸氣,但有一個問題,要把一發240毫米榴彈炮的彈藥塞進炮管,就至少需要6名身高體壯的士兵操作十幾分鐘,而為了實現整個火炮的發射流程,則需要25人的炮兵班,來為火炮發射保駕護航。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240mm巨炮擁有感人的射速,每小時大約30發。
這樣的射速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呢?以我人民解放軍裝備的155MM輪式自行火炮為例,其射速大約可以達到每分鐘10發,也就是每小時大約600發。
沒關係,雖然射速慢,但是240mm巨炮威力大呀,臺灣軍方宣稱該炮的一發炮彈的彈坑,就有一個橄欖球場那麼大。
對,威力確實很大,不過就是這樣一款威力巨大的火炮,其實是美軍早就捨棄不用的武器。在1950年,隨著M1式240mm火炮炮彈用盡,美軍就隨之將這款武器,給退出現役了。
原因很簡單,240MM火炮拖不動,即使像美軍二戰時那樣,硬生生的將m1火炮拉到陸地上,為了使得這款火炮能夠發射炮彈,其中的保障車輛就高達十幾輛。可以說這款火炮的機動能力幾乎為零,而事實上,臺灣方面也是將這款火炮給固定在發射臺上。
所以說問題來了,在現代戰爭中,有一種武器裝備叫做反炮兵雷達,可以在敵方火炮開火的幾秒內迅速進行測算,並定位敵方炮兵陣地,這就要求現代火炮必須要具有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的能力,所以現代主要軍事強國都在著重開發155MM自行榴彈炮,而更大口徑的榴彈炮都陸續退出現役了。
除此之外再加上現在遠程多管火箭炮,還有各式飛彈,火炮這種武器,早就失去了往日戰爭之王的鋒芒,相信沒有哪個軍隊會真正的拿火炮出來充場面。
因此名字叫的很響亮的黑龍大炮在真正戰場上,可能連擺設都不如,因為固定的發射陣地一旦遇到鑽地飛彈,那麼多的240MM榴彈炮的炮彈在一瞬間炸起來,估計放的煙花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