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加拿大火炮設計師吉拉德·布爾,開發出了一款巨型火炮,但該火炮並不是用於戰爭,而是打算使用其將衛星發射進太空。因為該火炮的架設地點為加勒比海上的巴貝多群島,因此又被命名為巴貝多巨炮。
加拿大人吉拉德·布爾,是上個世紀一名優秀並且帶有一定傳奇色彩的火炮設計專家,他對於大口徑遠射程火炮十分痴迷,一度在世界上掀起了155mm口徑壓制火炮的技術革命。當時布爾在美加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在巴貝多島進行了一項名為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的工程(英文簡稱:HARP),巴貝多巨炮便是該計劃的產物。
巴貝多巨炮炮管長36米,豎起來將近有10層樓的高度,口徑為424mm,據說當時布爾博士將戰列艦上的兩門主炮炮管連接在一起,造出了這門人類史上的超級大炮。在一次實驗中,該火炮將一個重量為90公斤的物體發射進了太空之中,根據模擬計算結果顯示,該炮可以將100公斤重的物體拋射到4000公裡以外,理論上當對一些重量較輕的物體進行垂直發射時,完全可以將其直接射入太空。
當然這麼一門火炮所使用的炮彈也是特製的,因為它的主要任務是將物體送入太空,而不是作戰,所以巴貝多巨炮所使用的炮彈是火箭推進炮彈,其最常用的一種型號——Martlet2型專屬炮彈,全長1.68米,直徑0.13米,重量190千克。不僅巴貝多巨炮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炮,就連其炮彈也創造了多項射擊記錄,至今仍未被打破。在一次試驗發射中,Martlet2型炮彈打出了210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以及180千米的射擊高度。
憑藉巴貝多巨炮的威力,或許可以將衛星送上太空。但是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HARP計劃被美加兩國停止,而布爾博士耗盡心血研製的世界級重炮也最終沒有投入使用。現如今巴貝多巨炮的殘骸仍然放置在巴貝多島的海岸上,但早已被腐蝕,鏽跡斑斑,破敗不堪。
儘管該計劃最終沒有實施,但加拿大還是授予了布爾博士麥克迪獎,以表彰其在太空領域做出的貢獻。加拿大方面一直對外宣稱HARP計劃是一項空間計劃,而非軍事工程,但還是有人說是美加兩國是因為看到了飛彈的發展終將取代火炮,所以才停止了這項計劃。事實上,巴貝多巨炮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後的一門巨炮,但卻不是唯一的巨炮。
二戰時,德國為了針對在法德邊境的馬奇諾防線,開發出了一款威力驚人的古斯塔夫巨炮。該炮全重1345噸,口徑為800mm,穿透力極強,可擊穿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以及30米深的泥土。該炮的移動需要依賴鐵軌,實際使用時需要500人同時操作。後來,希特勒採用了曼施坦因以及古德裡安繞道阿登森林的計劃,於是該炮並沒有派上用場,但是在接下來的蘇德戰爭,德軍攻打塞瓦斯託波爾的戰役中,該炮卻發揮了威力。此外,一戰時同樣是德國研製的巴黎巨炮也是巨型火炮的典型代表。
時至今日,各類型飛彈的發展已經相對比較成熟,相比較於火炮,飛彈的優勢更加明顯,例如飛彈的射程更遠,攻擊目標時更為精準,還可攜帶核彈頭進行核打擊。當然,飛彈的造價也更為昂貴,一枚飛彈可能需要數百萬美金,而火炮炮彈的價格則相對廉價,可能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才會打算研製一款射程達2000公裡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