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炮射程4000公裡!炮管高10層樓,衛星直接送上天

2021-01-20 利刃觀察眼

上世紀六十年代,加拿大火炮設計師吉拉德·布爾,開發出了一款巨型火炮,但該火炮並不是用於戰爭,而是打算使用其將衛星發射進太空。因為該火炮的架設地點為加勒比海上的巴貝多群島,因此又被命名為巴貝多巨炮。

加拿大人吉拉德·布爾,是上個世紀一名優秀並且帶有一定傳奇色彩的火炮設計專家,他對於大口徑遠射程火炮十分痴迷,一度在世界上掀起了155mm口徑壓制火炮的技術革命。當時布爾在美加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在巴貝多島進行了一項名為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的工程(英文簡稱:HARP),巴貝多巨炮便是該計劃的產物。

巴貝多巨炮炮管長36米,豎起來將近有10層樓的高度,口徑為424mm,據說當時布爾博士將戰列艦上的兩門主炮炮管連接在一起,造出了這門人類史上的超級大炮。在一次實驗中,該火炮將一個重量為90公斤的物體發射進了太空之中,根據模擬計算結果顯示,該炮可以將100公斤重的物體拋射到4000公裡以外,理論上當對一些重量較輕的物體進行垂直發射時,完全可以將其直接射入太空。

當然這麼一門火炮所使用的炮彈也是特製的,因為它的主要任務是將物體送入太空,而不是作戰,所以巴貝多巨炮所使用的炮彈是火箭推進炮彈,其最常用的一種型號——Martlet2型專屬炮彈,全長1.68米,直徑0.13米,重量190千克。不僅巴貝多巨炮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炮,就連其炮彈也創造了多項射擊記錄,至今仍未被打破。在一次試驗發射中,Martlet2型炮彈打出了210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以及180千米的射擊高度。

憑藉巴貝多巨炮的威力,或許可以將衛星送上太空。但是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HARP計劃被美加兩國停止,而布爾博士耗盡心血研製的世界級重炮也最終沒有投入使用。現如今巴貝多巨炮的殘骸仍然放置在巴貝多島的海岸上,但早已被腐蝕,鏽跡斑斑,破敗不堪。

儘管該計劃最終沒有實施,但加拿大還是授予了布爾博士麥克迪獎,以表彰其在太空領域做出的貢獻。加拿大方面一直對外宣稱HARP計劃是一項空間計劃,而非軍事工程,但還是有人說是美加兩國是因為看到了飛彈的發展終將取代火炮,所以才停止了這項計劃。事實上,巴貝多巨炮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後的一門巨炮,但卻不是唯一的巨炮。

二戰時,德國為了針對在法德邊境的馬奇諾防線,開發出了一款威力驚人的古斯塔夫巨炮。該炮全重1345噸,口徑為800mm,穿透力極強,可擊穿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以及30米深的泥土。該炮的移動需要依賴鐵軌,實際使用時需要500人同時操作。後來,希特勒採用了曼施坦因以及古德裡安繞道阿登森林的計劃,於是該炮並沒有派上用場,但是在接下來的蘇德戰爭,德軍攻打塞瓦斯託波爾的戰役中,該炮卻發揮了威力。此外,一戰時同樣是德國研製的巴黎巨炮也是巨型火炮的典型代表。

時至今日,各類型飛彈的發展已經相對比較成熟,相比較於火炮,飛彈的優勢更加明顯,例如飛彈的射程更遠,攻擊目標時更為精準,還可攜帶核彈頭進行核打擊。當然,飛彈的造價也更為昂貴,一枚飛彈可能需要數百萬美金,而火炮炮彈的價格則相對廉價,可能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才會打算研製一款射程達2000公裡的火炮。

相關焦點

  • 一戰火炮之最:射程達131千米的「巴黎大炮」,性能超乎你的想像
    這款超級巨炮起初被命名為「威廉火炮」,後來因其炮擊巴黎,德軍又把它稱為「巴黎大炮」。而高空稀薄的空氣也使阻力減小,從而提高射程。當炮彈進入同溫層時,它還有每秒1000米的速度,這時彈道切線與水平線的夾角恰在45度左右。炮彈在同溫層中飛行約100千米,然後重新進入對流層落到地面,從而能夠擊中距離達120千米之遙的巴黎。
  • 奇妙的火藥粉末變革:讓戰列艦巨炮成為海洋霸主,24公裡命中
    不過,黑火藥也有一定的缺點,就是艦炮發射藥時,由於燃速很高,結果造成了發射速率較低,並且艦炮發射的彈丸初速不高,射程也比較近,早期的鐵甲艦使用的火炮,射程大多比較有限,
  • 德國巨炮重1350噸,需用250人組裝三天,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其中,德國製造了人類有史以來口徑最大的可移動膛線炮——「古斯塔夫」巨炮。二戰期間德國的第一座鐵道炮,古斯塔夫巨炮,第二座鐵道炮多拉炮。這兩座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虜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目標是為了給前線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擊毀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
  • 都聽過法國巨炮,但是你知道嗎?真正的巨炮其實是德國的!
    玩過遊戲紅色警戒的朋友,對於法國巨炮一定不會陌生吧,尤其是這款巨炮超遠的射程,在遊戲中更是屬於bug級別的存在,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這一種射程超遠的巨炮,在現實中其實是有原型的,不過這個原型並不是法國的,而是來自德國。
  • 克虜伯在二戰時的傑作,古斯塔夫級巨炮,所做貢獻到底有多少?
    為此德國陸軍司令部找上了克虜伯公司,並希望他們設計出一款可以摧毀馬奇諾防線的大炮,要求是一炮就可以擊穿7米厚的掩體,而且射程要遠到對方炮兵無法還擊。常人聽起來可能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但克虜伯公司還是很淡定地接下了這項任務。
  • 我說過100次了,禁止從炮管裡上下坦克!來自突擊虎車長的咆哮
    希特勒本身是一個非常喜歡巨炮重甲的人,在他的個人影響下,二戰中後期的德國軍工傾向於發展出一些極端重視火力和防護性,卻忽視機動性能的武器。而在所有的德軍武器中,外觀最為奇特的不是虎王、獵虎或獵豹,一款炮管可以塞人的武器——「突擊虎」才是最為奇特的存在。
  • 伊拉克曾研製能夠發射衛星的超級巨炮:350毫米的「小炮」做試驗
    布爾博士,全名傑拉爾德.布爾,1928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諾斯貝,在10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在他3歲的時候,由於母親不幸去世,父親選擇了離家出走,年幼的布爾是在叔叔嬸嬸的監護下長大的。坎坷的經歷,卻激發了布爾的天賦,年僅22歲就獲得了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之後,布爾在彈道學領域嶄露頭角,在1953年被加拿大一家科學雜誌稱他為「青年火箭專家」。
  • 炮管長36米,最大射程能達131千米
    當人心惶惶的時候,法國的偵察人員在法德冰邊境克雷彼發現了德國的一種遠程大炮,並認為攻擊就是從這裡發起,當時法國人不相信這個情報,畢竟法德邊境克雷彼距離巴黎超過了120公裡。但是後來證實的確如此,這個遠程大炮就是當時德國的秘密武器,因為它能打到巴黎,德國就把它稱作「巴黎大炮」。「巴黎大炮」是一門超射程炮,它的起初名叫「威廉大炮」。
  • 世界第一巨炮有多猛?單顆炮彈6000公斤重,可瞬間削平一座大山
    其中,聞名於世界的古斯塔夫巨炮就誕生在這一時期,每次使用都需要上千人協同操作。據了解,古斯塔夫巨炮也被稱為多拉巨炮,總重高達1350噸,炮管長達32米,火炮口徑足足800毫米,單顆炮彈的重量高達6000公斤,最遠射程能夠達到38公裡。僅僅就這些性能來看,這款巨炮完全能夠稱得上是「世界第一巨炮」,讓蘇聯都感到害怕。
  • 慘遭以色列暗殺的火炮天才,曾用大炮把衛星送上天!
    布爾博士專注於彈道學領域,被加拿大媒體譽為「火箭專家」,但他真正享譽全球卻是為美國和加拿大研發一款能把衛星發射到軌道上的超級大炮。二戰結束之後,很多火炮設計師依然對德國在戰爭期間研發的「多拉大炮」欽佩、沉迷不已,他們立志研發出一款更好的超級大炮。布爾博士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蒙特婁麥吉爾大學擔任宇宙研究所所長時,設計了一款名為「高效豎琴」的超級大炮。
  • 2A3原子炮最大射程25公裡,其核炮彈的輻射半徑卻大於27公裡
    蘇聯部長會議於1955年4月批准研製開發這兩種武器,研製人員在當年晚些時候製造出第一根406毫米彈道測試炮管,1956年12月將炮管和底盤集成在一起製造出第一輛2A3原型車,隨後幾輛
  • 美國超級武器遭洩露,射程可達到1000英裡,專家:都是一場謊言
    該炮的設計十分有趣,類似於德國在二戰時期的多拉巨炮,用於突破防線,雖重但射程極短,僅有48公裡。只不過,據說美國這款大炮擁有1000英裡商務射程。實際上,美國已有多年不曾研製這種巨型超級大炮了。只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有少量配備「原子安妮」,即M65型原子大炮。射程甚至要比多拉巨炮還短,只有32公裡。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1934年,德國陸軍委託克虜伯公司設計一種超級火炮,必須在法軍的射程外開火,還要輕鬆穿透7米鋼筋混凝土或1.5米的鋼板,摧毀馬奇諾防線。 在這種苛刻要求下,克虜伯公司意識到,新型火炮的體積重量口徑將是世界之最。1936年,希特勒在視察克虜伯公司,急切詢問能否設計製造超級大炮。
  • 二戰中你不知道的那幾款強大而特殊的巨炮
    古斯塔夫列車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德國製造的讓敵軍恐懼的超級大炮----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它的炮管長達32米,火炮在戰鬥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另外此炮在參加戰鬥,需要配備指揮、操作、警衛的總人數達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彈重量也是駭人聽聞,每一枚穿甲彈重7.1
  • 一發炮彈就超過半噸,「烏爾班巨炮」是怎麼鑄造而成的?
    15世紀初開始,歐洲火藥製造者發現,如果把所有原料按比例混合成糊狀,再烘乾成餅狀,需要的時候直接根據用量取下來顆粒狀的火藥,其威力大大增加,可以發射重型炮彈了。這意味著,火炮鑄造師可以設計更大口徑的火炮,用更重的炮彈轟擊城牆了。
  • 古斯塔夫巨炮有多牛?一發炮彈發射,蘇聯地下30米彈藥庫被引爆
    希特勒為了能徵服全世界,特地下令研製一款新武器,它就是古斯塔夫巨炮。最遠的射程能達到50千米,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陸地霸主。只是想要讓古斯塔夫巨炮順利地開炮,必須要4000人同時工作才可以。  在二戰期間,法國在防禦德國方面,特地花9年的時間,只是為了修建一條能阻擋德軍的馬奇諾防線,而且全長有400公裡。如果德軍想從馬奇諾防線通過,那就必須使用超大口徑的列車炮。在經過了仔細研究之後,希特勒下令,讓德國工程師建造一個超級炮彈,標準是可以穿透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以及30米深泥土。
  • 蘇聯這款152艦炮,最大射程可達31公裡,可與重巡進行遠距離炮戰
    但蘇聯有這麼一款艦炮非常特殊,它的射程非常遠,最遠達31.5公裡。這是什麼概念,二戰時期美國和日的些重型巡洋艦上裝備的203毫米最大射程都沒有超過30公裡的射程,以日本重型巡洋艦上普遍裝備的三年式50倍徑203毫米口徑艦炮為例,其最大射程也不過28.9公裡,而美國一票條約型裝備的203口徑艦炮最大射程也不過27.5公裡。英國的203艦炮也同樣只有28公裡的最大射程。
  • 魂歸巴格達,「巴比倫計劃」成為「巨炮」最後的絕唱!
    想起大炮,估計我們第一反應就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那駭人的「古斯塔夫巨炮」或者一戰時候的「巴黎大炮」,在這之後,似乎巨炮的身影就越來越少了。事實上二戰後,還是有許多軍事科學家十分熱衷「巨炮」,其中最有代表和最瘋狂的應該就是加拿大火炮科學家吉拉德·布爾。此人和眾多有名的科學家的身世一樣,早年家變,奮發圖強,最終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