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虜伯在二戰時的傑作,古斯塔夫級巨炮,所做貢獻到底有多少?

2020-12-19 戰史百字

對工業能力的判斷往往是要從多方面來看的,二戰時期,工業能力有多強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當然它算不上是最終的決定因素。就拿克虜伯工廠來說,它所生產的武器裝備幾乎支撐了德國一戰和二戰的整個戰史,就算是現在,名聲也足以讓世人熟知。而它的成就還不單單是這些,世界上最大的火炮——「古斯塔夫級」就是出自它之手。想必大家對這門炮還是很熟悉了,畢竟那麼大。

克虜伯兵工廠和巨炮的研發

就現在來說,這個公司的名字已經是「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了,從它創立到現在所經歷的變故必定數不勝數。1811年,一個叫「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的人建立了一家鋼鐵廠,而後開始為普魯士軍隊生產大炮,憑藉這些大炮,普魯士先後擊敗了奧地利和法國。到了1906年,又一個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出生。和克虜伯先祖一樣,他和他父親也將工廠的營生推向了一個新高度,而這當然和德國的行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1934年的時候,德國已經開始為未來的戰事做起了準備,而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如何突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雖然後來證明當時想的有點多餘了,但馬奇諾防線畢竟不是擺設,還是需要針對一下的。為此德國陸軍司令部找上了克虜伯公司,並希望他們設計出一款可以摧毀馬奇諾防線的大炮,要求是一炮就可以擊穿7米厚的掩體,而且射程要遠到對方炮兵無法還擊。常人聽起來可能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但克虜伯公司還是很淡定地接下了這項任務。

工程師艾利希·穆勒為這一產品的總設計師,根據要求來看,這門炮的口徑至少要有800mm,炮管長度30米,經過計算這門炮的重量估計近1000噸。至於機動方面,如果不是作為要塞炮,那必定是一門列車炮了。1000噸的重量指定不能像傳統列車炮那樣使用一條鐵軌,最起碼也要兩條。而火炮在載體上僅能做上下的射界轉變,左右射界的改變需要靠鐵軌的弧度來進行變換。關於這門火炮的設計在1935年就完成了,但這個時候德軍對於裝備這樣一個大傢伙並沒有太多的興趣。直到1936年,希特勒在視察克虜伯工廠後,這門巨炮才迎來了被生產的機會。

古斯塔夫級巨炮的誕生

1939年年底,首門原型炮在希勒斯雷奔試驗場完成了試射,實驗結果證明,這門炮完全滿足了之前定下的苛刻要求。1941年,希特勒親自參與了古斯塔夫巨炮的出廠檢測,並確定下來了兩門炮的訂單。同年這門火炮總共進行了9次試射,其試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而「古斯塔夫」這個名字來源於當時克虜伯老闆阿爾弗雷德的父親,上一任老闆古斯塔夫·克虜伯的名字。至於「朵拉」(經常會被應景地翻譯成「多拉」)是第二門火炮的名字,這也是阿爾弗雷德妻子的名字。

關於這個龐然大物,它全重達到了1350噸,全長47米、炮管長32米、寬7.1米、高11.6米。炮的口逕自然是駭人的800mm,普通炮彈最大射程在試射時打出了37210米的記錄。若是換上帶有火箭推動的炮彈和長倍徑炮管,射程甚至可以達到150公裡。而這些超高數值帶來的負面效應一樣不少,對於大炮的組裝,需要250人使用各種工程車輛花54個小時完成。另外,對於鐵路的修建還需要另外2500人和更常的時間,兩個高炮營分散在周圍,以防備空襲。至於它在開火時的實際操作人數,其實並沒有資料留存下來,網上出現的數值均為估計,但也差不太多。

可能有人會覺得,法國海岸到英國的多佛爾爾市最近距離才34千米,憑藉古斯塔夫的射程已經可以在法國本土向英國射擊。至於這種做法,對這門巨炮是不現實的,34千米的距離自然是沒問題,但英國空軍對其進行反擊也是分分鐘的事。再加上每天最多打16發的射速,這門巨炮可能開不了兩炮就會被飛機炸毀。算上「朵拉」,古斯塔夫一共有兩門正式服役,第三門可更換長炮管的巨炮並沒有完工,而第四門僅存在於計劃之中,這便是上文提到可以擁有150公裡射程的版本。若是這兩門炮建造完成,那從法國的加萊發射,英國的倫敦也會在射程之內。

關於古斯塔夫級巨炮的實戰能力

從1942年3月開始,德國的工程兵開始在距離東線戰場塞瓦斯託波爾25千米處修建弧形鐵路。到了5月的時候,由25節車廂運送的古斯塔夫巨炮開始逐步進入陣地。6月5日,隨著一聲轟鳴,古斯塔夫巨炮向塞瓦斯託波爾發射了第一枚炮彈,蘇軍要塞在重達7噸的炮彈轟擊下顯得脆弱不堪。第二天,古斯塔夫巨炮持續對塞汶那亞灣進行射擊,再射到第九發的時候,位於地下30米深並由10米混泥土強保護的彈藥庫被引爆。截止6月17日,古斯塔夫一共發射了47發炮彈,在數門卡爾臼炮的配合下,塞瓦斯託波爾被轟成了一片廢墟。

儘管這門巨炮槽點很多,但不得不承認它在這次戰鬥中所作出的貢獻,就這次戰鬥的所花費的成本和戰果來看,還是成正比的,而成本也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自塞瓦斯託波爾戰役之後,古斯塔夫更換了戰場,這一回是列寧格勒,但並沒有等到射擊的機會,在1943年初被運會德國進行翻修。另一門巨炮朵拉運氣就差了一些,1942年9月它在史達林格勒外圍完成了部署,但因為羅馬尼亞部隊的慘敗,朵拉巨炮只能進行了剷除撤離。自此再沒有過古斯塔夫級巨炮參戰的記錄。之於華沙起義時出現的那枚炮彈,其實是最早試射時留下的。

結語——古斯塔夫巨炮的下場

兩門巨炮在運回的德國之後便在沒有了表現的機會,為了不被繳獲,德國人自己炸毀了它們,並丟棄在了山林裡,設計資料也一併銷毀。因為這駭人的體型,這種巨炮擁有了超乎想像的威力,同時這體型也成為了它最大的弱點,其中的原因就不用多說了。關於這門炮的衍生,其實還有P·1500陸地巡洋艦計劃,但終歸是狂熱主義下的妄想。

參考文獻《Krupp German Armaments Factory 1942》、《The Arms of Krupp》、《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相關焦點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作者:Agvensome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對超級大炮都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早在一戰,就有叱吒風雲的巴黎大炮。二戰,納粹更擁有了600毫米口徑的「卡爾」重型臼炮,還有家喻戶曉的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鐵道列車炮,其中後者名氣更大。
  • 古斯塔夫巨炮有多牛?一發炮彈發射,蘇聯地下30米彈藥庫被引爆
    在二戰期間,法國在防禦德國方面,特地花9年的時間,只是為了修建一條能阻擋德軍的馬奇諾防線,而且全長有400公裡。如果德軍想從馬奇諾防線通過,那就必須使用超大口徑的列車炮。在經過了仔細研究之後,希特勒下令,讓德國工程師建造一個超級炮彈,標準是可以穿透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以及30米深泥土。
  •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克虜伯兵工廠於1942年初,終於製成了這門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虜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綴名命名,炮管長達32米,口徑高達800mm,火炮在戰鬥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
  • 德國巨炮重1350噸,需用250人組裝三天,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在二戰戰場上,幾百上千枚的炮彈扔在對方陣地上是常有的事,為了在戰爭中用炮火壓制對方,敵對雙方用盡了各種方法。一邊是堡壘裝甲越造越厚,而另一邊為了摧毀這些堡壘,又投入大量資源研製重型大炮。其中,德國製造了人類有史以來口徑最大的可移動膛線炮——「古斯塔夫」巨炮。二戰期間德國的第一座鐵道炮,古斯塔夫巨炮,第二座鐵道炮多拉炮。
  • 陸地巡洋艦P.1500,二戰德國的又一瘋狂,古斯塔夫的升級版
    二戰時的德國對陸地重炮簡直達到了痴狂的地步,要說重炮的巔峰,恐怕非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巨炮莫屬,這門巨炮無論是威力還是造型都讓人嘆為觀止,元首對它尤其看重,不過這款重炮有一大缺點,那就是它的行動離不開鐵軌,整套火炮需要拆解後運抵目的地,然後再組裝作戰,靈活性太差,為此德國提出了一項更加瘋狂的
  • 二戰德國軍工究竟多強大?用至今都無法複製的兩門超級巨炮告訴你
    二戰時期的德國軍工究竟有多麼強大?是遙遙領先世界的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還是講活塞式戰鬥機性能的極限的Ta152(Fw190D)高性能戰鬥機?這些都不是,雖然這些坦克和飛機在剛出現的時候的確非常強大,統治了戰場,但是很快盟國也出現了能與之相比的飛機和坦克。
  • 德軍曾計劃造2500噸超重自行火炮,配800毫米巨炮250毫米裝甲
    P1500"怪獸"是一種預研階段的超重型自行火炮,其要旨是將克虜伯800毫米K(E)"古斯塔夫"(Gustav)列車炮安裝到一個機動平臺上,換句話說,一個機動化的巨炮。"古斯塔夫"還有一個我們更加熟悉的外號,就是"多拉"(Dora)火炮。一旦建成,這種巨型自行火炮將使"鼠"式坦克顯得渺小,其尺寸甚至超過1000噸級的超級重型坦克"巨鼠"。
  • 上千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7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厲害?
    是二戰時期的蘇德戰爭,蘇德戰爭以其規模之龐大,戰況之激烈,過程之慘烈,震驚當世,同時蘇德戰爭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二戰前期,蘇德還因為各自的考量,坐在談判桌前籤訂過互不侵犯條約,哪料後來隨著局勢的變化,雙方毫無顧忌的撕毀了協議,就此開始了規模空前的蘇德戰爭。這場戰爭無疑是震驚世界的,畢竟光是投入戰爭的兵力就多達兩千萬以上,跟不論當事雙方都裝配了最為先進的,高輸出裝備。
  • 二戰軍工業的巔峰之作,德國重炮的前世今生
    1936年3月,希特勒親自視察了克虜伯公司並決定試製這一種巨炮。1939年底,第一門巨炮製造完成並被運送到試射場進行試射。為了把這一個巨無霸運送到試射場,德國特意設計了3輛構造特別的巨型運輸列車。在測試之中,其巨大的炮彈成功擊穿了7米厚的混凝土和1米厚的鋼板。希特勒對此非常滿意,於是德國軍方決定購置兩門。1942年初,希特勒親自出席巨炮的出廠儀式。
  • 1420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5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儘管二戰在兩顆原子彈的爆炸聲中緩緩落下帷幕,但是我們要知道,二戰時期還有別的相當危險的武器裝備,其中可不僅僅包括了原子彈,更有殺傷力十分驚人的火炮,也是不容小覷的。 今天的主題是二戰德國的重炮, 古斯塔夫巨炮也被稱為多拉巨炮,這隻炮全重為1350噸, 這個重量比26輛虎式重型坦克還要重, 炮管長32米,形象的說法是比十層樓還要高,火炮口徑長達
  • 世界第一巨炮有多猛?單顆炮彈6000公斤重,可瞬間削平一座大山
    除了傳統的坦克裝甲車外,火炮在二戰期間更是被稱為「戰爭之神」,是當時提供火力支援的主要武器之一。很多時候火力更強悍的一方,往往都能夠在戰場中佔據更大的優勢。說到火炮這一技術,就不得不提到二戰時期的德國炮兵,當時可謂是名揚天下。在那一時期,德國擁有世界上最新型的武器,作戰能力極強,武器裝備的科技水平均為世界頂尖。
  • 李鴻章進口的克虜伯大炮有多厲害?
    這個問題,要看看當年克虜伯大炮進口了多少:先說比較先進而且威力很強的速射炮。根據克虜伯公司的出口記錄,共有:35倍克式120炮7門(廣乙廣丙6門,發北洋水師試用樣品1門),40倍克式120炮8門(福靖3門備用3門煙臺東炮臺2門),40倍克式150共5門(裝備膠州灣炮臺)35倍克虜伯150半速射炮14門(威海衛炮臺12門,煙臺西炮臺2門)合計34門。
  • 「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一枚炮彈5噸重,要上千人同時操作
    二戰期間發生的蘇德戰爭稱得上是規模超群,戰況最為激烈犧牲最慘重的一次屠殺。對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投入兵力最多,規模最廣大,過程最慘烈,,雙方傷亡最大的戰爭。德國和蘇聯在二戰剛開始有苗頭的時候,考慮到各自的實際情況,籤署了協議,商定互不侵犯,可是由於戰爭發展的態勢,這項協議也就作廢了。
  • 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大炮,希特勒幻想中稱霸世界的終極武器之謎
    1935年,德國克虜伯公司在210毫米鐵道炮「大貝爾莎」的基礎上成功地研製出280毫米口徑的K5型鐵道炮。這是二戰中德國設計最成功的鐵道炮,深受德國炮兵的歡迎。第一門K5於1936年正式服役,之後一直持續生產直到1945年。這款大炮充分體現出德NA對機械製造的精益求精。
  • 二戰德軍的大玩具: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炮轟爛蘇聯精心修建的要塞
    當時塞瓦斯託波爾可以說是「堅不可摧」,全市擁有12個永久要塞群,每個要塞都裝備有305mm的雙聯裝巨炮,炮塔下面還建有數層工事,每層都覆蓋有3-4米厚的混凝土。每個要塞都有相互連通的通道,彈藥也存放在其中最堅固的一個堡壘下面,理論上完全能擋住當時德軍裝備的所有火炮的攻擊,事實也如蘇聯方面預料,憑藉自己堅固的工事,德國的進攻始終沒有取得一絲進展。
  • 都聽過法國巨炮,但是你知道嗎?真正的巨炮其實是德國的!
    玩過遊戲紅色警戒的朋友,對於法國巨炮一定不會陌生吧,尤其是這款巨炮超遠的射程,在遊戲中更是屬於bug級別的存在,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這一種射程超遠的巨炮,在現實中其實是有原型的,不過這個原型並不是法國的,而是來自德國。
  • 人類第一戰列艦的主炮有多猛?一發入魂,寸草不生
    有人問,「大和」號裝備的460毫米艦炮到底有多強大?由於在歷史上,「大和」號建成後,並未參與過對陸戰鬥。 雖然「大和」號的460毫米艦炮沒有對陸攻擊過,但我們卻可以拿類似巨炮和其做比較。在歷史上,曾參與過實戰的巨炮口徑,分別有406毫米、420毫米和460毫米。一戰時期,德國就造出克虜伯420毫米「大貝爾莎」攻城榴彈炮,成功摧毀比利時「列日要塞」。
  • 巨炮射程4000公裡!炮管高10層樓,衛星直接送上天
    巴貝多巨炮炮管長36米,豎起來將近有10層樓的高度,口徑為424mm,據說當時布爾博士將戰列艦上的兩門主炮炮管連接在一起,造出了這門人類史上的超級大炮。在一次實驗中,該火炮將一個重量為90公斤的物體發射進了太空之中,根據模擬計算結果顯示,該炮可以將100公斤重的物體拋射到4000公裡以外,理論上當對一些重量較輕的物體進行垂直發射時,完全可以將其直接射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