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巨炮重1350噸,需用250人組裝三天,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2020-12-22 瘋狂機械控

在二戰戰場上,幾百上千枚的炮彈扔在對方陣地上是常有的事,為了在戰爭中用炮火壓制對方,敵對雙方用盡了各種方法。一邊是堡壘裝甲越造越厚,而另一邊為了摧毀這些堡壘,又投入大量資源研製重型大炮。其中,德國製造了人類有史以來口徑最大的可移動膛線炮——「古斯塔夫」巨炮。

二戰期間德國的第一座鐵道炮,古斯塔夫巨炮,第二座鐵道炮多拉炮。這兩座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虜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目標是為了給前線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擊毀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

為了追求強大的破壞力,古斯塔夫火炮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50噸,比26輛虎式重型坦克加起來還重,炮管長達32米,差不多是十層樓的高度,一發炮彈的重量就可達7噸,射程最遠可達38公裡。

然而其巨大的體積必須由約250人以三個工作天的時間組裝起來,另外約2500人負責鋪設鐵軌,以及支援空防或其他勤務,才能夠開始進行炮彈射擊。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口徑可移動的(膛線)大炮,儘管美軍後來擁有口徑高達36英寸的「小大衛」迫擊炮,勝過古斯塔夫巨炮,但是缺乏精準度與實戰經驗。

1934年克虜伯公司接到來自德國陸軍司令部的一紙要求,希望克虜伯設計一款能夠擊毀馬奇諾防線上要塞的重炮,最好一炮就能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掩體,或者1米厚的鋼板,還要從敵方炮兵無法還擊的距離外進行發射。

克虜伯工程師艾利希穆勒博士在計算後發現,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光是炮彈就要重達七噸,口徑大約是800mm,炮管長度至少要30米,整個設備就要將近1000噸重。

如果還要它具備機動性,它就需要將整體重量分攤在兩組鐵軌上。一般來說鐵道炮只有調整射擊仰角的動作,至於左右迴旋角度則依賴鐵軌的弧度,只要讓炮車前後移動即可完成迴旋角的修正。

第一座炮的組裝從1937年夏天開始,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巨大的組件本來就有製造上的困難,加上一邊生產一邊組裝,到了1940年的晚春連個影子都沒出來,更不用說這本來就是該出廠交件的日期。

不過古斯塔夫巨炮的測試型火炮卻在1939年底於希勒斯雷奔的試射場完成測試,包括炮彈的貫穿能力檢驗;炮管以最大仰角發射,炮彈在半空中經過重力加速度的效應加持後成功地擊穿原本預定的7米厚的混凝土與1米厚的鋼板。

由於正式的出廠檢測(如果沒通過,古斯塔夫巨炮就會被拆解銷毀)定於1941年春進行,為了這個重要的項目,克虜伯公司小老闆埃福瑞德克虜伯還親自到達爾沃沃測試場接待希特勒。

不過在這一次檢測中並沒有實彈射擊,真正的實彈射擊一直到1941年9月10日,試射的炮管還不是搭載在真正的炮車上,第一炮是在希勒斯雷奔試射場發出雷鳴。到了11月又移師到達爾沃沃進行其他八次射擊測試,包括發射7,100千克的穿甲彈,並且留下37,210米的射程紀錄。

在實戰中整個火炮必須搭配在特製的炮車上,炮車像是兩個並列的板車並列在兩座軌道上;板車下方有兩組轉向架,每一組轉向架有20根車軸,以至於整組炮車就要用掉80個滾輪。

古斯塔夫重炮的彈藥與卡爾臼炮一樣只有分為攻擊掩體的穿甲彈與對付一般目標的高爆彈兩種;原本還有一款超程火箭增程彈可以攻擊150千米以外的目標,但是炮管必須增長到84米。

克虜伯做生意的傳統方式為買一送一,第一座重炮一毛錢也不要就轉送給德國陸軍;但是第二座重炮倒是一毛也沒少的地跟軍方要了700萬帝國馬克(當時美金與帝國馬克匯率約為1:4.2);同樣地埃福瑞德以他妻子之名將第二座重炮命名為「多拉」重炮。

1942年2月第672重炮兵E組重新組建,並且於3月將古斯塔夫炮打包千裡迢迢送到克裡米亞戰場。光是運炮的列車就長達25節,前後算起來足足剛好一英裡。

列車於3月初到達佩瑞柯普地峽並且待到4月初。德軍工兵修築了一條鐵路支線到辛菲羅波爾-塞瓦斯託波爾鐵路上,距離目標16千米處;德軍在這條鐵路的終點又加了4個半循環軌道(從空中俯瞰類似一個右括弧跟一個左括弧靠在一起,中間再擠一個分隔線,就像「)|(」以供古斯塔夫重炮作射擊迴旋修正的空間。)準備了這麼多功夫其實只是要讓古斯塔夫重炮為後來的塞瓦斯託波爾戰役作暖身;古斯塔夫重炮於5月初進入陣地,到了6月5日,古斯塔夫重炮發出對大地的雷鳴。

圍城之戰一直到7月4日為止,塞瓦斯託波爾市可以說是一片廢墟了,德國人在這塊863.5km的土地上一共傾倒了30,000噸的彈藥。古斯塔夫重炮也足足發射了48發炮彈,剛剛好把膛線全部磨光。不過勞師動眾也有個好處就是享有攜帶備份物品的空間與能力,趁著陣地轉移到東部戰線北邊而需要拆卸的同時,古斯塔夫重炮將舊的炮管送回埃森的原廠復刻膛線,順便換上備用的炮管。

古斯塔夫重炮最後的命運是在1945年4月22日被德國人自行炸毀,以免淪入紅軍手中。其殘骸被發現於奧爾巴赫以北15千米,開姆尼茨西南50千米的森林中。

二戰德國在一些尖端武器的研發上,邁出了劃時代的步伐,比如飛彈、噴氣式戰鬥機、突擊步槍,這些武器都深遠地影響了世界軍事的發展走向。但是在另外一些武器的研發上就「走火入魔」了,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希特勒的個人興趣,不顧客觀條件而盲目追求大威力、大口徑,最後造就了這些機械「怪物」。

相關焦點

  • 1420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5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今天的主題是二戰德國的重炮, 古斯塔夫巨炮也被稱為多拉巨炮,這隻炮全重為1350噸, 這個重量比26輛虎式重型坦克還要重, 炮管長32米,形象的說法是比十層樓還要高,火炮口徑長達
  • 世界最大的超重型鐵道炮,整重1350噸,炮彈重7噸,炮管直徑800mm
    說實話,不要說其他的,就是在鐵路上的炮小編都沒見過,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個超級大炮,二戰時期德國發明的——德國800mmK列車炮,又稱為「古斯塔夫巨炮」,一般翻譯過來的名稱都會有差異,大家不用深究,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就好了。
  • 「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一枚炮彈5噸重,要上千人同時操作
    對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投入兵力最多,規模最廣大,過程最慘烈,,雙方傷亡最大的戰爭。德國和蘇聯在二戰剛開始有苗頭的時候,考慮到各自的實際情況,籤署了協議,商定互不侵犯,可是由於戰爭發展的態勢,這項協議也就作廢了。蘇德兩邊加起來,參戰人數大概在兩千萬以上,使用的都是最新型的武器裝備,威力巨大。
  • 上千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7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厲害?
    這場戰爭無疑是震驚世界的,畢竟光是投入戰爭的兵力就多達兩千萬以上,跟不論當事雙方都裝配了最為先進的,高輸出裝備。在這場動輒幾百上千噸的炮彈被砸向對方的戰場上,雙方都想取得炮火上的優勢,不得不絞盡腦汁。而這場蘇德炮火戰,不得不說一句:場面是相當的震撼!
  • 世界第一巨炮有多猛?單顆炮彈6000公斤重,可瞬間削平一座大山
    說到火炮這一技術,就不得不提到二戰時期的德國炮兵,當時可謂是名揚天下。在那一時期,德國擁有世界上最新型的武器,作戰能力極強,武器裝備的科技水平均為世界頂尖。其中,聞名於世界的古斯塔夫巨炮就誕生在這一時期,每次使用都需要上千人協同操作。
  • 德軍曾計劃造2500噸超重自行火炮,配800毫米巨炮250毫米裝甲
    一旦建成,這種巨型自行火炮將使"鼠"式坦克顯得渺小,其尺寸甚至超過1000噸級的超級重型坦克"巨鼠"。它的車長將達到42米,寬18米,高7米(火炮平放狀態),重2500噸,裝備250毫米前裝甲和4臺MAN公司的潛艇柴油機,最大時速15-20千米,以及超過100名操作人員。
  • 古斯塔夫巨炮有多牛?一發炮彈發射,蘇聯地下30米彈藥庫被引爆
    希特勒為了能徵服全世界,特地下令研製一款新武器,它就是古斯塔夫巨炮。最遠的射程能達到50千米,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陸地霸主。只是想要讓古斯塔夫巨炮順利地開炮,必須要4000人同時工作才可以。  在二戰期間,法國在防禦德國方面,特地花9年的時間,只是為了修建一條能阻擋德軍的馬奇諾防線,而且全長有400公裡。如果德軍想從馬奇諾防線通過,那就必須使用超大口徑的列車炮。在經過了仔細研究之後,希特勒下令,讓德國工程師建造一個超級炮彈,標準是可以穿透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以及30米深泥土。
  • 克虜伯在二戰時的傑作,古斯塔夫級巨炮,所做貢獻到底有多少?
    對工業能力的判斷往往是要從多方面來看的,二戰時期,工業能力有多強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當然它算不上是最終的決定因素。就拿克虜伯工廠來說,它所生產的武器裝備幾乎支撐了德國一戰和二戰的整個戰史,就算是現在,名聲也足以讓世人熟知。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作者:Agvensome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對超級大炮都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早在一戰,就有叱吒風雲的巴黎大炮。二戰,納粹更擁有了600毫米口徑的「卡爾」重型臼炮,還有家喻戶曉的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鐵道列車炮,其中後者名氣更大。
  • 二戰德國軍工究竟多強大?用至今都無法複製的兩門超級巨炮告訴你
    二戰時期的德國軍工究竟有多麼強大?是遙遙領先世界的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還是講活塞式戰鬥機性能的極限的Ta152(Fw190D)高性能戰鬥機?這些都不是,雖然這些坦克和飛機在剛出現的時候的確非常強大,統治了戰場,但是很快盟國也出現了能與之相比的飛機和坦克。
  • 8種二戰德國納粹發明的腦洞大開的瘋狂武器!!
    希特勒當年十分欣賞V-3巨炮這個項目,因為按照項目預期,每天可以向倫敦發射600頓炮彈,希特勒高興壞了。儘管官方名稱是卡爾臼炮(Karl-Gert),但顯然它的那些綽號更有看點,如「託爾」、「奧丁」,還有「洛基」。這門具備自行推進能力的攻城迫擊炮,堪稱具備恐怖威懾力的大炮。
  • 一顆炮彈重7噸,什麼樣的火炮需要1400人同時操作?
    克虜伯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知名度最高的火炮工廠,一戰時期曾設計出著名的「巴黎大炮」,射程可達驚人的131千米。儘管擁有豐富的巨型火炮設計經驗和成功的先例,但研發一款口徑1000毫米的火炮還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當年巴黎大炮的口徑也不過210毫米。
  • 多拉大炮為何不裝上軍艦轟擊對手?
    歐洲人自古有建造堡壘的習慣,就像東亞同時代喜歡建造方城一樣。歐洲歷史上留下來的大型方城不多,但是堡壘卻幾乎遍地都是。現在很多遺留下來的中世紀古堡,其實在當時都有軍事防禦作用。當年蒙古人西徵,遇到很多城堡,發現並不是很容易拿下。
  • 二戰軍工業的巔峰之作,德國重炮的前世今生
    1909年,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秘密研製出一種巨型臼炮,並且以公司老闆貝爾莎·克虜伯的名字命名為大貝爾莎炮。其炮管長7米,炮管直徑420毫米,炮身連同炮車重達120噸。該炮可以將1000公斤重的炮彈發射到14.5千米之外的目標,每發炮彈用掉的發射藥重達200公斤重。該炮還能發射具有燃燒引信的破甲炮彈,讓炮彈穿入目標內部後爆炸。
  • 魂歸巴格達,「巴比倫計劃」成為「巨炮」最後的絕唱!
    昨天無意間在翻箱倒櫃的時候,發現了兒時的一輛四驅車,估計有的朋友應該熟悉這個名字:大炮特使!動畫片四驅小子裡的,還有其他幾個熟悉的名字:天皇巨星,衝刺流星……。想起大炮,估計我們第一反應就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那駭人的「古斯塔夫巨炮」或者一戰時候的「巴黎大炮」,在這之後,似乎巨炮的身影就越來越少了。
  • 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有多牛?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晚清名流李鴻章那被自嘲為「裱糊匠」的洋務生涯裡,「引進德國克虜伯大炮」卻是一樁出名的光彩事,亦是晚清軍購的重要「大單」。這些漂洋過海來中國服役的「克虜伯大炮」成色如何?首先很有「體會」的,就是當時與德國人結下「國讎」的法國人。
  • 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大炮,希特勒幻想中稱霸世界的終極武器之謎
    當它在德國陣地上直接對巴黎開火時,巴黎人卻搞不清楚炮火來自哪裡,派出飛機進行搜索也沒找到答案,德國人卻在自己的土地上偷笑。希特勒上臺之後,幻想著以某種「終極武器」來稱霸世界。他將限制德國戰備的《凡爾賽條約》拋到了九霄雲外,下達研製超級大炮的命令,並宣稱「要將鐵道炮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武器重點發展。
  • 南寧城有兩門巨型的古大炮,你都看過嗎
    大炮製造時間為1890年,歷史更加久遠。這是一門德國生產的克虜伯巨炮,曾在一些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側面看正面看在炮臺上看人民公園炮臺入口這是人民公園德國克虜古炮簡介在南寧,除人民公園外,在鬧市深處,也有一門德國生產的克虜伯古炮。那門古炮可曾經守衛著中國的南疆!
  • 亞洲第一巨炮」原來是只「紙老虎」
    虎頭要塞很出名的,就是有個巨炮陣地,位於主陣地猛虎山西北山腳處。巨炮陣地直徑30米,高15米,屬半地下、全封閉、永久工事,這裡裝備著一門當時亞洲最大的巨炮,口徑為41釐米,炮身長13.37米,總重量300多噸,最大射程20公裡。炮彈長近2米,裝藥量達1噸的41cm熘彈炮。
  • 都聽過法國巨炮,但是你知道嗎?真正的巨炮其實是德國的!
    玩過遊戲紅色警戒的朋友,對於法國巨炮一定不會陌生吧,尤其是這款巨炮超遠的射程,在遊戲中更是屬於bug級別的存在,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這一種射程超遠的巨炮,在現實中其實是有原型的,不過這個原型並不是法國的,而是來自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