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炮彈重7噸,什麼樣的火炮需要1400人同時操作?

2020-12-24 指縫間的歷史

文/滅霸他爸

希特勒上臺後,積極擴軍備戰,他命令研發一款超重型火炮,用來摧毀法國修建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位於德法邊境,由法國投入50億法郎巨資修建,全長390千米。

防線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厚度達300毫米,能住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

希特勒將「馬奇諾」防線視為擴張之路上的最大障礙,在1935年命令克虜伯工廠研發一款口徑在700-1000毫米的巨型火炮。

克虜伯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知名度最高的火炮工廠,一戰時期曾設計出著名的「巴黎大炮」,射程可達驚人的131千米。

儘管擁有豐富的巨型火炮設計經驗和成功的先例,但研發一款口徑1000毫米的火炮還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當年巴黎大炮的口徑也不過210毫米。

克虜伯工廠經過設計、試驗、改進,從1935年到1942年,經過7年艱苦的研發,終於製造出一款口徑800毫米的火炮,這也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

800毫米口徑是什麼概念呢?炮膛內可以蹲下一位身材高大的士兵。

這款火炮被命名為「多拉」巨炮,它全長42.9米,寬7米,高11米,總重量高達1329噸,其中,身管長32.48米,重400多噸。

遠遠望去,「多拉」巨炮龐大的身軀,仿佛一艘驅逐艦。

「多拉」巨炮的使用和維護士兵多達1420人,由一位陸軍少將擔任總指揮。

如果算上為它提供防空掩護的高射炮部隊和警衛部隊人員,那麼,為它服務的總人數要超過4000人。

巨炮下線後,希特勒親自趕到靶場觀摩試射。

試驗時,巨炮將一枚7噸重的炮彈,發射到26.09千米外,將一枚4.8噸的炮彈發射到47.2千米外。

希特勒對巨炮的射程和威力十分滿意,整個過程始終眉開眼笑,讚不絕口。

不過、略顯遺憾的是,此時巨炮的最初打擊目標「馬奇諾」防線,早已在兩年前被德國裝甲兵的鋼鐵洪流衝垮。

失去目標的火炮,被希特勒用於東線戰場,它將在這裡的多場戰役中,取得不俗戰績,震驚世界!

將龐大笨重的「多拉」巨炮運到前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是,需要先將它的炮管、炮栓、炮尾等部位拆解,分開運送。

一門「多拉」巨炮再加上炮彈和維護器具,就要裝滿整整60節火車皮。

此外,運到目的後,還要使用大型的龍門吊車幫助安裝,整個安裝過程,需要1500人,足足忙活一個月才能完成。

1942年,德軍進攻克裡米亞半島,在蘇軍據守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面前,損兵折將。

塞瓦斯託波爾要塞防禦工事極為堅固,彈藥庫建在地下30米處,德軍的轟炸機和普通火炮,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久攻不下,希特勒決定動用「多拉」巨炮。

一切準備工作完畢後,巨炮向要塞7個目標發射了48發炮彈,其中一顆炮彈正好命中彈藥庫,引起彈藥殉爆,上千名蘇軍士兵被當場炸死。

失去彈藥儲備的蘇軍,於7月4日投降,德軍終於佔領了塞瓦斯託波爾要塞。

1944年,波蘭首都華沙爆發起義是,「多拉」巨炮又被用於鎮壓起義,給義軍造成較大損失。

第二年,德國戰敗在即,克虜伯的工程師,為了避免巨炮落入敵人手裡,將它拆毀,盟軍後來僅找到了部分零件。

一代傳奇巨炮,就此成為一堆廢鐵!

相關焦點

  • 上千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7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厲害?
    在這場動輒幾百上千噸的炮彈被砸向對方的戰場上,雙方都想取得炮火上的優勢,不得不絞盡腦汁。而這場蘇德炮火戰,不得不說一句:場面是相當的震撼!說到重炮,不得不提到德國的古斯塔夫巨炮,古斯塔夫巨炮也被稱作多拉巨炮,重量為1350噸,26輛虎式重型坦克的重量加起來也比不過,炮管長度為32米,火炮口徑為800毫米,一發彈炮的重量為7噸,射程最遠為38公裡。
  • 一枚炮彈5噸重,要上千人同時操作
    在進行炮戰時,動不動都是幾百幾千噸的炮彈從天而降,在陣地上炸開,到最後基本上看不到一處完好的地方,也是很令人驚嘆的了,為了在炮火佔得上風,蘇德都是想盡辦法。 講到德國的重炮,必須了解古斯塔夫巨炮,古斯塔夫巨炮又被叫做多拉巨炮,重量高達1350噸,即使是26輛虎式重型坦克加起來也沒有這麼重,炮管長度為32米,火炮口徑為800毫米,每一發炮彈的重量為
  • 1420人同時操作,一枚炮彈5噸重,這門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今天的主題是二戰德國的重炮, 古斯塔夫巨炮也被稱為多拉巨炮,這隻炮全重為1350噸, 這個重量比26輛虎式重型坦克還要重, 炮管長32米,形象的說法是比十層樓還要高,火炮口徑長達
  • 世界最大的超重型鐵道炮,整重1350噸,炮彈重7噸,炮管直徑800mm
    這個大炮確實是吸引了小編的眼球,如果放到如今,應該是個「網紅」吧,畢竟火車頭都有大把的人去打卡,更何況這種大傢伙?說說這個大炮的由來,古斯塔夫巨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虜伯1934年研發的超重型火炮,直到1941年才生產。當時製造這個大傢伙,是為了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擊毀各國的大型要塞和軍事堡壘。
  • 800毫米口徑的世界第一火炮,一發炮彈重7噸,炸出足球場大小深坑
    德國作為一戰、二戰發起國,其軍事實力是毋庸置疑的,研製的一門卡爾巨型臼炮口徑達到600毫米,時至今日,依舊沒有一門臼炮口徑能夠超越它,其不只是口徑大,重量也高達124噸,只是一枚炮彈就超過了2.2噸,足以擊穿堅固的軍事防線,有數據顯示,德國曾用它輕易穿透了一堵2.5米厚的土牆,實力驚人。
  • 口徑914毫米,炮彈重1.7噸
    然而在二戰時期就出現過這樣一種迫擊炮,它的口徑超過了900毫米,炮彈重達1.7噸。它就是美國研製的迫擊炮—小戴維。「小戴維」迫擊炮全名是利託爾·戈維特迫擊炮,二戰時期製造的最大口徑的火炮。「小戴維」它的炮筒全重65304公斤,口徑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發射的炮彈種約1700公斤,它建造之初是為了讓盟軍正面攻破德軍齊格非防線和秘密研製和建造的。
  • 世界最強的超級火炮,第4款最霸道,光重量就高達1300噸
    據記載,該臼炮全長11.15米,全重為124噸,光炮彈就重達2.2噸,初速為220米/秒,最大的射擊距離為4000米,可輕鬆擊穿2.5米厚的堅固的混凝土建築物;該臼炮操作時通常需要19個人協同合作才可以正常發射,一個小時的發射速度為6發,卡爾巨型臼炮在塞瓦斯託波爾攻堅戰和鎮壓華沙起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第一艘全鐵質的裝甲艦:一塊裝甲就5噸重,炮彈重量翻一倍
    4000多噸,全長127米,比過往建造的戰艦都長了將近三分之一,而其當時領先的,不僅僅是更長更大而已。 一塊裝甲就5噸重,炮彈重量翻一倍 相比較於光榮號只是將裝甲板定在木質船身上,勇士號的裝甲是使用螺栓和螺母鉚接固定的,單塊裝甲板的重達5噸,有5米長3米寬,同時加上船身的14毫米裝甲,全艦的裝甲總重到了1310噸,防護能力比光榮號要好很多。
  • 德軍曾計劃造2500噸超重自行火炮,配800毫米巨炮250毫米裝甲
    古斯塔夫"還有一個我們更加熟悉的外號,就是"多拉"(Dora)火炮。一旦建成,這種巨型自行火炮將使"鼠"式坦克顯得渺小,其尺寸甚至超過1000噸級的超級重型坦克"巨鼠"。它的車長將達到42米,寬18米,高7米(火炮平放狀態),重2500噸,裝備250毫米前裝甲和4臺MAN公司的潛艇柴油機,最大時速15-20千米,以及超過100名操作人員。
  • 德國巨炮重1350噸,需用250人組裝三天,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
    這兩座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虜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目標是為了給前線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擊毀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為了追求強大的破壞力,古斯塔夫火炮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50噸,比26輛虎式重型坦克加起來還重,炮管長達32米,差不多是十層樓的高度,一發炮彈的重量就可達7噸,射程最遠可達38公裡。
  • 拿破崙與火炮的不解之緣
    文|鐵血君拿破崙與火炮有不解之緣,這就是今天我們聊的話題。一,曾經是炮兵少尉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活躍在這個世界,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
  • 世界上現役最重的大口徑輪式自行火炮,南非G6自行榴彈炮
    G6自行榴彈炮的戰鬥全重為47噸,單憑這一點,就是重量級選手。美國的M-109自行榴彈炮重25噸,法國的GCT自行榴彈炮重42噸,德國PzH-2O00重55噸,英國的AS-90重42噸,義大利的帕爾瑪瑞重46噸,而且它們都是履帶式自行火炮。世界各國現役大口逕自行榴彈炮中,以輪式車輛做底盤的,只有G-6和原捷克斯洛伐克的達納152毫米自行榴彈炮。
  • 火炮發射第一顆炮彈時,為何炮手需要拉繩擊發?老兵告訴你答案
    拉繩式擊發正是屬於擊針擊發的一種,也是現代火炮發射最為常見的擊發方式。 此前美軍在一次軍事演習中,炮兵在使用M777榴彈炮發射時,違反規定沒有採用拉繩式擊發方式,導致火炮炸膛10人受傷。同美軍一樣,我軍也發生過相似的事故。在老山戰役中,我軍炮兵在使用54式152火炮執行炮擊任務時,炮手裝填炮彈後直接就近發射,不料火炮因制退器問題突然炸膛,導致炮手受到嚴重的傷害。
  • 二戰德國的火炮都是怪物嗎?德軍最強火炮和蘇聯最強要塞的對決
    這裡的德國步兵團只剩下幾百人,步兵連的人數更少。蘇軍火炮把他們壓制的喘不過氣來。 為了對付和攻克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德國鬼子調動了卡爾臼炮。這門炮發射540毫米迫擊炮彈,射程最遠可以達到一萬米左右,但它的發射速度也很慢:10分鐘才能打一發。德國鬼子的火炮本來都是用來對付法國人馬奇諾防線,結果沒派上用場。
  • 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粗大艦炮一分鐘射90發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主力戰列艦,重巡洋艦的「主角光環」似乎少很多,得到的關注也弱了許多,原本作為戰列艦的「配角」存在的巡洋艦在1940年代也有著許多不錯戰績,比如說德國的「歐根親王號」,其中有一型重巡洋艦,堪稱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
  • 二戰後法國首款大口逕自行火炮,需要乘員下車作戰的F3自行火炮
    AMX-13輕型坦克最初的自行火炮為安裝一門105毫米榴彈炮的AMX 105AM,雖然該型號使用了封閉式炮塔,頂部有自衛機槍,但是它最大的問題就是105毫米榴彈炮已經不符合時代,裝甲師需要更大口徑的自行火炮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毫米巨炮將一發重達7.1噸的炮彈送到了38千米——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相比之下,一戰的「大貝莎塔」420毫米攻城炮,僅能把一噸的炮彈射到13公裡;同時期的日軍大和號戰列艦的460毫米主炮的最遠射程也就39公裡。800毫米炮彈重量也是世界之最:穿甲彈7.1噸,高爆彈4.8噸;體積上,炮彈比人還高,裝填炮彈需要使用起重機。除了二戰後美蘇分別研發的「原子安妮」核大炮和2A3核大炮,沒有常規炮彈的威力能比得上古斯塔夫列車炮。
  • 拿破崙戰爭時期的火炮炮彈種類
    公元14世紀初,火炮正式進入了歐洲人的視野。其後,隨著科技、戰術、組織結構的不斷進步,炮兵在戰爭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到18世紀末,人們已經不再將火炮視為唯有君王才能夠負擔的玩物。美國歷史學家約翰·埃爾廷甚至戲言:「昔日的君王將火炮視為愛好,拿破崙則是以廢立君王為嗜好的炮手。」
  • 陸上420毫米巨炮:炮彈820公斤能飛1分鐘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二戰時代的坦克裝甲突擊,飛機漫天轟炸,一戰時代的重火力還是以火炮為主,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擴大火炮口徑,製造能夠投射巨大彈丸的陸上巨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