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粗大艦炮一分鐘射90發

2020-12-17 騰訊網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主力戰列艦,重巡洋艦的「主角光環」似乎少很多,得到的關注也弱了許多,原本作為戰列艦的「配角」存在的巡洋艦在1940年代也有著許多不錯戰績,比如說德國的「歐根親王號」,其中有一型重巡洋艦,堪稱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

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粗大艦炮一分鐘射90發

一般認為重巡洋艦的艦炮口徑上限為8英寸(即203毫米),美國海軍德梅因級重巡洋艦便是這一型戰艦中的最強者,該級戰艦滿載排水量達2萬1268噸,裝甲總重為2189噸,艦長219米,擁有3座三聯裝主炮塔,單個炮塔重達451噸,火炮口徑為203毫米,最大射程達到27.25公裡。

德梅因級最強的優勢在於優秀的火炮火力:其裝備的MK16型55倍口徑203毫米艦炮,是同時代性能最強的203毫米艦炮,每分鐘的射速達到了10發,相當於艦炮齊射火力密度達到一分鐘射90發。

德梅因級裝甲總重為2189噸,防護重量佔據標準排水量的12.6%,水線主裝甲帶最厚處為152毫米,甲板裝甲厚89毫米,司令塔裝甲最厚處為165毫米。

火力最強的秘訣:裝彈機與定裝彈

1、這是美國海軍第一種採用自動裝彈機的艦炮,擁有極強的自動化優勢,不僅火炮俯仰和旋轉都是電力驅動,還可以在任意角度裝彈。

2、其炮彈優勢,相比傳統的分裝彈,德梅因級艦炮採用的是定裝彈,配合全自動裝彈機,自動裝填速度大幅提升,射速得到飛躍式的提升。

傳統分裝彈的優勢在於控制威力與射程,不過這樣的缺點在於射速有限,傳統203毫米艦炮,如美國海軍的MK9型射速只有3-4發每分鐘。

生不逢時的火炮重巡洋艦

二戰後迅速崛起的飛彈技術,讓火炮戰艦變得像「中世紀的冷兵器勇士」,在射程、威力、精準度全面佔據的反艦飛彈面前,威力驚人的粗大艦炮,已經變得「羸弱」。

1948年才服役的德梅因級重巡洋艦,錯過了火炮戰艦最後的輝煌時代,擁有同級別大型戰艦中最優秀的艦炮性能,卻已經沒有了與對方戰艦對決並「一展身手」的機會。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最後的火炮巡洋艦

相比較於美俄英法等傳統強國,早早的將火炮戰列艦和火炮巡洋艦淘汰,其實世界上還有不少國家仍有火炮戰艦服役,2017年9月26日,秘魯格勞海軍上將號巡洋艦退役,這次退役標誌著火炮巡洋艦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建造於1939年的格勞海軍上將號,原本是荷蘭戰艦,滿載排水量為1萬2165噸,應有4座雙聯裝152毫米艦炮,還曾改裝增加了Mk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不過以火炮為主要武器的戰艦,尤其是服役了數十年後,終究還是退役了。

相關焦點

  • 高顏值大型巡洋艦:305毫米艦炮,同時代的數據王者
    【話說軍世】在火炮系列戰艦的排位中,戰列艦是第一位的,隨後是戰列巡洋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等,雖說巡洋艦的排位不低,但是相比較而言,顯然專注於幹「髒活累活」的巡洋艦,比如說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顯然名氣一直都在「團戰MVP」:戰列艦的陰影之下。
  • 1分鐘投12噸彈藥,火力堪比戰列艦,最強艦炮巡洋艦「得梅因」級
    事後,美國海軍認為,美國海軍的巡洋艦之所以不能夠壓制日本的巡洋艦,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巡洋艦所裝備的203毫米艦炮射速實在是太低。因此,研製一款射速更高的巡洋艦成為了美國海軍當時需求。MK16型艦炮堪稱當時性能最強的203毫米艦炮,和此前美國海軍裝備的MK9型203毫米艦炮每分鐘只有3-4發的射速相比,MK16艦炮每分鐘的射速達到了10發。
  • 二戰蘇聯基洛夫巡洋艦的大刀,海軍假日時,特殊的180口徑艦炮
    而在20世紀30年代,正當其他國家都在處於海軍假日時期,巡洋艦火炮口徑被限制在了8英寸和6英寸,但蘇聯特立獨行的搞出了一款180毫米口徑的艦炮,並安裝在26型「基洛夫級」巡洋艦身上,而在這款火炮上面就已經體現了法系火炮長身管大裝藥的風格。
  • 火力狂魔:280毫米艦炮重巡洋艦,「我要打三個」
    【話說軍世】在火炮戰艦時代,艦炮口徑是不同級別戰艦的重要區分標準,重巡洋艦的艦炮口徑上限為203毫米,當然到1936年12月31日後,這個標準就只能作為參考了,因為其限制條件《華盛頓海軍條約》失效了,不過實際上早就有戰艦打破了這一約定。
  • 微信濃厚的傳奇色彩,蘇聯戰後第一型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
    B-38型艦炮是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原計劃作為恰巴耶夫級巡洋艦的主炮和新式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副炮,但研製工作被戰爭打斷,直到1940年才製造出第一門樣炮,到1949年才正式裝備。B-38型有雙聯裝和三聯裝兩種炮塔,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裝備的是MK-5比斯型三聯裝炮塔。1-3號炮塔重250噸,4號炮塔重243噸。火炮俯仰射界-5度至+45度,最大俯仰速度為13度/秒。
  • 蘇聯這款152艦炮,最大射程可達31公裡,可與重巡進行遠距離炮戰
    說到蘇聯艦炮你的第一印象是誰呢?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上那麼射速達90分/分的AK130艦炮?還是蘇聯賣給中國的鞍山級的B-13型130毫米艦炮?但蘇聯有這麼一款艦炮非常特殊,它的射程非常遠,最遠達31.5公裡。
  • 二戰最強的6吋炮,同樣敢於重巡對炮,被選為大和號戰列艦的副炮
    前面介紹了蘇聯的152毫米艦炮,但毛子的船都是戰後才建造的,所以二戰最強的6英寸其實是日本三年式60倍徑的155毫米艦炮。前面說了,衡量火炮性能參數通常是看火炮的身管倍徑,也就是火炮的炮管長度,第二就是看火炮的發射裝藥的多少。
  • A-190系列100mm艦炮,俄羅斯海軍水面戰艦新寵,射速達80發/分!
    當前俄羅斯水面艦艇主炮主要包括130mm、100mm、76mm三種口徑,其中,130mm主要裝備於5000噸以上艦艇,76mm則主要裝備於2000噸以下輕型護衛艦以及飛彈艇等,100mm則比較靈活,上至24000噸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僅1艘裝備)、下至600噸的「暴徒」輕型護衛艦都有裝備。最新的A-190系列100mm艦炮將會逐步取代笨重的AK-100,成為俄海軍水面艦艇的首選。
  • 出道即巔峰:305毫米艦炮戰列巡洋艦,輕鬆擊沉著名裝甲巡洋艦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戰列艦和巡洋艦,在任務選擇上有些「偏科」的戰列巡洋艦,誕生較晚,起步於無畏艦時代,不過,在非主力艦海戰的情況下,戰列巡洋艦基本就代表著火炮戰艦的最強戰力,在誕生之後不久,戰列巡洋艦就通過一次激烈的海戰,將自己的戰績推上了巔峰。
  •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1927年法國開始建造絮庫夫號潛艇,雖然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附加限制,要求籤約國大型潛艇標準排水量不超過2800噸,艦炮口徑不超過150毫米,不過法國還是堅持將該艇保留了下來,不過該級艇只建造了這一艘,也就是絮庫夫號。
  • 用小火炮做偽裝,說是艘輕巡洋艦,實際卻是重巡洋艦的最上級
    而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也並非是依靠噸位計算,而是依靠裝備的主炮來計算的,主炮不超過6.1英寸就是輕巡洋艦,超過了就是重巡洋艦。換句話說,只要建造一艘噸位、防護、尺寸等符合重巡洋艦的戰艦,但卻裝備不超過6.1英寸主炮的戰艦,那麼就依舊是輕巡洋艦。於是日本開始對自己的輕巡洋艦進行更換,但實際上建造的卻是重巡洋艦。
  • 敦刻爾克級的330艦炮,數據性能優越,可比肩德國俾斯麥380艦炮
    敦刻爾克級選用的M1931式50倍徑330毫米在火炮數據性能上有著不錯數據,甚至堪比英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使用的MK-VII型356毫米的艦炮的數據。而相比之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使用的MK-VII型356毫米的艦炮使用153.4公斤的發射藥發射721公斤的穿甲彈時,炮口初速也只有732m/s,在18.3公裡的距離上穿甲深度也只有285毫米。而美國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使用的50倍徑305MK-8型同樣在18.3公裡的距離上火炮穿深則有323毫米。可見該款艦炮是屬於走高速輕彈的路線。
  • 二戰驅逐艦炮驅的典型代表,德國Z系列驅逐艦,從艦炮回顧德系驅逐的...
    而作為一戰死對頭,德國海軍在建造驅逐的時候也本著要超越法國的決心,既然法國的驅逐艦上138口徑的艦炮,為了超越法國德國決定上150口徑的艦炮。所以二戰中火力最強的驅逐艦就是德國裝有150口徑的驅逐艦,這也是遊戲中德系驅逐是典型炮驅的原因。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艦炮當道的時代,在除去航空母艦以外的海軍水面艦艇戰鬥力排行中,戰列艦作為主力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把交椅」,面對戰列艦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不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防護,都更高一籌,在二戰中,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曾經「以大欺小」,僅用了3分鐘,就用主炮擊沉了義大利2艘重巡洋艦
  • 二戰英國航母保留381毫米艦炮,還會被德國戰巡擊沉麼?
    【話說軍世】80年前的挪威近海,英國光榮號航空母艦被德國戰列巡洋艦擊沉,成為唯一一艘被戰列巡洋艦擊沉的正規航母,其實早期航母上都保留有大口徑艦炮,如果光榮號仍然保留有其15英寸艦炮,還會被沙恩霍斯特號擊沉麼?
  • 英美日都有研發18英寸炮,卻只有日本使用,大和號戰列艦的460艦炮最強
    這款火炮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威力最強的火炮,但這款火炮僅僅生產了三門,並裝備在克萊蒙梭級潛水重炮艦沃爾夫將軍號和克萊夫勳爵號上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結果被擊穿重創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面對著北洋艦隊的旗艦,1885年服役的定遠號戰列艦(也稱為一等裝甲艦、一等鐵甲艦),以及鎮遠號,兩艦各有4門305毫米主炮,水線上裝甲厚達355毫米,水線下裝甲也有305毫米厚。
  • 二戰航母上有沒有火炮,看看這組老照片:航母上也有很多攻擊火炮
    【圖為美國「列剋星敦」號航母上的火炮】美國的列剋星號航空母艦是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的一號艦。列剋星敦號原本不是航空母艦,而是一艘巡洋艦。直到1922年,列剋星號被改裝成重型航母。列剋星敦號標準排水量38746噸,人員編制則有2122人(包括飛行員),機庫能容納91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