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80年前的挪威近海,英國光榮號航空母艦被德國戰列巡洋艦擊沉,成為唯一一艘被戰列巡洋艦擊沉的正規航母,其實早期航母上都保留有大口徑艦炮,如果光榮號仍然保留有其15英寸艦炮,還會被沙恩霍斯特號擊沉麼?
數據對比:火力「強」、防護弱於德國戰巡
英國航母是航母發展變革的重要引領者,其在競技神號航母時就取消了大口徑艦炮的配置,而美日早期航母則都保留有200毫米艦炮用於防禦,1940年被擊沉的光榮號航母是由勇輕型戰列巡洋艦改裝而來的。
光榮號航母水線處主裝甲厚約76毫米,甲板厚約52毫米,擁有16門120毫米艦炮,原本擁有的雙聯裝15英寸(381毫米)主炮塔被撤下,後來被安裝到了「前衛」號戰列艦上,如果這些艦炮保留一些的話,在火力上,是完全壓制兩艘德國戰列巡洋艦的。
德國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大家都很了解,9門283毫米主炮,最大射程為42.5公裡,炮彈重330公斤,主舷側裝甲最厚處為320毫米一直延伸到水線下1米處。
後來安裝到前衛號上的英國381毫米艦炮,可以在19.84公裡距離上機場450毫米裝甲,在29.72公裡的距離還能擊穿穿200毫米裝甲,火力完全強於德國戰列巡洋艦,雖然最大射程只有33公裡多,而且在防禦上也要弱許多倍,但是雙方仍有互相擊穿的機會。
超低概率:光榮號被擊沉完全屬於運氣差
沙恩霍斯特號在26公裡外開始對「光榮」號發射了第一次齊射,這樣的交戰距離,實際上,光榮號若保有381毫米艦炮,還是有直接還擊的機會的,而德國戰列艦也將不敢過於靠近,就看誰的運氣更好一些了。
在德國戰列巡洋艦第一次齊射後5分鐘,光榮號就被第三次齊射擊中甲板,這是德國戰艦射術精準的體現,畢竟胡德號戰巡也是被俾斯麥號主炮第三次齊射就命中了,第五次齊射擊沉,而光榮號同樣被第三次齊射擊中,完全屬於運氣差。
而光榮號航母原本處於「安全航線」上,因此戒備極低,既沒有飛機巡邏偵查,甚至連警戒的士兵都沒有,僅帶著2艘驅逐艦的它,卻遇到了德國最強的戰列巡洋艦「雙人組」,這樣的超低概率,註定了其成為唯一一艘被戰列巡洋艦擊沉的正規航母。
大口徑艦炮意義不大:航母性能反受其累
就現實意義上來說,航母艦載機在發揮出威力之後,航母上的大口徑艦炮其實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其對等對手是艦載機空襲,其主要防禦手段也是防空,而常規情況中,美英航母艦隊都會有戰列艦同行,本身裝甲薄弱的航母並不負責直接炮戰,大口徑艦炮火力輸出是戰列艦的主要任務。
尤其是早期的航空母艦噸位大多相對小一些,光榮號的滿載排水量不過2萬2690噸,原本載機數量就有限(載機不過20餘架),美國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拆除的4座雙聯裝16英寸(406毫米)主炮、裝甲、彈藥庫等,一共使排水量減低了8500噸,這對於當時航母來說「減負」效果相當好。
如果光榮號航母保留15英寸(381毫米)主炮,無疑會擠佔大量噸位,更會直接造成載機數量極少,失去原有空戰能力,加上本身裝甲防護薄弱,而實際大口徑炮戰能力一般,至於實際效果,可參考舊日本海軍航空戰列艦。
其他閱讀:
二戰航母上還有大炮麼?真實火力不輸重巡
二戰戰列艦和航母誰是「油老虎」?百公裡油耗是多少?
現代造航母為何這麼難?二戰日本20多艘航母其實就是鐵殼
強國中的最弱海軍:二戰蘇聯海軍
二戰德國戰列艦為何如此羸弱?只因前世種「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