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

2020-12-07 ALEX俊赫

【話說軍世】英國皇家海軍擁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即便在現代被諷刺為「沒落的海軍」,不過實際在現代多項海軍技術上,英國都是開創性的使用者,不過在歷史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成了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的海域。

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

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是英國海軍的成名之地,1805年10月21日,英國海軍與法西聯軍之間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再次開打,這一戰英國海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保證了此後100多年英國海上霸主地位的穩定。

不過在113年後的1918年11月9日,同樣在這片海域,英國皇家海軍「不列顛尼亞」號戰列艦被德國UB-50號潛艇僅用一顆魚雷就擊沉,它也成為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艘沉沒的戰列艦,同時德國潛艇當時使用的也是艇上的最後一顆魚雷。

而同樣巧合的是:不列顛尼亞正是英國的別稱,二戰中,德國為了避免帶有國家名稱含義的戰艦被擊沉,從而重創士氣,特意在1939年11月15日,將「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更名為呂佐夫號,而不列顛尼亞號戰列艦沉沒後,英國海軍的霸主地位自一戰後開始滑落,直至今日。

這一次戰列艦沉沒後不久,一戰結束,德國雖然公海艦隊全部沉沒,最終戰敗,卻也動搖了英國的霸主地位,一戰造成了英國經濟的逐漸衰落,影響了海軍的發展,而美國、日本等國的新興海軍開始不斷發展。

為維護海洋霸權:應運而生的戰列艦

不列顛尼亞號屬於為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該級艦共建造了8艘,服役於1905年-1921年,不列顛尼亞號是其7號艦,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建造前,英國正在面臨世界新興工業國家的挑戰,尤其是歐洲大陸上的對手們,比如說統一後的德國,曾經有過百年戰爭的法國,另外還有當時默默在攢錢的美國等等。

此時的英國需要發展更為強大的海軍,用以維持自己的海洋霸主的地位,更需要強大的艦隊來維繫和保護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因此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應運而生的戰列艦,而這一級戰列艦,也是日本「香取」級戰列艦的母型,當時日本的海軍戰艦不少都是買自英國,一直持續到金剛級戰列艦的首艦。

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1萬7200噸,裝有4門305毫米艦炮,4門234毫米艦炮,10門152毫米艦炮,14門76毫米艦炮,其舷側的裝甲防護最厚處為228毫米,看似數據不錯,但實際上該級戰列艦的一二級主炮無法同時使用。

同時,該級艦可操縱性較差,穩定性一般,續航力不高,雖然最高航速有19節,甚至很難做到在較長的時間內「跑直線」。

不過最終,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的設計理念推動了世界海軍戰列艦的發展,英國納爾遜級、法國丹東級和日本的薩摩級成為了新一代海上怪獸。

其他閱讀:

二戰德國戰列艦為何如此羸弱?只因前世種「惡果」

二戰英國航母保留381毫米艦炮,還會被德國戰巡擊沉麼?

驅逐艦or巡洋艦?最強戰艦055萬噸大驅身份被討論

一頭肥豬差點引發「戰爭」:150年前的荒唐衝突

老艦面對面:23歲23型護衛艦對峙34歲055巡洋艦

相關焦點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話說軍世】在航母成為海戰主角,改變海戰形式之前,戰列艦一直都是海上鋼鐵怪獸、海戰王者,戰列艦一般指的就是海軍中,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其價格昂或戰鬥力極強,是曾經的海戰核心,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戰列艦簡史。
  • 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前面把皇家海軍的戰巡分批次說了一遍,最後就剩下「海軍上將級」,該級別就只建造了一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德號」,這艘軍艦是爭議最大的一艘軍艦,網上對這艘軍艦的介紹也比較多、也較為全面,所以今天還是以個人視角為大家來解讀這款戰艦,同時也是英系戰巡的最後一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 英國國最新戰艦卻裝一戰時的老炮,皇家海軍最後的榮耀,卻只能淪為...
    前言:本期是介紹英系戰列艦的第七期,今天向大家介紹英系戰列艦的前衛號戰列艦,它是英國皇家海軍二戰後才服役的、也是皇家海軍服役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不過這艘戰列艦並沒有任何亮點,反倒是槽點滿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型戰列艦。
  • 它見證了英國戰列艦的最後輝煌,也見證了英國戰列艦的落幕
    其實「前衛」號一點也不前衛,儘管它主炮使用的mk17b型穿甲彈在當時是很厲害,但掩飾不了老舊15吋炮的尷尬;儘管它是英國最後一艘戰列艦,但掩蓋不了落日帝國最後的蒼涼。作為艦炮最早裝備了「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之後的「復仇」級、「前衛」號戰列艦,「聲望」級、「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厄瑞玻斯」級、「內伊元帥」級、「羅伯茨」級淺水重炮艦都安裝了這種火炮,可見15英寸Mk I艦炮在皇家海軍中的地位無可取代的。對於急需新型戰列艦的皇家海軍來說,斯坦利的設想非常具有吸引力。
  • 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沉了怎麼辦?封鎖消息防止德國人知道!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一支強大的戰列艦艦隊,那麼基本上你就可以橫行大海。這其中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無疑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寄予厚望的戰列艦,可也就是這級戰列艦給英國皇家海軍鬧了大笑話,不僅戰列艦觸雷後大量進水,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也紛紛逃之夭夭,以至於戰列艦最沉入大海。事後試圖隱瞞真相的舉動也徹底失敗,除了騙了自己人之外,一個德國人都沒騙到。
  • 一直被英國海軍視為驕傲 卻被一炮擊沉 終於引發英國圍殲俾斯麥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皇家海軍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艦艇總噸位達130萬噸,主要作戰艦艇包括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航空母艦6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183艘、潛艇57艘。
  • 德國海軍U-47潛艇:孤軍進入英國港口 擊沉皇家橡樹號戰列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德國海軍將潛艇作戰發揮得有聲有色,取得了令全世界關注的戰機。也引發了各國對潛艇這種新生的武器的戰術進行研究。而在德國海軍潛艇眾多的戰例當中,U-47潛艇深入英國帕斯卡灣擊沉英國皇家橡樹號戰列艦,絕對是值得仔細研究的一個景點戰例。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 二戰時期的強大義大利海軍艦隊但其戰列艦結局讓人唏噓
    說到義大利二戰時期是海軍,可謂是當時世界前六水準也是德軍歐洲作戰中唯一個擁有強大海軍力量的盟友,1943年以前說到西線戰區的海軍對抗,義大利海軍是唯一個可以跟英國打大規模決定性海戰的國家,義大利皇家海軍擁有7艘戰列艦、19 艘巡洋艦、123 艘驅逐艦,而義大利的七艘戰列艦,每一艘都具備有強大的戰力和噸位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下至海軍內部都一致認為,俾斯麥號戰列艦,是對英國皇家海軍最大的威脅,必將除掉而後快。 於是,英國海軍集合出動了以2航空母艦、5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為主力的42艘水面艦艇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參與圍殲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行動。 在大西洋上孤單的俾斯麥號,被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劍魚式艦載機發射的2條魚雷命中,擊毀了右舷的方向舵,喪失了控制能力的俾斯麥號,被英國海軍龐大的艦隊追上。
  • 別小看這條戰列艦,雖然很不起眼,她可曾是舊日本海軍的一代傳奇
    日俄戰爭時期,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旗艦三笠號是英國建造的戰列艦,因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的大獲全勝,三笠號也成為神話般的存在。遊戲中三笠就是這條不起眼的II級戰列艦三笠號是舊日本海軍敷島級戰列艦四號艦,以奈良縣的三笠山命名。1894年至1895年期間的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在沙皇俄國的壓力下被迫歸還遼東半島給中國。
  • 戰列艦中的「王者」:戰績最佳
    最終結果是,日本霧島號因為傷勢太重,最終自沉,2艘驅逐艦沉沒,2艘巡洋艦被擊傷,而這些都是華盛頓號自己完成的。在華盛頓號戰列艦在戰爭中共獲得了15枚戰鬥之星勳章,參與轟炸10座島嶼,甚至被空襲了53次,但是到戰爭結束依舊沒有一人戰鬥死亡。
  • 坎寧安上將的航母奇襲,英國皇家海軍如何用航母空襲塔蘭託軍港?
    這就是在1940年11月11日爆發於地中海的塔蘭託戰役,英國皇家空軍利用航空母艦空襲了義大利海軍的塔蘭託軍港,重創了義大利海軍的主力艦隊。 一、地中海上的爭鋒 自法國戰役在1940年6月落下帷幕,英國就陷入了非常不利的局面。英國遠徵軍狼狽不堪地逃回了英國本土,自身在歐洲的盟友也幾乎是損失殆盡。
  • [檔案資料] 英國皇家海軍的「歐根親王」號
    應該不會有很多人知道,一次大戰時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御錦親王」 (HMS Prince Eugene) 號近岸炮艦。
  • 70多年前,二戰巨艦「俾斯麥號」被英國艦隊圍殲,最後一張太意外
    文|華哥歷史觀 70多年前,二戰巨艦「俾斯麥號」被英國艦隊圍殲,最後一張太意外。 二戰的時候,歐洲各國的海軍已經發展的十分龐大,在歐洲的站場上 ,曾馳騁著一艘無與倫比「海上巨鯊」,也就是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很可惜,最後的結果俾斯麥號還是被生生擊沉了。
  • 這艏奇特的戰列艦,成為擊沉「俾斯麥」號的主要力量,一戰成名
    1921年,當以M3方案為基礎設計的N3戰列艦方案完成之時,五大海軍強國已經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了關於太平洋地區的國際秩序和海軍軍備問題的國際會議。海軍造艦局局長尼丁森·戴恩科特目光敏銳地預測到主力艦的排水量會被限制在35000噸以下,於是其要求造艦局以35000噸為上限研製新型戰列艦。
  • 日本海軍的執著,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
    在1937年(昭和12年),亦因倫敦裁軍條約到期而失去約束力,所以日本海軍評估英國與美國的等列強將會建造更新式的大型戰列艦。 而反觀日本海軍,原先為更新舊型的戰列艦的「八八艦隊計劃」中的加賀型戰列艦及紀伊型戰列艦,由於華盛頓裁軍條約不能順利建造。
  • 胡德號戰巡:被戰列艦炮火擊中沉沒,甲板裝甲難擋500磅航彈攻擊
    「胡德」號,改造以後成了一艘滿載排水量高達4.8萬餘噸的戰列巡洋艦,實際上已於二戰時期戰列艦的噸位和火力沒有什麼區別了,因此,可將其以視為一艘最大航速32節的戰列艦,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引以為豪的大型水面主力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