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2020-12-16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在航母成為海戰主角,改變海戰形式之前,戰列艦一直都是海上鋼鐵怪獸、海戰王者,戰列艦一般指的就是海軍中,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其價格昂或戰鬥力極強,是曾經的海戰核心,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戰列艦簡史。

戰列艦雛形期:風帆戰艦到鐵甲艦

工業革命是戰列艦進化的一個分水嶺,工業革命前,戰艦防護大多為木質,動力為風帆,而也正是這一時期,「戰列」這一名詞正是出現,當時的海軍戰術要求個分艦隊要將戰艦保持單獨的一線隊列,也就是著名的「戰列線」(英文為line of the battleship),出現在1652年到1654年的第一次英荷戰爭期間。

18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的工業革命,特別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後,戰艦開始使用更為強大的蒸汽機動力,尤其是炮彈也進化以後,相比較原來的鐵炮彈「互毆」(畫面可以參考電影《加勒比海盜》),擊中目標後能夠形成爆炸的爆破彈,讓木質船體,即便是曾經十分厚實堅韌的橡木船殼版(美國憲法號就是這樣的材質),也無法抵擋,因此裝甲艦(也翻譯為鐵甲艦)開始出現。

這時的人們將同時擁有金屬外殼、蒸汽動力、發射爆破彈的戰艦稱為「裝甲艦」,這樣的稱呼後來逐漸轉變,1890年前後時,裝甲艦很少再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戰鬥艦或裝甲巡洋艦。

1859年,第一艘全鐵殼結構法國「光榮」號戰列艦出現,其排水量達到5630噸,不過這艘軍艦還是在木質船殼外釘上了鐵甲,並不是純金屬船體,同時還保有風帆,混合航速為13節,後來裝備了8門239毫米火炮和6門190毫米火炮。

1860年建造的英國9137噸的勇士號也是類似,這兩艘軍艦一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兩艘「蒸汽裝甲艦」,直到1873年英國「蹂躪」號戰列艦的出現,才正式第一次實現了純蒸汽動力推進,風帆也就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戰列艦發展期:前無畏艦、無畏艦

1889年,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首艦「君權」號開始建造,前無畏艦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種設計排水量為1萬4150噸,雙聯主炮塔的布局為前後各一座,擁有4門343毫米主炮,10門6英寸(152.4毫米)副炮,舷側主裝甲帶最厚處達457毫米的戰艦,成為了前無畏艦的模板,整體設計思想成為後來各國效仿。

1900年,英國建造了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這是前無畏艦的一個「升級版本」,開始採用二級主炮,4門305毫米主炮搭配4門234毫米主炮,不過,這段時間的戰艦依舊是前無畏艦時代範疇。

直到1906年英國「無畏」號戰列艦下水,宣告了前無畏艦時代的結束,無畏艦時代的開始,無畏號滿載排水量達2萬1840噸,航速達到了21節,擁有5座雙聯裝12英寸(304.8毫米)主炮炮塔。是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戰列艦。

相比前無畏艦,無畏號只裝備了10門12英寸主炮,保證了遠程火力輸出時的統一,而放棄了前無畏艦時代中等口徑的火炮的設計,因為擠佔了大口徑主炮空間的中口徑火炮,會讓戰艦遠程射擊時火力下降許多。

作為一艘劃時代的戰艦,無畏號的機動性和火力都有了質的飛躍,無畏號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列艦,「無畏」號不僅成為了現代戰列艦的代名詞,自此,世界各國都開始了「無畏艦」的建造,據統計全世界共有150艘之多,無畏號之後戰列艦開始了現代化的發展階段。

戰列艦輝煌期:橫行海洋的鋼鐵怪獸

1906年後,世界發展戰列艦開始進入了快車道,戰艦技術日新月異,很少有戰艦可以保持長時間的技術領先,這一時期戰列艦比較明顯的變化有動力上的進步、火炮射程上的進步,外形上就逐漸高聳的艦橋。

21節的航速早已不能滿足人們對於戰列艦的要求,於是更快、更強、更高的戰列艦開出現,在海軍假日之前,戰列艦的航速逐漸達到了25節,主炮口徑也超過了400毫米,而為了配合更遠的艦炮射程,戰列艦的艦橋開始逐漸升高,形成現代戰列艦的艦橋結構,為了更好的觀測遠程射擊彈著點,水上飛機也開始成為戰列艦「標配」。

在度過了海軍假日之後,1936年12月31日,《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作廢,世界各國重新開始了給為強大的戰列艦,也就是二戰中我們常常聽到名字的那些鋼鐵巨獸們。

英國建造了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美國海軍建造了依阿華級戰列艦等,義大利海軍建造了維內託級戰列艦,法國海軍建造了黎塞留級戰列艦,德國海軍建造了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而日本則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

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戰列艦與新生代的航母處於同一時代,二戰中這些戰列艦極少取得對戰的機會,並最終帶著最後的輝煌退出了歷史舞臺。

其他閱讀:

二戰德國戰列艦為何如此羸弱?只因前世種「惡果」

驅逐艦or巡洋艦?最強戰艦055萬噸大驅身份被討論

44艘戰列艦海上決戰:英軍大敗,依舊海權不衰

諷刺: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

超級戰列艦大口徑巨炮有多粗?整個人都能塞進去

相關焦點

  • 被坑的希臘人:無畏艦時代的萊姆諾斯號和基爾基斯號前無畏艦
    被坑的希臘人:無畏艦時代的萊姆諾斯號和基爾基斯號前無畏艦(1914-1941)萊姆諾斯號前無畏艦前文介紹過希臘的鐵甲艦、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這篇文章繼續介紹希臘海軍的戰艦。戰爭結束後,奧斯曼帝國不甘心丟失愛琴海的制海權,決心向英國購買2.2萬噸級的無畏艦,命名為雷沙迪耶號,希臘海軍不得不跟進,向德國購買薩拉米斯號無畏艦,和土耳其展開一場比較小的海軍競賽。財力雄厚的奧斯曼帝國在1913年12月向英國購買為巴西建造的七炮塔的阿金庫爾號戰列艦,財力緊張的希臘海軍為應對奧斯曼帝國,只好再次尋購戰艦。
  • 戰列艦發展史二:前無畏艦時代!
    「定遠」艦的305毫米艦炮發射時需要先通過人力將炮彈從彈倉吊到炮塔,然後根據目標距離選取合適的發射藥包,最後進行發射,這一整套流程下來最少需要5分鐘左右。為了彌補主炮射速太慢的缺點多國海軍在19世紀90年代起開始為艦艇大量配備口徑較小的速射炮,大口徑主炮+小口徑速射炮成為了前無畏艦的重要特徵。
  • 前無畏艦有哪些技術突破?為何能欺負一眾鐵甲艦
    19世紀是軍艦技術大發展的時代,在世紀初期水兵們還在費力地拽著繩索駕馭風帆戰艦,到中期就已經開始擺脫風力的束縛,中後期鐵甲艦馳騁於大海,如此神速的技術進步還不夠,在1890年,海軍進入前無畏艦時代,新式艦艇對鐵甲艦形成完全碾壓的性能優勢,那麼前無畏艦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 英國戰列艦:從前無畏艦時代到超無畏艦時代—覽表
    前無畏艦時代(1892-1906) 「君權」級[Royal Sovereign class] class] 「鄧肯」級[Duncan class] 「敏捷」級[Swiftsure class] 「英王愛德華七世」級[King Edward VII class] 「納爾遜勳爵」級[Lord Nelson class] 無畏艦時代
  • 以「無畏」之名,引領時代的偉大戰艦——「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是第1艘裝備單一口徑主炮的戰列艦。她的出現誘發了一場波及全球的海軍軍備競賽,延宕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作為一種極具革命性的新型戰艦,無畏艦的概念一經確立,其後續艦的建造工作便全面鋪開,並以每年3到4艘的速度陸續下水。
  • 一個時代的來臨,英國「無畏」級戰列艦
    對馬海戰正在如火如荼,日本的英式前無畏艦對陣俄國海軍的偏法式戰列艦,以逸待勞的日本戰艦擊潰了遠道而來的俄國戰艦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勝利,此時遠隔千裡的英國人也正在注視著這場戰鬥。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英國海軍決定同時建造費舍爾提出的新艦,這就是具有跨時代革命性意義的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並且建造的稍晚,下水卻早於納爾遜勳爵級的兩艘艦,這一下就使得納爾遜勳爵級還沒有服役就變得過時了。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無畏艦)
    本文是德國戰列艦系列的第二篇:關於德國無畏艦建造情況一覽。前一篇為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全文共2707字,配圖8張,閱讀用時約6分鐘。1906年英國下水第一艘無畏艦後,德國也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艦,採用全裝重型火炮,在一戰前先後建成無畏艦拿騷級4艘,赫爾戈蘭級4艘,愷撒級5艘,國王級4艘。
  • 英國血統的日本帝國海軍前無畏艦——「敷島」號
    「敷島」級是英國為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前無畏艦,該級艦脫胎於英國「君權」級戰列艦,共建造2艘,即「敷島」號與「初瀨」號。「敷島」號與「初瀨」號是日本帝國海軍首批現代化戰列艦,其中「敷島」一詞是日本國的舊稱,意即「綿延不絕的島群」,「初瀨」則指「蓬勃上湧的早潮」。日本早在1875年便向英國船廠訂造了「扶桑」號鐵甲艦與2艘輕型裝甲巡洋艦,以此為起點,日本海軍開始一步步向現代化邁進。
  • 戰列艦305毫米主炮不如副炮射程遠:法國第一代無畏艦
    法國第一代無畏艦:「偏科」理念拖後腿,落後的追趕者在前無畏艦時代,法國建造了最強大的丹東級戰列艦,這也是法國最後一級前無畏艦,不過在1905年英國開啟無畏艦時代後,法國海軍當時卻在未來戰艦發展道路上選擇了「偏科」理念:強調魚雷艇與巡洋艦作戰,這也導致了在海軍戰列艦由前無畏艦向無畏艦快速發展的時代中落後了
  • 戰列艦380毫米艦炮遠射:穿甲能力有多強?鋼板如紙片
    【話說軍世】集防護、火力與機動於一身的戰列艦堪稱海中怪獸,而其標誌性的就是其巨大的炮塔和粗壯的艦炮,到二戰時代,主流戰列艦的主炮口徑都超過了380毫米,大和號更是達到了460毫米,那麼他們的穿甲能力如何呢?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話說軍世】二戰中,英法美日等國都擁有艦齡非常老的戰列艦,其中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以及日本金剛級戰列艦都是一戰前就開始建造的,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堪稱「爺爺」級戰艦。在這次戰列艦對決中,霧島號命中美軍南達科他號戰列艦的兩發主炮彈,與其他日本巨艦一起重創了該艦,不過,霧島號的好運也就此到頭了,為了準確炮擊而打開探照燈的霧島號,同時也打開了自己的沉沒之路。
  • 女王陛下的軍艦: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風靡世界的大艦巨炮時代
    從風帆時代開始一直到進入蒸汽動力時代,英國人的造艦水平是世界執牛耳者,法國人儘管水平也是世界領先,但總是在追趕英國的路上;到了19世紀末,新的火炮使用理念出現了,催生了新的海戰理論,連帶形成新的造艦概念,但保守的約翰牛還是堅持了一下,建造了前無畏時代的傑作「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不過,他們的海軍元帥、第一海軍大臣費舍爾敏銳的察覺出時代的變化,在開建「納爾遜勳爵」
  • 日爾曼無畏艦的先行者——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1906年2月10日,英國樸斯茅斯海軍造船廠,一個巨大的船體下水,它就是英國在吸取了對馬海戰與美國提出的「全裝重型火炮」的經驗後,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 德意志海軍無畏艦的鼻祖——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1906年2月10日,英國樸斯茅斯海軍造船廠,一個巨大的船體下水,它就是英國在吸取了對馬海戰與美國提出的"全裝重型火炮"的經驗後,建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 「講數據」:納爾遜級戰列艦406主炮尚能戰,卻不能穩贏
    「老衲尚能戰」:406毫米主炮的二戰洗禮相比較來說,納爾遜級戰列艦最為標誌性的外觀特徵就是:三座主炮塔前置。1927年就開始服役的兩艘戰艦也帶有當時的時代特徵,並陪伴英國皇家海軍一路在二戰中與德國鏖戰,並看到了勝利的終點。
  • 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戰列艦炮塔發展歷程(上)!
    由於這種新型炮臺是約翰埃裡克森設計的,所以後來人們便將這種炮臺成為「埃裡克森」式炮臺,「埃裡克森」式炮臺是現代戰列艦炮塔的雛形。工業的發展給炮臺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潛力,1874年英國開工建造的「英弗萊息白」級鐵甲艦在艦體中部對角安裝了2門406毫米雙聯裝艦炮。採用前裝模式的艦炮在裝彈時需要將炮管壓低再利用液壓裝置進行裝填。
  • 逐鹿全球角逐四海,舷側對敵設計,吹響戰列艦復興號角的君權
    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國通過大量的軍棋推演以及大規模的海軍軍事演習證明了鐵甲艦思路確實是落後於時代的,但是紙上談兵終究只是紙上談兵,戰爭瞬息萬變,誰敢說鐵甲艦它就真的落後於時代了?在利薩海戰爆發之前,誰又敢說撞角設計是符合時代需求的設計!但是在利薩海戰當中,義大利號鐵甲艦確實是被撞沉的。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只好先把海戰放一放,回過頭來先寫「俄裡翁級戰列艦」,也叫「獵戶座」級戰列艦,前者是音譯,後者是意譯。可見這一級戰列艦是一款非常重要的軍艦,你要是不了解,就不能理解一戰時最大規模海戰為什麼要打、為什麼這樣打、為什麼打出「囚徒把獄卒打得鼻青臉腫,但仍衝不出牢籠"這麼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