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最新戰艦卻裝一戰時的老炮,皇家海軍最後的榮耀,卻只能淪為...

2020-12-10 騰訊網

前言:本期是介紹英系戰列艦的第七期,今天向大家介紹英系戰列艦的前衛號戰列艦,它是英國皇家海軍二戰後才服役的、也是皇家海軍服役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不過這艘戰列艦並沒有任何亮點,反倒是槽點滿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型戰列艦。

平常很多人都說德系戰列艦浪費噸位,特別是俾斯麥級戰列艦,滿載5萬噸的排水量居然只扛380毫米口徑的艦炮。但其實如果按這個標準來看的話,最浪費噸位的還不是德系戰列艦,英國的前衛級戰列艦的噸位浪費比俾斯麥級還嚴重,滿載排水量5.22萬噸的排水量也是扛381毫米口徑的艦炮,而且主裝甲也僅僅比俾斯麥號厚10毫米而已,不過其裝甲布置的面積要大於俾斯麥。所以從這兩者的數據來看,它兩的數據其實還是很像的,但是由於它的主炮是那一戰時期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42倍徑的MK-1型15英寸艦炮,所以在火炮的性能數據其實是要差與俾斯麥的,前衛級感覺更像是把艦體放大的伊莉莎白女王級,但戰力並沒有太大的提升。

前衛級其實算是英國的應急產品,且由於各種原因就只建造了一艘,於1941年10月開始開工建造,但是由於戰爭的原因工期不得不間間斷段的延誤,而到了1943年更為先進的「獅級」戰列艦都被停工了,為何這款軍艦卻能活到最後?因為它就是個皇家海軍的一個艦艇製造的折中方案,由於在設計之初它就是使用伊莉莎白女王級儲備的MK-1型42倍徑15英寸(381毫米)艦炮,只是重新設計個艦體和重新布置動力系統就可以了,由於都是用現有的材料去拼接,所以資源消耗比較小且建造周期比重新研發製造一款新戰艦的周期要短得多,所以連邱吉爾都對這個設計稱讚有加,所以不用研發新主炮的前衛級就這樣活了下來而逃過了被拆解命運。

新戰艦戴「老奶奶的假牙套」

要說這英國著名的祖傳武器,那麼15英寸艦炮肯定成為首選,這款最早誕生於1912年的火炮,從1915年開始服役至1959年退役,在皇家海軍中的服役時間長達44年,一共在伊莉莎白女王級、復仇級、前衛級戰列艦,聲望級、海軍上將級(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勇敢級大型巡洋艦上以及3個級別的淺水重炮艦上裝備過,而經過多次改進到前衛號這裡時最大射程已經達到了34.6公裡。而前衛號戰列艦上的主炮那也是東拼西湊出來的,其中1、2號的炮塔是來自於「勇敢級大型巡洋艦」的2號艦光榮號(就是後面改成航母被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擊沉的那個),3、4號炮塔是來自於「勇敢級大型巡洋艦」首艦勇敢號,而艦上的8門15英寸火炮分別來自於根伊莉莎白女王號(2根)、拉米伊號(2根)、厭戰號(1根)、君權號(1根)、決心號(1根),暗界號(1根),就這樣東拼西湊就把前衛號的火力解決了,這艘看似新銳的戰列艦居然使用一戰時期的老炮,不得不說很是滑稽。

方形艦尾別出心裁,適航能力大幅度提升

而動力系統沿用獅級戰列艦的設計,8座燃油鍋爐分4組放在4個鍋爐艙內,4臺帕森斯單級齒輪減速蒸汽輪機,輪機艙和鍋爐艙兩輛並排交錯分布,發動機的最高輸出13萬馬力,設計航速能跑到30節,但在1946年7月的海試當中最大功率達到了13.6萬馬力,最高航速達到了31.57節,載油量為5400噸,在15節的航速下能跑8250海裡,這可比前面的那些戰列艦優秀多了。其艦艇設計也是在KGV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不過針對KGV在大西洋惡劣的海況下,甲板很容易上浪並灌入炮塔內的問題,前衛就將艦首抬高以增加抑浪能力,並且在1號炮塔前部增加擋浪板來解決炮塔進水的問題。而且首次採用了方形艦尾,除了利於高航速航行外還有著極佳的適航能力,這一點在1947年和美海軍的一次演習當中就可以看出它的設計優點,前衛和衣阿華進行聯合軍演,但大西洋的海況比較惡劣,長寬比比較小的的衣阿華在太平洋還能四平八穩,但到了大西洋,海浪的橫擺讓艦上的火控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主炮無法瞄準射擊,而相比之下前衛在高海況下還能正常射擊,這就說明它優良的適航能力。

淪為皇家郵輪,內部裝飾豪華

至於裝甲嘛厚度為330毫米,長140米,高7.3米,簡直就是一個大的裝甲盒子,並且吸取了威爾斯親王號的沉沒的經驗教訓,採用了三層縱向水密隔艙結構,隔倉外部有40毫米厚的防雷裝甲板,並且加大中間一層的油箱容積,充滿水和油的艙室在遭受魚雷攻擊時可以更好的吸收衝擊波,和前面的戰列艦的設計標準一樣都是可以承受450公斤TNT在水下爆炸帶來的衝擊。但是由於在戰後才服役,這些厚甲已經沒有檢驗的機會,在建成之後的3個月,前衛號要作為英國王室的御用艦艇出訪南非,所以就對軍艦內部進行了全面的改裝,不僅增設了國王和王室成員用的套間,而且戰艦中部的兩層甲板被打通,改成一個有5米高的豪華客廳,內部的裝潢盡顯皇室的奢華。前衛作為英國皇室的御用軍艦,出訪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阿爾及利亞、法國、義大利、賽普勒斯、利比亞、黎巴嫩、埃及、希臘、挪威、瑞典13個國家,最終在1959年10月宣布退役,最終賣給一家鋼鐵廠回爐煉鋼,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結語

但是作為一艘滿載排水量5.2萬多噸的戰列艦不僅安裝了低於其他國家主力戰艦口徑的火炮,而且還是一戰時期的存貨,對於崇尚進攻的皇家海軍來說這無疑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也被戲稱為「在最新的戰列艦上裝了老奶奶的假牙」。和二戰時期美國、日本建造的最新型戰列艦相比是最落後的,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英國的輝煌不再,兩次世界大戰耗盡了大英帝國百年積攢的精力,二戰結束後英國由於戰爭的破壞,經濟衰退發展緩慢、戰爭的欠款等讓它無力再維持一支龐大的戰列艦編隊,前衛號戰列的退役也宣告了大英帝國的正式衰落,見證了日不落帝國最後的餘暉,從此皇家海軍的輝煌不再。

相關焦點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自英國準備建造無畏號戰列艦時,戰列艦開始準備跨代進入無畏艦時代,到一戰結束時,總計共建造完成戰巡12艘。
  • 諷刺: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
    【話說軍世】英國皇家海軍擁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即便在現代被諷刺為「沒落的海軍」,不過實際在現代多項海軍技術上,英國都是開創性的使用者,不過在歷史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成了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的海域。
  • 為什麼說英國皇家海軍沒落了!
    首先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僅次美國海軍的海上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時可以說是歐洲最強大的海軍,二戰時的英國海軍總噸位約130萬噸,你次於美國的143萬噸,當時到英國皇家海軍作戰經驗非常豐富,擁有四大艦隊,擁有戰略巡洋艦20於艘,航空母艦數十艘,另外還擁有龐大的商船隊
  • 戰艦世界:一炮幹沉皇家海軍胡德,玩家:奧利給幹就完了
    眾所周知,德系艦艇的遊戲特色便是強力的副炮,艦長技能加滿,副炮配件再裝齊後11.3km的高精度副炮射程內主炮都只是副武器。比如沙恩霍斯特號聯合格奈森瑙號擊沉英國皇家海軍光榮號航母,世界上唯一一例戰列艦擊沉航母的戰役,卑斯麥一發入魂擊沉皇家海軍旗艦胡德號等諸如此類。今天聯盟君就來帶大家了解下納粹海軍最強的戰艦卑斯麥級二艦。
  • 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前面把皇家海軍的戰巡分批次說了一遍,最後就剩下「海軍上將級」,該級別就只建造了一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德號」,這艘軍艦是爭議最大的一艘軍艦,網上對這艘軍艦的介紹也比較多、也較為全面,所以今天還是以個人視角為大家來解讀這款戰艦,同時也是英系戰巡的最後一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 英國皇家海軍最詭異的戰艦艦名,命名者被「詛咒」沒兒子!
    相比美國、德國、日本等國海軍,傳統最深厚的英國皇家海軍對於主力艦的命名反而顯得有些隨意,感覺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循,命名方式非常多樣,近代以來英國海軍命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國王尊號或皇室爵位命名,比如「英王喬治五世」、「伊莉莎白女王」、「威爾斯親王」等;2、以著名將領,尤其是海軍將領命名,比如「納爾遜」、「胡德」等;3、
  • 最後的戰巡!英國老艦1挑2,打跑德軍新銳戰艦,希特勒大呼丟臉
    不過,就是這樣兩艘當年最新銳的戰艦,曾經見到一艘英國老式戰列巡洋艦「聲望」號時,卻不敢強力打擊敵人,而是夾著尾巴逃跑了!怪不得希特勒對於德國水面艦艇部隊的大型戰艦非常鄙夷,認為是佔用了大量戰爭資源,卻不能夠獲得相應戰果!
  • 英國有皇家空軍、海軍,為什麼沒有皇家陸軍?
    不過歐洲一些國家的軍隊卻不是這樣,他們往往給部隊冠以「皇家」的稱號,例如著名的英國皇家空軍、皇家海軍,他們的下屬部隊也榮幸的得到皇家稱號,例如皇家海軍師;不過奇怪的是,英國作為一個老牌大國,在他的部隊中卻沒有皇家陸軍,這是為什麼呢?什麼樣的部隊有資格冠以皇家?
  • 英國皇家海軍英王喬治五世級(1936)三號艦:約克公爵號
    至於有一些朋友提到的聲望號和納爾遜號,它們倆都屬於超無畏艦分支,聲望號屬於復仇級,同級的還有8艘戰艦,包括了復仇號、軍權號、皇家橡樹號等等;納爾遜號則歸屬於納爾遜級,和納爾遜號同級的還有1艘羅德尼號。約克公爵號戰艦是1936年款的英國皇家海軍英王喬治五世級的三號艦,前2艘分別是英王喬治五世號和威爾斯親王號。
  • [檔案資料] 英國皇家海軍的「歐根親王」號
    應該不會有很多人知道,一次大戰時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御錦親王」 (HMS Prince Eugene) 號近岸炮艦。
  • 英國皇家海軍防空的中堅力量:45型驅逐艦
    由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財政部的強制性預算緊縮,皇家海軍此間建造的驅逐艦武備均十分薄弱,最終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戰役中遭受了慘重損失,是役不僅令皇家海軍顏面掃地,同時也令北約方面大跌眼鏡:英國驅逐艦在常規戰爭中尚且如此不堪一擊,更不要說應付北大西洋戰區內可能爆發的核戰爭了。而正是在上述尷尬的背景下,先進的45型驅逐艦終於應運而生。
  • 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沉了怎麼辦?封鎖消息防止德國人知道!
    這其中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無疑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寄予厚望的戰列艦,可也就是這級戰列艦給英國皇家海軍鬧了大笑話,不僅戰列艦觸雷後大量進水,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也紛紛逃之夭夭,以至於戰列艦最沉入大海。事後試圖隱瞞真相的舉動也徹底失敗,除了騙了自己人之外,一個德國人都沒騙到。
  • 胡德號:二戰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被俾斯麥號一炮打成兩截
    文:桌面戰爭兵棋 | 賽文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HMS Hood)舷號:51,作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也是英國皇家海軍建造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全世界最大的戰列巡洋艦。
  • 逐浪爭輝,日不落帝國光芒下的小精靈,二戰英國皇家海軍炮艇家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雖然在經過多次的挫折和打擊之後,彼時的英國皇家海軍雖然已經不再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上作戰力量,但也仍然是當時全球範圍內屈指可數的幾支海上勁旅之一。不過後世在提及二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時,目光往往聚焦在「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等龐然大物上。
  • 四百年海權衰落見證者:明明是新式戰列艦,卻用祖傳381「老炮」
    【話說軍世】如果說到近代海軍強國,美國的起步其實較晚,在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歐洲六國開始了海洋拓展,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以及俄羅斯前後開始,其中曾經佔據世界83%貴重金屬的西班牙,最終被英國艦隊擊敗,而英國前後四百年的海軍強權時代開始進入鼎盛,直到英國最後的戰列艦見證海權的旁落。
  • 女王的皇家海軍怎麼了?
    180年前,你英國海軍能夠調集數十艘戰艦進攻中國,如今你英國海軍還剩多少家底,還湊的出一支特混編隊麼?如果你數不過來,小兵兵就幫你們數數。01.英國皇家海軍的輝煌是在18、19世紀,那太過於遙遠,篇幅有限咱們就不提了,咱們從二戰開始,畢竟這是英國海軍最後的榮光時刻。二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6艘航母、12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18艘重巡洋艦、37艘輕巡洋艦、183艘驅逐艦。
  • 一戰前的英國海軍有多強大?主力艦600餘艘,長期保持兩強標準
    一戰前,英國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當時的英國海軍主力艦多達600餘艘,英國海軍能同時擊敗當時任意兩國的海軍。也就是說,世界排名第二和排名第三的海軍加起來也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自16世紀英國人崛起開始,英國人就致力於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隨著英國殖民勢力的擴張和工業的崛起,英國人的海軍實力不斷增強。
  • 英倫重劍,皇家海軍戰後的驕傲之一,英國82型艦隊防空飛彈驅逐艦
    也或多或少的向我們展示了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無奈。在上世紀50年代,隨著英國經濟逐漸從戰後不利影響中走出來,英國皇家海軍開始不再滿足於做一支區域性的海軍力量,而是希望能夠成為一支「不依賴本土的進攻性海上力量」。
  • 二戰前,若德國大力發展海軍能否打敗英國?兩點原因註定了不可能
    若德國大力發展海軍能否夠打敗英國?答案是:當然不能,雖說要打敗英國,自然要在海軍方面能夠戰勝英國皇家海軍,這樣才有機會去登陸英國本土,進而擊敗英國。但是無論從哪方面看也不可能,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受一戰戰敗條約的束縛,無力在二戰前放開手腳大力發展海軍。
  • 二戰時期被擊沉的5大著名艦艇,俾斯麥令人惋惜,大和淪為笑柄!
    二戰時期被擊沉的5大著名艦艇,俾斯麥令人惋惜,大和淪為笑柄!1941年3月8日,U-47號潛艇在暴風雨中襲擊英國船隊時被「 黑灌」 號驅逐艦發現,最終未能躲過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