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蘇聯艦炮你的第一印象是誰呢?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上那麼射速達90分/分的AK130艦炮?還是蘇聯賣給中國的鞍山級的B-13型130毫米艦炮?但蘇聯有這麼一款艦炮非常特殊,它的射程非常遠,最遠達31.5公裡。這是什麼概念,二戰時期美國和日的些重型巡洋艦上裝備的203毫米最大射程都沒有超過30公裡的射程,以日本重型巡洋艦上普遍裝備的三年式50倍徑203毫米口徑艦炮為例,其最大射程也不過28.9公裡,而美國一票條約型裝備的203口徑艦炮最大射程也不過27.5公裡。英國的203艦炮也同樣只有28公裡的最大射程。
而這款高達30.5公裡射程的152毫米艦炮是就是蘇聯裝備68型巡洋艦身上的B-38型152毫米艦炮。從名稱上可以得知,這款火炮和1938年有關,它是於1938年開始研製,並於1940年完成火炮的研製,並計劃作為蘇聯級戰列艦的副炮以及巴耶夫級、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的主炮使用。但當時歐戰已經爆發,德國人在西歐橫掃千軍,而蘇德雙方也是面和心不合都在調兵遣將預防對手。所以當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蘇聯紅海軍造艦計劃就只能先擱置。不過艦炮已經研製出來了,所以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作為軌道炮打擊德軍,在戰後68型巴耶夫級、68改型斯維爾德洛夫得以繼續建造,並裝備在這級軍艦上。
如果僅僅單看射程的話,這毛子的輕型巡洋艦都敢和重型巡洋艦在遠距離對炮,而且在射程上還有著不小的優勢。雖然重巡裝備的是203毫米艦炮,但都沒有蘇聯152口徑艦炮打得遠。而之所以打得這麼遠無非也就兩個原因,一呢是火炮的炮管長,二呢就是火炮的發射藥比較多,這兩者是決定火炮射程的關鍵因素。該型火炮的倍徑為57倍徑,57按照此前說的炮管的長度等於口徑X倍徑的計算公式,B-38型的炮管長度等於57X152毫米=8.66米,它的長度僅次於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上60倍徑155毫米艦炮。但大和級的副炮最大射程也不過27.4公裡而已,所以發射藥的多少就成為它射程遠的第二個因素。
這款火炮的使用的是24公斤重的發射藥,這個重量是在所有6英寸艦炮當中最多的一個,當時德國裝備的SK/L45型150毫米艦炮的發射藥重14.5公斤,英國的MK-7型152毫米艦炮發射藥重12.3公斤,美國的的MK-12型則重20公斤,大和級戰列艦上60倍徑155毫米艦炮使用的發射藥也不過19.5公斤。所以強裝藥再加上長身管使得火炮的初速非常高,達到了驚人的950m/s,而只有60倍徑、19.5公斤發射藥的大和副炮的炮彈初速不過920m/s。所以基於以上的兩個參數造就了它驚人的射程,唯一能在射程超越它的只有德國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因為希佩爾海軍上將級採用的是59.85倍徑的長炮管,最大射程達33.5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