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戰爭時期的火炮炮彈種類

2021-01-07 戰爭事典

公元14世紀初,火炮正式進入了歐洲人的視野。其後,隨著科技、戰術、組織結構的不斷進步,炮兵在戰爭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到18世紀末,人們已經不再將火炮視為唯有君王才能夠負擔的玩物。美國歷史學家約翰·埃爾廷甚至戲言:「昔日的君王將火炮視為愛好,拿破崙則是以廢立君王為嗜好的炮手。」炮兵擺脫了中世紀行會般的角色,變得越發正規化、專業化,對戰爭進程的影響也愈發重要。當時有人甚至假借拿破崙之口宣稱:「上帝為擁有最好炮兵的一方而戰。」

正在裝填火炮的法軍士兵

實心彈

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炮彈是由鑄鐵製成的實心彈。在各類炮彈中,實心彈的製造最為簡單,對包括野戰工事在內的多數戰場目標均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因而一般佔炮兵攜行炮彈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重達數千克的實心鐵球是可怕的人馬殺傷利器,炮兵通常喜歡用實心彈正面射擊縱隊和方陣,或是側面射擊橫隊。如果入射角度和高度適宜,一發實心彈往往能夠像保齡球撞飛瓶柱一樣連續擊倒幾十名士兵。俄國炮兵拉多日茨基描述的「一名士兵被削了頭,另一名士兵的腹部被撕裂,第三名士兵沒了腿」是實心彈肆虐過後再正常不過的景象。

對馬匹而言,實心彈的威力同樣可怕。撒丁王國軍隊曾進行過一次「活馬實驗」, 軍中退役的老馬被驅趕到一起模擬人類陣形,以1 馬相當於2 人來計算傷亡,測試實心彈的射擊效果。馬兒們的悲慘死亡再次證明了實心彈在密集隊列中的可怕威力。

活馬實驗推算所得人員死亡數量

較為「愛護動物」的法軍則採用木板穿深作為人員殺傷效力的依據,根據穿透1 米厚橡木板相當於穿透46 人折算,其結果同樣駭人。

跳彈

當時,使用實心彈展開跳彈攻擊是炮兵最青睞的戰法之一。一般而言,跳彈射擊時火炮仰角相對較小,有時也會配備較少的裝藥,所以跳彈第一次落地時距離較近,但在乾燥堅實的地面上,動能依然十分強勁的實心彈會再次飛起,形成多次高度較低的跳躍,造成長距離上的連環殺傷。沙恩霍斯特認為,跳彈射擊適用於草地、沙石地面和土地相對平整的農田,沼澤、凹路、溝渠縱橫或高低不平的農田則是不利地形。

跳彈同樣具備強大的殺傷力,哪怕經過三四次反彈後也足以致命。即便是看似緩慢的、「像板球一樣滾動」的實心彈,其威脅也不可小視。在1801 年的埃及爭奪戰中, 英軍第92 步兵團的一名裁縫發覺法軍打來的一發實心彈正在緩慢運動。他不知輕重地伸出腳,想讓這個鐵球停下,最終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丟掉了一整條小腿。在拿破崙戰爭中,此類悲劇可謂層出不窮。

榴彈

榴彈是榴彈炮與臼炮的主要彈種。它實際上是內部裝滿了火藥的空心鐵球。由於身管較長的加農炮膛壓過高,容易導致榴彈提前破裂,通常情況下它只能由身管較短的榴彈炮和臼炮發射。炮手在射擊前需要預判好飛行時間,確定引信長度,而後引燃裝藥,在發射的同時點燃引信。榴彈爆裂後產生的碎片對堅固目標影響有限,因此主要用於殺傷人員或馬匹。

德魯奧在瓦格拉姆。此役中法軍動用了102門火炮集中轟擊奧軍

榴彈的理想目標是位於開闊地帶的部隊陣列,如果飛行時間拿捏準確, 榴彈在目標頭頂前方不遠處炸裂,其殺傷效果最為顯著。當攻擊目標為騎兵時,榴彈不僅會造成相當的破片殺傷,爆炸聲也會對馬匹造成驚嚇。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炮手切割導火管時經常出現誤差,榴彈可能會在空中炸裂,或者落地後仍未爆炸,這無疑會導致殺傷效果降低——各國都不乏奮勇熄滅未炸榴彈引信的勇士。此外,如果在空心鐵球中灌入一些松節油、樹脂、動物脂、硫、硝之類的易燃物及助燃物,便可製成用於縱火的燃燒彈。它常用於攻打城市、村落據點,可以破壞房屋、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在攻城炮兵落在後方時,燃燒彈和加熱到紅熱狀態的實心彈是少數能夠給城市造成嚴重威脅的野戰炮兵彈種。它們在腓特烈攻打德勒斯登、拿破崙攻取斯摩稜斯克的戰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霰彈

霰彈則堪稱絕大多數炮兵的最後一道防線,它的目的在於殺傷接近炮兵的敵軍人員。加農炮與榴彈炮都可以發射霰彈,但後者的威力相對較弱。霰彈一般最外層是圓柱形的薄錫罐,錫罐底部則為鐵製,內部包括20—200 發直徑在10—50 毫米之間的子彈。彈體離開炮膛的瞬間,火炮內外壓差巨大,錫制外殼隨即破裂,子彈崩裂出去,在空間中形成圓餅狀彈幕。顯然,這樣的火力覆蓋會給近距離上的密集隊形敵軍造成可怕的損失,但霰彈的構造也使得它在發射期間對炮膛傷害較大,奧軍炮兵名將斯莫拉在《奧地利皇家與王家炮兵軍官手冊》中指出,嶄新的6 磅青銅加農炮可以經受5404 次實心彈射擊,卻只能承受208 次霰彈射擊。在18 世紀下半葉,許多歐洲國家用鐵彈取代了霰彈裡原有的鉛彈,鐵質子彈反彈能力較強,易於造成跳彈,有效增加了殺傷效力。由於子彈大小不同,霰彈可分為重霰彈①與輕霰彈兩種:前者子彈數目較少,重量較大,能夠實現較遠距離上的有效殺傷;後者子彈數目較多,短距內效果更佳,但射程僅有前者的三分之二。

法軍曾就霰彈射擊效果進行測試,面對長35米(18法尋)、高5.8米(18法尺)的標靶,輕重霰彈分別交出了如下答案:

通常情況下,當炮兵也進入敵方步兵有效射程時,輕霰彈便能夠達到最佳殺傷效果。在極近距離上,炮手往往也會採取雙份霰彈或一份霰彈加一發實心彈(實心彈居後)的裝填方式。這雖然會嚴重降低炮膛的使用壽命,但其殺傷效果卻會大大增強。在奧斯特利茨會戰中,蒂埃博就不顧炮兵軍官的反對,採用霰彈加實心彈的裝填方式,有效殺傷了奧軍尤爾奇克旅。

當時的戰術家一般認為,霰彈散布直徑為其飛行距離的十分之一左右,並最終會形成一個類似弓形的四邊形殺傷區域。英王德意志軍團工兵軍官米勒在他的《戰爭科學要素》中援引他人數據指出,奧地利霰彈每飛行91米(100碼),其子彈的散布直徑就要擴大6.1米(20英尺)。英國霰彈在飛行同樣距離後,子彈的散布直徑則會擴大9.7米(32英尺)。沙恩霍斯特則一如既往地提供了堅實的測試數據②:220米(300普步)距離上霰彈子彈散布直徑為23米(75普尺),439米(600普步)距離上霰彈子彈散布直徑為53米(170 普尺)。倘若120 人規模的連橫隊在150 米距離上遭遇炮兵射擊,通過簡單的計算便可以發現, 霰彈幾乎可以將其完全覆蓋。不過,霰彈的穿透力遠不如實心彈,對縱隊的殺傷效果自然也略遜一籌。

圖文節選自《戰場決勝者003:線式戰術時代》

相關焦點

  • 怒海爭鋒,拿破崙戰爭時期風帆戰艦的對決戰術
    按照史學界的普遍看法,從1792 年到1815 年的那段被稱之為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的歷史時期,是風帆時代海軍戰爭藝術發展的最高峰,而代表著這一高峰之頂點的,無疑就是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大海戰。不過,這其中的勝利與失敗,往往是由諸多細節所鑄就的。風帆時代戰列艦存在的主要價值就是其強大的舷側火炮火力。
  • 拿破崙與火炮的不解之緣
    文|鐵血君拿破崙與火炮有不解之緣,這就是今天我們聊的話題。一,曾經是炮兵少尉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活躍在這個世界,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
  • 在鐵律下「排隊槍斃」:拿破崙時代的軍隊是如何作戰的?
    文/天元宏大的隊列方陣,華麗的服飾,以及貼面對決的排隊槍斃戰術……這一切,是許多人對拿破崙戰爭以及其前後時期的戰爭形態的印象。讓我們以拿破崙戰爭這一典型的排隊槍斃戰術常見的戰爭為例,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奧秘吧!一、拿破崙戰爭時代的兵種拿破崙戰爭時代,一支軍隊的構成,主要是由步兵、騎兵、炮兵構成的。這三大兵種下又細分出幾種兵種。步兵下,有普通步兵,擲彈兵,輕步兵三種。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說到了二戰時期各國裝備火炮裝備,首先要必須介紹兩個國家火炮,那就是瑞典和捷克這兩個國家是火炮裝備雖然在二戰中性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卻是裝備在各國裝備中火炮中最廣泛和實用的,瑞典的福博斯火炮,曾經在二戰中一共裝備了超過50個國家,其中包括福克斯75毫米步兵炮35倍徑和40毫米的福克斯通用高射炮
  • 南北戰爭中的強大武器,M1857拿破崙炮!
    所謂的「拿破崙炮」,指的是在美國南北戰爭中,一種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名字命名,機動性強、火力兇猛、製造和使用極為簡單的前膛野戰火炮。拿破崙炮在聯邦軍中,被命名為M1857型12磅野戰炮,之所以叫12磅野戰炮,是因為拿破崙炮的主要炮彈為重達5.44KG(即12磅)的重型鐵製炮彈。
  • 拿破崙——土倫之戰
    在戰爭初期,法軍經過數小時戰爭,輕鬆的攻佔了奧利烏爾,但是唯一的炮兵指揮官馬爾田少校負傷。火炮是陸戰中的強大火力支柱,沒有一個精通炮火的指揮官,要想攻克土倫要塞基本不可能。 幾天以後,法國在西線繼續反擊,一番激烈的戰爭後,法軍奪取了法朗山以北的山谷。基本上完成了從陸地對土倫城的包圍,但是海面上有英國艦隊,整個地區的炮臺仍然在英軍的控制之下,法軍的形勢不容樂觀。
  • 二戰時期的步兵火炮與反坦克炮的區別解密二戰各個國家的經典火炮
    ,並且具備了曲射和平射能力,最大射程2.7公裡,其榴彈炮彈重量達到3.8公斤,其火炮倍徑達到11.5L,最小射擊距離為100米,在對步兵和輕型裝甲單位壓制,往往起到異常的精確打擊效果,該型火炮也是二戰時期日軍獨立混成旅團的常規裝備火力。
  • 教大家如何區分火炮的種類,不要再把加農炮說成榴彈炮了
    但是,要知道的是這款火炮是一款加農炮啊!這位小夥伴一定是一個偽軍迷,唉,為了這個小夥伴,今天小編我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區分火炮的種類吧!首先,小編得跟大家普及一下什麼叫做火炮。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火炮是通過機械能、化學能或者電磁能等諸多能源的方式將炮彈拋射出去,而且射程要遠超一般的單兵武器射程,一般的火炮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炮身+炮架兩大部分,而且一般不會小於20釐米。就我剛才來說的這位小夥伴,弄混了榴彈炮和加農炮也並不是很稀奇的。
  • 一顆炮彈重7噸,什麼樣的火炮需要1400人同時操作?
    防線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厚度達300毫米,能住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希特勒將「馬奇諾」防線視為擴張之路上的最大障礙,在1935年命令克虜伯工廠研發一款口徑在700-1000毫米的巨型火炮。
  • 800毫米口徑的世界第一火炮,一發炮彈重7噸,炸出足球場大小深坑
    這樣的一門火炮放在現在都稱得上強大,而比它殺傷力還要大的火炮究竟是誰呢? 02.體積超過1300噸,48枚炮彈摧毀敵方要塞 有史料記載,法國在戰爭期間打造了一座「世界上最堅固的防線
  • 火炮打飛彈!美國成功使用自行榴彈炮發射超高速反導炮彈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當地時間9月6日報導,近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飛彈靶場內,美國陸軍首次使用裝配超高速炮彈
  • 中國軍隊抗戰時期列裝火炮盤點,萬國牌武器集中地!
    歡迎來到硬核科普頻道,本期內容是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M3這是美國M3,二戰時期的美國主要有兩種反坦克炮,一種是57毫米口徑的M1A1,即為美制6磅炮,另一種就是37毫米口徑的M3,其中M1A1主要用於歐洲,M3主要用於亞洲,量產於1940年。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使用的德制火炮,中德合作的結晶之作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人員素質、後勤補給、戰場指揮等各個方面幾乎都落後於對手日本,其中在火炮支援這一項就極為突出,這也是中國軍隊最早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的時候。不過在抗戰爆發前,中國就曾向德國購買過不少火炮,這些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優於日本的火炮,那為什麼在炮火支援當中比不上日本呢?
  • 重回拿破崙時代,一起「排隊槍斃」
    有生之年系列的《騎馬與砍殺2》 在3月31日就要跟大家見面了 但剩下這20「年」實在是難熬呀 就在這時 《騎馬與砍殺》拿破崙戰爭
  • 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和英軍的武器差距有多大?
    戰爭沒有溫情脈脈,戰爭最本質上就是兩支軍隊最殘酷的碰撞。那一方擁有更先進的武器,能極大增強軍隊的戰鬥力。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和英軍的武器差距很大嗎?這是許多人既清楚又模糊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談談鴉片戰爭時期雙方武器裝備的情況。一戰艦鴉片戰爭時期,英海軍處於風帆戰艦向蒸汽鐵甲艦過渡時期。英國海軍實力之強為當時之最。英軍主要戰艦為風帆戰列艦,每一座戰艦就是一個海上堡壘,徹頭徹尾的戰爭巨獸。
  • 拿破崙時期、一戰時期強悍無比的法軍,為何在二戰中如此窩囊
    (一戰時期的法國軍隊)那麼,明明在拿破崙時期和一戰時所向披靡,為何法國陸軍在二戰中就不行了呢?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在拿破崙時期,整個歐洲就只有俄國和英國沒有被法國控制。法國陸軍在拿破崙的指揮下幾乎是一路摧枯拉朽。如果不是俄國的寒冬和法軍的補給問題,恐怕拿破崙會將整個歐洲大陸統一。當然,法國陸軍能有這樣的表現,和拿破崙的指揮是分不開的。拿破崙是一個天生的統帥。
  • 轉輪式火炮了解一下?五根炮管,57毫米口徑,手速越快射速越高
    ,被北軍用於南北戰爭,所以關於槍、炮這些東西,哈奇開斯可以說是非常了解。加特林的每根槍管都配備了獨立的槍機與擊針,也就是說總共有六套槍機、擊針;而哈奇開斯只有一套槍機、擊針,只有炮管轉到六點鐘方向(最下方),才能夠發射炮彈。 士兵轉動右側的搖把,內部槍機開始工作,從上方的彈匣內抽取炮彈,並推入彈膛。當裝填完畢的炮管轉到最下方時,槍機閉鎖,擊針擊發,炮彈出膛。
  • 中巴邊境發射數千枚炮彈 印軍自稱測試「世界最強」火炮
    最新消息指,印軍在中巴邊境測試其被認為是世界最強的火炮,並在該區域累計發射超2,000多枚炮彈。據印度防務媒體「DenfenceXP」網站報導,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頂尖科學家表示,印度國產ATAGS榴彈炮是世界上最好的火炮,該炮最遠射程能夠達到48公裡,這種國產火炮可以滿足印度陸軍對1,800門火炮的需求,在這一領域無需進口。
  • 近代戰爭10 拿破崙戰爭上:拿破崙天神降臨,兩敗反法同盟侵襲
    拿破崙戰爭,廣義上可以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來,在天才將領拿破崙的領導下,法國軍民與七次反法同盟之間的戰爭,時間從1792年開始到1815年結束,前後持續了共約20餘年。1789年,法國因連年戰爭、國家財政崩潰爆發了大革命以來,法國的內憂外患就不斷襲來,全國上下開始變得岌岌可危。1792年,經過三年的騷亂,法國的君主制被廢,資產階級執政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看到此景,歐洲其他各君主國不願意了:君主被廢了那還了得,萬一哪天我也被廢了怎麼辦。
  • 單顆炮彈6000公斤重,可瞬間削平一座大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研發了眾多新型的武器裝備,更是在那個時期,陸軍的裝備也得到了更新換代。除了傳統的坦克裝甲車外,火炮在二戰期間更是被稱為「戰爭之神」,是當時提供火力支援的主要武器之一。很多時候火力更強悍的一方,往往都能夠在戰場中佔據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