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抗戰時期列裝火炮盤點,萬國牌武器集中地!

2021-01-12 有觀點大歷史

歡迎來到硬核科普頻道,本期內容是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

PaK 36

圖為德國PaK 36反坦克炮(37毫米口徑),該炮誕生於1933年,至1938年德國停止對華出口時,中國已引進500門PaK 36,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能夠有效對付日軍裝甲。

19-K

19-K誕生於1932年,是蘇聯早期的主要反坦克武器,一共生產了8000門。1937年8月21日,中國與蘇聯籤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2.5億美元低利貸款以購買蘇聯物資裝備,其中就有50門19-K反坦克炮。1938年初,這些火炮抵達廣州,全部裝配於獨立炮兵第56團,但因為數量不多,因此史書並未留下過多記載。

M3

這是美國M3,二戰時期的美國主要有兩種反坦克炮,一種是57毫米口徑的M1A1,即為美制6磅炮,另一種就是37毫米口徑的M3,其中M1A1主要用於歐洲,M3主要用於亞洲,量產於1940年。從租借法案生效開始,中國一共接受了1669門M3火炮,雖然口徑不大,但因為日軍主力的九五式輕戰車和九七式中戰車護甲很薄,且大都採用的是鉚釘結構而非焊接,因此幾乎是一打一個準,為中國當時最重要的反坦克武器。

1935式百祿反坦克炮

這是義大利1935式百祿反坦克炮,百祿反坦克炮其實是奧地利公司設計的,義大利屬於獲得授權生產,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向義大利購買了100門百祿反坦克炮。中國軍隊使用百祿反坦克炮的最佳戰績是58師駐守烏沙閘時擊中江中數艘日艦,操作火炮的戰士名為安德成,當時日軍飛機炮彈齊至,戰友皆避,只餘安德成奮戰還擊,因此戰,安德成亦被授予勳章。而大家耳熟能詳的《亮劍》中的義大利炮,其實是法制1897式75mm野戰炮,是純正的法國貨,當時義大利找法國買了一批,一戰結束後,這批火炮逐漸落伍,其中的一些被轉賣給了中國,義大利炮就是這麼來的。

波佛斯M1930山炮

這是瑞典波佛斯M1930山炮(75毫米口徑),該炮雖產自瑞典,但波佛斯卻是克虜伯在瑞典成立的子公司所制,因此算是德國貨。1932年,在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下,中國分批向波佛斯購買了120門該炮,說起來,這款火炮對當時中國軍隊的火炮現代化進程有很大幫助,因為波佛斯在出售火炮的同時,還賣給了中國炮彈生產授權及炮彈生產設備。

M116榴彈炮

這是美國M116榴彈炮(75毫米口徑)。M116榴彈炮誕生於1927年,因為方便運輸的構造,所以很受美國傘兵喜愛,常常作為空投使用。租借法案生效後,中國獲得了不少該炮,稱之為75山炮,這款火炮主要裝備駐印軍和遠徵軍,鮮少在中國本土戰場使用。

作為當年的萬國牌武器集中地,中國抗戰時期所裝配的火炮自然不止這些,我正在奮力搜集資料,關注我的百家號,咱們下期接著聊!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使用的德制火炮,中德合作的結晶之作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人員素質、後勤補給、戰場指揮等各個方面幾乎都落後於對手日本,其中在火炮支援這一項就極為突出,這也是中國軍隊最早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的時候。不過在抗戰爆發前,中國就曾向德國購買過不少火炮,這些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優於日本的火炮,那為什麼在炮火支援當中比不上日本呢?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火炮盤點,蘇聯貨,德國貨,美國貨都有!
    歡迎來到這個硬核科普頻道,本期內容是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滬造克式山炮滬造克式山炮是中國近代第一款後膛裝填後座式火炮,此炮是清末1905年江南製造局引入克虜伯75毫米1900式山炮製成,此炮雖有些現代化設計,但實際上一戰後便落伍了,不過當時中國武器匱乏,所以在抗戰時期仍有使用該炮
  • 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德制和美制反坦克炮能有效對抗日軍裝甲!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大系列——抗戰中國火炮盤點!二戰時期中國工業雖然弱小,但引進了很多其他國家的火炮,款式多達數十種,觀史君將分多期盤點,關注我的百家號,持續獲取更多內容!圖為德國PaK 36反坦克炮(37毫米口徑),重320公斤,1000米穿甲能力22毫米。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
    上篇文章主要對比了下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的輕武器(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輕武器對比),這篇文章接著對比下抗爭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的重武器。日本軍隊主要使用的火炮侵華日軍的火炮種類很多,分別依據作戰規模、攻擊距離投入使用,其中使用較多的是:九七式迫擊炮、九二式步兵炮及四一式山炮、九十式野炮等。
  • 抗戰中國軍隊廣泛使用九種步槍盤點,曾有一款使用超半世紀
    抗日戰爭是近代我們國家遭遇的最大一場外來侵略戰爭,在當時中國軍事工業不過完善,國家貧困工業基礎極差的背景下,在抗戰前線殊死抗擊日寇的戰士們,手中的武器也是形式百出,被戲稱為「萬國造武器」,那今天就一起盤點一下,哪些抗戰中曾被我抗日戰士廣泛運用的九種步槍武器
  • 抗戰中最適合中國軍隊的火炮,真正的義大利造,可惜只裝備了100門
    我國連迫擊炮製造都困難,更不用說要求更高的火炮技術了。而在抗戰中,大量購買的外來武器中,有一款武器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亮劍》中的梗,義大利炮,其實是門法國炮。而中國有一款真正的義大利炮,百祿47炮。那它到底強在哪裡。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最痛恨的一款日軍武器,堪稱重機槍的剋星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重武器很少,尤其是火炮更是無法與日軍相比,所以在中國軍隊中裝備的各型輕重機槍成為了抗擊日軍的絕對火力支柱。然而在戰場上中國軍隊機槍一旦開火暴露位置,很快就會招致日軍精確的炮火打擊而被摧毀,這些炮彈很多情況下並非日軍傳統大口徑火炮所發射,而是日軍普遍裝備的一種輕型武器:擲彈筒。它短小輕便,易於攜帶運輸而又威力十足,是中國軍隊最痛恨的日軍武器之一,因為中國軍隊為數不多的機槍火力都是被其所摧毀。
  • 抗戰時期迫擊炮重機槍,算是重武器麼?
    在武器裝備界,有很多網友們會爭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抗日戰爭時使用的迫擊炮和重機槍,到底算不算是重型武器,應該如何去劃分呢?輕武器和重武器之間的界限是什麼,有的人認為重武器就是火炮這類武器了,輕機槍重機槍是輕武器的類別裡面。
  • 抗戰時期火炮重要性有多大?三發炮彈扭轉戰局
    上個世紀中前期的時候,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十四年,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痛和折磨,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但是仍然還有人在深夜之中驚醒,以為回到了當年那個殘酷的時代。
  • 抗戰期間中日軍隊實力對比:武器裝備差距驚人
    前期清一色德械武器,是當時中國軍隊中最好的,也強於日軍。那麼,中央軍武器裝備真的勝過日軍嗎?中國軍隊的軍事實力與日軍到底相差多大呢?極度缺少重武器和炮彈的中國軍隊早在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就開始擴充軍備、整編部隊。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主要裝備的兩款衝鋒鎗簡介
    衝鋒鎗在一戰中為了應對塹壕戰而被發明出來,卻並沒有受到西方國家的重視,在一戰後的對華武器禁運中也沒有將衝鋒鎗列入其中,因此大量的德國Mp-18衝鋒鎗得以進入中國,這種短小精悍火力持續的武器迅速在中國走紅,各路軍閥紛紛大量採購並仿造。
  • 抗戰中國軍工:八萬工人創造出戰爭奇蹟
    雖然當時正是軍閥混戰的年代,各地的割據軍閥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也陸續建成了一些兵工廠,能夠生產一些武器裝備。但是這些兵工廠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層次的,主要是生產手槍、步槍、機槍以及彈藥,能夠生產火炮已經是相當先進的了,當然火炮產量也是很低,比如上海兵工廠月產七五山炮只有6門,漢陽兵工廠月產七五山炮更少,只有2門。至於坦克、飛機、艦艇,那就更不用說了。
  • 抗戰時期中國都裝備了什麼機槍?前兩種經常聽說,最後一個是利器
    ,由於工業水平低,軍隊的武器裝備更加落後。即便如此,中國軍隊至少生產了6000挺機槍,一槍就能打死500米以內的目標。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裝備了哪些國產機槍。我不得不提三種武器:日本的十一年式,瑞典的KE7,捷克的ZB-26,因為他們都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最後一種機槍,是日本官兵害怕的一種武器裝備,是捷克的ZB-26機槍。
  • 二戰時期的步兵火炮與反坦克炮的區別解密二戰各個國家的經典火炮
    說到二戰時期的各國裝備的火炮型號,大多數以步兵炮為主,而步兵炮作用是作為戰場步兵的有效支援武器和攻堅武器,除口徑較小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輕便,二戰時期日軍對於步兵炮研製工作最為特別,比如日軍的二戰著名的92式步兵炮,其重量才250千克左右,高度0.62米,但其主炮口徑卻達到70毫米
  • 精銳的象徵:近代戰爭中的鋼盔,中國軍隊啥時候開始用?
    在火槍佔主導的時期,頭盔存在的意義有限。但隨著19世紀後半期以來強國軍隊裝備的火炮越來越多,殺傷性越來越大,炮彈破片對軍人頭部的殺傷率也越來越高。當時,中國軍隊的主要武器裝備依賴於外購,外軍中新式武器應用後,基本上都會有洋行到中國兜售,故而鋼盔應用後,中國的各個軍閥勢力也是有所了解的。不過當時中國處於軍閥混戰年代,即便原先編制了較多炮兵的正牌北洋軍經過擴軍稀釋後,火力也大為下降。而在其他軍閥勢力中,更是主要進口槍械為主。
  • 抗戰前中國進口的88毫米火炮究竟是什麼型號?真的是「無敵」88高炮?
    提起中國和德制88毫米火炮的關係,這是一個既惹人注目,又爭議頗多的話題。儘管根據當年留下了的相關記錄,中國在1936年確實從德國購買了20門德制88毫米火炮,並將其安裝在了江陰要塞、南京幕府山炮臺等地參加了抗日戰爭。但是在這批德制88毫米火炮的具體型號上,大家意見卻並不一致。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主流的意見就是這些炮即後來在歐洲戰爭大名鼎鼎的Flak18高射炮。
  •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蘇聯究竟援助給志願軍多少武器?
    而當時,恰恰又是中國人口增長最為迅猛的時期,因此,天災人禍之下,當時中國的經濟遭遇了巨大的困難。 然而,就在中國最危急的時刻,已經與中國翻臉的蘇聯開始逼迫中國還債,導致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不過,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當時蘇聯逼迫中國所還的債務中,相當一部分,其實是中國在抗美援朝時期採購蘇聯武器裝備欠下的。
  • 為何民國時期,中國的武器來源紛繁複雜
    在民國時代,中國的軍隊裝備確實非常繁雜,即使是國民政府的中央軍,裝備也是五花八門,究其原因則是多方面的。首先來說,軍隊裝備繁雜是有著歷史原因。自晚清時期,清政府向西方購買武器武裝清軍時,就因為缺乏規劃,加上清政府和各地督撫在買武器時常常被西方軍火掮客左右,所買的武器就五花八門,差不多所有西方國家的武器都有購買。像左宗棠西徵時,所部共裝備的洋槍不過2萬多枝,但是卻有七八種型號之多。
  • 抗戰之中國軍隊機槍
    捷克式輕機槍中國是使用捷克式輕機槍數量最多的國家。抗戰中,捷克式是中國步兵班排的絕對火力支柱。 布倫式輕機槍 該槍採用弧形彈匣供彈,是與捷克式輕機槍明顯的區別,布倫式輕機槍在抗戰期間裝備了中國軍隊。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靠什麼防空?
    用輕機槍或者步槍之類的武器真的能打下飛機嗎?筆者在網絡上查找,還真就找到了幾個成功的戰例。這種機關炮勉強可以那麼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是靠什麼防空的呢?難道任憑日本侵略者的飛機來去自如嗎?根據資料記載,中國軍隊在抗戰之前是有防空部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