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輕機槍或步槍真的能打飛機嗎?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靠什麼防空?
首先,飛機飛行在天空中,輕機槍或步槍有效射程一般只有600米左右,如果飛機不是超低空飛行,輕機槍或步槍很難打得著。其次,飛機飛行的速度很快,想擊中高速飛行的飛機,不僅僅需要計算,還要發射足夠多的子彈形成火力網,輕機槍或步槍彈匣容量有限,實際很難對飛機造成威脅。最的,不論是輕機槍,還是步槍,口徑都較小,威力相對於全副武裝的戰鬥機來說是不夠的。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最痛恨的一款日軍武器,堪稱重機槍的剋星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重武器很少,尤其是火炮更是無法與日軍相比,所以在中國軍隊中裝備的各型輕重機槍成為了抗擊日軍的絕對火力支柱。然而在戰場上中國軍隊機槍一旦開火暴露位置,很快就會招致日軍精確的炮火打擊而被摧毀,這些炮彈很多情況下並非日軍傳統大口徑火炮所發射,而是日軍普遍裝備的一種輕型武器:擲彈筒。它短小輕便,易於攜帶運輸而又威力十足,是中國軍隊最痛恨的日軍武器之一,因為中國軍隊為數不多的機槍火力都是被其所摧毀。
-
抗戰時中國都裝備了什麼機槍,最後一種,日軍大呼最怕!
圖為正在使用十一年式輕機槍進行射擊的日軍士兵 抗戰時期的中國,由於工業水平低下導致軍隊的武器裝備更是落後。但即使如此,中國軍隊仍然生產了至少6000挺機槍,這些機槍在500米內都可以將目標一槍斃命,今天就來盤點,揭曉抗戰時期的中國到底裝備了哪些中國產的機槍。不得不提到的分別是日本的十一年式、瑞典的KE7、捷克ZB-26等著3種武器,因為它們在抗日戰爭中都有著很大的貢獻。尤其是最後一種機槍,它是日軍官兵大呼害怕的一種武器裝備,它就是捷克ZB-26機槍。
-
抗戰初期我軍急需兩萬挺機槍,英美皆冷眼旁觀,捷克總統:送全套機槍...
前線部隊作戰的基本需求是步槍,輕機槍和重機槍。1937年10月。當時的國民黨軍政部制定了《增購械彈計劃》,分析出當時中國維持抗戰最急需的外國軍火是兩萬挺輕機槍,4500挺重機槍與11億發槍彈。而當時中國賴以建立德系部隊的中德易貨協定,卻發不上力。抗戰爆發時,德國自身正在全力擴軍,準備吞噬整個歐洲,因此絕對不可能將現成的機槍與槍彈授與中國。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輕武器對比
由於中正式騎步槍的產能不足,抗戰初期,很多部隊使用的還是自清末便大量裝備中國軍隊的漢陽八八式步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漢陽造」。這款步槍是德國Gewehr 88步槍的中國授權版本,最早於1896年湖北槍炮廠(漢陽兵工廠的前身)開始生產此型步槍,定名為八八式。
-
抗戰時期中國都裝備了什麼機槍?前兩種經常聽說,最後一個是利器
,由於工業水平低,軍隊的武器裝備更加落後。即便如此,中國軍隊至少生產了6000挺機槍,一槍就能打死500米以內的目標。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裝備了哪些國產機槍。我不得不提三種武器:日本的十一年式,瑞典的KE7,捷克的ZB-26,因為他們都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最後一種機槍,是日本官兵害怕的一種武器裝備,是捷克的ZB-26機槍。
-
抗戰之中國軍隊衝鋒鎗
「花機關」MP18衝鋒鎗 該槍國內稱「花機關」,國內引進仿製時,採用20/30發直彈匣取代,抗戰時,「花機關」是我抗戰軍隊主要配發的衝鋒鎗。
-
抗戰時,捷克式輕機槍為什麼能風靡全中國?國人的智慧功不可沒!
抗戰時期,捷克式輕機槍為什麼能風靡全中國?國人的智慧功不可沒! 捷克式輕機槍出口不過12萬挺,而中國就購入和仿製了同等數量的機槍,這個數目絕對可居世界之冠,以至於當時中國各方武裝中都裝備有數目不等的捷克式。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捷克式機槍如此風靡中國呢?
-
1937—1945,23張老照片簡介抗戰時期中日兩國常用的14款輕機槍
實際上,截止到1939年,中國軍隊手中一共擁有37272挺捷克式輕機槍。毫不誇張地說,性能可靠、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的捷克式輕機槍撐起了整個抗戰,為中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抗戰時中日兩軍的主力輕機槍,捷克式PK歪把子,哪款更有殺傷力?
l李三萬摘要: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裝備主力輕機槍分別是捷克式zb26和大正十一式歪把子,那麼這兩款輕機槍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到底哪款更有殺傷力?圖1:捷克式ZB26輕機槍圖2: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輕機槍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捷克式zb26,日本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大正十一式,槍託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俗稱「歪把子」機槍。
-
抗戰時,我軍的民二四重機槍和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哪個更好?
民二四重機槍是抗戰時中國軍隊的主力重機槍,是德國馬克沁重機槍的中國仿製品,帶有純正的德國血統,有濃厚的西方味道。在抗戰中,民二四重機槍戰果纍纍,為中國軍隊立下赫赫戰功。九二式重機槍是二戰時期侵華日軍的主力重機槍,在中國戰場上被廣泛使用。只要鬼子大隊以上級別的作戰單位,就少不了九二式重機槍。
-
抗戰中國軍隊廣泛使用九種步槍盤點,曾有一款使用超半世紀
在1935年被正式確定為中國陸軍的標準制式步槍,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款標準制式武器,也是抗戰期間我國生產最多的步槍槍型,也是抗戰中國民黨中央軍的象徵裝備。在抗戰中也有很多軍閥部隊使用這款步槍,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的桂系、粵系軍隊手中,因為這款步槍使用英制7.7mm口徑彈藥,被稱為「英七七步槍「,但也因此與當時中國國內主流的德制7.92mm口徑彈藥不合,造成後勤方面的壓力,所以到戰爭後期基本退出一線部隊裝備,多分發給後方守備部隊和民兵使用。
-
抗戰老兵把機槍當狙擊槍?英軍狙擊手就這樣1.6公裡外射殺IS頭目
抗戰期間,事實上中國軍隊當時還沒有所謂的狙擊手這一名稱,槍法精準的士兵一般被稱之為神槍手或者冷槍手,自然更談不上專業的狙擊步槍了,國軍老兵一般都是使用進口的毛瑟步槍或者繳獲的日制三八式步槍進行遠程射殺,國產中正式和漢陽造等步槍,由於槍械材質和製造工藝的緣故,其精度和射程相比原版都有較大差距,由於缺乏光學瞄準鏡
-
抗戰中國軍工:八萬工人創造出戰爭奇蹟
但是這些兵工廠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層次的,主要是生產手槍、步槍、機槍以及彈藥,能夠生產火炮已經是相當先進的了,當然火炮產量也是很低,比如上海兵工廠月產七五山炮只有6門,漢陽兵工廠月產七五山炮更少,只有2門。至於坦克、飛機、艦艇,那就更不用說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位於瀋陽的奉天兵工廠落入日本之手。
-
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卻只有幾百萬
不過雖然兩國都在拼命的爆兵,但中國軍隊數量始終維持在400-500萬,巔峰時期也不過540萬,而日本軍隊數量卻高達700多萬,軍隊數量遠遠超過中國。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只有幾百萬,還沒有7000多萬人口的日本多?第一,中國雖然人口數量多,但幾乎全是樸實的農民。他們既沒有受過文化教育,也沒有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所以合格的高素質兵員數量遠沒有日本多。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使用的德制火炮,中德合作的結晶之作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人員素質、後勤補給、戰場指揮等各個方面幾乎都落後於對手日本,其中在火炮支援這一項就極為突出,這也是中國軍隊最早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的時候。不過在抗戰爆發前,中國就曾向德國購買過不少火炮,這些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優於日本的火炮,那為什麼在炮火支援當中比不上日本呢?
-
捷克輕機槍,原來研發如此不易
性能出眾的捷克式輕機槍我國先後外購及仿製了120000多挺,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主力輕機槍,甚至連日本軍隊也將繳獲的捷克式輕機槍重新裝備部隊。 1920年,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在布拉格軍械廠設計了一款新式輕機槍,這就是後來著名的ZB-26型7.92毫米輕機槍。
-
抗戰著名手提機槍:第2被稱「盒子炮」造型獨特,第4是油底機槍
說起抗戰,那自然是少不了要提一下八路軍,他們一直是抗日的主要力量,是抗日英雄眾多隊伍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努力拼搏才成就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深刻地記住之前的歷史,感恩現在的生活。但是提到八路軍就不能不說說那些年陪伴他們的手提機槍了。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各種不同類型的手提機槍。
-
抗戰中裝備最為精良的一支中國軍隊
抗日戰爭中的中國軍隊給人的印象,基本都是裝備低劣,訓練不足的印象。但是卻有這麼一支部隊,憑藉著精良的裝備和嚴格的訓練在異國的戰場上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這支部隊就是印緬戰場上的中國駐印軍,這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今天就嘮一嘮,駐印軍的養成記!
-
捷克式輕機槍與中國結緣
中國與捷克式輕機槍有著頗深的淵源。抗戰時期,中國購買和仿製捷克式輕機槍的數量總計超過了10萬挺。1925年,中國費盡周折從國外引進了第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在隨後的一次射擊試驗中,其強大的火力令圍觀者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