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的中國軍隊給人的印象,基本都是裝備低劣,訓練不足的印象。但是卻有這麼一支部隊,憑藉著精良的裝備和嚴格的訓練在異國的戰場上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這支部隊就是印緬戰場上的中國駐印軍,這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今天就嘮一嘮,駐印軍的養成記!
一、駐印軍的由來中國駐印軍的前身是1942年2月組建的中國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中國遠徵軍開始撤退,其中第38師沒有走野人山返回雲南,而是被師長孫立人將軍按照當時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命令向西撤往印度。5月到達印度東北部的英帕爾。隨後經過中美英的商討,最後決定,英國提供營地、糧食和軍餉;美國提供裝備和訓練,以及醫療;行政和軍紀由中國自行管理的計劃。英國將加爾各答30公裡的小鎮蘭姆加劃為遠徵軍訓練基地。正式開始訓練武裝,8月第22師也到達蘭姆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也正式下達命令,組建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這支部隊也正式被稱作中國駐印軍。二、兵員剛剛到達的新22和新38師一共只有9000多人,為解決兵員問題。1942年10月開始,國內開始挑選全部精選體格強壯、有文化的青年,美國通過運輸機以每天16架次,運送650人的速度,向印度空運受訓部隊。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有類似情節描寫。第一批到達的新兵,面黃肌瘦,衣衫襤褸。新兵下飛機後一律剃頭洗澡換裝,舊的衣物鞋襪全部焚燒,換上黃色卡其布制服。到1942年年底,駐印軍已經擁有3.2萬人的兵力。
乘機前往印度的新兵三、裝備對於這支部隊,史迪威按照美軍的標準進行了武器配備。軍官都配備白朗寧.45口徑的手槍,班長配湯姆森衝鋒鎗,士兵配備春田式M1903步槍、M1卡賓槍、湯姆遜衝鋒鎗、白朗寧機槍,並配備了M1A1式60毫米火箭筒,也就是巴祖卡,還裝備了一定數量的火焰噴射器。火炮方面,主要是美制M1A1 75毫米榴彈炮,飲食騾馬馱載。駐印軍的軍服裝備初期是英國配發的,使用的也是英國式樣的MK-2型TOMMY鋼盔。後期美國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換裝美軍軍服,改用常見的美制M1鋼盔。
早期駐印軍
後期的駐印軍同期國內部隊按照裝備通常劃分為美械、國械、日械三類。其中裝備水平最好的是美械,以師為單位進行提供。所謂的美械還不是和美軍部隊一個標準,屬於美械輕裝師。抗戰時期美國想中國提供了30個師的裝備,中國用這個武裝了13個軍。其中裝備最好的就是駐印軍的新22和新38師,原因是原計劃空運印度的第8師未能實施。新22師和新38師就瓜分了原屬第8師的裝備。
駐印軍裝備的M2型105毫米榴彈炮這兩個師裝備情況如下:師屬炮兵:1個M2型105毫米榴彈炮營(12門)、2個75毫米山炮營(共24門);團屬炮兵:1個M1型81毫米迫擊炮連(12門)、1個37毫米戰防炮連(12門);營屬:1個7.62毫米重機槍連(8挺)、1個火箭筒排(4具);連屬:1個60毫米迫擊炮排(2門);每個步兵排:輕機槍3挺每個步兵班:湯姆森衝鋒鎗2支、步槍8支;全師12500人裝備:105毫米榴彈炮12門、75毫米山炮24門、M1型81毫米迫擊炮36門、37毫米戰防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54門、重機槍72挺、輕機槍243門,衝鋒鎗與卡賓槍各400支,步槍4500支。此外駐印軍還編制了4個炮兵團;炮兵第4團:105毫米榴彈炮36門;炮兵第5團:105毫米榴彈炮36門;炮兵第12團:155毫米榴彈炮36門;重迫擊炮團:150毫米重迫擊炮48門。從配屬的火力上來看,雖然和美軍重裝師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即使面對日軍甲種師團,駐印軍也有火力上的絕對優勢。無論是從步兵火力還是大口徑火炮等各個方面,都已經對日本軍隊形成了壓到性的優勢。此外駐印軍還有2個戰車營分別裝備M4A2和M3A3坦克 ,更可以得到美軍的空中火力支援,這樣的火力是當時國內戰場的部隊望塵莫及。
待命出發的駐印軍戰車部隊
正遭開進的駐印軍部隊 空中美軍戰鬥機四、訓練及後勤駐印軍總部下屬5個訓練基地,設置步兵、炮兵、工兵、通訊、汽車、裝甲、衛生、獸醫馱載等一大批專門的學校由美軍教官授課,分門別類對軍官們進行針對性培訓,主要是熟悉美軍的戰法和武器裝備的性能和使用,每期6到8周,經過講解、示範、實習、考核四個階段才能結業,講解通過包括模型、電影等直觀手段來進行,重點在實習,這樣訓練的效果和速度都很理想。這些學校都有自己的訓練場,主要用來訓練士兵,教官都是美國人,管理由中國軍官負責。美國人對士兵的訓練也通過多種手段來幫助理解,士兵素質的作用這時就顯現出來了,他們的提高異常地快,步兵改行的炮兵在一星期裡就學會了使用山炮,原先不懂英文的譯電員訓練7星期後就已經達到美國譯電員需13星期才能達到的效果,士兵使用迫擊炮的技巧也到了讓教官們讚不絕口的程度。
駐印軍官兵學習戰車維修戰術訓練內容包括:山地戰、叢林戰、遭遇戰,具體有攀登、開路、架橋、武裝泅渡、操舟、搜索、偵查、埋伏等一些列戰術動作。
駐印軍接受野外求生訓練訓練都是真槍實彈,有一個重要指標是耗彈量。像炮兵指揮員,就一定要實實在在親自指揮大炮發射到400發炮彈才算達到訓練量,槍聲則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似乎永遠用不完的美國彈藥幫助駐印軍培訓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官兵。幾乎同樣裝備的國內美械部隊步兵分隊就享受不了這種待遇。
駐印軍官兵正在進行射擊訓練駐印軍的後勤供給極為優厚:軍官每餐有麵包、水果、火腿、雞肉、牛奶和雞蛋;士兵每餐一個牛肉罐頭、兩包麥片、餅乾、茶葉、香菸、維他命丸。執行的是補給到連,供給到人的追送補給制度。此外駐印軍還有專門的運輸部隊。更可以像美軍一樣呼叫空投補給。五、強悍戰力優秀的兵員、精良的在裝備和嚴格的訓練以及充分的後勤補給。駐印軍的戰鬥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國內各部隊,包括重組的第二次遠徵軍部隊。1943年11月新38師一個加強連在緬甸於邦遭遇日軍一個聯隊包圍,經過激戰日軍被擊退。此役日軍驚呼:「中國軍隊戰力已達到不可與昔日相別的精強程度」。1944年4月的西同截擊戰,駐印軍新38師112團僅以持步兵武器的不到500人阻擊日軍5000,投入兵力對比1:10,歷時3天,傷亡百餘人,而日軍傷亡達2500餘,敵我傷亡比為20:1以上。
史迪威(左)正在查看駐印軍繳獲的日軍戰旗結語:威武霸氣的駐印軍就是這麼養成的,今時今日,回國頭去看,在那個烽火激蕩的年代中,中國有這樣一直堂堂威武之師!是國家之幸!資料來源:《戰爭藝術:閃電雄風第一輯》鳳凰網鐵血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