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輕機槍,原來研發如此不易

2020-12-18 騰訊網

性能出眾的捷克式輕機槍我國先後外購及仿製了120000多挺,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主力輕機槍,甚至連日本軍隊也將繳獲的捷克式輕機槍重新裝備部隊。

1920年,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在布拉格軍械廠設計了一款新式輕機槍,這就是後來著名的ZB-26型7.92毫米輕機槍。

雖然該型輕機槍通過了捷克軍方的評估並被採購,但是由於採購數量有限,無法緩解布拉格軍械廠面臨的經濟困境。因此,ZB-26型輕機槍便被推上了國際市場。

從這一刻開始,中國也將成為ZB-26型輕機槍最大的海外客戶。在20世紀30年代,捷克ZB-26型輕機槍的外銷量達到12萬挺,客戶包括中國、伊朗、伊拉克、埃及、智利、瑞典、土耳其、英國、加拿大、南斯拉夫等國,而中國則是「超級VIP客戶」,採購數量達到32272挺。

引進的ZB-26型7.92毫米輕機槍在國內沒有對其重新進行命名,普遍稱其為「捷克式輕機槍」。

1934年,國民政府兵工署決定採用ZB-26型輕機槍作為軍隊的制式輕機槍,在向捷克政府採購的同時希望引進生產。但是捷克政府並沒有同意轉讓生產技術,只是贈送給中國一套用於槍械檢驗的樣板。

於是,國民黨兵工署要求向捷克布拉格軍械廠派遣技術員兩名,軍械師一名,對中國訂單的生產過程進行監督。而這三人的真正任務,其實是學習ZB-26的製造流程及繪製全套圖紙。這三位技術人員也不辱使命,順利「學成歸來」。

其實,早在1927年中國的大沽造船所便逆向仿製成功該型輕機槍,此後各地軍閥的兵工廠也開始紛紛效仿生產,但是由於零部件尺寸、質量參差不齊,性能上遠不及外購原裝貨。

直到拿到原廠圖紙之後的1937年,中國各地的兵工廠才真正開始開足馬力仿製這款性能出色的輕機槍,至抗戰爆發前夕,各地兵工廠仿製總量已達40000餘挺。

捷克式輕機槍之所以如此受到中國軍隊的青睞,主要是因為其突出的優點。

首先,捷克式輕機槍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在太原會戰中,一位國軍班長曾在與日軍近戰時用捷克式輕機槍砸死數名日軍士兵,而槍卻沒有任何損壞。這一點此後被日軍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在繳獲的捷克式輕機槍上加裝了刺刀,準備用於近戰拼刺刀上。給輕機槍裝刺刀的做法也被應用到了日軍新研發的九九式輕機槍上。

其次,捷克式輕機槍射擊精度精確、威力強大。在與日軍裝備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歪把子)的實戰較量中,捷克式輕機槍的性能完全碾壓對手。特別是射程遠、精度高、不卡殼等優勢是歪把子無法相比的。而且捷克式輕機槍7.92毫米的槍彈的殺傷力遠超歪把子6.5毫米槍彈,可以形成有效的火力壓制,加上兩三發連射的習慣,一般被擊中者生存的機率非常小。

而抗戰中捷克式輕機槍最牛的戰績還是擊落日軍戰機。這一幕往往只會出現在現今的抗日神劇中,但其實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1943年9月,八路軍晉察冀部隊就曾使用兩挺捷克式輕機槍擊落了一架進行低空偵查的日軍九八式偵察機。

但是,捷克式輕機槍也並非完美無缺。20發小容量的彈匣成了硬傷,中國軍隊的老射手一般採用兩三發連射的短點射,射擊六七次後就必須更換彈匣,而日軍往往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反壓制。而中國軍隊又缺乏其他的重武器,因此往往在火力間歇時被日軍突破。

此外,捷克式輕機槍採用槍身上方裝彈匣的方式,雖然其瞄準裝置是偏出槍體的瞄準方式,並不影響射擊的精確性,但是影響了射手的視線。對於機槍手來說,良好的視線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捷克式輕機槍的出現,為中國軍隊在抗日戰場提供了強大可靠的火力支持,歷經百戰,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捷克式輕機槍:與日軍歪把子、九六式和九九式輕機槍的淵源
    二戰時期,日軍裝備了三把輕機槍,也即大正十一年式(俗稱「歪把子」以槍託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而得名)、九六式和九九式,這三把侵華日軍使用的輕機槍,與抗戰軍隊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正式名稱ZB-26輕機槍頗有淵源。
  • 二戰經典捷克輕機槍極為少見的魔改版本 曇花一現的ZB-530自動步槍
    只要稍微有點歷史或者軍事常識的人幾乎都會聽說過捷克輕機槍的大名,這種由中歐小國捷克斯洛伐克製造的名槍,在流入我國之後一度成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甚至抗美援朝中我軍官兵最為喜愛的戰場利器之一,而捷克斯洛伐克強悍的武器製造業也隨著這一款名槍而名揚國際,一度號稱世界第六大工業國,甚至達到了連當時的美
  • 抗戰初期我軍急需兩萬挺機槍,英美皆冷眼旁觀,捷克總統:送全套機槍...
    作為一款抗戰名槍,捷克式輕機槍的造型特殊,稜角分明,極有立體感,是一種性能優異,裝備國家眾多,在世界槍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輕機槍。 整個20世紀30年代,捷克式輕機槍一共對外出口12萬挺。中國,伊朗,伊拉克,埃及,智利,瑞典,土耳其等10多個國家都成為這款機槍的客戶,當然VIP客戶還是我們中國。而看過大量抗戰神劇的國人,想必對這挺「捷克式」都非常熟悉。
  • 捷克式輕機槍與中國結緣
    中國與捷克式輕機槍有著頗深的淵源。抗戰時期,中國購買和仿製捷克式輕機槍的數量總計超過了10萬挺。1925年,中國費盡周折從國外引進了第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在隨後的一次射擊試驗中,其強大的火力令圍觀者嘆為觀止。
  • 1937—1945,23張老照片簡介抗戰時期中日兩國常用的14款輕機槍
    實際上,截止到1939年,中國軍隊手中一共擁有37272挺捷克式輕機槍。毫不誇張地說,性能可靠、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的捷克式輕機槍撐起了整個抗戰,為中國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二戰日軍九九式輕機槍是仿造捷克式嗎?也對也不對,之間有九六式
    孫德勝決戰江橋如題所問也對也不對,說對,是因為九九式模樣確實像捷克式(ZB-26),說不對,是因為真正開始模仿捷克式的日軍武器,其實是「九六式」輕機槍,也就是所謂的「拐把子」。九二式重機槍就是1932年列裝,九二式步兵炮也是1932年,那么九六式輕機槍當然就是1936年。這個時間點大家都很清楚,東北抗戰已經打了五年,但是全面抗日戰爭還沒有爆發。
  • 「直彈匣」or「彎彈匣」,捷克式輕機槍彈匣,怎樣才算合理?
    而我們今天主要探討一下,捷克式輕機槍的彈匣問題。 在抗戰劇中,捷克式輕機槍其實是最常用到的一個道具,也是抗戰年代我軍最常用的輕武器之一,捷克式輕機槍其實只是俗稱,正確的叫法應該是ZB26式輕機槍,是上世紀20年代捷克兵工廠設計製造
  • 「直彈匣」or「彎彈匣」,捷克式輕機槍彈匣,究竟怎樣才算合理?
    而我們今天主要探討一下,捷克式輕機槍的彈匣問題。在抗戰劇中,捷克式輕機槍其實是最常用到的一個道具,也是抗戰年代我軍最常用的輕武器之一,捷克式輕機槍其實只是俗稱,正確的叫法應該是ZB26式輕機槍,是上世紀20年代捷克兵工廠設計製造,在最初設計之初,是有好幾種設計樣式的,並且早期的輕機槍也帶有部分重機槍的特性,直到1923年定型測試以後,才形成了我們見到的捷克式輕機槍的主要樣式。
  • 抗戰時,捷克式輕機槍為什麼能風靡全中國?國人的智慧功不可沒!
    抗戰時期,捷克式輕機槍為什麼能風靡全中國?國人的智慧功不可沒! 捷克式輕機槍出口不過12萬挺,而中國就購入和仿製了同等數量的機槍,這個數目絕對可居世界之冠,以至於當時中國各方武裝中都裝備有數目不等的捷克式。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捷克式機槍如此風靡中國呢?
  • 1100發每分鐘,冷戰時期的芬蘭輕機槍—KK62
    RK62的原型在1958年定型,新的突擊步槍是有了,輕機槍自然也得跟上。尤其是芬蘭在50年代還裝備著拉蒂M/26輕機槍,而這批機槍用的還是僅此一家的7.62x53mmR全威力步槍彈。因此芬蘭琢磨著肯定得搞一款和RK62彈藥通用的班級輕機槍。
  • 外觀像「五胞胎兄弟」的二戰輕機槍,其中一款知名度極低!
    二戰中輕機槍種類繁多,其中捷克ZB-26輕機槍,日本96和99式輕機槍,還有英國的布倫式機槍外觀都極為相似!(第一款)圖為捷克ZB-26輕機槍:它是捷克於1926年開始正式量產的,定名為(Zbrojovka Brno vzor 26,簡稱即為ZB-26。
  • 答疑向,ZB26輕機槍在當年算什麼水準?
    一戰時期也確實有不少壓制型自動武器,比方美國人的BAR,英國人的劉易斯,法國人的貝蒂埃等等,按照咱們現代的視角來看,他們都是輕機槍的先行者。不過一戰時期的輕機槍還處於摸索階段,好比說劉易斯更多的適合作為航空機槍,而BAR本身是自動步槍,因此捷克人從1921年開始尋思得設計一款真正適合用作班組火力核心,有一定火力持續性,並且能夠讓單兵輕鬆攜行的輕機槍。
  • 二戰歷史上 差點被忽略的經典槍械 號稱日軍最強輕機槍的99式
    曰本軍方把從戰場上搜羅來的ZB-26機槍作為研究範本,根據自己的的設計理念和本國特色,研製了一款6.5mm口徑的輕機槍,這一款輕機槍三八步槍通用的子彈,被命名為九六式輕機關銃
  • 被遺忘的捷克重機槍,比馬克沁還好用,卻被MG42無情擠兌
    捷克的軍工業由於其產品製作精良、使用簡便而聞名世界,深受世界各國軍隊的喜愛,想想ZB-26在抗戰中的知名度。但除了ZB-26輕機槍,很多人卻已經記不起了另外一款捷克生產的重機槍,這就是:ZB-37型氣冷重機槍,這在二戰時期也是一件經典武器。
  • 戰史丨捷克式都聽過,你知道ZB37機槍嗎?它曾在中國橫掃日軍!
    ZB26「捷克式」輕機槍,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ZB26輕機槍 ZB37式重機槍(ZB vz.37)和ZB26輕機槍同為捷克布爾諾兵工廠出品。
  • 捷克CZ Bren 2手槍為何能使用81式輕機槍彈鼓?只因為一個小零件
    這支CZBren2手槍似乎有點怪,它竟然裝上了81式輕機槍的75發快裝彈鼓。這是因為圖中的CZBren2手槍安裝了林格爾工業公司(LingleIndustries)剛剛推出的「BREAK」Bren2手槍/步槍下機匣改裝部件。
  • 史上最重的輕機槍,蘇聯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曾援助抗戰
    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蘇聯成立之初,輕機槍在軍隊中的地位已經獲得認可,各國都開始相關技術的探索研發。與輕機槍一樣,當時的航空機槍也是研發的重點,蘇聯因為一時難以拿出可靠的型號,於是在馬克沁機槍的基礎上簡單改進了PV-1航空機槍。PV-1直接取消了水冷套筒,安裝一個多開孔的氣冷套筒,調整助退器適當提升射速,又安裝同步裝置,成為戰鬥機航空機槍。
  • 志願軍的武器:英國布倫彎彈匣、美國白朗寧並非輕機槍?
    美軍的班組支援火力是BAR自動步槍,而大英國協軍隊的班組支援火力則是布倫式輕機槍。巧合的是,在抗美援朝的前期運動戰中,一些志願軍部隊中也有這兩種武器的存在,當然,這要感謝「凱申物流」(運輸大隊長)了。▲志願軍第42軍371團4連在第一次戰役後被授予「煙臺峰英雄連」稱號,照片中第一排戰士一水的白朗寧自動步槍二戰期間,英國軍隊和其他大英國協軍隊的輕機槍為布倫式輕機槍。最初英軍進行新的輕機槍選定,捷克的ZB-26型輕機槍參加了項目競爭,並在1933年被英軍選定。
  • 抗戰時中日兩軍的主力輕機槍,捷克式PK歪把子,哪款更有殺傷力?
    圖1:捷克式ZB26輕機槍圖2: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輕機槍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捷克式zb26,日本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大正十一式,槍託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俗稱「歪把子」機槍。雖然日軍一個步兵班配有2挺歪把子,但面對中國軍隊一個步兵班1挺捷克式,還常常佔不到便宜。圖3:2挺歪把子也不一定能壓制住1挺捷克式其實在整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所裝備的輕機槍確實不差,除了捷克式ZB26外,還有BAR和啟拉利,都比歪把子強。當然這是單從輕機槍的性能來對比,如果考慮綜合火力、彈藥補給以及輕機槍手的訓練水平,那麼中國就全面落後了。
  • 歐洲「最」牛國家,機槍暢銷世界中國成其最大客戶,亡國仍在送貨
    02為了讓這款武器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哈力克在國防部的要求下,以布拉格一式為基礎繼續進行研發。很快研發就有了進展,新款的輕機槍在射擊準度上更加精確,即便是連續射擊數千發,在精度上也幾乎沒有不同,所以其順理成章地被選中,充當捷克軍隊的制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