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血戰摩蘇爾》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這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講述了一名年輕的伊拉克警察加入了一支10人特警小隊,在斷壁殘垣中如幽靈一般獵殺ISIS分子,從ISIS手中奪回自己的家園摩蘇爾的故事。電影的劇情和道具都非常考究,真實還原了中東敵後戰場。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支小隊在自己的悍馬車上,架設的並不是悍馬上常見的M2HB式重機槍,而是一挺足有80歲年齡的少見老槍----ZB37式重機槍。
▲《血戰摩蘇爾》中的ZB37重機槍
說起ZB37式重機槍,很多人可能有點陌生,但說起在抗日戰場上大放異彩的ZB26「捷克式」輕機槍,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ZB26輕機槍
ZB37式重機槍(ZB vz.37)和ZB26輕機槍同為捷克布爾諾兵工廠出品。ZB37式重機槍設計於20世紀20年代末期,當時各國裝備的機槍以馬克沁水冷重機槍為主,雖然火力猛,但每次使用都要加水,不但麻煩而且笨重,不便於移動。在冬季射擊還會因為水汽蒸發產生大團大團的氣霧,暴露目標,甚至冬季水袋裡的水結冰時,難以灌入馬克沁重機槍的水管裡面。
▲馬克沁機槍
怎麼能讓機槍變得輕便一些,告別水筒呢?法國哈奇開斯機槍做了一個嘗試,在槍管後部增加大塊金屬,利用它來吸收射擊產生的大量熱量。為儘可能減輕武器的總重,沒有採用整塊的實心金屬散熱塊,而是設計了一種像「多納圈」一樣的環形片狀氣冷散熱器。該散熱器為銅製,被安裝在發熱最為劇烈的槍管後部。這個散熱片把槍管的散熱效率提高了近10倍。
▲注意看槍管後部的散熱片
這種氣冷機槍問世後,很快引起各國關注。與當時名滿歐洲的馬克沁水冷機槍相比,該槍取消了水筒,重量大大減輕,大大提高了機槍的機動性。於是各國都開始嘗試採用氣冷式重機槍。1935年,布爾諾兵工廠研製成功了ZB35式氣冷重機槍,並在此基礎上,於1397年設計定型了ZB37式7.92毫米氣冷重機槍。
▲ZB37重機槍
ZB37重機槍總重為18.66 公斤,全長1095 毫米,槍管長度682 毫米,口徑7.92毫米,槍機種類採用導氣式原理,發射速率450 - 700 發/分鐘,槍口初速850米/秒。
ZB37最大的特點是其在哈奇開斯機槍的基礎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採用了比哈奇開斯更多的散熱片,不但槍管後部加了一片一片的圓形散熱片,就連槍管前部也遍布散熱片,就像我們常見的CPU散熱片一樣,通過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而起到散熱的作用,不但擺脫了笨重的水冷套筒,同時還保證了機槍的火力輸出能力,重量得到大大降低,使用也更加方便。
不僅如此,ZB37機槍還採用了可更換槍管的設計,在槍管打得過熱後可以進行快速更換備用槍管。與我國馬克沁24式重機槍不同的是,這種捷克ZB37型重機槍採用了非常高大上的全金屬彈鏈,彈鏈有100發或250發兩種。ZB37發射7.92毫米子彈,有毛瑟尖頭彈和重頭彈兩種,因為彈道性能不同,兩種子彈有各自的表尺。比較特別的是位於槍後部的握把,兼作拉機手柄,裝彈完成後向後拉動握把完成上膛,若不拉到位的話無法按發射按鈕。
不過,這種優秀的重機槍卻有點「生不逢時」,二戰爆發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就被德國佔領,數量不少的ZB-37型重機槍被德軍繳獲,因為其精密的結構,射擊精確性和可靠性,德軍將其裝備一線部隊,特別是山地師部隊也裝備了數千挺ZB37型重機槍,命名為MG37T,在歐洲和蘇聯戰場大量使用。
但是德軍很快發現,ZB37重機槍相對MG42來說換槍管比較麻煩,再加上德國在戰爭中後期要求被佔領國的兵工廠,著重生產例如如MP-40衝鋒鎗或者MG-42通用機槍等德式以最終這種輕機槍只生產了6411挺,因此在歐洲戰場上很少見到。
不過誰能想到,在萬裡之外的中國,這款機槍卻大放異彩。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當時的國民政府急於向歐洲求購合適的重機槍。
▲被日軍繳獲的ZB37重機槍
經過對比,認為ZB37性能優異,再加上射擊的德式毛瑟步槍子彈不僅可以和中正式步槍通用,而且殺傷力在日軍子彈之上,於是便很快下了1000挺的訂單,不過由於海路被日軍封鎖等原因,最後只有850挺經香港和仰光運交,被用於沿黃河的防線、浙江、宜昌和鄂西等地駐防。
▲使用ZB37的中國軍隊
抵達中國的ZB37式重機槍火力猛,火力密度高,比同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和日軍裝備的九二式和三年式重機槍在性能方面要佔較大優勢,深受中國士兵的喜愛。
▲使用ZB37的中國軍隊
雖然這款重機槍在中國戰場不如出自同門的ZB26輕機槍有名,但仍是抗戰中經典的捷克武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14年,湖南辰谿縣一漁民在打漁時,還打撈出了一挺ZB37重機槍,成為這款機槍參加抗日戰爭的證據。
▲被打撈出的ZB37
二戰後,ZB37大部分被銷毀,少部分流入了非洲、中東等戰亂國家,《血戰摩蘇爾》中出現在伊拉克的ZB37式重機槍,可能也是當地武裝在得不到其他重機槍時的權宜之計,從這一點看,《血戰摩蘇爾》真實地反映了中東戰場的武器配備情況。
(完)
更多文章
圖片來源: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排 版:江畔月
轉載請註明出處:「雲上國防」(ID:YUNSHANGGUOFANG)
註:本文為「雲上國防」公眾號獨家特約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洗稿,否則將追究當事人和單位法律責任。
點看+秒贊+分享,傳播你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