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曾研製能夠發射衛星的超級巨炮:350毫米的「小炮」做試驗

2021-01-20 潞安通判

如果今天提到陸軍的大口徑火炮,尤其是身管火炮的話,大多數人會想到155毫米這個口徑。畢竟現在大行其道的所謂「大口徑」火炮,幾乎已經成為155毫米榴彈炮的專有名詞。

「古斯塔夫」800毫米列車炮

不過在之前,大口徑火炮絕對是一個「變態」的口徑。且不說,那些曾經守衛海岸線的大口徑岸炮,就是二戰時期的「古斯塔夫」800毫米列車炮和「卡爾」600毫米自行火炮,冷戰時期蘇聯的「奧卡」420毫米自行核火炮和「聚光器」406毫米自行核火炮,都會讓人感到驚悚。與這些火炮相比,別說155毫米口徑的火炮,就是現在還在服役的203毫米和240毫米這些,如今看起來已是「喪心病狂」口徑的火炮都不過是小兒科。

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需要大口徑火炮執行的很多任務已經被飛彈、空中打擊等新生武器裝備所取代。而大口徑火炮的機動性不佳,目標過大等弱點又在現代戰爭條件下被無限放大。所以,也就顯得越來越顯得落後。於是,火炮的口徑逐漸向「小」發展。如今,當年在大口徑火炮中添列小兄弟的155毫米口徑,已經逐漸成為了大口徑的代言。而且,這個趨勢早在冷戰後期就已經出現。

冷戰時期,蘇聯研製的406mm原子炮

不過在這股火炮口徑小型化的趨勢中,曾經因為一個人出現過一次逆流而上的嘗試。這個人就是加拿大的火炮天才布爾博士。布爾博士,全名傑拉爾德.布爾,1928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諾斯貝,在10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在他3歲的時候,由於母親不幸去世,父親選擇了離家出走,年幼的布爾是在叔叔嬸嬸的監護下長大的。坎坷的經歷,卻激發了布爾的天賦,年僅22歲就獲得了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之後,布爾在彈道學領域嶄露頭角,在1953年被加拿大一家科學雜誌稱他為「青年火箭專家」。1961年6月,他被聘為蒙特婁麥吉爾大學的工程學教授。1964年,年僅36歲的吉拉德·布爾已是該大學宇宙研究所的所長!不過讓布爾博士在火炮界名聲鵲起的是因為他設計了一種名為「高效豎琴」的超級火炮系統,它口徑達1米,身管長達40米,能將兩噸重彈頭射入低層地球軌道。

年紀輕輕的布爾,就在火炮研究領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也得到了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的青睞,專門播出資金讓其主持「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的研究工作。為了能研究出能夠發射人造衛星的超級大炮,美國甚至在加勒比海的巴貝多島上開闢出一個專門的試驗場。這款被後人稱為「巴貝多大炮」超級火炮,其實是布爾博士用美國海軍的兩門16英寸(406.4毫米)艦炮頭尾對焊而成。經過加工改造之後,這款「巨炮」的口徑為424毫米、長達36米。為了進一步增加射程,他還設計了這門大炮專用的火箭助推增程彈丸。在隨後進行的射擊中,這門大炮成功地將90千克重的炮彈拋射到180千米高的太空。後來的模擬計算表明,這門火炮能夠將100千克重的炮彈發射到4000千米遠的地方,發射214千克重的火箭增程彈時射程可達2570千米!不過就在布爾博士努力工作之際,準備將「巴貝多大炮」推向實用之時,加拿大在1967年宣布終止該項目的研究。

「高空飛行研究計劃」中,研製而成的「巴貝多大炮」

布爾博士的首次超級大炮研製工作,無疾而終,但是他卻掀起了155毫米火炮的「45倍身管革命」。當時,世界大多數155毫米火炮是39倍口徑,射程不過20多公裡,用火箭增程彈也不過30公裡左右。布爾博士在此基礎上,研發出「45倍身管」的155毫米口徑火炮,最大射程甚至達到了創紀錄的43千米!或許,布爾博士還沉醉與「超級大炮」的研製中,所以將這項技術的專利賣給了奧地利。不過,正是因為賣到了奧地利,讓中國與布爾博士也有了一段淵源。當年,在中國發展新一代大口徑火炮時,面對152毫米口徑和155毫米口徑,舉棋不定時,正式利用前往奧利地學習和改進45倍口徑155毫米火炮的經驗,讓中國最終下定決心捨棄蘇聯的152,開始學習西方研發155毫米口徑火炮。

還是繼續說布爾博士,在155毫米口徑火炮顯露了一手之後,布爾博士重新開始了大口徑火炮研製工作。不過這次僱傭他的是來自中東的伊拉克。1985年,伊拉克從奧地利購買了200門由布爾博士研發的GCMS型大炮。這次交易不僅讓伊拉克獲得一批先進武器,也讓布爾博士獲得了當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女婿軍事工業部部長卡邁勒·海珊賞識,聘請他成為了伊拉克的顧問。由於伊拉克給予布爾博士大量真金白銀,所以布爾博士也是為伊拉克「效犬馬之勞」。不僅通過各種渠道,為伊拉克購買了300門先進的155毫米火炮。同時也開始幫助伊拉克在火炮研發、改造方面奉獻自己的力量,先是為伊拉克軍方改造了蘇制130毫米加農炮,再是幫助伊拉克自行方研製出了155毫米口徑的「馬農」炮,以及210毫米口逕自行式巨型「法奧」榴彈炮。正是由於布爾的幫助,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軍隊炮兵的火力得到極大加強,終於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根據布爾博士CG-45火炮授權生產的中國GHN-45型155毫米火炮

不過布爾博士之所以選擇與當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合作,是因為他的目標就是建造一門能夠發射衛星的大炮,而伊拉克的目標是用一門超級大炮將一枚火箭助推的反衛星炮彈送入太空軌道。雙方其實在1985年就籤署過一項秘密的新合同,就是由他主持「巴比倫計劃」。整個計劃分兩大部分:火炮部分和彈藥部分。火炮部分又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研製一門口徑為350毫米的小型「超級火炮」,作為試驗品;然後在研製兩門口徑為一米的大型「超級火炮」,作為最終的產品。彈藥部分包括新型發射藥、飛彈及炮用多級火箭。

不久,一門綽號為「巴比倫嬰兒」,口徑達350毫米的試驗型超級巨炮,就樹立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城郊45度的山坡上。不過在射擊試驗中,因發射藥裝藥太多,曾引起炮管密閉裝置損壞,後來經過修復,可以繼續進行試驗。試驗成功之後,布爾博士開始準備進行真正的「超級巨炮」研製。為此,布爾博士在1988年6月,從英國萊鋼鐵鍛造廠訂購52根鋼管。這批鋼管要求的精度極高,達到1/300毫米。不過,這些舉動最終引起了英國人的槐懷疑,再加上同期一家比利時公司接到的火箭推進劑訂單,以及伊拉克處決了一名在調查巴格達附近一個軍火工廠的爆炸事件的英國記者法爾扎德·巴祖夫特,最終讓英國人拒絕了這批訂單。

「巴比倫嬰兒」,口徑達350毫米的試驗型超級巨炮

不久之後,也就是1990年2月英國《防務》月刊登出了一篇題為《為伊拉克造一種宇宙大炮?》的文章,文中指出布爾正在為伊拉克研製超級巨炮,它能把衛星或炮彈射入低層地球軌道。布爾博士幫助伊拉克製造超級大炮的秘密就這樣被曝光了,這一事件讓西方世界,特別是伊拉克的對手感到非常恐慌,而這些對手包括以色列、美國和幾乎所有歐洲國家……此後不久,布爾博士便接到了匿名電話,威脅他若不立即與薩達姆斷絕關係,將會性命不保。威脅很快變成了現實,1990年3月22日傍晚,布爾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自己的住所門前遭到槍擊,7.65毫米微聲手槍向他的後腦和後背連開5槍。

布爾博士被刺之後,很多人認為他是英國、美國、南非和伊拉克軍火集團利益的犧牲品,而且最後下手的極有可能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的特工。不過,以色列堅決否認與布爾的遇害有任何關係。但是,估計這些國家都無法擺脫干係,要知道伊拉克已經獲得了製造「巴比倫」大炮主要材料中的80%。如果真讓伊拉克造出「超級大炮」,那麼中東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之後爆發的「海灣戰爭」,聯軍在「超級巨炮」的打擊下會有怎樣的損失呢?

「巴比倫嬰兒」,口徑達350毫米的試驗型超級巨炮

不過客戶以肯定的是,殺害布爾博士的兇手成了一個謎,但是他和他的超級巨炮就此戛然而止。

早已殘破的超級巨炮部件

布爾博士和他的超級巨炮

相關焦點

  • 魂歸巴格達,「巴比倫計劃」成為「巨炮」最後的絕唱!
    這個計劃通俗點說,就是設計一種能夠發射人造衛星的超級大炮。為了節約成本和時間,他將美國海軍的兩門戰列艦16英寸主炮鏜大口徑,頭尾對焊起來,畢竟制式巨炮也多用於戰艦上。同時增加類似"巴黎大炮"那樣的炮管支撐衍架,最後製造出一門長達36m、口徑424 mm的巨炮。而後的試驗中,成功地將 90公斤重的炮彈拋向了180 千米高的太空。
  • 慘遭以色列暗殺的火炮天才,曾用大炮把衛星送上天!
    布爾博士專注於彈道學領域,被加拿大媒體譽為「火箭專家」,但他真正享譽全球卻是為美國和加拿大研發一款能把衛星發射到軌道上的超級大炮。二戰結束之後,很多火炮設計師依然對德國在戰爭期間研發的「多拉大炮」欽佩、沉迷不已,他們立志研發出一款更好的超級大炮。布爾博士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蒙特婁麥吉爾大學擔任宇宙研究所所長時,設計了一款名為「高效豎琴」的超級大炮。
  • 巨炮射程4000公裡!炮管高10層樓,衛星直接送上天
    上世紀六十年代,加拿大火炮設計師吉拉德·布爾,開發出了一款巨型火炮,但該火炮並不是用於戰爭,而是打算使用其將衛星發射進太空。因為該火炮的架設地點為加勒比海上的巴貝多群島,因此又被命名為巴貝多巨炮。當時布爾在美加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在巴貝多島進行了一項名為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的工程(英文簡稱:HARP),巴貝多巨炮便是該計劃的產物。巴貝多巨炮炮管長36米,豎起來將近有10層樓的高度,口徑為424mm,據說當時布爾博士將戰列艦上的兩門主炮炮管連接在一起,造出了這門人類史上的超級大炮。
  • 中國正在研製電磁炮發射衛星 戰時可快速補發衛星
    無獨有偶,2016年10月號的《國防科技工業》刊登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劉石泉的文章,這篇文章披露了用「地面大型電磁彈射系統」發射的電推火箭「羽舟」和液體運載火箭「輕舟」。文章還稱,計劃2020年完成電磁發射演示系統建設及原理驗證試驗。
  • 一炮發射一顆衛星!中國「超級電磁炮」或將取代火箭
    這項火箭發射項目的曝光來自於2016年10月號的《國防科技工業》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劉石泉,在文章中,披露了用「地面大型電磁彈射系統」發射的電推火箭「羽舟」的研製計劃,該計劃已經在運行中,預計在2020年完成電磁發射演示系統建設及原理驗證試驗。我們都知道,電磁發射成本低、操控安全、適應性強、能量釋放易於控制、可重複快速發射,是燃料火箭的替代方式之一。
  • 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計劃2022年發射
    新華社廣州12月4日電(記者楊淑馨)記者4日從中山大學獲悉,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研製並發射一顆極地衛星,這將是我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衛星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目前衛星平臺和載荷的設計已基本完成。
  • 生命的吞噬者,要塞的抹除器,一戰時期同盟國恐怖的大口徑巨炮
    這些超級巨炮的口徑動輒三四百毫米,即便與戰列艦的主炮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同盟國方面有哪些經典的恐怖巨炮吧。在同盟國集團中,軍工實力最強的,要數當時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其中,德意志帝國的克虜伯兵工廠可以說是當時的軍火巨頭,由它生產的火炮因為性能優異而在同類產品中出類拔萃。
  • 德軍曾計劃造2500噸超重自行火炮,配800毫米巨炮250毫米裝甲
    P1500"怪獸"是一種預研階段的超重型自行火炮,其要旨是將克虜伯800毫米K(E)"古斯塔夫"(Gustav)列車炮安裝到一個機動平臺上,換句話說,一個機動化的巨炮。"古斯塔夫"還有一個我們更加熟悉的外號,就是"多拉"(Dora)火炮。一旦建成,這種巨型自行火炮將使"鼠"式坦克顯得渺小,其尺寸甚至超過1000噸級的超級重型坦克"巨鼠"。
  • 中國預計2022年發射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將發射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活動現場。中山大學官網 圖中新社廣州12月4日電 由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建的「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衛星遙感高峰論壇12月3日在中山大學舉行。記者了解到,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研製並發射一顆極地衛星,這將是中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目前衛星平臺和載荷的設計已基本完成。
  • 中國將發射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
    中新社廣州12月4日電 (記者 許青青)由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建的「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衛星遙感高峰論壇3日在中山大學舉行。記者了解到,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研製並發射一顆極地衛星,這將是中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目前衛星平臺和載荷的設計已基本完成。
  • 陸上420毫米巨炮:炮彈820公斤能飛1分鐘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二戰時代的坦克裝甲突擊,飛機漫天轟炸,一戰時代的重火力還是以火炮為主,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擴大火炮口徑,製造能夠投射巨大彈丸的陸上巨炮。
  • 中國電科38所參與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將於2020年底擇機發射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參與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將於近日運往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並於2020年底擇機發射。「海絲一號」衛星是國內首顆對標國際先進指標的、基於有源相控陣天線的200公斤級、1米解析度、C波段SAR遙感衛星的首發試驗星,瞄準海洋科學研究與遙感應用的產學研需求,探索商業航天新模式。
  • 海上遭遇戰:日本戰列艦被小炮管「懟」慘
    【話說軍世】海上「鋼甲巨獸」戰列艦擁有大口徑巨炮,對戰同時代水面艦艇時基本都具有絕對優勢,不過在一場近距離的海上遭遇戰中,在比拼勇氣與運氣時,日本戰列艦被本來「瞧不上眼」的小艦艇,用小炮管「懟」慘了。3000碼距離的遭遇戰,日本戰列艦被小炮管「懟」慘在1942年11月13日的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日軍比睿號戰列艦在3000碼(約2730米)的距離上遭遇美軍巡洋艦和驅逐艦,雙方隨即進入近距離混戰,當時比睿號和拉菲號戰鬥中最近的距離只有10-20英尺(約3-6米))。
  • 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發射極地衛星
    央廣網廣州12月4日消息(記者鄭澍)12月3日,記者從在中山大學舉行的「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衛星遙感高峰論壇」了解到,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研製並發射一顆極地衛星,這將是我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
  •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 「上海智慧」貢獻力量
    圖說: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發射升空 來源/新華社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3月24日11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圓滿成功。
  • 我國將發射帕拉帕-N1通信衛星、高分九號02/03星
    近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帕拉帕-N1通信衛星等試驗隊發射場工作有序開展,高分九號02、03星等試驗隊前往發射場執行任務,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等型號研製試驗工作取得新進展。各型號隊伍嚴格按照集團公司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誓奪疫情防控與型號任務雙勝利。
  • 古斯塔夫巨炮有多牛?一發炮彈發射,蘇聯地下30米彈藥庫被引爆
    希特勒為了能徵服全世界,特地下令研製一款新武器,它就是古斯塔夫巨炮。最遠的射程能達到50千米,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陸地霸主。只是想要讓古斯塔夫巨炮順利地開炮,必須要4000人同時工作才可以。在經過了仔細研究之後,希特勒下令,讓德國工程師建造一個超級炮彈,標準是可以穿透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以及30米深泥土。  接受製造任務的是克虜伯公司,為了能造成古斯塔夫巨炮,花費了整整7年的時間。古斯塔夫巨炮重量高達1350噸,和1000輛小汽車的重量一樣。
  •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02星 用於空間環境探測...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02星 用於空間環境探測試驗  Emma Chou • 2020-07-05 10:27:32 來源:前瞻網
  • 領克聯手時空道宇發射雙星,李書福布局商業衛星背後
    目前,時空道宇用於首次發射的雙星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預計將於 2020 年年底正式發射。在那之前,它們還要完成如模擬火箭上升振動試驗、模擬零下 270℃的太空運行狀況的熱真空試驗等,並將於 6 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