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寧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計劃於2021年開通的杭海城際鐵路12個車站的站名正式確定了。這條城際鐵路離開通日期也越來越近了。
今天(4月17日)上午,浙江省交通集團杭海城際鐵路首列電客車接車儀式在海寧鹽官車輛基地隆重舉行,首列電客車順利進駐車輛基地標誌著杭海城鐵機電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據了解,杭海城際鐵路是浙江省首個PPP軌道交通示範項目,也是杭州都市圈城際鐵路4條支線之一。杭海城鐵西起餘杭高鐵站,可與杭州地鐵1號線(遠期9號線)實現換乘,東至海寧碧雲路站(緩建),線路全長48.18千米。
設有13座車站,分別為餘杭高鐵站、許村站、海寧高鐵西站、長安站(東方學院站)、長安東站、周王廟站、鹽官站、桐九公路站、斜橋站、皮革城站、海昌路站、浙大國際學院站、碧雲路站(緩建),其中地下車站5座、地上8座,平均站間距約4.15公裡。
它的建成,將極大縮短杭州城區和海寧的時空距離,加速各種創新要素在沿線流動。
工作人員介紹,杭海城際鐵路列車為B2型車廂,採用鋁合金鼓形車體,和杭州地鐵二號線列車寬度一致。比一號線列車要寬,列車全長80米,車體最寬處為2.88米,車頂距軌面高度約3.8米,全車總重量為140噸,坐席數為182個,最大載客量可達1100人。
列車的牽引動力是車輛上方DC1500V架空接觸網授電,初期配置車輛數為17列,共68輛。
外觀上,列車藍白相間,每列車長四節,其中三節為動力車,一節為拖車,最高時速120公裡,比目前杭州地鐵一號線80公裡的最高時速要快不少。
車輛司機室頭型採用流線型設計,車燈造型現代動感,極具科技性。外觀以海藍色為主題色,車身色帶結合了海寧潮壯闊的線條,視覺上採用更具科技感的金屬色作為色帶搭配,體現了車輛的現代感和速度感。
列車內飾以白色為主,扶手杆造型曲直結合,與海寧錢塘江潮遙相呼應,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藍色軟包座椅為主,粉紅色愛心座椅為輔,將海寧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特點融入其中,為乘客營造一個舒適、和諧、文明的交通環境。
列車每節車廂設有6對電動塞拉門車門,全列共有24對門,車門上方智能、動態的LCD動態電子地圖為乘客提供準確實時的站點信息,結合客室側牆和屏風上的LCD屏幕,讓乘客及時了解到時事新聞、海寧人文、天氣預報等豐富信息。
客室智能光感LED照明,縱向貫穿整個客室,根據外界運行環境亮度自動調節。車載變頻熱泵空調根據環境溫度自動調節,為乘客提供安靜、舒適的乘車體驗,時刻體現綠色、科技、節能、環保的城市發展理念。
首列電客車順利到達車輛基地的為此後車輛的入駐開啟了良好開端,為「鵑湖擁抱西湖、海城融入杭城」跑出了加速度。
截至4月15日,杭海城際鐵路項目當年完成投資2.6865億元,佔年度目標(25億元)的10.75%;累計完成投資98.8166億元,佔總投資概算的69.63%。
其中,高架區間累計完成100%,地下區間完成100%,高架車站完成100%,地下車站完成97%,車輛基地(含控制中心)完成100%,鋪軌完成91%,機電工程37.59%。2020年,杭海城際鐵路計劃完成建設投資25億元,實現「軌通」「電通」,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完成90%,車輛到位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