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情節很簡單,如它的名字一般,講述的皆是普通人的戀愛。志明(餘文樂飾演)是廣告公司的小職員,他性格溫和,總像個大孩子一樣,永遠醉心於那些並不豪邁的細節。而春嬌(楊千嬅飾演)則是個性格豪爽的港妹,她愛抽菸,想法單純而直接。兩個人在狹窄的後巷相遇,在一幫插科打諢的煙槍朋友中間,愛情在瀰漫的煙霧裡升騰。
單看情節,不像是一部電影,而更像是一首綿延的愛情小調。比起那些酷愛情節與高科技的高智商大片,它所執意的是繁華盛宴之下的瑣碎,是轟轟烈烈愛情背後的花絮故事。那些本不該成為主角的細節在彭導的電影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現,看似沒有高潮起伏,卻實在是愛情的五味雜陳,他們一起迎面而來,直白地展現在你眼前。嫋嫋的煙圈,飄飛的塑膠袋,聚眾抽菸的職員,還有馬桶裡的乾冰。所有的元素看似無心安排,卻實在佔有電影的主動權。
在電影中,無處不在的煙霧幾乎成為了最好的煽情背景,每一次的情感渲染,都伴隨溫軟而繚繞的煙霧。禁菸讓煙槍們無處藏身,卻也為他們提供了另外一種相識的途徑。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相識,搭訕,互相遞過菸捲抽菸從而略去了兩人面對面的尷尬。的確,很多時候,人與人間的隔絕並非人意願所謂,而是缺少一個互相取暖的理由。就好比一場突發事件可以讓所有的陌生人一夜之間記住彼此,我們被迫聚集在一起,卻無不享受著這樣的快樂。畢竟,在這個冰冷的城市裡,兩個人總是好過一個人的寂寞。
黃磊在《邂逅》之二裡面說,你說,經過的愛情,今天要問我,我會狡猾地講,我只有一個愛情。我在劇本裡寫著這樣的臺詞,說,那今天你愛情這麼久了,是習慣還是愛,我說是習慣的愛。就是這樣。我說我們不小心愛上了某個東西,其實都過去了。我們之後還會碰到很多不小心的事情。可我在《似水年華》裡這部戲裡是真心的、靜靜地去品,去懷念,去喚起,我曾經有過的那一段東西;可我也是輕輕地跟它招手,說再見。因為,必須再見。
過了這麼久,到底是習慣還是愛,都不是,是習慣的愛。
時間和習慣會把我們的感覺變得遲鈍,我們終會對一些曾經我們為之哭天喊地呼天搶地的事而無動於衷。生活不是小清新也沒辦法裝文藝,生活就是生活。我們爭吵,拉扯,指責對方的人生,這些都是要發生要面對的事,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聲嘶力竭歇斯底裡之後,我們還是會毫無隔閡地牽起手,去散散步。
對,這就是愛。
起初有點悶又有點騷。志明和春嬌在沒有任何牽絆的時候無所畏懼,豪言曖昧立馬簡訊互相騷擾,簡訊內容家長裡短平實貼切,無非是在幹嘛好無聊去酒吧反正我也沒事幹要不出來走走吧;接著便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心理戰,被黑掉的情趣酒店那一段,我堅持認為一定一定的要發生點什麼,君不見後續的兩廂尷尬和互相揣測:年長的春嬌既棄五年之癢,志明卻又唯恐男女感情節奏的不對稱而猶豫徘徊。從有男友的春嬌疑似劈腿到生米熟飯的散亂,多麼符合糾結的現實;其中有一段志明同事的獨白,大致是與另一名同事的婚外情。我當時咋舌:若是內地不公映此片我毫無怨言,不動聲色的反主流道德觀。而末了,春嬌生猛,高架上擺出御姐嘴臉,志明頓時溫柔繳械,題目的亂碼謎底揭曉:它本是一條簡訊,倒過來看便是,I MISS U。
志明春嬌認識的這幾天,由香菸牽線,簡訊搭橋,有共同話題的生活、坦率的話語續緣,相對獨立的個性讓他們保持著自己的吸引力。
基本上,這個戀愛的劇本很簡單,考慮的問題比較單純,也許這樣才算簡單。抽菸認識,互相有好感,時不時的簡訊聯繫,朋友生日會無聊的傾訴對象,香菸的共同話題延續交流,被女方男友發現,春嬌分手,乾脆試一試新認識的這個人(因為重新認識一個人很耗精力),很溫馨的共眠一夜,春嬌期待志明正式答覆所以轉網,轉網時候志明的反覆考慮,志明的那段旁白「有時候只是好感,有時候你喜歡她的時候她沒感覺,她喜歡你的時候你沒感覺,後來她跑開了你又有感覺了」,最後到2人一起買煙那段春嬌終於在最後通牒的情況下,得到志明的答覆。
可能一開始看到標題就應該想到這是最近香港電影很愛走的路線,開始喜歡帶點小資感覺的感情文藝劇。從最最普通的話語裡面捕捉最大的感情波動。從平實的語言和客觀的陳述,將故事展現給觀眾,不帶一點導演個人感情色彩,嬉笑怒罵全由觀眾自己的個人感受來詮釋這部作品的優劣。讓我想到之前看的月滿軒尼詩。
有人把這部和月滿軒尼詩相比,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明顯是優於前者的。就我個人而言,特別能理解他們之前那種微妙的進退關係。志明被前女友劈腿,於是對感情患得患失,不願意主動示愛,因為怕傻傻的受傷害。他的世界充滿了算計,算計付出得到,算計主動被動的優劣勢。越是害怕,越要計較得失,越要自己可以在事業和感情上佔據自己能夠全身而退的位置,結果卻越把自己推向反方向。
春嬌比志明大四歲,女人比男人大四歲的後果是很可怕的。楊千嬅真的老了很多,那些妝都沒辦法遮住她的眼袋了。五年的男朋友帶給她的早已經不是愛情,互相的存在只是一種習慣。而放棄五年的男朋友,轉向認識五天的志明,需要太多的勇氣,對於年齡偏大的她來說不失為一種冒險。隨著年齡增長,人往往會嚮往單純和簡單。春嬌很簡單,很乾淨,或者說她選擇不去想太多,不去計較太多。曖昧的關係讓她很沒有安全感,也不能體會年輕四歲的志明滿腦子的陰謀論。
四年的差距,在最初關係確立的過程中已經帶來障礙。雖然導演最後給的是一個讓人莞爾的結局。但是這段感情接下來的趨勢我並不怎麼看好。畢竟,春嬌和志明都是會為了誰進誰退而躊躇的人。
整個片子最讓我喜歡的一個鏡頭是春嬌和志明看著膠紙袋飛舞,感覺時間靜止了,一切定格在那一秒,他們兩個都是多麼的專注。
而貫穿片子的很多畫面和音樂都很讓我大愛,輕輕地,讓我感覺愛情就是該如此,很自然的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