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該不該家長批改?老師很委屈:太多與教學無關的工作要做!

2020-12-16 學姐教育觀

現在關於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以及中小學老師工作職責的探討很多。前不久,一名家長直播哭訴退出家長群的事件將矛盾推向了風口浪尖,官媒發聲報導,廣大網友們也紛紛加入了討論,大部分的聲音是同情家長並譴責現在太多老師工作不負責任,竟然把教新課、批改作業等工作任務都推給了學生家長。不少人發聲質問:工作都給了家長,老師都幹嘛去了,職責何在

在人民日報、光明網等官媒隨後陸續發布的文章中,都明確指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工作,家長應當監督、輔助孩子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但不必代勞老師的工作。任何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都會得到嚴厲的處罰;同時,遼寧省教育廳也發布了最新的通知,規範學校和教師的工作職責與行為。

不過對此,很多老師也表示很無奈,並非自己想把教學和批改作業的工作推給家長,很多老師表示自己知道這是屬於自己的工作,但問題是現在的中小學老師被壓榨得太厲害,很多與教學無關的共走被強加給了老師,甚至納入考核與晉升指標,讓老師無法安心教學。

一是被各種行政管理部門抽調,承擔各種臨時性工作安排,比如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需要做很多「形式主義教學」工作,例如編寫所謂「優質教案」、起草各類文件方案等文稿。

二是承擔扶貧工作,編制內工作人員被抽調擔任扶貧工作已經實行了很多年,收效很好。但有些部門單位的工作人員是不適合被抽調去扶貧的,比如在中小學,行政管理崗的人員可以抽調,但一線教師隊伍本來就捉襟見肘,而且關係到教學風格的連貫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不宜無故換人

三是太多與教學無關的考核與職稱晉升要求。除了以上這種直接把人抽調走的情況,現在的老師工作壓力太大,很多與教學無關的內容被納入到日常工作當中,甚至會在職稱晉升中作為重點衡量指標,比如像公開發表論文,甚至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等高端學術成果要求,對於專門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來說都是相當不易的。對中小學老師來說,真的是毫無必要可言,把大量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面,貽誤了本職教學工作,勉強發表或找人代發幾篇完全沒人看、也沒任何學術貢獻可言的成果,真是可笑至極!

因此,如果把現在中小學教育以及家長抱怨的問題完全歸結於老師工作態度不負責不認真,也有些片面。老師的無奈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時候並不是老師想把工作推卸給家長,而是自己實在忙不過來。究其根源,問題還是出來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身上,要讓老師回歸到老師的本職工作上,而不是靠賣弄筆頭吃飯的公務員,不是扶貧幹部,也不是社科研究員。當然,這些工作都很重要,但要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不要再把中小學教師也攪在其中了。

相關焦點

  • 老師為什麼要叫家長批改作業?答案在這裡(教師家長值得一看)
    在當前的教育下,有人調侃到,現在的義務教育非常的牛,不僅讓學生學一遍還要讓家長學一遍。現在存在一個現象,學生的作業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學生的值日需要家長們做;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來監督完成等等。而作為老師的要管五六十名小孩,作為一個老師,五六十名都能管。而作為一個家長,兩三名不能管。老師也有老師的苦衷。現在孩子不能打,不能罵,不能體罰,不能說話重。學生有什麼問題也只能找家長啦。這是教師的心聲。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客觀看待,不能說是某一方面的問題。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存存在各自的問題。
  • 「家長退群事件」引發教育爭議: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
    這位「硬核爸爸」退群的起因,是當天老師在家長群裡,批評了昨晚沒有批改孩子作業的家長,並表示:認真批改的家長,老師看到了家長對孩子傾注的心血,自然會多加關注,而那些不批改、自己放棄孩子的家長,老師也自然也沒必要認真對待了。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為什麼要家長批改孩子作業?老師的回答,讓家長群靜悄悄!
    最近這幾年,很多家長開始反映,老師在學校布置的作業,居然讓孩子拿回來給家長批改,孩子上學的問題應該是學校承擔的事,現在怎麼都轉移到家長的身上了? 看到這個問題,各位家長有沒有感同身受呢?
  • 「作業要我改,還要老師做什麼?」老師被家長指責,直接退出群聊
    家長群內一名家長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原因是老師要求孩子把作業帶回家,讓家長批改,引發家長的不滿,後來班主任退出了群聊。這位家長表示:如果我把所有作業都批改完了,我還要老師做什麼?把小孩送到學校的初衷是學習的,並不是給自己找麻煩批作業的。
  • 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合適嗎?老師是幹什麼的?
    因為語文的有一些作業家長還真的應該及時給孩子檢查、批改一下(別著急噴,後面我有詳細說明)。 但是如果是什麼作業都讓家長批改,那肯定是不對的!
  • 老師用「簡筆畫」批改小學生作業,滿滿正能量,家長:給老師點讚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老師,不單單負責任,更是用奇思妙想的「簡筆畫」風格為小學生批改作業,引得家長連連為老師點讚,久而久之學生們越來越願意學習了,成績想不提升都難。這位小學生的字跡未免也太潦草了,估計就算是寫出了正確答案,老師也不認識吧,筆者愣是看了很久,連一半字都沒認出來。估計老師在看到該作業時也是哭笑不得的,不但在下面評論:看完你的作業,老師是這樣的,你忍心嗎?還在旁邊畫上了一個抱著肚子吐血的小玩偶。
  • 關於教育內卷,老師有話要說:家庭作業太多,不能全怪我
    並將家長裹挾其中,家長不堪重負,終於爆發。現在各地開出的藥方,都是針對老師。嚴禁老師要求家長批改家庭作業。我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孩子的家庭作業太多,不全是老師的錯。家庭作業為什麼越來越多?客觀地講,現在的孩子,讀書確實越來越累。家庭作業多只是表象,壓力巨大才是真相。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廣西早已出臺方案禁止
    網頁截圖聲音:孩子作業怎麼管,家長各有看法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眾多家長點讚。尤其是對老師布置懲罰性作業的行為,不少南寧的家長都表示支持。不過,對於孩子的作業該怎麼管,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看法。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教育部禁止「家長作業」,那些把家長當學生的老師聽明白了嗎?
    而且熱度一直不降。這一點不奇怪,每一個孩子,一頭牽掛著家庭,一頭關係著未來,每每一個小動作,都會受到大家的傾情關注。  這不,這一問題已經引起教育部的關注和回應。12月10日,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作業到底誰改這份答卷,教育部如此作答,家長心安,老師心定!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健全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方面的機制。
  • 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教育部回應社會...
    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等熱點問題,教育部也一一做出了回應。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
  • 教育部門下文要求老師必須改作業,禁止家長代改作業,你如何看?
    一、為什麼老師會將孩子作業交由家長批改其實,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原本就是老師批改作業,為什麼會將這部分工作交由家長?何況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並不具備輔導孩子作業甚至批改作業的能力?在2020年6月頒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就已經明確指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
  • 教育部最新通知,為中小學家長帶來「喜訊」,家長點讚:早該這樣
    通知表示,為學生布置懲罰性作業以及要求家長幫助批改學生作業等行為都是教育部所明令禁止的,一旦發現將從嚴查處,避免將學生作業轉移成家長作業。很多學生都有因為沒有掌握好所學知識,在課堂的聽寫當中出現錯誤的情況。一些老師為了讓學生能夠長記性,就會安排學生重複性地抄寫錯誤內容,而這樣機械性地重複抄寫十分佔用學生時間,並且不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自己學習當中的漏洞。
  • 家長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
    不過總有些這樣的家長,覺得孩子每天早早完成了作業,不再做點什麼習題,時間豈不是都浪費了?於是又引發了新一輪熱議。今天,大貓就來跟大家聊聊,家長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首先,我們需要討論的是現在家庭作業的意義和作用!作業的作用很明確,就是鞏固所學知識技能。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咋解決?
    高中生在寫作業。小編碎碎念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
  • 教育部: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
    教育部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下一步將採取健全作業布置機制、提升作業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舉措,指導地方做好作業管理工作。
  • 作業到底是家長改還是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