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線是怎麼來的?斑馬線起源於古羅馬時代的跳石,古羅馬時期,在城市的一些街道上,人和馬車交叉行進,交通混亂,不斷發生事故。於是人們就在靠近馬路口的地方氣體突出,路面的石頭、跳石,用來區分人行道和馬車道。
19世紀末期,隨著汽車的發明路上車輛增多,跳石交通規則以無法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到了20世紀50年代,英國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類似斑馬條紋的橫膈狀,人行橫道線,人們稱他為斑馬線,規定行人橫過街道時只能走人行橫道。這個規定一直沿用至今。人行橫道標誌,這個標誌一般設置在人行橫道的兩側,人行橫道線和斑馬線的斑紋很相像。
2009年成都天仙橋南路的合江亭附近出現了一條愛情斑馬線,整條斑馬線都是大紅色底面,寬大約4米,上面鋪了白色的人行道,中間有一大一小兩顆星,心裏面寫有I love you字樣。這條紅色斑馬線在全國屬首創。節假日常有新人來這裡拍攝外景,屢屢出現數百對新人扎堆的景象,也不時有新人結伴橫穿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