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座談會暨美麗鄉村藝術行活動在江蘇南通舉辦

2020-12-14 澎湃新聞

11月1日,「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座談會暨美麗鄉村藝術行活動」在江蘇省南通市舉行。該活動是在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和鄉村產業發展司的共同指導下,由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和中國農業出版社聯合主辦。

據介紹,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文化振興重要論述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有關要求,包含座談研討、書畫攝影展覽、交流筆會、鄉村考察等內容,通過交流全國各地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典型經驗,研討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目標任務和方法路徑,展示美麗鄉村風貌和農業文化特色,助推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助力鄉村產業和文化振興。

▲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主席、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講話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主席、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在講話中指出,要深入理解、準確把握文化振興和文化產業振興的關係,兩者有聯繫也有區別,鄉村文化振興不能完全靠產業,文化產業振興不能完全代替文化振興,但文化產業可以發揮重要的薰陶作用。鄉村文化振興,要注重培育文明鄉風,樹立良好家風、家訓、家規,培養農村引領人才,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文化產業兼具文化屬性、經濟屬性和教化屬性,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有利於教化人民、提升農民文化素質,有助於補齊農村文化短板,能夠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城鄉一體化和中國農業走上現代化發展之路。推動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處理好保護與發展關係,注重文化傳承人的培養,抓好文化產業基礎建設,制定出臺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不斷加強品牌宣傳,利用好網際網路傳播的作用,講好新時代鄉村文化故事。

▲ 南通市委副書記沈雷致歡迎辭

南通市委副書記沈雷在歡迎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南通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指示要求,以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為抓手,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挖掘江海文化內涵,傳承鄉村文化,凸顯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的元素,留住鄉愁記憶;注重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網際網路+」模式,高標準打造鄉村文化產業發展載體平臺,引導民間藝人創業創新,推動創意設計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做大做強鄉村文化產業。2019年,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近500億元。接下來,將繼續凝聚合力,打造南通「一村一幅畫、一鄉一天地」的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侯曜禹致辭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侯曜禹在致辭中表示,鄉村是中華傳統文化生長的家園,鄉村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柢,鄉村文化孕育著、也守護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文化振興對於鄉村產業、組織、生態、人才振興都有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鄉村大量的歷史、民俗、生態、傳統技藝等,為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各方面專家、學者、企業家加入到挖掘、傳承、弘揚鄉村文化的行列中來,帶領農民群眾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增收收益,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推動鄉村文化繁榮發展。

▲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刁新育致辭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刁新育在致辭中指出,中華文明發源自鄉村,鄉村文化是我國文化之魂,鄉村文化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中發揮著特殊作用,要系統地對農村文化加以整理,傳承鄉風文明。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是繁榮我國鄉村產業的有益探索,積蓄著農村社會發展的巨大動能,正當其時、恰逢其勢,要保護傳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創新鄉村文化產業業態、加快拓展鄉村文化產業空間,讓優秀鄉村文化與現代文明在廣大鄉村融合會通,煥發勃勃生機。

會議主題報告與主旨報告

▲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恆致辭並作主題報告

在會議主題報告與主旨報告環節,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恆表示,農耕文化的傳承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解決傳承什麼、誰來傳承、怎麼傳承的問題。當前,在實踐中面臨村莊的衰落、人才流失和創新能力不足等諸多現實問題,對此農業農村部門應主動思考、積極作為,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啟動全面摸底,制定文化遺產傳承清單;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突出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要素的有機融合;加大對創意農業的宣傳力度,對鄉土人才的挖掘力度,增強全社會對農耕文化的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

▲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副主席張紅宇作主旨報告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副主席、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農業農村部原經管司司長張紅宇表示,鄉村振興體現了鄉村多重功能,而鄉村文化體現了正確的價值觀。文化傳承是中國鄉村最重要的功能表現之一,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體現了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訴求。中國是富有歷史傳承的民族,在新的發展階段,鄉村振興需要通過農村文化的傳承、提升和發展,產業化是其中的重要選項,可以為鄉村文化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和強大生命力,要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要以農民為本發展鄉村文化,要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來為鄉村文化產業帶來多元投入。

主題演講

▲ 全國農業展覽館研究員曹幸穗作主題演講

在主題演講環節,全國農業展覽館研究員、中國農業博物館農史專家、農業農村部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曹幸穗圍繞「農耕文化與貢品特產的產業開發」主題,就如何挖掘貢品文化價值助力農業品牌創新進行了分享。

▲ 南京農業大學王思明院長作主題演講

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農業農村部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專家王思明在題為「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鄉村振興」的演講中,將傳統農耕文明的價值歸納為:安全食品之源、農業創新之基、生態涵養之地、和諧共生之所、文化傳承之鄉,提出了要以文化搭臺、文化唱戲,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典型交流

在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典型交流環節,南通市江海研究會副會長房健、邳州市宣傳部副部長王瑞先、江蘇愛佳福如土壤修復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唐會聯作為典型代表,分別圍繞「文化賦能 產業興旺」「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邳州實踐」「文化賦能 產業興盛」,介紹了南通、邳州、碧雙創公司在促進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 南通市江海研究會副會長房健作典型交流

▲ 邳州市宣傳部副部長王瑞先作典型交流

▲ 江蘇愛佳福如土壤修復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唐會聯作典型交流

在隨後的座談中,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12家發起單位有關負責同志討論通過了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典型案例推介活動方案,並就推動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和聯盟工作,分別發表了意見和建議。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天金,中國農村雜誌社黨委書記、社長雷劉功,全國農業展覽館黨委書記隋斌,中國農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總經理、鄉村文化研究院院長胡樂鳴,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院黨委書記賈連奇,中國大眾文化學會會長趙鐵信,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會長、全國農技中心原主任陳生鬥,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全國畜牧總站原黨委書記何新天,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農業農村部漁業管理局原局長趙興武等嘉賓一致認為,底蘊深厚、悠遠厚重的農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寶貴資源和財富,具有塑魂和賦能的雙重作用;在鄉村振興進程中,要高度重視農耕文明的文化和經濟價值,在做好優秀鄉村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提供豐富多元的文化產品;要充分發揮宣傳的作用,大力弘揚鄉村文化,助力鄉村產業興旺、綠色發展、經濟繁榮,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助推城鄉融合,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

▲ 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髮言

▲ 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天金髮言

▲ 中國農村雜誌社黨委書記、社長雷劉功發言

▲ 全國農業展覽館黨委書記隋斌發言

▲ 中國農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總經理胡樂鳴發言

▲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院黨委書記賈連奇發言

▲ 中國大眾文化學會會長、原文化部政法司副司長趙鐵信發言

▲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會長、全國農技中心原主任陳生鬥發言

▲ 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全國畜牧總站原黨委書記何新天發言

▲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農業農村部漁業管理局原局長趙興武發言

據了解,本次活動形式創新,內容豐富。活動期間舉辦的「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繪畫攝影作品展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影像展覽走進南通」,充分展現了十八大以來中國新農村的巨大變化和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宣傳了美麗鄉村新變化,凸顯了悠遠厚重的中華傳統農耕文化。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主席、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出席開幕式,並為活動題詞。中國農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總經理、鄉村文化研究院院長胡樂鳴,南通市通州區委副書記徐加明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

在鄉村文化產業創新交流筆會活動中,眾多書法、繪畫藝術家在實地考察南通鄉村,感受南通農業新成就、農村新風貌和農民新風採後,以現場創作書畫作品的形式,讚美新農村、謳歌新時代,用文化藝術形式為鄉村文化振興凝聚更大力量。

座談會由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常務副主席、中國農業出版社原黨委書記、社長、董事長孫林,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李同斌共同主持。美麗鄉村藝術行展覽開幕式由中國農業出版社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羅斌主持。鄉村文化產業創新交流筆會由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全國農技中心原副主任慄鐵申主持。

▲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常務副主席、中國農業出版社原黨委書記、社長、董事長孫林主持大會

▲ 中國農業出版社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羅斌主持展覽會開幕式

▲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全國農技中心原副主任慄鐵申主持交流筆會

▲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李同斌主持交流座談

南通市副市長趙聞斌、南通市委副秘書長魯亞飛、南通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周金榮、南通市通州區委副書記徐加明、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曹建新等地方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有關新聞媒體代表約100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前夕,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在濱江會議中心與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主席劉堅一行進行了會談交流。徐惠民表示,南通文化底蘊深厚,鄉村文化特色鮮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願意與全國鄉村文化聯盟就創作基地、示範基地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南通市委常委、秘書長姜東,市政府副市長趙聞斌,市委副秘書長顧曉明等陪同會談。

▲ 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座談會合影

來源:農民日報、南通日報、今日農業等(記者 陳兵、印春湘、範旭等)

原標題:《激發文化產業活力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座談會暨美麗鄉村藝術行活動在江蘇南通舉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徐州鄉村文化旅遊節暨賈汪區首屆鄉村旅遊節啟幕!
    2020中國徐州鄉村文化旅遊節暨賈汪區首屆鄉村旅遊節啟幕!鄉村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鄉村集市展銷會鄉村文創精品及非遺、扶貧專區、文創產品、土特產品和鄉村美食等進行展銷,使鄉村集市成為文旅展示平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促進文旅消費。
  • 西海岸新區首屆海村蟹逅·島耳河螃蟹節活動暨「美麗鄉村遊」王臺...
    9月12日,2020「海村蟹逅·島耳河螃蟹節」暨青島西海岸「美麗鄉村遊·王臺站」活動在王臺街道魏家島耳河精彩開啟。據悉,本次活動由青島西海岸旅遊投資集團主辦,旨在全面呈現「美麗鄉村遊」鎮街獨特風貌,積極推動文旅下鄉,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現場,舞獅鼓龍、現場捕撈、百人品蟹、參觀紡織博物館、特色小院等主題內容,不僅展現了王臺文化多樣性,更加帶給遊客獨特的旅遊體驗。
  • 「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在川舉行首批「川臺...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實習生 鄒阿江12月7日,「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兩岸文旅文創行業內大咖、在川涉臺文旅文創企業人士以及鄉村社區代表等200位嘉賓參會。
  • 藝術詮釋美麗鄉村!「美齋」桐盟書院揭牌
    ,舉行「美齋」桐盟書院揭牌儀式暨桐盟玫瑰行動2020年度成果作品展。 墅豐子愷漫畫村,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聚集。書院以「書啟人智、畫傳友情」為主旨,充分發揮民盟文化人才優勢,以講座、培訓、沙龍等多種形式,在美麗鄉村播種文化藝術種子的「美的教育」。吾輩拾藝(青):兩個年輕的小姑娘帶領吾輩團隊回鄉創業,研究桐鄉文化和石門文化,創作更多有代表性的文創作品,宣傳家鄉文化。陳莊竹編匠人村,非遺匠人的搖籃。
  • 將「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與第十屆江蘇農民讀書節暨全省農家...
    今年6月以來,按照中央宣傳部、農業農村部聯合主辦的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的統一部署,江蘇各地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組織各種活動,農民成為讀書活動的主角,閱讀成為江蘇新農村的文化新時尚。  疊加特色 書香氣更濃  端午時節,如皋市東陳鎮的農民大舞臺果蔬飄香、書香陣陣。
  • 淘酒俠協辦第二屆中國鄉村文化振興高層論壇,並作為企業代表發表...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非介紹了江蘇舉辦農民豐收節情況,黃非等同志基於對全省農民豐收節舉辦情況的一系列調研,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提出要推動中國農民豐收節成風化俗必須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行政推動與自發組織相結合,推進成風化俗;堅持以基層和農民為主,下沉辦節重心;堅持開放創新辦節思維,形成穩定常態;堅持因地制宜融合地方傳統,豐富節慶內容;堅持與時俱進創新傳播方式,提升傳播效果。
  • 上千件藝術作品賦能美麗鄉村建設
    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12月18日,由市教委、北碚區、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20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展覽,在北碚柳蔭藝庫舉行開幕式。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等國內外數十所高校,帶來上千件藝術作品參展,賦能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美育發展。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一帶」是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示範帶;「一湖」是生態魯湖水鄉文化休閒旅遊特色區;「兩環」是環魯湖運動綠道及107國道農業綠道;「四板塊」是現代都市農業觀光板塊、魯湖主題休閒旅遊板塊、郊野休閒度假娛樂板塊及山坡茶藝體驗板塊。江夏區駛入產業發展快車道。
  • 鄉村景觀設計,為城鄉融合找個支點
    從傳統的新農村模式,到通過環境提升、文化提煉和產業升級等多方驅動的鄉村可持續發展新模式,「美麗鄉村」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城鄉融合」的重要抓手,逐漸深入人心。清華大學副教授羅德胤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到,營造鄉村景觀,不僅是提升鄉村居民生活幸福感與舒適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鄉村文化風貌的展示窗口,更是鄉村新吸引力的展現方式。在營造鄉村景觀時,充分的走訪,對生活、文化的深度體驗,將傳統景觀與現代功能的融合與創新,都對鄉村規劃師與設計師提出了很高要求。
  • 殷港藝創小鎮以文為墨 以創為魂——向美而行 賦能鄉村振興
    歷史上的殷港,水草豐茂,鳩鳥雲集,千年圩田文化發源於此。長江重要支流青弋江流經殷港,百年徽商順江而下,在這裡興業發展,建房造舍,促進了當地磚瓦燒造、「泥與火」的藝術創意,形成獨特的藝術文化符號,綻放向美而行的思想光芒。
  • 櫻花產業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何宗儒,廣東省廣州天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執行主席,用24年時間「編織」了4萬多畝浪漫的櫻花版圖。目前,香港迪斯尼、香港海洋公園的櫻花節、澳門以及眾多海外企業都曾引進何宗儒公司培育的櫻花。何宗儒是如何把櫻花產業做大做強,如何利用櫻花產業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記者進行了探訪。
  • 蕭山樓塔大同二村:美麗鄉村建設實現美麗產業「開花結果」
    浙江在線4月21日訊(通訊員 王興江 王靜怡)4月20日下午,一場美麗鄉村與文化產業的「聯姻」籤約儀式在杭州市蕭山區樓塔鎮政府進行。  籤約雙方為樓塔鎮大同二村與禾夥人(杭州)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餐飲住宿等民生產業發展,提升樓塔美麗鄉村的知名度。
  • 建設吳川最美鄉村|繁榮傳統文化,點亮美麗鄉村
    ——記文坉村「文化樓」「榮基文化藝術中心」慶典活動2020年11月28日上午,吳川市吳陽鎮文坉村陽光燦爛,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呈現出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在這裡分別舉辦了文坉村「文化樓」改建落成慶典與「榮基文化藝術中心」落成慶典儀式。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美術家協會、國內部分高校、湛江市工商聯、吳川市政府、吳陽鎮政府以及文坉村領導、當地鄉賢和村民及廣東榮基集團管理人員等嘉賓共300多人受邀出席了落成慶典儀式。
  • 任振鶴:讓美麗鄉村成為美麗江蘇的鮮明底色
    本報訊 (記者 白 雪) 7月30日—31日,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暨特色田園鄉村面上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徐州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精神,回顧總結今年以來蘇北農房改善工作情況,研究落實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和舉措,全面部署特色田園鄉村面上創建工作,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展現美麗江蘇的鄉村模樣。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省長費高雲主持會議。
  • 載歌載舞傳新風 鼓樓區舉行鄉村廣場舞展演暨新時代文明表彰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通訊員 竇丹丹讓田野成為藝術惠民的沃土,讓群眾擔當文化繁榮的主角,讓隊伍舉起文明新風的旗幟,讓典型吹響鼓樓奮進的號角。9月26日16時30分,由鼓樓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共同舉辦的「載歌載舞傳新風」鄉村廣場舞展演暨新時代文明表彰活動在仙人莊辦事處餘店村拉開帷幕。
  • 連結「山」「海」產業 「月漁雁沙」串起雁蕩的美麗鄉村夢
    「月漁雁沙」鄉村振興示範帶是雁蕩鎮在環境優美的生態基底上用深厚的人文底蘊著色,以水產養殖產業、旅遊配套產業、生態島礁資源等特色產業資源為依託,打造的一條集配套服務、產業示範、夜間休閒、康體運動、海島研學、鄉村旅遊等功能於一體,以「月漁雁沙」為主題形象的鄉村振興示範帶。
  • 「美麗中國行·蟹逅興化」全球新十二金釵公益文化巡演啟航
    2020「美麗中國行·蟹逅興化」全球新十二金釵公益文化巡演在興化啟航,活動以融媒體形式響應國家信息化助農號召,為脫貧攻堅,共奔小康加油助力,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積極貢獻;「飲丹溪紅曲紅糧酒·品江蘇紅膏大閘蟹」開啟美麗鄉村寶藏之旅
  • 田疇披錦繡 沃野奏歡歌——江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周年綜述
    3年來,江蘇糧食等主要農產品連年豐收,糧食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江蘇兒女以始終如一的勤勞、智慧和勇氣,牢牢將飯碗端在自己手中。鄉村產業培育壯大。以培育8個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為抓手,大力實施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工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截至2019年,累計擴大優質食味稻種植面積200萬畝、稻田綜合種養面積55萬畝,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擴大到130萬畝。
  • 「世遺文化」「廣東省十大美麗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
    「鄉村燈光秀」「世遺文化」「廣東省十大美麗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網紅旅遊廁所」……這些都是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的特色品牌。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各大平臺,紛紛將鏡頭聚焦強亞村,探尋其順利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鄉村旅遊卓有成效的「秘訣」。
  • 臨夏市第三屆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即將拉開帷幕!46項活動讓你嗨...
    (約150人)開展臨夏市第三屆滑雪培訓班暨青少年冬令營活動,並組織到市內冰雪活動場所開展冬季滑雪活動。42、「服務群眾建康,共建美麗鄉村」義診暨健康臨夏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時間:2020年12月20日-2021年2月28日地點:四鎮·結合健康臨夏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在四鎮設立義診服務點,面向群眾開展健康義診、贈送藥品等活動,積極宣傳相關醫學知識,開展健康教育,讓廣大群眾了解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