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文坉村「文化樓」「榮基文化藝術中心」慶典活動
2020年11月28日上午,吳川市吳陽鎮文坉村陽光燦爛,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呈現出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在這裡分別舉辦了文坉村「文化樓」改建落成慶典與「榮基文化藝術中心」落成慶典儀式。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美術家協會、國內部分高校、湛江市工商聯、吳川市政府、吳陽鎮政府以及文坉村領導、當地鄉賢和村民及廣東榮基集團管理人員等嘉賓共300多人受邀出席了落成慶典儀式。
乘改革開放的東風,近三十年來,文坉村因人而變,實現了「華麗轉身」,村道路硬底化,雨汙分流城市化,垃圾收運網格化,村前村後綠化、美化、亮化。一棟棟、一排排嶄新的別墅錯落有致,一個個景點、一座座亭臺樓閣相互呼應,古典標誌的文化樓屹立在村中央,與對面的和順廣場遙相呼應;昔日的淤泥河湧,已變成了一條彎彎的清水河,小河邊的綠樹和風景涼亭倒影在水中,清澈可見,綠色生態,美不勝收。文坉村成為了吳川市最美的鄉村之一,被評為湛江市生態文明村。
鄉賢李日榮先生在文坉村出生長大,四十年前,他從農村走向城市,憑著自己聰明的智慧、勤勞的雙手和非凡的工作能力,誠實勞動艱苦創業,創出了一條成功之路,他創辦的榮基集團成為了湛江市實力雄厚的重點企業,為湛江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連續三屆當選為廣東省人大代表。他致富不忘家鄉,成才不忘回報鄉親父老,三十多年來,他慷慨捐資辦學、扶貧濟困。特別是他用心用情、親力親為投入到家鄉的美麗鄉村建設。據不完全統計,他為文坉村的建設和其它公益事業累計投入了數千萬元的資金,先後為村裡修路植樹,修建了和順廣場、文化長廊,新建了大坉小學教學樓、清理了振江河、修建了河堤小橋和亭臺樓閣、種上柳樹荷花美化環境,現在又投資建設「榮基文化藝術中心」、「耕讀公園」,改建村文化樓等傳承傳統文化、提升文化修養的各項文化場所。村裡的基礎設施、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讓文坉村變成兼具嶺南文化與江南水鄉特色的生態美麗鄉村。
本著對中華傳統文化與古建築的熱愛,在清理改造後綠樹成蔭的振江河邊,榮基集團投資建設了「榮基文化藝術中心」,建築主體採用了徽派古建築風格,以青瓦、白壁、馬頭牆為表型特徵,平面布置參考北京四合院風水格局,同時引入嶺南建築文化內涵的騎樓陽臺,與大自然緊密相容,屋內裝飾的木雕、石雕、磚雕為名家名匠精心製作,名家書畫作品以及楹聯文化一應俱全,院內以江南園林建築風格為主,將人與自然渾然一體,園內通過迂迴曲折的道路,自由轉換的連廊,整合多種做法與形制而成。
當天的慶典隆重而熱烈,受邀而來的工商聯組織、國家級、省級書法家、建築家、美術家等文化界專家雲集一堂,他們對榮基文化藝術中心的古建築和濃鬱的傳統文化特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榮基文化藝術中心匯集了建築藝術、觀賞性、實用性於一體,其意義不在於這座建築物的本身,而是在於它的用途,是一座文化藝術中心,是一個文化藝術交流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文化的載體,是一座傳承文化的豐碑,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涵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是「文化自信」的象徵,也體現了一份回報家鄉的感恩情懷。它的建成使用,不僅僅是屬於榮基的,而且是屬於吳川的、湛江的,乃至是屬於全社會的。
當天的慶典活動還邀請了多位知名的古建築專家舉辦了一場中國古建築文化論壇,專家的演講精彩紛呈,專家與觀眾們展開了一場腦力激蕩,引發了大家對古建築發展趨勢的深入思考。
落成慶典包含多場各種形式的中國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表演,吳川三絕「飄色、泥塑、花橋」依次在這次慶典中展現,文化藝術團體及民間傳統文化還有舞獅舞龍、粵劇、曲藝、書法、繪畫、花燈等。為此,為了傳承並保護文化遺產,榮基集團將致力於為守護古建築文化、木雕、石雕、磚雕、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以保存歷史文脈,以人為本,守護好鄉愁。
有人說:愛上一個人,從而愛上一座城,我想說:愛上一座建築從而愛上一座城市、愛上這裡的人文文化。李日榮先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愛心和善舉贏得了鄉親們的高度讚揚,也為社會留下了瑰麗而寶貴的一座富有靈性而又典雅古韻的文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