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最好吃的老餐廳,八十年代的老味道!

2021-01-08 唐山印象

來源:依姐跟你聊家常

唐山老字號,老國營華光餐廳也與時俱進了。哈哈哈……

一提起唐山建國路小山,那老唐山人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記得小時候一說上市裡,就是去小山玩,就在啟新立交橋的南側,唐山華光餐廳依舊可以尋找到老唐山的味道。

記得好像六、七年前的事兒了,去復興路辦事,中午在這個店裡吃飯,服務員都是老大媽,穿著幾十年前的老樣式工作服,l白襯衫,藍色馬甲,帶著大套袖,還得買飯票排隊窗口自己去拿飯菜,最主要的是必須用現金。餐廳裡牆上的瓷磚,才是那個年代的典型產物。特別有風格。

昨晚經過華光餐廳,想吃這的老味道了,點了主打菜糖醋裡脊、魚香肉絲,價格中規中矩,就是菜量小了點,不過也理解,現在啥都漲價了,他們開門做生意也得賺錢不是。

最大的改變就是可以微信支付了,哈哈哈,華光餐廳也進步了。

很多網友評論:華光餐廳態度還是老態度,收款的臉上都能結出冰來,上菜速度沒得說,味道二十年來一直一樣。至於二十年前啥味道就不知道,因為吃不起。哈哈

網友唐慄香 說:主要是華光炒的菜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風格和口味,在別的飯店基本吃不著了,加上量大,所以人很多。話說回來,既然客源不愁,要服務幹嘛?愛來不來,有的是人來,氣人不?

來到華光餐廳,必點菜品還有熘肝尖,溜大腸,酸辣肚絲湯,味道都很好。在這裡消費真心不高。如果你想嘗一嘗唐山的老味道,這裡絕對是首選餐廳!

相關焦點

  • 就要消失的唐山老味道,哪個是你的最愛?
    美食是打開人們鄉愁的鑰匙,很多令人至今回味的食物,都變成了我們故鄉記憶的一部分,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時間的隧道,尋找唐山記憶裡的老味道。糊餅傳統的糊餅是用玉米面做,一是容易熟,二是吃起來不會太硬。鹽的鹹香、五香面的辛香、蔥的清香與玉米面的甜香在熱油的煎烤下,形成了獨特的味道。單吃,鮮香撲鼻、鬆軟可口;作為主食配菜或卷菜(綠豆芽、雞蛋等)吃,別有一番風味。小豆腐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而小豆腐卻和豆腐無關。
  • 三首七八十年代老電影歌曲,曲曲精彩!
    三首七八十年代老電影歌曲,曲曲精彩!
  • 帶您探究一下唐山小山大世界的後身、唐山老站遺址現在都什麼樣子
    這就是小山大世界的後身,兩層的建築,唐山大地震後,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築,算80年代的老建築,看起來很簡單很普通,當時這個唐山都毀了,經濟困難,肯定地從新開始了。現在都是商業庫房。大世界後身的一排建築,也是震後聊的,有點70年代風格吧,現在都是服裝庫房這個是小山隆義裡(俗稱小山樓)鍋爐房,這裡曾經就是1882年始建的唐山最老火車站的遺址。 大地震以後這裡就改建了供暖鍋爐房。
  • 記憶香港: 品老香港味道,探索港劇中的熟悉情景!
    以至於很多去香港旅遊的遊客,都會刻意的去找尋一下港劇中的美食,來體驗一番老香港的味道。而在遍地是沒事的香港,元朗被譽為「香港美食天堂」,足以證明這裡的美食非同尋常!下面小編推薦一些特色老店,來一起嘗嘗老香港美食吧!其奧花生糖專賣店其奧花生糖專門店擁有20年的歷史,是一家由潮州人黃伯開的,這裡的沿襲了潮州地區製糖工藝,採用豬油做,店鋪主打即做即賣。
  • 鄭州最好吃的兔肉,三十年的老味道,60塊錢一斤的兔腿,你敢吃嗎
    鄭州每年都會增長許多餐飲業,同時也會淘汰很多餐廳,「弱肉強食」,在餐飲業同樣適用。這家白紅衛兔子王已經30年了,能堅持三十年的小店,想必經歷了很多坎坷。店的位置在管城街與法院東街交叉路口往東處,這家店幾經輾轉,搬過好幾次家,才最終留在這裡。
  • 水上餐廳、金水元宵……關於老鄭州的美食,你知道幾個?
    比如,上世紀70年代出版的《鄭州菜譜》、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鄭州飲食行業志》、鄭州美食地圖等,他都有。翻看著這些發黃的書頁,仿佛一下子穿越時空,回到了幾十年前的鄭州街頭。上世紀70年代水上餐廳王懷民說,1971年經過治理改造的金水河上,修建了兩座橫跨河面的仿古建築,以獨特的風格展現在鄭州市民面前。位於新通橋附近的「水上餐廳」最初位於「引黃入鄭二七閘」。
  • 巾幗農創銷萬戶丨尋回兒時的美味,水果罐頭,好吃依舊老味道!
    巾幗農創銷萬戶丨尋回兒時的美味,水果罐頭,好吃依舊老味道!最喜歡吃完罐頭後喝到濃湯,不那麼甜膩,卻有一種時刻被牽引著的感覺。」打開一瓶枇杷罐頭,色澤飽滿,果肉厚實,咬下去,唇齒間瀰漫一股香甜的味道,味道很是鮮美。
  • 老武漢最有味道的一條街,沉澱了武昌城的百年時光
    這是武漢不可磨滅的記憶,是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城市,也是長輩們最常見的記憶,但很難看到當時的繁榮。這個地方,在踏上俯瞰鸚鵡洲長江大橋的城牆後,會發現這裡既不是風景區,也不是現在網上拍照的紅店,也不是好奶茶,但它對武漢卻有著難忘的回憶。
  • 李安、林青霞都曾光顧的知名餐廳,上海老吉士家,常菜就是經典菜
    那時上海也有不少這樣的懷舊餐廳:質樸溫馨的老上海裝潢,不起眼的小門面,可口的佳餚。而老吉士的老闆由於從事房地產和藝術品等相關行業,經常要招待朋友吃飯,在他吃遍上海大多數懷舊情懷的小餐廳後,特別懷念並鍾情於從前上海人家中最普通卻又經典的上海菜,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私心由味蕾傳遞到了內心,老闆開起了這家餐廳。
  •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老照片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騾馬市服裝店前的男女青年。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東大街被店面招貼畫吸引的流浪漢。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新買的電冰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廟后街在公共水池洗腳的女青年。
  • 唐山:最火市場,最好吃的炸雞架!
    在唐山華巖路上,有一個紅星樓社區,要說起這個社區的市場,在唐山人的心中,火爆程度不亞於煤醫道,紅星樓市場之所以火爆,其中一個原因小編覺得沾了唐山大學的光,有了唐山大學的坐鎮,紅星樓市場裡更是熱鬧非常!看著剛出鍋的熟食,我們唐山人最愛吃的豬下水,剛到中午,一位女店主就把煮好的熟食擺到案臺上,供逛市場的人們選購,其實小編最中意的還是用燉下水的肉湯煮出來的豆片,切上細絲,配上香菜,撒上辣椒油,那味道簡直太完美。唯一就是太費啤酒!
  • 重慶餐飲年度總結:於塗最有文化,老甘家最好吃,燜燈最受歡迎
    雞湯、東坡肉、滷鵝、浴焰黃骨魚和山家三脆的味道絕佳,每一口都能體會到製作的精細,分量還特別足,能讓人吃得盡興。人均:100元於塗,作為重慶最貴的餐廳之一,並非空穴來風。黃辣丁的個頭不大,吃起來才嫩,味道在麻辣的基礎上更偏向糊辣,店家特製的老壇酸菜,為黃辣丁的鮮嫩增添了一味催化劑,每一口嗦進嘴裡的都是精華。
  • 唐山人氣爆棚要排隊的美味餐館,好吃到扶牆走!
    被人們譽為「一座能吃的博物館」,是著名的唐山特色美食餐廳之一。館內的棋子燒餅、煎燜子、十四爺燒雞等都是唐山當地特色美食,而且價格便宜,人均消費約66元。在這裡享用美食的同時又可以了解歷史文化,可謂一舉兩得。
  • 烏魯木齊最老小區在這裡,進入裡面,恍惚時光穿越到七八十年代!
    烏魯木齊比較老的家屬院不少,如七紡小區、紅雁池電廠家屬院、鋰鹽廠家屬院、錢塘江路三建家屬院、明園、新疆大學等家屬院,都比較老,這些大多數是老工廠、學校職工,建的房子年代比較久遠,有的甚至有六七十年了。不過,這些小區都比不過倉房溝路的水泥廠家屬院,小區居民說,裡面房子大多數是七八十年代建設的,還有少部分房子是六十年代建設的。今天,本人在裡面探訪了一下,真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走在裡面,除了小區的車子和人的穿衣打扮是有現在的感覺外,其他如房子結構、外牆顏色、小區環境、樹木、廣場、院子、亭臺、電影院等,都具有很大的歷史時代感。
  • 好吃在河北,唐山樂亭有一種燒雞,味道不輸四大名雞!
    說起唐山的樂亭,大家第一反應會想起它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先生的故鄉,一些年老的朋友也可能會想到它是樂亭大鼓的起源地,的確樂亭是中國北方一個人文和歷史都非常燦爛的地方。它地處渤海之濱,南與曹妃甸毗鄰,北與昌黎縣接壤,西距唐山70餘公裡,擁有京唐港的優勢,再加上近年來旅遊業、沿海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樂亭已經成為渤海岸邊的一個閃耀新星。
  • 這10家「排隊神話」餐廳,環境親民味道卻直擊人心!
    味香齋 「老字號麵館,不排個隊完全吃不到」 大塊頭排檔 「小弄堂裡的民間美食,沒有預約只好等」 阿寶豬排 「上海老味道
  • 老底子寧波人都知道的味道,這碗面結面,好吃的忘不掉!
    老底子寧波人都知道的味道,這碗面結面,好吃的忘不掉!要說寧波有哪些特色小吃,很大一部分的人反應一定是寧波湯圓和寧波年糕。不過寧波小吃可不單單只是這些哦!比如:米饅頭、冰鎮木蓮、水晶油包,青麻餈等等都是寧波非常有特色的小吃。
  • 一組七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看唐山農村大集的熱鬧場面
    布市 照片的作者是鴉鴻橋工商的一位老所長,老人當寶貝一樣的珍藏這些照片,因為它們見證了鴉鴻橋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批發市場 懷念人擠人的農村大集,懷念兒時的那串糖葫蘆 大街上人們清一色的服裝是七八十年代的代表
  • 沿江中路這家四十幾年經典粵菜館,吃到的儘是快失傳的老廣州味道
    所以有時候停下腳步,我一直在想,廣州那些經典的老味道怎麼越來越少了?這些地道老廣州味道,才是廣州美食文化的精髓呀!所以今天毛哥要帶大家來的這家店,就是一家能吃到很多經典廣州老味道的餐館,這裡很多點心和菜都是廣州幾乎快吃不到的老味道,真的非常難得,毛哥吃過一次之後一直難忘,就讓我們一起來沿江中路259號這家「永利飯店」嘗嘗。
  • 號稱瀋陽最好吃的餡餅,從4毛漲到3塊還是原來老味道,天天排長隊
    瀋陽盛京同心餡餅店裡的餡餅,號稱瀋陽最好吃的,這家店是名副其實的蒼蠅館子,環境很差,別看這家店很不起眼,人家可是30多年的老店。 他家的餡餅從4毛錢漲到了如今的三塊錢一個,不過味道沒有變,還是原來的老味道,已經得到瀋陽人的認可,因此一年365天天天排長,哪怕在寒風凜冽的冬天,也有人坐在門口吃餡兒餅,可見真的不能低估了他家這餡兒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