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犯了錯應該怎麼處理,是允許孩子犯錯還是批評孩子,很多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這件事的時候,往往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看到孩子在同一個錯誤上,連續犯錯時,更是忍不住想要譏諷孩子一番。
最近老張看自己的孩子,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這孩子小的時候還很聽話懂事的。這逐漸長大以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讓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就做砸,一點都不機靈,總是犯錯。
老張本身就是急性子,一看到孩子犯了錯,就忍不住要批評他。結果,越是批評,孩子越是容易犯錯。而且孩子逐漸變得膽小,老張讓他做什麼事情都好,他都要猶豫半天才去做,做的時候還小心翼翼,生怕做不好,又要挨罵。
其實孩子在犯錯後,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的疏導孩子,還打擊孩子的話,容易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父母明白什麼是「赫洛克效應」的話,就會明白這樣教育孩子是不可取的。
什麼是「赫洛克效應」?
心理學家赫洛克提出了當一個人在完成一件事後,及時的得到了反饋,有助於幫助他更好地做事情,如果在反饋的同時給予肯定,能夠讓他變得更加的努力。
相反如果總是批評和打擊孩子,將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1、孩子會變得自卑
父母一味的打壓和批評,並不能幫助孩子改變錯誤,相反孩子會更加害怕去承擔事情,而且同一件事孩子會有畏懼心,不敢去嘗試,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做不好,就會挨罵。內心會變得自卑,對自己的認可度很低,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人。
2、孩子會變得懦弱
孩子還有可能會變得懦弱,不管父母要讓他做什麼事情,他的下意識都是想著要如何逃避,不敢承擔責任,膽小怕事。
誇獎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勇敢
適當的誇獎,可以讓孩子變得勇敢,因為父母的誇獎,就是一種肯定孩子的行為,孩子在得到為了父母的肯定以後,他就會變得勇敢起來,面對挫折也不容易逃避,他知道就算自己沒有做好,父母也不會打罵他,相反還會鼓勵他,安慰他。
2、讓孩子變得自信
經常得到肯定的孩子,他們會變得更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勝任許多的事情。比如孩子的考試考得不錯,父母及時的肯定孩子,給予鼓勵,孩子就會更加堅信這次的考試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而不是靠運氣。
父母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誇獎?
1、誇獎孩子的時候要學會用二級反饋
我們一般會把反饋分為三種,最差的就是零級反饋,也就是當孩子做了一件事之後,父母什麼反應都沒有,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因為他沒有得到任何的肯定和反饋,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到底是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
比零級反饋好一點的是一級反饋,就是孩子做了一件事後,父母有誇獎孩子,但是沒有說他到底好在哪裡,雖然孩子短時間內會感到開心,可逐漸他就會失去動力,覺得父母是在敷衍自己。
而最好的就是二級反饋,孩子做對了一件事,父母不僅肯定孩子的行為,還告訴孩子他這件事到底哪裡做得好,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與關心。
2、誇獎要及時
孩子的記性沒有大人強,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憶會更加深刻,其他事情如果沒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很快孩子就會忘記掉。
所以當孩子做對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的肯定孩子的行為,強化孩子要往這方面努力,不要等到這件事都快結束的時候,才想起來要誇獎和肯定孩子,這時候誇獎孩子其實威力就已經大大減弱了,未必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
3、不要為了誇而誇獎孩子
我們說孩子要得到更多的誇獎,但並不意味著只要孩子做對了事情就要誇獎他,這樣容易導致孩子變得自大。誇獎孩子是要在孩子真的做對一件事的情況下,還有誇獎孩子,不能只是誇孩子聰明,要更多地誇孩子努力,讓孩子保持一種成長型的思維。
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情況下,父母也要適當地鼓勵孩子,告訴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退縮。只有當孩子是在故意犯錯,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才應該嚴厲地批評孩子,指正孩子,不允許他有這種惡劣的行為。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