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兩名80後副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未來院士的候選人

2020-12-22 高校網大秀
80後成為時代主流

80後的老司機

80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代人,見證了中國社會巨大的時代變遷,也從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第一代人逐步成長為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在各行各業中80後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導航引路的老司機。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入選名單出爐,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別有14名和15名教授入選,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入選人員名單中竟然有兩名80後副教授,作為80後能取得這樣的科研成就非常的不易,具備年齡優勢,也讓這兩位80後傑青具備接班「80院士「(傑青號稱小院士,是院士候選人,目前的年齡大於80歲的院士為資深院士)的可能。

北大學子入清華

清華大學化學系的趙亮副教授成功入選2020年傑青名單,作為1981年出生的趙亮曾經一直在北京大學學習和工作,1998年~2002年在北京大學獲取化學學士學位,本科畢業留校一年做研究助理,2003~2007遠赴香港中文大學獲取化學博士學位,2007~2009年遠赴美國尤他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後,2009年11月回國後進入清華大學,歷任副研究員、準聘副教授、長聘副教授。作為北京大學基礎理科畢業的學子,已經成為隔離清華大學的博導,為清華大學提升理科做貢獻。趙亮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金屬催化和材料化學,這些都是目前國內基礎科研非常薄弱的學科,基礎不強工科無望,在基礎學科加強後,清華大學的工科發展會變得更強!

為清華理科代言的80後副教授

清華大學一直以工科見長,基礎理科物理學發展曾經比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甚至蘭州大學都弱,然而隨著清華大學工科發展的需求,清華大學的理科也逐漸加強,慢慢在理科物理學的人才競爭上逐步趕超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2020年入選傑青名單的80後副教授徐勇就是清華大學物理學院的優秀畢業生。2001~2005,徐勇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得物理學位,2005~2010在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2010~2013年,徐勇獲得德國洪堡學者遠赴德國馬普所進行研究,2013~2015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做研究學者,2015年~2018年回國進入清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18年剛剛晉升為清華大學副教授並且由於出色的科研成就,獲得當年的學術新人獎,2年後斬獲傑出青年基金,也說明了徐勇的科研能力非常強,徐勇在清華大學的教學科目為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數學物理強勢)。

不論是趙亮還是徐勇,他們都是80後中的傑出代表,他們都選擇海外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為祖國的建設添磚築瓦,年齡具備的優勢條件,更是未來院士強力的候選人!

相關焦點

  • 北京同仁醫院李仕明副教授獲2020年北京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正式批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李仕明副教授獲得資助。北京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於2018年,旨在鼓勵北京地區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立足科學前沿,開展實質性國際合作,培養造就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資助經費100萬/項。
  • 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 獲2020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他在2019年指導的一項有關電液體燃料的工作,被認為會對儲能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為電網級別電力儲存提供廉價高效的解決方案。2019年,陳擎教授作為中國青年科學家代表,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35位新院士
    朱永官於1989年從浙江農業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2年回國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至2012年擔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唯一的科學顧問;2009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公管學院副教授蒙克、校友高偉入選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青年科學家...
    清華新聞網6月2日電 5月26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20年青年科學家榜單,對25位站在科學發現最前沿的傑出研究人員進行表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蒙克,清華校友、加州理工學院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高偉入選。
  • 2016-2020中國青年科技獎統計!大連理工大學表現亮眼!
    伊廷華,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973計劃」青年首席科學家、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長期致力於結構健康監測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成果在我國首座中承式飄帶型提籃拱橋等重大工程得到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
  •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招聘環境電化學方向博士後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SIGS)是清華大學國內唯一的異地辦學機構,SIGS優先布局清華大學一流的工科學科並輔以創新管理,圍繞材料科學、信息科技、醫藥健康、海洋工程、未來人居、環境生態和創新管理,形成「6+1」個主題領域,吸引全球優秀生源,培養技術領軍人才和創新管理人才,助推清華大學建設「雙一流」。
  • 有80後211大學副校長,有90後...
    榮譽/稱號: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Nature十位中國科學之星,求是傑出科學家獎,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 顏寧姐姐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天才科學家,科研水準和領軍實力已經得到了中美兩國頂級名校和知名科學家的一致認可,任何人的科研道路不需要被輿論綁架,顏老師愛追星,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朱永官於1989年從浙江農業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2年回國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至2012年擔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唯一的科學顧問;2009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清華大學李亞棟/王定勝Chem. Rev.最新綜述關於合成單原子催化劑
    單原子位點催化劑(Single atomic site catalysts,SASC)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和均一獨特的結構,為研究者在原子分子尺度設計催化劑的合成創造了機遇,成為未來催化劑重要的發展方向。
  • 2020中國高校傑出學術校友排行榜出爐,清華非第一,交大無緣前十
    北大和清華的建校歷史、綜合實力都屬於國內頂尖範疇,在這份榜單裡,北京大學有183位兩院院士、155位院士候選人、189位長江學者、202位國家傑青和322位傑出人文社科學家,這些數據加起來,足足有1051位傑出校友。
  • ACM傑出科學家名單出爐:葉傑平、崔鵬等26位華人學者上榜
    他在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和大數據分析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在大規模稀疏模型學習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並獲得過KDD和ICML的最佳論文獎,以及在2010年獲得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生涯獎(NSF CAREER Award)。Google Scholar顯示,他目前一共發表了448篇論文,被引用次數超過2萬。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新聞—科學網
    經過院士推薦和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391位。有效候選人名單將於5月20日在中國科學院網站和中國科學院學部網站登載。 據了解,中科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於今年1月啟動,計劃增選院士的名額不超過60名。
  • 大連理工大學校友當選挪威技術科學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付世曉主要從事海洋工程流固耦合的實驗與理論研究,包括海洋立管渦激振動、大型浮體/懸浮隧道水彈性、大型網箱結構流固耦合、智能反饋實驗技術與理論。付世曉成功入選2018年國家傑出青年獎2018年10月2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付世曉成功入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名青年教師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日前,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名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去年4人入選後又有4人入選,分別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周福輝、機電學院副教授房曉龍、自動化學院教授彭聰、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薛敏。截止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12名青年教師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 阿里巴巴達摩院成就10名百萬青年科學家,80後8位,90後2位
    AI科技評論整理發現,「硬核10人」中有8位來自中國東南部地區,80後8位,90後2位,年齡最大35歲,最小28歲:何向南,28歲趙保丹,江蘇徐州人,今年29歲姜宇,江西南昌人,今年31歲杜子東,河南南陽人,今年31歲冷靜文,江西宜昌人,今年32
  • 第一屆「路橋區十大傑出青年」20位候選人都有誰?
    第一屆「路橋區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現場初評會圓滿結束啦~當然更重要的是「路橋區十大傑出青年」20位候選人新鮮出爐啦!想不想知道其中有哪些青年才俊?想不想知道其中有沒有你pick的那個人?還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