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拉開帷幕 兩岸武林豪傑翔安鬥陣

2021-01-09 廈門網

  兩岸的宋江陣隊伍在翔安切磋。

  少年高手表演。

  高雄順賢宮宋江陣表演。

  兩岸14支宋江陣隊伍參與。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文/本報記者 王元暉 沈彥彥 翔安記者站 林瑞聲 蔡江沈 圖/本報記者 黃少毅 王火炎 通訊員 朱毅力 張天驕)穿上了大紅色的「戰袍」,翔安幼兒宋江陣的林瀅小朋友禁不住通過蓮塘湖如鏡般的水面,偷偷地瞄了幾眼自己。在這個鬥陣的日子裡,她提著比自己還高的武棍,和父輩甚至爺爺輩的武林高手們,在共同的擂臺上一決高下。

  天氣有些冷,但昨日的翔安區內厝鎮蓮塘村宋江陣民俗文化廣場卻熱氣騰騰。作為2016廈門(翔安)武林大會子項目的「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和「翔安區青少年武術大賽」在這裡拉開帷幕。

  「咚咚咚……」昨日上午9時,一陣陣鑼鼓聲急促而響亮,「宋江」的大旗如風起雲湧,席捲天地,手舉刀槍棍棒、身著錦衣戰袍的「水滸英雄」兵分多路,出城吶喊,開始跑陣,隨之變化成蜈蚣、龍捲水、八卦、長蛇、獅子等陣勢,讓人目不暇接。

  14支來自海峽兩岸的宋江陣隊伍,就是這個擂臺上最靚麗的主角。這場融合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和宋江陣民俗文化於一體的武林盛會,帶著濃濃的閩臺氣息,用民俗文化的力量又一次把海峽兩岸緊緊地融合在一起。

  兩岸勁旅匯聚

  民俗文化節精彩紛呈

  推開窗欞,一股濃厚的文化味隨著「武俠」們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沁入家家戶戶。一場由閩南、臺灣地區宋江陣隊伍組成的「繞境」民俗活動,一大早就把蓮塘村變成了沸騰的海洋。

  昨日8時許,浩浩蕩蕩的隊伍在拜田都元帥後,依序開門巡城,神駕押後,信眾跟隨,猶如一條絢麗多彩的長龍,蜿蜒在村裡的紅磚古厝間。此次「繞境」規模之大、人數之多,在宋江陣文化歷史上又刷新了紀錄。

  七星陣,連環陣,黃蜂出巢,八卦陣……「繞境」結束,接連上演的宋江陣,陣法動作剛猛、氣勢恢宏、風格迥異。

  臺灣高雄內門順賢宮宋江陣,揮舞著三角旗率先出場。事實上,內門順賢宮在翔安人的心中並不陌生——每年舉行的「高雄內門宋江陣嘉年華活動」,翔安的宋江陣隊伍就是常客。

  14支隊伍,每一支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鼓聲變幻著節奏,宋江陣「英雄們」時而棍棒相擊、喝聲四起,時而火速走位、轉化陣型。來自兩岸的豪傑穿著不同的服飾,舞動著不同的旗幟,運行著不同的陣法,卻被宋江陣這一共同的紐帶牽連在一起。

  不僅僅是舞槍弄棍,昨天,普通人常見的雨傘、鬥笠、鋤頭,也成了陣上所向披靡的兵器。在濃鬱的閩臺味中,人們也窺見了宋江陣的一個深刻內涵——把老百姓在生產生活中的獨特內容匯入陣勢,才能讓武術競技別具一格,也才能激起觀眾持久的共鳴。

  鬥拱金匾下,十八般兵器咄咄逼人;翹脊飛簷間,騰龍與雄獅列陣舞動。然而,發展至今,宋江陣早已不是「好漢」一統的天下,昨天,翔安女子宋江陣等的加盟,更讓這場武林盛事如沐春風。

  英雄出少年

  文化遺產後繼有人

  身披紅裝、手舉三角旗,昨天邁入武場的翔安幼兒宋江陣隊伍讓不少觀眾甚至站起身來鼓掌。6歲的林海虹小朋友雖然還沒有見過這種「大場面」,但她在父親的帶動下練習宋江陣卻已達兩年之久。

  宋江陣民俗文化該如何傳承?翔安在這裡給出了答案。

  2016廈門(翔安)武林大會,昨天開幕的「青少年武術大賽」成了其中的三個子項目之一,同樣標示著翔安武術事業發展的最新動向。這兩天,近二百名愛好武術的少年兒童,在同一擂臺上展開角逐,爭奪「擂主」。

  其實,正是在一場場「武術進校園」等活動的拉動下,翔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與武術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昨天劍拔弩張的賽場上穿插進行的「答嘴鼓」表演,小演員們也把「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理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宋江陣表演的呼喝聲響徹耳畔,一場以宋江陣為主題的書畫筆會則蕩漾著淡淡的墨香。昨天在這裡「鬥陣」的,並不只是宋江陣,還有舞龍、舞獅、拍胸舞、木偶戲、車鼓弄、腰鼓、廣場舞、歌唱等多種民俗表演。踏上了文化這一載體,海峽兩岸的武術也勢必走上共同的融合、傳承之路。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2020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暨翔安區青少年武術比賽落幕
    昨日,2020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暨翔安區青少年武術比賽落下帷幕。這場震撼人心、盪氣迴腸的民俗文化活動,不僅為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還讓觀眾更加直觀、更加深刻地認識和了解宋江陣文化歷史和宋江陣文化的精神內涵。連續4天,好戲上演。
  • 2020第六屆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盛大開幕
    2020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於10月2日,在翔安區內厝蓮塘宋江陣文化廣場隆重開幕。此次活動由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廈門市翔安區宋江陣文化研究會、廈門市翔安區武術協會、蓮塘村兩委承辦,廈門市翔安區文化館、臺灣中華民俗藝陣研究室、臺灣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廈門普普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莫為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協辦的第六屆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在廈門舉辦。
  • 第83期 宋江陣:「武」動非遺 情牽兩岸
    他們幾乎不敢相信,這項叫做「宋江陣」的傳統非遺民俗文化,竟然能讓這幫孩子在酷暑中放下手機,在烈日下走出空調房;很多人也不知道,沉寂多年的宋江陣,如今已成為閩臺之間基層文化交流最重要的紐帶之一。重修武藝 扛起民俗傳承大旗林良菽在辦公室裡擺放訓練用的各類兵器,閒暇時隨手操起舞得虎虎生風。
  • 宋江陣:「武」動非遺 情牽兩岸·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這是8月9日「2020年翔安區武術、宋江陣暑期公益培訓班」在翔安宋江陣民俗文化廣場結業時,由培訓班的學員們奉獻的精彩表演。黑紅的面龐,蓬勃的生氣,這些6歲到20歲的學員透出的全新精氣神,讓圍觀者掌聲如雷、叫好不斷。家長們不敢相信,這項叫作「宋江陣」的傳統非遺民俗文化,竟能讓孩子放下手機,在烈日下走出空調房。更大的精彩還在於,沉寂多年的宋江陣,已成為閩臺基層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 宋江陣:「武」動非遺 情牽兩岸
    廈門翔安區武術、宋江陣暑期公益培訓班表演 李毓琳 攝  這是8月初「2020年翔安區武術、宋江陣暑期公益培訓班」在翔安宋江陣民俗文化廣場舉辦結業儀式時,由培訓班的學員們奉獻的精彩表演他們幾乎不敢相信,這項叫做「宋江陣」的傳統非遺民俗文化,竟然能讓這幫孩子在酷暑中放下手機,在烈日下走出空調房;很多人也不知道,沉寂多年的宋江陣,如今已成為閩臺之間基層文化交流最重要的紐帶之一。  重修武藝 扛起民俗傳承大旗
  • 兩岸「小三通」破堅冰 閩臺立體交通更便捷
    直至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倡兩岸「三通」議題,海峽兩岸由軍事對峙逐步走向交流融合。正式開啟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民間交流與合作大門的事件,則是源自福建沿海地區與臺灣金馬澎地區間的兩岸「小三通」。     2001年,兩岸「小三通」開啟,拉開了兩岸直接往來的序幕。「小三通」開啟1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心重視「小三通」發展。
  • 「同源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榕精彩呈現
    「同根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福建大劇院舉行(你好臺灣網 圖)你好臺灣網福州11月19日消息 (記者 呂貝娜)11月18日晚,「同源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福建大劇院舉行。在臺灣地圖及先民過臺灣影像之後,演出緩緩拉開帷幕:詩朗誦《鄉愁》,女聲獨唱《月亮看我》,歌仔戲《蝴蝶之戀》,唐美雲通過視頻短片介紹了與廈門市歌仔戲劇團合作《蝴蝶之戀》的故事,臺灣歌手楊品驊帶來歌曲《天耀中華》,提線木偶《鬧元宵》,舞蹈《盼》……演出在歌曲《同行並肩》後圓滿落幕,演員深情的演唱和優美的舞姿,為觀眾呈現了一臺展現兩岸同根同源,融合發展的精彩演出。
  • 「禪和共臨水·文傳會兩岸」閩臺非遺文化線上活動在福州舉行
    央廣網福州5月18日消息(記者萬存靈)5月17日,在三坊七巷安民巷內的漢服天下以及臺灣桃園中壢臨水鳳儀宮,一場由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臺灣傳統文化促進協會共同主辦的「禪和共臨水 文傳會兩岸」閩臺兩地非遺連線主題活動,通過東南網提供的網絡直播平臺,搭起了一道兩岸文脈與情感的橋梁。
  • 立足廈門聯結閩臺 海滄驚豔兩岸
    ,全方位探訪海滄這座「臺味」濃濃的美麗城區,從半導體到生物醫藥,從青礁村蘆塘社到開臺文化公園,不管是產業發展還是兩岸融合,盡皆收錄於兩岸媒體人全媒體、多角度的報導之中。B兩岸融合 蘆塘樣本,鄉村振興除了在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上積極作為,海滄「能見度」最高的,還是它在兩岸融合上的積極探索和實踐。12日下午,一下車來到青礁村蘆塘社,臺灣青年王嘉麟就迎了上來,聽到軟糯溫柔的導覽,前來參訪的臺灣記者恍若回到了家。
  • 閩臺攜手深化兩岸出版業合作--中國統一戰線新聞網--人民網
    閩臺攜手深化兩岸出版業合作 2014年04月01日11:03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閩臺攜手深化兩岸出版業合作 21日,臺灣中華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在臺北成立,並就現狀提出4點建議,其中第一條就是支持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談判的正面發展
  • 疫情擋不住兩岸融合步伐 閩臺經貿「逆勢上揚」
    (臺海觀瀾)疫情擋不住兩岸融合步伐 閩臺經貿「逆勢上揚」中新社福州12月8日電 (記者 龍敏)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12月9日將在廈門舉行,推動閩臺經貿合作是會議聚焦的重要議題。在全球投資、貿易萎縮,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閩臺經貿合作逆勢增長。
  • 兩岸少年藝術展在福州開幕
    呂明 攝1月9日,「2020陽光海峽——兩岸少年藝術展」在福州朱紫坊正式拉開帷幕。該藝術展作為「2020·陽光海峽———兩岸快樂小天使」雲上交流營活動的收官之作,集中展覽兩岸少年透過雲端分享的精彩視頻,並設置多元藝術分享和互動環節,讓閩臺少年雲上相約一起嗨。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兩岸孩子們「串門」之路。
  • 閩臺閩南語歌手攜手發專輯 演繹兩岸兄弟情
    原標題:閩臺閩南語歌手攜手發專輯 演繹兩岸兄弟情  中新網泉州6月23日電 (記者 孫虹)臺灣資深閩南語歌手七郎與大陸福建泉州歌手黃漢傑攜手合作新專輯《浪子的真情》,23日在泉州舉行大陸首發式暨媒體見面會。
  • 民俗大戲即將上演!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節19-21日舉辦
    2019年第一屆寶安民俗文化節(資料圖)據介紹,寶安民俗文化節是深圳市首個民俗文化節,今年已經是第二屆,活動由中共深圳市寶安區委宣傳部、豐厚的民俗文化遺產資源,為民俗文化節的舉辦奠定了濃厚的歷史基礎。記者注意到,2019年寶安區舉辦的首屆民俗文化節就吸引觀眾累計近5000人次,參演民俗表演達500餘人次,800餘人圍聚永興橋頭吃大盆菜,千名觀眾參與猜燈謎、非遺手工技藝展示體驗等互動環節,近百名攝影愛好者親臨現場記錄盛況,獲得了各界一致肯定。
  •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應邀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航海文化節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李燁)10月22日,第二屆海峽兩岸航海文化節在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落下帷幕,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玉彪和部分師生代表應邀參加閉幕式。據悉,本次航海文化節主題為「逐夢大海,築夢青春 」,為期一個月,包括「追憶航海歷史、描繪未來夢想」書畫比賽、「城市·歷史·記憶」短視頻比賽和「講好鄭和故事、傳承航海文化」詩文比賽三個系列活動,旨在增強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傳承弘揚航海文化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 「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明日啟動
    昨天,姑蘇區平江街道舉行新聞通氣會,宣布2020年「雙12蘇州購物節——『觀前·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將於20日正式啟動,並將持續到元旦跨年。在此期間,各類民俗活動、文旅遊線、非遺工藝展示、年貨市集等活動將相繼在觀前街、平江路等古城核心區域推出,豐富觀前商圈節日市場供應,為市民營造一個吉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促進經濟復甦再上新臺階。
  • 閩南師大舉辦閩南文藝集錦展演活動 演繹閩臺傳統藝術
    展演活動在閩南師大舞蹈團帶來的漳臺最具特色的民間舞蹈《金鼓迎賓·大鼓涼傘》中拉開序幕。緊接著,閩南師大特聘教師、著名剪紙藝術家張崢嶸帶來剪紙表演《情系金剪》,舞臺上舞者的表演與藝術家輕快的金剪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木偶學會帶來的《群偶獻瑞》則展現了閩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軟體木偶」四大木偶。
  • 兩岸青年匯聚電競文化節嘉年華 交流創意攜手發展
    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嘉年華暨上海電競邀請賽決賽舉行 繆璐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0日電 (記者 繆璐)匯海上·2020兩岸電競文化節嘉年華暨上海電競邀請賽決賽20日舉行,當天從臺灣地區和上海賽區分別突圍的4隊20人會師嘉年華,最後以在線混合編隊的形式決戰
  • 2020北京華彬生態園花燈民俗文化節(時間+門票+活動)
    2020北京華彬生態園花燈民俗文化節圖片來源天天周末  花燈民俗文化節時間:2020年1月25日-2020年2月8日 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日場營業時間:上午09:00-下午17:00  夜場營業時間:17:00-晚上21:30  花燈民俗文化節地點:北京市昌平區華彬莊園(南門進)  花燈民俗文化節門票:優惠價39.9元(原價98元)  2020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