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說幼教工作者都是生活在祖國的花叢中。很多家長同時感嘆,在孩子在家為所欲為,好像什麼都可以不放在眼裡,而孩子在幼兒園則性情大變,與在家裡相比要安分許多、乖巧很多。
事實上從側面來看這也是家長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的體現,我聽到很多老一輩的叔叔阿姨問我說:「現在的娃不好管是吧,越來越精,越來越皮,我們以前大人說什麼,都不敢多頂嘴……」雖熱感嘆當代萌娃越來越不好帶的呼聲很高,但事實上不管在哪一個年代,每一個孩子都可順可逆。我們國家有長期的「孝當先」的觀念,這種觀念本來是很寶貴的,但以前的大多數家長會把「孝」的定義與「順從」聯繫起來,再加上很多封建思想的延伸還沒完全退化。隨著思想的進步,很多家長開始對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進行有意培養,並會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尊重孩子的想法,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思想進步。
而在集體生活的幼兒園,還是有很多要求、紀律的存在,孩子們會備受約束,當各種各樣的小朋友匯聚一堂的時候,就不得不以集體的需求為主,這就導致了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某些方面受到一定的約束的現象。為了實現公平、為了融入集體,孩子們會很配合地選擇開始約束自我。即使有時候孩子們還是會因為一些大人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哭鬧、焦慮,但很多事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克制很多、改變很多了。在集體中,孩子們總願意配合老師的引導自我調節並嘗試與同學共同解決矛盾、克服難題。老師整天都在幼兒園裡陪著孩子約束自己、並能深刻理解孩子在融入集體的過程中會多麼認真地轉變自己,看著他們不知不覺地改變一些立場和態度。
如果說幼兒園裡的小花朵們各個都在神採奕奕地盛開,看起來那麼鮮活甜美。那與此同時,也一定不要忽視了,伴隨花兒們成長的枝葉也在瘋狂地生長。似乎像是一種野蠻生長的力量,大人看到的小朋友可以有多麼鮮豔光彩,就可以有多麼自由不羈。另一方面來看,你看到的孩子不管是多麼狂放,他都可以開出美妙的花朵驚豔到你。所以不要認為某些孩子有多麼優秀,就否定他們胡攪蠻纏的可能或者接受不了他們不講道理和哭鬧的表現。也不要因為某些孩子總是調皮搗蛋,就不對他報以美好的期望。
事實上在中國古老的戰國時期就有墨子的「素絲說」提到: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來的人性不過如同待染的素絲。這其中就彰顯了教育環境的重要性,家長們在幼兒的早期教育中具有很強的先導性作用,孩子們在親子依戀中,會產生很強大的安全感。這種親子依戀帶來的安全感,是老師和其他人無可替代的,在剛與大人固定時間開始分離的幼兒會多多少少產生一定的焦慮,但也同時逐漸開始學會獨當一面,開始想辦自己解決問題,開始嘗試與其他人建立信任、合作等等多元的社會關係。每一個小朋友都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下來到幼兒園,開始與其他小朋友、與老師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那一個個像小大人一樣面對小社會的狀態,就像春日的花叢,鮮活驚豔。
不過我們不能忘了他們還是孩子,他們可以虎頭虎腦、他們可以情緒跌宕。高質量的教育必然收穫花兒的鮮豔,而教育的失誤就可能導致枝葉繁雜。
有任何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嘟嘟老師享更多育兒趣談!
=============================【嘟嘟老師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