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100部丨迷途少年「執燈人」

2020-12-25 瀟湘晨報

梅玫正和少年談心 捧起「最美公務員」榮譽證書時,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五部主任、「莎姐」辦公室主任梅玫的腦海裡突然蹦出了一句話。

那是在1991年的金雞百花獎頒獎典禮上,電影《焦裕祿》主演李雪健捧著獎盃站在舞臺中央,動情地對臺下的觀眾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梅玫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傻姑娘」。

「苦和累都讓『莎姐』團隊受了,名和利都讓我得了。過去我被很多人點燃,現在我希望自己也能發出小小微光,點燃更多『後浪』。」

事實上,梅玫做到了。

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17年,梅玫不停地奔走在少年間。她牽頭創立「莎姐」青少年維權崗,構建「莎姐」未成年人一體化綜合司法保護體系,幫助100多名迷途少年回歸正途,在10萬餘人心裡播下法治種子,為的就是讓少年向陽而生。

成長即是擺渡,歸途亦是新生。歷盡千帆,讓少年向陽而生,是梅玫不變的信念。

工作中的梅玫

隱秘角落,希望升騰

——少年的信:「我的前途一片空白,毫無頭緒。如果不是你問我,讓我發現這些問題,可能等我『出去』了,也還是和以前一樣,繼續盲目地生活。為了不重蹈覆轍,我會給自己設置一個目標,等我想好後,我會第一個告訴你。」

隔著冰冷的鐵欄杆,梅玫見到了年僅14歲的犯罪嫌疑人。

欄杆後的少年,眼神惶恐,滿臉稚氣。

「阿姨,我想讀書!真的。」少年對梅玫說。

短短的一句話,卻在梅玫心裡掀起了千層浪。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如何在懲罰和寬容之間找到平衡點,盡最大可能幫助、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一直是擺在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2003年,22歲的梅玫考入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成為一名檢察官。在與迷途少年的一次次對話中,梅玫找準了方向: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讓少年向陽而生。

與成年人犯罪不同,絕大多數未成年人犯罪都與家庭環境、成長經歷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並且他們的犯罪行為往往帶有較大的隨意性,主觀惡性較小。

「要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做得好,就有可能讓一個孩子不再犯罪。這對於孩子、父母、家庭乃至社會,都是一件影響重大且深遠的事。」梅玫說。

彼時,我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剛剛起步」,甚至沒有正式的部門歸屬,其職能分散於偵監、公訴等部門。梅玫一頭闖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天地,無異於闖進了「黑洞」。

這一闖,令梅玫悲喜交加。

一位年僅16歲的少年,因多次入戶盜竊被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

「好漢做事好漢當。」對於犯罪,少年不屑一顧,身上充滿了無知的江湖氣。

少年渾然不覺自己有任何錯誤,除了痛快交代犯罪事實外,對其他所有問題一律冷漠以對。看著少年不思悔改的樣子,梅玫又生氣又痛心。

按理說,對待這樣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只需要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進行辦理即可,但梅玫不願,她不願放任有著無限希望的少年不管。

「每一個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他們不小心走岔了路,我所要做的,就是不離不棄地牽著他們的手,把他們帶回正途。或許路途艱辛,但我絕不能放棄。」梅玫很堅決。她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試著用各種話題、各種方式,打開通往少年內心的大門。

「是誰把你養大的?」梅玫問。

問語傳到少年的耳裡,少年終於抬起頭,深深地看了梅玫一眼。原來,因為家庭變故,少年長這麼大幾乎沒見過爸爸媽媽,他是由姑媽一手養大的。

「那你姑媽平時說沒說,她希望你將來長大了做什麼工作?」聞言,少年的臉「唰」地一下紅了,眼神飄忽地偷瞄了梅玫一眼,然後又低下了頭。

梅玫沒有多言,她知道,在隱秘的角落裡,希望正在升騰。

第二天,梅玫收到了一封由看守所轉交給她的信。

「我一生最對不起的人就是姑媽。我沒聽她的話,常常讓她為我擔心……我有一句10年沒說出口的話,我一直把姑媽當自己的媽媽……我錯了,等我出來後我會憑自己的雙手報答我的姑媽!」

信,正是少年寫的。一時間梅玫悲喜交加:悲的是懵懂少年因為無知犯了罪,喜的是走岔路的少年最後回歸正途。

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後,梅玫時常這樣大悲大喜,好在大多數時刻,悲終能轉化為喜——在過去的17年裡,梅玫幫助100多位迷途少年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很多少年多年來一直同她保持通信。

「最開心、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能得到少年的信任,幫助他們回歸正途。」梅玫笑道。

梅玫正在翻閱資料

獨行者快,眾行者遠

——少年的信:「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關於你的報導。上面說,自你們組建『莎姐』工作室以來,你們便一直默默無聞地為心愛的工作奉獻自己的青春。不只是青春,還有無數艱辛和心血(就像你為了我,差點操碎了心、傷透了心)。而這一切只是為了一些素不相識的人。你多年如一日的堅持,真的讓我很敬佩,很感激。」

2004年,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起訴了一起未成年人搶劫案。

在庭審的最後陳述階段,犯案少年邊哭邊說:「我哪知道這是犯罪呀!如果知道,打死我也不會去幹的!」

少年的哭訴,狠狠地戳了梅玫的心。

梅玫開始思索:「作為檢察官,依法辦案我做到了,但是作為共產黨員,我又能為這些迷途的孩子多做點什麼?」

梅玫很清楚,涉罪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家庭情況和自身性格往往有缺陷,要彌補這些缺陷,絕不是一次談心、一次輔導、一次幫助就能成功的。「做好未成年人的幫扶幫教工作,需要建立更豐富的渠道。」

獨行者快,眾行者遠。2004年底,在梅玫等7位女檢察官的共同倡導下,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正式成立了「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將此前分散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進行綜合管理。

「自然界中,有一種植物叫莎草,它生長在沼澤地裡,生命力頑強,剛好與我們幫扶逆境中的少年的初衷相契合。」梅玫如是說。

帶著美好期望,「莎姐」上路了。

「莎姐」青少年維權崗成立後,梅玫等人藉助網絡平臺,開設了「未檢之窗」欄目,反映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動態,薈萃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還專門設立了一個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主旨的焦點欄目「一米陽光」。此外,檢察官們還設置了留言板,統一以「莎姐」的名義答疑解惑,方便與未成年人及家長們溝通。

2009年,梅玫等人又著力開展未成年人心理矯治和疏導工作,「莎姐」談心室應運而生。

「莎姐」談心室除了針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外,還進一步將受害的未成年人、普通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未成年子女納入其中。

2010年夏天,年僅10歲的麗麗(化名)走進了「莎姐」談心室。

在被男鄰居猥褻後,麗麗產生了幻覺和輕微的自閉,整天不說話、不理人,連笑都不會了。

心疼不已的梅玫在麗麗每次來和走的時候,都會抱抱她,並專程請來心理專家為麗麗進行危機幹預。

最後一次談心結束後,麗麗笑了。她對梅玫說,「姐姐,我好喜歡你。爸爸媽媽經常不在家,從來沒有人像你這樣抱過我。」

「莎姐」談心室的成功,讓梅玫振奮不已,她繼而把目光投向學校和社區。

2011年,梅玫和「莎姐」們在大渡口區的重點社區和學校全面設立「莎姐工作室」,實現「莎姐」檢察官與學校定點無縫對接,為未成年人犯罪矯治和犯罪預防提供全方位服務。

2012年,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正式在全市三級檢察院統一設立「莎姐」青少年維權崗。

2019年,梅玫與「莎姐」們還開發了「莎姐」雲平臺,並不斷延伸觸角,讓檢察機關更好地發揮法律監督職能。

目前,大渡口區24個部門、8個街鎮和30所中小學都納入了「莎姐」雲平臺,共同編織了一張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的安全「防護網」。

「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梅玫說。

大渡口區未成年人犯罪的走勢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梅玫和「莎姐」們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大渡口區有犯罪未成年人60人,此後逐年減少,2016年以來保持在個位數,2019年降為零。

數字背後,梅玫和「莎姐」們功不可沒。

梅玫正和孩子們互動

歷經千帆,少年歸來

——少年的信:「我每個星期都會給爸媽打電話報個平安,問候一下;每天都會堅持鍛鍊身體,做做運動;每天都有積極參加勞動,認真遵規守紀。我現在又開始好好學習了,主要看酒水知識和酒店管理方面的書。對於未來,我有很多打算。」

在「莎姐」談心室,有一面牆,梅玫視若「寶貝」:牆上面,貼滿了少年們給梅玫的來信。

「等了好久,終於收到了你的信,真的很開心,只是信來得太慢了。」

「現在天氣冷了,你也要注意身體。」

「我知道錯了,我會好好悔改。我想好好賺錢,以後如果有能力了,想自己買臺挖掘機,自己當自己的老闆。」

……

信或長或短,字裡行間,有少年對犯罪的悔恨,對未來的迷茫,對前途的憧憬,更多的是他們對梅玫的感激。

少年們稱呼梅玫為「姐姐」。在他們眼裡,梅玫是指引人生、讓他們懸崖勒馬的「執燈人」。

梅玫稱呼少年們為「孩子」。在梅玫眼裡,她是得到少年們信任、引導他們成長的良師益友。

這樣的溫情,來之不易。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是一項很細緻的工作。同樣是搶劫犯罪案件,辦好一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花費的精力往往是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數倍。

「犯罪動因剖析、跟被害人賠禮道歉、幫助重返學校、修復親子關係……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加班做這些事情。」梅玫說。

即便如此,梅玫也有不被認可的時候。

有時,聽到梅玫給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屬打電話,同事陳鵬宇都要替她抱不平:「涉罪未成年人尤其需要父母的關愛和幫教,但有的父母不聞不問不說,還嫌梅姐多事,常常是苦口婆心一番後,還要被人家罵。」

「正因如此,開展事前預防、未雨綢繆的普法教育,十分必要。」梅玫說。

為此,梅玫促進建立了重慶市大渡口區「莎姐」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一體化機制,組建「莎姐」法治宣講團,走訪了全區8個街(鎮)、75個村(社)收集意見建議,匯總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最需要了解的法律問題,製作有針對性的宣講專題20餘個,深入全部村(社)、學校開展法治巡迴宣講500餘場,受眾10萬餘人。

此外,根據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不同特點,梅玫採取院壩故事會、微電影展播、情景劇演繹等形式,在一個個宣講「小舞臺」演繹了一場場喜聞樂見的「惠民精彩劇」。她還組織製作系列法治視頻節目《莎姐說》,編印系列法治宣講讀本《莎姐講故事》,累計向中小學校贈送3萬餘冊。

從1個人到1500多人,從一項空白到一個品牌,從一種理念到一種機制,在梅玫的帶領下,「莎姐」這一星星之火正在逐步形成燎原之勢,為迷途少年撐起了一片天。

據統計,到2020年底,「莎姐」團隊先後對575名未成年人進行了幫教,促使92.17%的涉罪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339人順利就業,94人回歸校園,其中39人考上大學。

2018年母親節,梅玫在步行街逛街時,偶遇了曾幫教過的迷途少年。

那天,那位曾與父母關係極為緊張的少年,與母親親密地走在一起,與迎面走來的梅玫擦肩而過。

梅玫認出了少年,但少年沒有認出梅玫。

回到家,梅玫向少年傳去消息:「我今天遇到你了,你沒有認出我。」

不一會兒,少年回信:「您怎麼不叫我?我只認得姐姐您穿制服的樣子,脫下制服我就不認得您了。」

不知為何,梅玫沒有傷心的感覺,反而覺得欣慰——她看到了少年向陽而生的模樣。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6)母親的捨得
    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母親沒有「朋友圈」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5)孝順有時就是裝傻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6)我的農民黨員母親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7)我是怎麼跟父母和解的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8)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2)隱蔽戰線上的特殊犧牲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你的名字為何無人知曉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延安「福爾摩斯」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3)長徵前夕的密報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4)隱蔽戰線五次助黨中央脫離險境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5)中央特科神秘的「風語者」
  • 星星點燈 指引失足少年走出迷途
    星星點燈 指引失足少年走出迷途 2020-07-10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8)新中國成立前後秘密戰線...
    相關連結: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你的名字為何無人知曉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延安「福爾摩斯」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3)長徵前夕的密報中國故事100
  • 《恰同學少年》《血與心》《上海故事》,三部國創動畫明年上線B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舉辦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推出31部動畫作品新內容。此次集中亮相的B站新片單中,除了科幻、仙俠、玄幻等題材,還有《恰同學少年》《血與心》《上海故事》三部國創新作,預計將於2021年上線。
  • 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1)別樣旅行8000公裡,上司幫下屬看望...
    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母親沒有「朋友圈」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5)孝順有時就是裝傻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6)我的農民黨員母親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7)我是怎麼跟父母和解的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8)
  • ...人社部發布100個短缺職業排行,營銷員、快遞員、餐廳服務員排前三
    2丨人社部發布第二季度100個短缺職業排行,營銷員、快遞員、餐廳服務員排前三據人社部消息,7月21日,人社部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排行顯示,前十名為營銷員、快遞員、餐廳服務員、保安員、保潔員、商品營業員、車工、焊工、市場營銷專業人員、包裝工。
  • 2020年《中國100名優秀少年詩人》名單公布
    入選2019年中國100名優秀少年詩人》,獲得「中國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山東省金獎等獎項。 100名優秀少年詩人作品 | 俞躍:時間「偏心眼」 5、易依晨
  • 《平行迷途》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 蘇明和黃鑫最後在一起了嗎
    《平行迷途》這部網劇即將開播了,這是根據小說《天藍藍》改編而來的,是懸疑劇也是愛情劇,裡面的情感糾葛特別複雜,那麼,《平行迷途》講述了什麼故事?各人物結局是什麼?下面八寶網小編就來說說。  《平行迷途》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這本小說的結局裡,蘇明原本是當了臥底,化名為劉猛,和黃鑫有了感情。
  • 這是中國棒球少年的追夢故事
    2019年2月,MLB密爾沃基釀酒人隊舉辦籤約發布會,宣布此前分別籤下三位18歲的中國少年——伊健、寇永康和趙倫。另一位名叫王洋的19歲少年,則在早些時候被MLB費城費城人隊籤下。為了記錄這四位中國少年棒球故事,MLB中國用鏡頭拍下了他們的成長,這便是2020賽季《大聯盟之路》系列紀錄片誕生背景。少年們是怎麼接觸到棒球的,又是如何被MLB選中,前往世界棒球大舞臺的?去美國之後,他們有何目標需要實現?這個系列的棒球少年的紀錄片裡,藏著上述問題的答案,也藏著一個個關於追夢的體育好故事。
  • 《低俗小說》:迷途羔羊
    人生的荒野中,是如行屍走肉般漫無目的的行走,還是在黑暗中追星趕月的奔跑,在荒野中危機四伏,手中是否拿有獵槍,是追趕獵物的狩獵者,還是蜷縮在角落,瑟瑟發抖的迷途羔羊。《低俗小說》整片充滿暴力、罪惡、黑暗,看完後卻能神奇地忘記血腥、貪婪、骯髒,讓人嚮往正義與光明。
  • 挽救迷途少年!玉林這場不起訴宣告教育儀式,彰顯司法溫情~
    對正處於青春期的懵懂未成年人來說不小心觸碰紅線、面臨法律的制裁就是他們人生當中的寒冬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傳遞司法溫情幫助失足少年越過寒冬走向嶄新溫暖的春天對正處於青春期的懵懂未成年人來說,不小心觸碰紅線、面臨法律的制裁,就是他們人生當中的寒冬,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傳遞司法溫情,幫助失足少年越過寒冬、走向嶄新溫暖的春天。日前,博白縣人民檢察院對4名涉罪未成年人舉行附條件不起訴宣告教育儀式,並同步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 2019最好的100部電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國大陸) 今天,不散照例盤點了本年度最好的100部電影,基於豆瓣評分和評價人數形成了這份誠意滿滿的的榜單 《愛爾蘭人》(美國) 本年度的100部佳片中,包括20部華語電影及80部海外電影,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佳作中日本佔12部、韓國10部。
  • ...等中國應用程式;3少年逃入川普海湖莊園被捕,攜帶有突擊步槍
    每經編輯:步靜1丨外交部回應蓬佩奧稱將清除微信等中國應用程式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昨天表示,美國正計劃從應用商店移除一些中國企業的應用程式,例如微信、阿里巴巴、百度等。2丨3名少年闖川普海湖莊園被捕,包內搜出突擊步槍據環球網,據美聯社8月5日報導,當地時間7月31日,3名15歲的美國少年因非法闖入川普的海湖莊園被捕,警方還在他們的背包中發現了一支AK-47突擊步槍。
  • 777的遲到迷途,屬於未來的第二章節
    (目錄封面)《目錄》是777對故事表述抽象化的肢解和反抗,以「迷途」、「能量之愛」、「平仄」、「囚徒」4個看似彼此獨立的部分組成。音樂是沒有人稱的,其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抽象」,正因如此,他一直定義777為一個影子,一個不需要生理特點的符號。
  • 《電鋸人》第一部完結,第二部轉戰《少年JUMP+》
    《電鋸人》是日本漫畫家藤本樹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黑暗獵奇玄幻漫畫,其主要講述平凡少年電次在一次意外中與鏈鋸惡魔融合成為魔人,後續加入公安成為惡魔獵人,為了實現一個又一個平凡的願望而不斷努力的故事。
  • 《我中國少年》少年強則國強,誰是你心中的少年代言人
    青春的戰場上熱血與夢想同在,誰才是登上金字塔頂端的人?河北衛視《我中國少年》將於4月28日起每周六晚21:20播出,這是一檔致力於發現、培養中國新一代青少年人才,傳承發展中華科學技術力量,力求打造全國最有趣味性的大型原創智力競技節目。
  • 【新民網】對迷途未成年人展示最大善意
    如今,正是卜敏雯等一大批「青少年事務社工」,為一段段迷途的少年人生重新找到光亮。2003年,上海初步建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體系,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正式成立,開始探索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以專業的社會工作力量開展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連續13年,上海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及佔犯罪總人數比例保持下降。
  • 寶安法院打造涉訴未成年人支持體系,幫迷途少年回家
    面對頻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如何才能幫助迷途少年找到回歸之路?近期,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舉行了「法潤少年」關愛基金成立兩周年新聞發布會,對未成年人審判司法改革工作成效等作了詳細介紹,通過架起涉訴未成年人立體式社會支持體系,專業化幫教,讓涉罪未成年人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也能閃耀絢麗的光芒。
  • 戰疫故事「繪」丨外國志願者武漢戰疫情:愛這裡沒有國界
    光明網《戰疫故事「繪」》系列節目,通過生動的繪本繪製感人的抗疫故事,展現動人的抗疫瞬間,為抗擊疫情注入暖流,傳遞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哈榮熟悉多種語言,能夠熟練與世界各地熱愛中國的人交流。他開始在海外組織物資捐贈。很快,哈榮手機裡的微信群擴大到100多個。由於時差原因,他每天從早上一直要忙到凌晨,對接物資捐贈。後來他還成了志願者群的小組長。近一個月時間裡,哈榮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完成100多項物資捐贈,把這些急需物資運到中國。